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磋┮Ш乩畲迎Z大胜连连,李从璟也要感谢石敬瑭照顾自家父亲。只不过在相互表示亲切的时候,李从璟使劲儿拍了拍石敬瑭的后背——被他一箭射伤的地方,疼得石敬瑭额头冒汗,也只能咬牙继续干笑。

    别说旁人要羡慕他们兄弟情深,便是李嗣源也是一脸欣慰的模样,还不忘指着李从璟、李从珂、石敬瑭三人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对众将说:“我李嗣源有如此虎子,何愁不能败王彦章?”

    众将连声称是,由衷恭喜李嗣源,又大拍李从璟这个正经公子的马屁。

    莫离自小与李从璟玩闹在一起,闯祸在一起,读书习武在一起,两家交情也极好,这会儿见到李嗣源,莫离也上前拜见,孟平是李从璟伴读,也来俯身下拜行大礼。

    李嗣源望着这两个他看着长大的年轻人,知道他们现在都是自己儿子的臂膀,或帮自己儿子出谋划策,或为自己儿子冲锋陷阵,也是感慨良多,更兼欣慰无比,拍着两人的肩膀道:“我儿有今日成就,都赖你二人相助之功,我儿交友如此,老夫心怀大慰。待这回凯旋回朝,老夫必定亲自登门,以谢令翁!”

    李嗣源的话让莫离和孟平很感动,他这也算帮着李从璟收买人心了,虽然以李从璟和莫离孟平从小到大的交情,根本不需如此,但这并不等于说李嗣源如果真登门致谢会没用,李从璟亦很感念李嗣源的用心。

    众人在城门外寒暄一阵,李嗣源让部将高从周领着百战军去已定好的地方扎营,他自己带着李从璟等人进城,当晚自然免不了设宴接风洗尘。让自己老爹为自己接风洗尘,这种事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李从璟心里也是蛮感慨的。

    当晚酒宴散去之后,李从璟和李嗣源俩父子登上楼,远望南方。如今唐军正值大胜,李从璟和李嗣源也各有军功入账,加之灭国之战就在眼前,经过一些酒精的刺激之后,父子俩豪情大发,像两个好友一般,就在楼上头顶星辰,脚踩郓州大城,一起指点江山,评论天下大势,细数当世英雄人物。

    李嗣源手指着月光下的大好河山,对李从璟道:“自古以来,中原都是饱战之地。你我脚下这片热土,不知历经多少旷古烁今的大战,出现过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自齐晋争霸,经魏武兵锋,而至隋末群雄,如今,又轮到了你我父子,与王彦章一决雌雄!在日后的青史上,也会留下属于李嗣源和李从璟的大名,供后人瞻仰!大丈夫至此,岂不快哉?!”

    李从璟手中还拧着一个酒壶,他仰脖大饮了一口,豪气的一挥手,将酒壶递给李嗣源,道:“爹,伪梁势微,平灭只在反手之间,何其易尔,不足为夸!要青史留名,供后人评说,当有卫霍之功,封狼居胥,亦当有秦皇汉武之雄,定宙宇,威四方!”

    “哈哈……我儿之志,何其壮哉!”李嗣源大笑,接过李从璟的酒壶牛饮一口,又问:“那依我儿之意,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李从璟面对栏杆而不去扶,昂然而立,看向远方辽阔而苍茫的天地,道:“当今之世,群雄并起,诸侯争霸,其势比之春秋战国,不让分毫;更为我父说,当今天下,十国鼎立,神州破碎,四夷意动,各行征伐,门阀接踵崩塌,草莽争先而起,战火无一刻消停,争霸无一时休止。天下枭雄,莫不视礼仪若无物,弃道德如敝履,大争之势比之战国犹有胜之!然,天下虽大,在我眼中,强不过四国,锐不过四军,若想天下一统,重中之重,当在败此四军,灭此四国,而后有功成名就之身,彪炳史册之能!”

    “何谓四国,何谓四军?”

    “四国,北有契丹,南有杨吴,眼下有唐、梁。此四国,皆为当世煊赫之强国,此四国之军,皆为能征善战之军!”

    “唐、梁雄则雄矣,契丹、杨吴之流,也能谓之强?”

    “父亲有所不知。契丹之族,因居北方苦寒之地,出英勇善战之民。草原之族,幼儿识马,孩童知箭,视马背若家室,拿刀弓如常服,譬若荒原野狼,生而能袭羊。一旦雄主生,则为祸甚大,而若能仿汉习文通商,则有马踏中原之虞!”

