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1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身旁,跟着昔日“白鹿洞三杰”中的卢绛与蒯鳌,前者观望战局之后,不无庆幸道:“还好我军在河岸防备严密,六百将士奋勇力战,又加之警讯传达及时,这才没有让定难军偷渡黄河得逞,眼前的贼军不过千余之数,断不能让他们在河岸站稳脚跟!”

    柴克宏指着河面,沉声道:“你等且看,贼军正在搭建浮桥!”

    卢绛、蒯鳌举目而望,果然就看到了彼岸处,定难军正在赶建浮桥。

    蒯鳌微微色变,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定难军的用兵之法,“我军早已将上下数百里之内的船舶清理一空,贼军主力要大举杀过河,就必须搭建浮桥,寻常情况下,彼若搭建浮桥,我必阻之击之。此番贼军选在天色将明前发动渡河之战,是想趁夜在西岸夺下阵地,站稳脚跟,最终的目的,乃是为了掩护搭建浮桥,不用说,天色一亮,贼军就在赶造工事了!”

    柴克宏肃然道:“还好我军防备严密,将士敢战,否则就让贼军得逞了!一旦贼军大举渡过黄河,定远城危矣!”

    卢绛若有所思道:“贼军主将何人?”

    朔方军大队人马杀到时,定难军的小渔船仍旧在来回运载将士,在柴克宏的布置下,援军派遣大量兵力抢占河岸,双方踩着浅水一通殊死搏杀,到底因为朔方军人多,且占据地利,很快就将定难军杀退,堵死了后续定难军登岸的道路,而后大军合围,分割包围了西岸上的千余定难军将士,发起歼灭战。

    西岸上的定难军将士,顿时陷入绝境,一面迎战,一面退往河边,想要乘船东逃,朔方军当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两军在河畔展开惨烈拼杀,战事分外激烈,直到正午,西岸前的河水全都染红,河畔上几乎没有干净的土地,横七竖八的尸体与兵刃散落一地,鲜血汇聚成流,不停向黄河流去。

    战事末尾,定难军将士边战边逃边哭,惨嚎之声不忍听闻。

    柴克宏的军令格外严酷,此战不接收俘虏,所有定难军将士,格杀勿论。

    相对于定难军而言,定远城一线的朔方军太少了,且定难军中过半都是党项人,朔方军若是接收俘虏,根本来不及消化,只会给往后的战事添乱。

    随着时间流逝,除却各处的巡逻士卒,与定远城一线三个城池的驻防兵马外,这里的所有朔方军将士都已赶到河畔集结,朔方军在歼灭西岸的定难军后,又马不停蹄的投入到阻止对方搭建浮桥的战斗中。

    无论定远城防线能否守住,也无论此地可以守多久,朔方军都必须抓住眼前近乎“半渡而击之”的机会,阻拦定难军搭建浮桥、大举渡河。

    。。。。。。

    洛阳。

    判度支苏逢吉抱着一本折子,在崇文殿外等了会儿,等到被传唤了,才恭敬走进殿中,向皇案后的皇帝见礼。

    “诸项开支可都计算完成了?”李从璟批完手中的奏章,又翻开了另外一本,抬头看了苏逢吉一眼。

    “按照陛下的吩咐,此战的各项开支,臣等都已计算完毕,请陛下过目。”苏逢吉将奏章递上,敬新磨将其接了,转呈到李从璟面前。

    放下毛笔,李从璟翻开折子来看。

    等到李从璟看完了,苏逢吉这才出声解释道:“依照陛下的意思,针对此战大体上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臣等都做出了相应的开支计算,尤其是万一战事不利、战事拖延日久,朝廷的财力、物力如何征调、如何使用,在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该缩减哪些事项的支出,该减少那些国政的投入,以保证各项物资既能源源不断运往前线,又不至于向天下加税,还有在紧急情况下,朝廷如何筹钱筹粮。。。。。。”

    李从璟点点头,对苏逢吉的努力表示了肯定,“你们做得不错,诸多事宜,折子中基本都已说清了。不过还有一两处地方,朕要跟你再合计合计,比如说。。。。。。”

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7)() 
在苏逢吉退出崇文殿后,李从璟没有立即重新投入到奏章的批阅中,而是坐在黄金御塌上沉思了片刻。

