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10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观吴越军营地,刘金心头一片畅快,“贼子钱元瓘,胆敢谋我大吴之地,实为不知死活也!先前你欺我辱我,今夜,我便要让你知晓,到底是谁欺了谁,是谁辱了谁!”

    众将士冲杀城门,气势如虹,“杀!”

    常州城外,吴军营地,蒯鳌同样高举横刀,向整装待发的将士下令,“钱贼犯我疆土,杀我同袍,何其可恨!如今王师已至,众将士随我杀出,灭尽钱贼,报效家国!”

    吴越军营中,钱元瓘闻报奔出大帐,登上角楼,望见黑夜里四面八方看不到尽头的灯火海洋,又见常州城门大开,吴军杀将出来,顿时气得捶胸顿足,指着蒯鳌的营地骂道:“竖子安敢欺我至此!竖子安敢辱我至此!杨溥,徐知诰,尔等胆敢谋我钱塘,不得好死!”

    从角楼上奔下来,钱元瓘跨上战马,举刀振臂大吼:“吴越儿郎听着,贼人前来送死,速速随我上阵杀敌,诛尽贼人!此战胜,常州入我囊中,本帅许尔等劫掠三日,城中财货女子,任尔等取用,本帅不取分毫!”

    吴越将士火速奔出军帐,在各自将校喝令下列阵,闻言无不大声高呼。

    是夜,两军激战于常州城外。

    吴军遣将士万余,自常州北部登岸,先击吴越水师,纵火大烧水师楼船,断吴越军后路。当是时,火势连绵过十里,河水如沸,火光冲天,映亮常州城。

    刘金、蒯鳌率部,冲击吴越军大营,不料吴越军早有防备,数度被吴越军弓箭射退,甚至遭到陈思容反扑,死伤无数。

    及至吴越水师溃,吴军援军赶到,刘金、蒯鳌率部奋力反击,吴越军由是渐乱,钱元瓘率部苦战,奋力支撑局面。

    天明后,吴越军退往无锡,遂止败势。

    是役,吴越军折损将士超过五千。

    幸赖钱铧、钱元瓘两度有所布置,大军才不至于被彻底击溃,水师虽折损过半,好歹还留有三四分力。

    夜里卢绛趁乱奔逃,随从皆战死,唯其一人脱身。

    两日后,两军始战于无锡。

    激战数日,胜负未分。

    此役之后,吴越军不退,常有反攻之意。

    有鉴于此,吴军亦不能退。

    常州之局遂陷入僵持,吴越军与吴军两相对峙,时有交战,却谁也奈何谁不得。

    吴越未能得到常州,反而损兵折将。

    吴国亦未能完成常州之策,反而因常州之策丢了无锡、损兵亦是不少。

    两地多位英才,各出计策,耗尽万般心思,明争暗斗良久,两地数万将士,再起仇隙,相互厮杀不休,最终换来的,却是双方都不能接受的平局。

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7)() 
(某些大兄弟肯定分不清是第二更还是第三更。。。)

    扬州城外,唐军大营。

    看过常州最新战报,王朴很是松了口气,甚至露出一丝笑意,“钱元瓘虽然吃了些亏,到底不曾溃败,常州能有这等局面,虽说谈不上好,却也不差了。”

    莫离轻笑道:“在我看来,战争的局面没有好与差之说,只有目标是否完成。钱元瓘据有无锡,与吴军相持,我等希望他拖住吴军一部兵力的战略目标,也就实现了。”

    常州之役的结局,吴越与吴国都不能接受,唯一能接受的一方,就是大唐。

    换言之,常州之役,吴越与吴国都没有捞到好处,各自损兵折将,唯一得利的一方,便是大唐。吴越与吴国都因常州之役遭到削弱,此消彼长,大唐自然“乐见其成”。

    并且因为两军都犹有战力,往下会继续相斗,徒耗钱粮兵甲,这对吴越和吴国都是很大的负担——吴国不能放弃常州,之前如此,现在更是如此,此时再放弃常州,被算计了的吴越就不会满足于常州一地,势必得寸进尺,继续西进,如此一来吴国就彻底麻烦了。

    ——吴越更不能放弃常州,一方面吴越没有完成大唐交代的差事,另一方面吴越也需要攻下常州来弥补自身的损失。

    吴越与吴国继续在常州交战,是大唐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甚至比吴越顺利得到常州更希望看到。

    此战持续下去,消耗吴国就是消耗敌国,消耗吴越就是削弱藩镇,大唐岂能不高兴?

