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坝和简山寨。

    阳坝和简山寨,是怀州桥头堡,也是梁军北上必经之地,地理位置突出,城防也上了标准,自然要首先对付。

    但戴思远在黄河上毕竟受了委屈,这回遣偏师直奔阳坝、简山寨,他也怕李从璟再耍什么花招,索性自己亲自领军。

    第一个目标,是阳坝。

    但还没到阳坝,戴思远就接到斥候回报,说阳坝不仅城门大开,与往常无异,连城防兵力都少得可怜,完全没有大战在即的准备。

    “你们可曾去了城中查看?李从璟有没有在城中埋下伏兵?”戴思远神情不变,也没下马,就在马背上如是问道。

    与莫离不同,戴思远可没李从璟给他普及《三国演义》的知识,自然也不知道空城计。但如果有人跟他讲空城计,他一定会仰天大笑,不屑一顾。为何?司马懿不知道城里有没有埋伏,不会派斥候进去查看?不会遣先头部队上城楼去擒诸葛亮试试看?几十万大军,隔着几里地,看到诸葛亮连试探都没有直接就跑了,戴思远一定会反问给他说这事的人,你是在写吗?

    百姓打扮的斥候回答说:“我等进城简单巡视了一番,并没有发现异样,队正正在进一步详查,命属下先行回来禀报。”

    “做得对。”戴思远点点头,看了一眼天色,“天色尚早,我等于城外列阵,你等详细查看,再来向本帅禀报。”

    “是。”斥候领命,回身而去。

    当下,戴思远率领五千步骑,到了阳坝城外。

    城池内外,一切都跟平常无异,不过看到梁军到来,现在已属大唐辖境的阳坝,城外田地上的农夫见到他们,还是立即跑回城内。

    百姓进了城,城门却没有要关上的迹象,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城池内外,已经没有百姓进出。百姓见到敌军到了城外,哪还能不知死活到处乱跑。

    面对五千敌军,阳坝县城安静的像个处子,好似连呼吸的节奏没有变乱,就像根本没有他们这支大军一般。

    戴思远眉头紧锁,挥手传达军令:“大军列阵!”

    五千大军在城外布下大阵,严阵以待,同时,戴思远派遣游骑去往不同方向,打探周围是否有唐军埋伏。

    大阵列好之后,戴思远打马在阳坝城外兜了一圈,仔仔细细观察阳坝的城防,但让他奇怪的是,即便是大军都已经在城外列阵,摆明了敌军来犯了,阳坝县城竟然还不关城门。

    之前城门上还有唐军驻守,这会儿,连驻守的唐军都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几杆旗帜,在微风中有一下没一个的飘荡,气氛说不出的诡异。

    一阵风吹来,戴思远的披风被卷起,他苦苦思索李从璟的用意,想到了很多可能性,却又被他自己一一否定,最后,实在是想不出,戴思远呢喃道:“李从璟啊李从璟,你这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

    不久,阳坝城里跑出来几个人,直奔戴思远而来,有骑兵上前阻拦,两者一碰头,说了几句话,骑兵就带着人回来了。这些百姓模样的人,正是戴思远派出去的斥候。

    “城中情况如何?”不等斥候说话,戴思远抢先问道。

    “一个唐军都没有!”斥候回答的很肯定。

    “一个唐军都没有?”戴思远重复了一遍,面色突然变得怪异起来,他盯着这几个斥候,眼色不善,“你们,不会是被唐军收买了吧?”

    随着戴思远这句话一出口,他身边的亲卫,立即纷纷拔刀出鞘,架在斥候的脖子上,杀气外露,那模样仿佛只要戴思远一个眼神,他们就会要了这几个斥候的性命!

    “军……军帅饶命!”斥候们大急,“城中确实没有唐军啊,一个都没有啊!”

    “那本帅且问尔等,先前还在城墙上的唐军,撤下城墙之后,去了何处?”戴思远冷着脸问道。

    “城墙上的唐军本就不多,他们一下城头,纷纷跨上马,眨眼间就跑没影儿了,我们跟不上,不知道他们去了何处啊!”斥候们道,“军帅,我们说的都是实话,绝……绝对没有半句假话!”