    李从璟继续道:“杨吴之国,起于唐末烽火烧九州之时,征战江左而无人能挡,若干年来,大才辈出,人杰不断,先有吴王杨行密,后有权臣徐温,今又出奇人徐知诰,皆是治国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何能小觑?况且杨吴坐拥三十余州广阔之地,手握江淮渔盐之利,而韬光养晦,富民强军,数十年来与中原秋毫无犯,岂非狼子野心?更有甚者,自有唐以来,江南日渐富庶,农兴商盛,扬一益二,何是浪得虚名!黄巢作乱唐室至今,中原烽烟不息,而唯独江左独安,上至世家大族杰出之辈,下至黎民百姓手工之材,莫不争先恐后涌入江左,杨吴如何能不强?其国无雄主便罢,但有雄主,岂非不能问鼎中原,与我等共逐鹿乎?”

    李嗣源大惊大愕,他没想到李从璟对天下局势洞若观火至此,心中极为震撼,此时见李从璟论说的头头是道,心中已是认同了七八分,这便又问:“四强固然强,其他六国如何?”

    李从璟大袖一挥,目光炯炯,眼神睥睨道:“西南蜀国,偏安一隅,自困之地,兵弱主昏,守成尚不足,谈何进取!湖南马楚,一群鼠目寸光之辈,勇争于内而怯战于外,土鸡瓦狗耳,何足道哉!岭南之地,土无长物,国无长材,其主所以能有一地者,列国不屑取耳!”

    “东越、闽南、荆南之地,国小民弱,争一地之利或能为之,但言吞吐天下之志,何异于蝼蚁撼大树、飞蛾灭烈火?若要征伐,反手之间,以偏师即可平之!”

    李从璟一番话,让李嗣源立即酒醒了大半,他看着此时一腔豪情尽显的儿子,那棱角分明的侧脸,竟是别有一番雄姿英发之态,让他看在眼里,心中都涌起一阵惊涛拍岸般的大浪。

    这个仿佛昨日还在牙牙学语的幼儿,是何时已经有了挺直的身姿,宽阔的肩膀厚实的胸膛,如鹰似电一般的眼睛?从璟我儿,你的胸中有一副怎样波澜壮阔的江山画卷,你的肚中有多少在翻滚如这涛涛黄河之水的浓墨,你手握长槊横刀立马征战于沙场时,心中又有着多么惊人的志向?

    从璟我儿,你长大了。天空何其广阔,大地何其浩淼,当任由你纵横驰骋!

    生子当如此。

    。。。

    。。。

章九十 千万人拦亦可杀 君不见妾妾见君() 
(第二更。:顶:点:'; 3w。zhutou401的话,我认真思考了一下,感谢你留言。)

    李从璟没有在城中留宿,而是回到了百战军在城外的军营,他虽不至于与将士同衣同食,但将一军将士丢在城外,独自享受城中凉床这种事,他是肯定做不出来的。

    回到营中,李从璟却没有入睡,而是登上中军大营的一座角楼,凭栏观夜。

    他在思考一些事情。

    方才与李嗣源把酒论天下,将李从璟心中的豪情壮志全都抒发了出来,话未出口他尚且不自觉,言出于心,他才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胸中的天地,竟然已经如此之广,自己心中的志向,竟然已经如此之大。

    月光微微有些凉意。

    穿越以来,身处乱世,虽然有个身为大将未来还未做皇帝的老爹,但李从璟并未因此而安心,因为他深知这个世道的无常,皇帝的儿子照常朝不保夕。所以他十年磨一剑。然而一直以来,他所虑者,不过乱世求存而已。

    但自打组建百战军,成立军情处,并且连胜当世良将,百战军一步步扩大之后,李从璟发现,自己心中所想的东西,正在悄然变化。这是这种变化太过隐晦,竟然连他自己平日也没太察觉。而直到今日,随后酒后豪言自然吐出,他方醒悟,原来,他心中已经装满了整整一个天下。

    只要不死,他注定是要做皇帝的人。只要不死,他岂甘只为一个普通的帝王?大唐之初,国威赫赫,四夷臣服,华夏疆土南北九千里,东西万余里,甚至连中亚各国、印度都甘愿称臣。他若为王、为帝,难道就没有一颗吞吐八荒的心?

    如此观之,在这些面前,石敬瑭之流,又算什么?何足一提?

    此类人物,当今之世不知凡几,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不知凡几,与此心之中那辽阔无边的天地相比,他们又算什么?

    这样的人,要杀便杀,直接过去一刀捅死,何须畏首畏尾。杀了便杀了,何须顾忌收场?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