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啊可惜,如今老夫已是六十有一,一身伤病,不堪征伐。若得年轻二十年,老夫必定提大唐雄师十万,效仿药师,深入草原,与契丹大战三百合,为大唐平定边患!”最后,李存审咬牙愤然,说出这样一番话,他干涸的眼眶都已湿润,放在膝上的双手紧握成拳,神色久久不能平静。

    阳光洒在这位老将军身上,照亮了他全身,却照不亮他晚年的夙愿。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美人白头,英雄迟暮,最难消受。

    李存审,原名符存审,因作战骁勇,战功卓著,被李克用赐姓为李。李,唐室国姓。他一身征伐,与梁交战,数败朱温,之后又坐镇幽州,为九州百姓驱逐契丹,戎马一生,未尝一败,与周德威齐名。

    他是一介武夫,他是大唐军神。

    如今,他老了,俗病缠身,面对阿保机这样能让他热血沸腾的对手,他却已无法纵马奔驰,提长槊与之争雄。

    幽州,北荒之地,长年苦寒,契丹南下首当其冲之所在。那里,平地起孤城,大漠草叶青,他身着他穿了一生的铠甲,拖着他布满老人斑的残躯,站在城头,面对契丹十万雄师,手里紧紧攥着已紧握一生的长刀。

    边地狼烟,无数生灵在刀枪下涂炭。

    他想杀出城去,将那十万契丹赶出长城。但他做不到,因为他已经老了。他伫立在城头,如一柄长枪死死钉在那里,他能做到的,只有不后退一分一毫。

    他说,若是年轻二十年,他定要亲率王师,杀入草原,还这里一份安宁。

    他老了,但他依然战斗在这里。他不知道他的战争何时会结束,或许,直到他咽气的那一刻。但即便是到了那一刻,他也会向北望着草原。

    北伐,北伐,北伐……

    …………………………

    略微收拾一番情绪,李存审感叹道:“人老了,就是感慨多,总有些情感把持不住,哎,看来不服老不行喽,年轻的时候,老夫可不会如此。”

    “老师为国征战一生,劳苦功高,心系黎民,学生敬佩之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师志平契丹,安定边境之心,令学生肃然起敬。”李从璟抱拳诚恳道。

    李存审摆摆手,“老夫年轻时,心里头可没装下多少黎民百姓,只不过想建功立业罢了,就如那王铁枪所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不过年纪大了,许多事也就看得更清楚了些,或许是见过的事多了,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这心里头,才真正知道为国为民是何物。”

    李从璟闻言默然,平心而论,他的心态正如李存审所言之年轻时,他今日所作所为,也不过是为求建功立业罢了,为国为民,不是没有想过,总觉得那些东西太虚无了些,而且没有实力,也实在顾及不到。

    李存审好似看出了李从璟的心思,也没有介意,而是微笑问他:“老夫曾听闻,你说过这样一句话:若能一朝得势,必北上幽云,马踏草原,破契丹数十年之势,不使其有贻害中原之机。可是如此?”

    李从璟点头,这话是他在进攻怀州时说过的,却是不知怎么传到了李存审耳中。

    他这时道:“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便没有停歇过,秦汉匈奴,两晋五胡,隋唐突厥,其害莫不甚大,以至于有涂炭中原之象。从璟不才,每每思之,莫不痛心疾首,不能自已。如今中原连年混战,九州支离破碎,民不能统一,国不能举力,而契丹日渐壮大,有如日中天之势,假以时日,两方军争结果如何实在是不敢想象。为保我中原在此紧要关头,不被契丹趁机劫掠,以至乱象更甚,从璟始有此言。”

    李存审颔首,眼有欣慰之意,道:“如今老夫即将北归,在老夫的学生中,与你相处时日最短,但无论是你的志向还是才能,莫不是出类拔萃。老夫老则老矣,无力讨伐草原,但若有年轻一辈为后继之力,老夫死则死矣,有何忧心?”

    说到这,李存审目光炯炯看着李从璟,正色问道:“若有机遇,你果真愿北上幽云,为九州击契丹?”

    李从璟肃然道:“学生愿往。”

    “哈哈!”李存审大笑,笑罢,以严肃到有些神圣的语气道:“从璟,老夫在幽州相候,希望有生之年,能见你横刀立马,出师草原!”