    临了,王朴笑道:“想不到常州之役到得今日,竟然还有意外收获,正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心插柳?非也。”莫离笑意深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朝廷之所以让吴越出兵,其深刻用意,岂非正在此处?”

    王朴先是怔了怔,而后不禁赞道:“妙哉,实在是妙哉!”

    莫离折扇轻摇,鬓角发丝微动,忽然出了会神。

    刘金,淮南宿将也;卢绛、蒯鳌,淮南俊彦也;钱元瓘、钱铧,越地人杰也。此番这些人你争我斗,各自极尽智、力极限,彼此算计则刀光剑影,两军交战则尸横遍野。

    殊不知,这些人便是再如何各展其才,便是斗得再如何精彩,实则也不过是在太子为他们搭建的戏台上起舞——那卢绛、蒯鳌费尽心思请君入瓮,要在常州吃下钱元瓘,殊不知,他们一开始就入了太子的瓮!

    念及此处,莫离眼神变得悠远,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阳,看到了神都城里的那座东宫,看到了那个一身英气的风流人物,他低声呢喃道:“光阴流转,如白驹过隙,不知觉间,竟已是半载过去。。。。。。李哥儿,离这厢可甚是想念。。。。。。”

    。。。。。。

    金陵。

    得到常州战报,徐知诰独坐书房,长久不动不语。

    他当然知道常州之战僵持下来,对吴国是一种何等不利的局面,从短期来看,至少分在常州的两万兵马脱不得身,无法渡江北上到江淮参战。

    江淮有唐军共计十余万,怎么都不容小觑,虽然如今分散各处,给了吴国可以施为的机会,局势颇为有利,但徐知诰原本就不敢言说必胜,眼下只有八万兵北上,就更是没有了这等心思。

    然则徐知诰不后悔在常州设伏,江淮战事持续到今日,吴越要向西用兵,毋庸置疑,常州会有战事,不可避免,他必须应对。只要不献地,他就得跟吴越打这场战争,区别只在于怎么打而已。

    设伏没能得手,常州局面固然陷入僵持,但若不设伏,吴军难道就会大胜?

    “到底是小觑了钱元瓘这厮。”徐知诰暗自思量,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他又不禁摇头。

    钱元瓘有几斤几两,昔曾与之交过手的徐知诰,最是清楚不过,他看过常州之役的详细战报,卢绛、蒯鳌、刘金执行策略都无差错,已经做得足够好,单单以钱元瓘之能,还不至于能侥幸逃脱。

    “江淮莫神机。。。。。。问题还是出在莫离身上。”徐知诰得出结论,他想到:若非钱元瓘是受莫离节制,被莫离时时以王位继承之事作为提醒,钱元瓘不至于突然变得这般小心谨慎——照此说来,这莫离果真不是浪得虚名,他人虽在江淮,却极有可能只凭战报,就看出了常州的异常。

    这个念头一起,徐知诰就觉得极为有理,继续想到:莫离严令之下,钱元瓘时时警惕,虽然恼怒久攻常州不克,却仍能保持一些清醒,这才能看到他原本看不出的东西,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些许端倪。。。。。。

    徐知诰站起身,负手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凝神细思,越想越觉得莫离此人端得是不好相与,甚至能称可怕,“身在百里之外,不发一兵一卒,竟能左右常州战局,使我必成之良策化为泡影,此何等人也?!”

    “莫神机,莫神机。。。。。。神机妙算,料敌于先。。。。。。若我有这等大才辅佐,何愁大业不成?”徐知诰忽然愤愤一拳打在书桌上,他想起这半年以来,吴国屡出良策奇计,用精兵北上,其中不乏神出鬼没的手笔,但竟然都让莫离一一破解了去,半个也没能达到预期成果。

    徐知诰不禁拿身边的谋士与莫离相比,比来比去竟然发现没人有这等大才——宋齐丘长于大略短于战阵、周宗精于细处格局却不够、史虚白。。。。。。此人就知道劝我有得有失!

    还有其他人,纵然政才不小,但在军事造诣上,都难与莫离相媲美。另有一些大将,虽然也有才干,但总觉得差点意思,才冒头的年轻一辈俊彦,不乏资质卓越者,然则到底历练不足,还远未成长到可以独领大局的地步。

    越想徐知诰的心情就越发失衡,“此人竟有孔明、药师之才,可遇而不可求。。。。。。”念及此处,徐知诰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