    一方面,他固然是在思考方才在与苏逢吉的议事中,有没有甚么错漏之处,另一方面,他也是在思考在与苏逢吉的议事中,他作为一个君王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有无可以改进的地方。

    ——对于这两者的思考,李从璟从未停止过。

    本质上说,李从璟是个完美主义者。而完美是不存在的,所以追求更好的过程没有止境。作为一个君王,李从璟在力求把每件国家大事都处理得更加得体的同时,也在追求让自己这个人不断变得更加完美。具体到某一方面而言,就是把君王的角色扮演得更加无可挑剔。

    说到底,这是一种不满足的表现。

    “人的**没有止境,人永远不会满足于得到的东西,当他们得到一些东西后,他们总是想要得到更多,对金钱、美人、权势的追求都是如此,但是对个人自身修为的追去呢?”

    李从璟在心中暗暗想道,“不同于人对物质与权势的追求,个人修为的提升总是很难有太多具体的目标。我要一统天下,那么我只需要攻灭河西、西域、吐蕃,就差不多完成了,但是个人修为提升的目标在何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怒不形于色?淡泊名利亲切和善?不因臣子直言冒犯三番五次冒犯一直冒犯,只要他们的谏言对国家有利,我就始终笑脸以对,让他们身居高位?显然,这些标准不仅空泛,而且远远不够,也就更加难以追求,我甚至都不知道我做到了多少。而对于一个君王而言,不怒不喜不悲没有功利心是否就合适?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做到?做到什么地步就叫做到了?做到了又如何?始皇帝文治武功,功过三皇德盖武帝,唐太宗有天可汗之威,前无古人。。。。。。然后呢?他们都满足于自身的功业,所以不无得意,所以秦二世而亡,所以太宗连家都没管理好。”

    想到这里,李从璟站起身,负手来到殿门,纵目于宫城屋檐之上,“人在权势**面前总是不满足,一贫如洗时想着得到百金就好,得到百金后便想得到万金,但人对自己的功业却总是容易满足,自吹自擂甚至骄傲膨胀,而人对自己的德行修为又总是视而不见,因嫉生恨因胜而骄因败而馁、不谦逊不行善不淡然。。。。。。我要怎么做才能不犯错?”

    离开殿门,李从璟负手沿着走廊前行,眉头微锁。敬新磨等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皇帝陛下这是怎么了,突然就一副严肃沉思的模样,只得小心翼翼的紧紧跟随。

    李从璟边走边想道:“如今我为唐皇帝,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牵动整个天下,稍有犯错可能就会使得许多百姓受苦,稍有处事不当就可能使得社稷蒙受损失,稍有癖好恶习就可能败坏社会风气。。。。。。若是才能不够也就罢了,若是德行方面修为不够的原因,岂非对不起这大唐江山,是做皇帝做失职了?”

    不知不觉间,李从璟来到一处花园,他接着想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的确不是圣人。但因为不是圣人,我就要放弃向圣人靠近,放弃对自身修为的追求?”

    眼见百花盛开,鼻嗅万物芬芳,李从璟停住了脚步,“国失进取之心当亡,若朕无进取之心,又如何能让这个国家始终进取?”

    “如何提升自身修为?”李从璟想着这个问题。

    忽然间,他转身,看向侍卫统领丁黑,他走到丁黑身前,身手一探,就在丁黑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拔出了他腰间的长剑,听着长剑出鞘的清脆剑吟,李从璟的精神世界如有石子落湖,其中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他移动身形,挥剑而舞,一套剑法行云流水般挥洒出来,刹那间,花瓣纷飞如大雨,寒光纵横如鱼鳞,剑吟声声如雪崩,李从璟的黑袍身影在花园中起承转合,动若马踏飞燕,气如阳春白雪,这一副画面顿时有了高山流水的意境,玄而又玄。

    丁黑起初诧异,但观看李从璟舞剑,不久就双目满是震惊,连敬新磨在身旁毫不客气的一句“你的剑就这样让陛下夺走了,你这侍卫统领的反应是怎么回事”的诘问,都恍若未闻,在丁黑眼中,只觉眼前李从璟舞剑的身影妙不可言,那剑法也隐约超乎于“术”的范畴,而达到了“道”的意境。

    不远处的一座阁楼上,桃夭夭正在登楼赏景,李从璟出现在视野中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了,直到看到李从璟忽然在花园中停下脚步,默然许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