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敌 清幽月光明大志() 
(第二更。)

    送别李存审之后,李从璟打马回府。

    而今的兴唐府,吴靖忠因治理濮水贪墨,导致大雨之下河岸决堤,已被问罪入狱,同时弹劾吴家人在前些年作恶多端的罪证,也被一一查证,许多吴家族人都被卸职入狱。目前,吴家上下一片人心惶惶。

    吴家与李家的斗争,魏州官面上的人都知道个七七八八,而现在吴家被问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事与李家脱不了干系。

    吴家,魏州大族,说被扳倒就被扳倒,这让之前眼红嫉妒李从璟功绩的人,都识趣的停止了煽风点火,也都不再想着给李从璟使绊子。

    既然打压不了李从璟,无法与其争斗,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剩下的无非两个选择:或者井水不犯河水,或者与李从璟交好。

    前者无害,但也无利,后者有利可图,所以许多人都选择了后者。

    正因此,这两人到李府来拜访的人,明显增加了许多。

    而一道让百战军出怀孟,入河上的圣旨,更是让还在犹豫的人下定了决心,不再与李家为难,要与李家交好了。父子皆贵,而且儿子还有更胜老子的迹象,这样的人不与之相交,岂不是瞎了眼?

    通过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李从璟收获了许多“好友”,其势如盛,这两日他只要在府上,都在接客。来拜访李府的人,渐渐的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一个共识:老一辈去跟李嗣源拉关系,年轻一辈则去跟李从璟套近乎。

    李嗣源这两日可谓心情大好,李从璟是他长子,在他看来是向来懂事的,不懂事少年时也不会勤学苦练,如今又成了他的臂膀,他更是怎么看李从璟怎么顺眼,逢人就说“这小子有老子当年的风采!”碰到至交好友笑他“从璟可是比你年轻时强多了”的时候,李嗣源更是大乐,“儿子比老子强,老子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李从璟从李存审家里回到府中,正巧从马直都指挥使李绍斌来了,两人免不了插科打诨,把酒言欢。

    “从璟老弟明日就要回怀州了,今日老哥哥特地来给你送行,来日再相见就是在战场上了,到时候你我又能并肩杀敌,实在是痛快!”席中,李绍斌如是说,他暗自庆幸,还好当日吴铭领两三百人要为难李从璟时,他没有袖手旁观,否则失去了这么一根大腿,那得是多大的损失?“实话说,老弟在从马直时,老哥哥就看出你不凡了,哈哈!”

    原本李从璟是要在魏州与任氏完婚之后,再回怀州去的,如今战事紧迫,王彦章攻势甚急,在拿下德胜南城之后,趁势攻陷了唐军的潘张、麻家口、景店等寨,气势如虹。李存勖下旨,让李从璟火速回怀州,召集百战军主力,从西面杀往河上,李嗣源回郓州,领军从东面出发,李存勖自带大军从北面征讨,三者会师之后,与王彦章决战。

    为此,李从璟已定下日程,明日就要赶回怀州。

    连日来拜访李从璟的,不仅有军中…将领,还有文官。而今日有一人的到访,却是让李从璟颇为意外,来者羽扇纶巾,是那张正。

    “李公子人中龙凤,气度不凡,当日匆匆一晤,别后甚为想念,一直想来一聚,只是李公子大忙人一个,唯恐你没有闲暇。如今李公子明日就要回镇,今日不见,再见又不知到什么时候,特来为公子送行。”张正一席话说得真诚无比,那模样,完全忘了前日在跟李从璟争女人时落败的尴尬。

    李从璟自然欢迎,和张正促膝长谈不提。

    因为次日李从璟和李嗣源就要双双出行,是以今日晚些时候,也就没什么人再来拜访打扰,一家人得以有时间在一起好生吃了一顿饭,饭后一家人闲聊了许久,直到曹氏催促李从璟和李嗣源去歇息,众人才散了。

    李从璟手不释卷,抱着一本书在读,秋月进来伺候的时候,神色有些戚戚,显得心不在焉,给油灯添油的时候,甚至打翻了油灯,桐油洒出不少,火势沾上桐油,立即烧起来。

    秋月一声娇呼,惊动了李从璟,他连忙放下书,和秋月折腾了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