    戴思远脸色阴晴不定。

    世人只知道他用兵诡诈,举止无定,常常出人意料,但其实越是用兵诡诈的人,越是谨慎。因为不按常理出牌,也就意味着会面临许多正常情况下不会面临的变故,这就好比有大道不走,偏走山路,走山路虽然出其不意,但山中有什么情况,谁知道?

    在戴思远沉思的这个空档,散布出去的游骑纷纷回报,四周并没有伏兵。

    得到这个消息,戴思远不禁问自己:难道说这是李从璟的疑兵之计,为的就是乱我心神?

    无论如何,小心驶得万年船,该谨慎的还得谨慎。戴思远挥手招来一名指挥使,对他道:“你领一千精骑,入城查看,多方搜索,若是城中果无唐军,大军再入城!”

    指挥使领了命令,带着斥候,点齐骑兵,轰然驶进城内。

    戴思远坐在马背上,继续揣摩李从璟的心思。

    半个时辰之后,入城的指挥使回来禀报,城中确实没有看到唐军的影子。

    “我有大军五千,阳坝城中就算藏了唐军,又能藏多少?现在一千人进去都没搜到,更加不可能有大批唐军藏身其中。区区一座敞开城门的县城,我率五千大军都不敢进城,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思及此处,戴思远点点头,一挥手,率领大军入城。

    进了城之后,戴思远派出几部兵马,继续在城中搜索,确保大军没有掉进埋伏圈。其次,又广布游骑,往城外各处,打探唐军踪迹。最后,给主力大军传回军令,让他们谨慎行军。

    “无论如何,五千大军入城,就算李从璟倾巢而出,也休想攻克阳坝。”戴思远想道,随即又下达军令,派出斥候,往怀州方向而去,查看怀州城内百战军的情况。

    各方面都安排好之后,戴思远走上阳坝城头,巡查城防。

    这一巡查就到了天黑,戴思远下令大军分为三部轮值,又对着军事舆图琢磨了许久,直到半夜才睡下。

    刚睡熟,就有亲卫慌忙来报,城外有敌军来袭。

    “漫山遍野的火把,看不清有多少人!”

    戴思远一惊而起,还没出门,又接到军报,城中起火!

章九 他的屠刀() 
山道。

    山道很窄,仅能容一人通过,战马都需要拉着才能前行。

    山道两边,丛林密布,荆棘遍地,乱石土坑小沟。

    在这样的山道行军,别说辎重,便是干粮清水,都带不了多少。

    在这样的环境中行军,非精锐不能完成。

    李从璟带着百战军,就在这样的山道里行军。山道是山脚附近百姓进山砍柴、狩猎走出的道路,自然谈不上有多平坦,但又没有坎坷到走不通的地步,否则,就算有这样一条道路,李从璟也不可能将大军置身其中、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七个指挥的队伍,单排通行,蔓延好几里路,说是长蛇已经不能形容,从高空俯瞰,倒是更像是一条小溪,一条黑色的小溪。

    山道是军情处锐士在勘测地形、绘制地图时,无意中从百姓口中得知的。这件事本是一件小事,不足以引起重视,但在军情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被重视。所以这个情况,先是被上报到桃夭夭面前,随后又被上报到当时还是军情处统率的莫离面前,最后到了李从璟面前。

    于是,有了这一次行军。

    “穿过这座山林,能直达潭水河,潭水河是梁军主力开赴阳坝必经之路。”路上,李从璟给李绍城等人介绍这次行军的目的,“山道长达四十里,若是能在两日之内走完,你我就能赶在梁军主力之前到达潭水河。”

    “若是单个行人走四十里山道,别说两日,半日都能走完,但是大军两日走四十里山道……”李绍城以他老练的军事经验衡量了一下,“很难,特别难。”

    “不难,怎能出奇制胜?”李从璟摸了一把脸,汗水被他直接从脸上刷下来,在路边站了一会儿,他道:“这山道是难走,但要避开梁军斥候,只能如此。百战军善用斥候,所以,我比寻常将领更加知道优秀的斥候是何等可怕。常人只知道胜利很耀眼、很出彩,但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这份耀眼和出彩,要付出多少艰辛汗水?”

    李从璟说到这,前方一阵噪杂,原来是一名将士掉进了天坑。那天坑旁密布丛林,军士太累,没有看清。

    李从璟顿了顿,脸色严肃道:“有时候,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