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10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谈不上乘兴而来,但绝对是兴尽而归,钱元瓘被扶进马车的时候,都觉得太子那张面孔和蔼了许多。

    回到驿馆,精力不济的钱元瓘就要休息,但却被钱铧强行灌了醒酒汤,这位性子向来温和的老者,此时态度却是强硬的不容置疑,钱元瓘也不好向钱铧发怒,毕竟对方是长辈,只得耐住性子,看钱铧有甚么话想说。

    钱铧让人煮了茶,坐在钱元瓘面前慢悠悠的品,眉头紧锁,就在钱元瓘要忍不住发作的时候,钱铧放下茶碗,叹息一声,郑重望着眼前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年青人,“与太子相处一日,公如何评价此人?”

    见钱铧神色严肃,钱元瓘稍稍清醒了些,甩甩头驱散酒意,“固是人杰也。”

    钱铧盯着钱元瓘,“就只有如此几字?”

    钱元瓘有些愠怒,“难道定要我说他威武不凡,乃是人中龙凤才行?”

    钱铧半分不让,一针见血道:“宴饮时,公见太子不善音乐歌舞之道,是否就此对太子起了轻视之意?”

    钱元瓘板着脸不说话,今日让对方卖弄了一整日学识见闻,让他生出自惭形愧之心,之后想起难免恼羞成怒,他好不容易在宴饮时找回些许场面,此时听钱铧这样说,自然心中不快,“一路上都直呼其名,缘何才见了大半日,就字字不离‘太子’二字?”

    “公此言,是有与太子争雄之心也,此志固然豪壮,只是公难道不觉得,不通音律的太子,才更值得忌惮?”钱铧一语中的。

    钱元瓘怔了怔。

    钱铧继续道:“各地风俗人物,古今诗书经义,便是佛道之学,但凡涉及江山社稷的,太子无一不通,偏偏那丝竹音律,太子无话可说,是他不能学乎?是他不屑学也!”

    “不知士子风流,可耻乎?未必。”钱铧眼神凝重,这时才真有辅佐钱谬平定、治理越地的风采,“天下事,君王不敢不知,但天下事,君王也不是全知。人生数十年,精力有限,不事小道,方能尽心于治国大道,公岂能不明白?”

    钱元瓘额头渗出细细汗水。

    钱铧喟然而叹,“李嗣源初入宫廷,即遣散官妓宫女,只留年长者二三十人侍候左右,其人简朴至此,本已可畏,却不曾想,这太子竟是与之一脉相承,如今之中原早已不同过往,太子犹能不事享乐,非其不能,是其不愿也!何以不愿?唯其有惊人大志耳!”

    说完这话,两人都沉默下来,房中一时落针可闻。

    钱铧端起茶碗,递到嘴边,却没了要品的心境,他看了一眼发怔的钱元瓘,只觉心头如有山岳,放下茶碗,看向窗外灯火辉煌的洛阳城,半响,摇头长叹,语调倍显复杂:“这天下,终归是要一统的。。。。。。”

    后半句话到了嘴边,钱铧硬生生咽下去,叮嘱了一声让钱元瓘早些歇息,他沉重起身,缓缓走出房门。来到阁楼廊道,走了没几步,停下步子,负手静立,临栏仰望,看见月明星稀,这夜空有繁星千万,各有点点光芒,但即便是合聚众星之光,也比不得皓月之明亮。

    钱铧低声喃喃:“为臣的,何必与为君的争光?”

    。。。。。。

    东宫。

    撤了宴席之后,李从璟到东书房处理了些日常事务,又回到内书房读了近一个时辰的书,这才踱着没有半分酒意的步子到卧房休息,任婉如也在烛火前读一本书,看到李从璟进屋,连忙放下书籍起身来服侍他宽衣。

    “跟你说过多少回了,时辰晚了便早些休息,不必等我。”李从璟有些责怪的对任婉如道,声音却是轻柔。

    任婉如将李从璟的衣裳放到架子上,回眸笑道:“为人妻者,相夫教子是本分,若不能在你归来之时,替你打水宽衣,我岂不是太没用了?”

    李从璟走过来将任婉如揽在怀里,低头浅嗅她头发的清香,辛劳一日的疲惫在温香软玉里消散大半,“就是怕你太累了些。”

    任婉如靠在李从璟胸前,幸福像个被宠溺的小猫咪,“这是我的福气,怎会觉得累呢?”

    她心想,等以后宫里莺莺燕燕多了,还指不定几日才能见你一回呢,眼下这种时候不珍惜,日后岂非是要后悔死?

    服侍李从璟躺下,任婉如枕着他粗壮的手臂,趴在他身上问:“今日见的钱元瓘,其人如何?”

    李从璟嘴角笑意浅淡,“倒也算个人物,不过阅历有限,快被我收拾的服服帖帖了。”

    任婉如轻轻嗯了一声,紧紧抱住这个天下间最英雄的人物,心头甜蜜而又自豪,如饮一整坛蜜饯。

章四十八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3)() 
(二更)

    寻常百姓经历过一回战事,都可以拿来作为一生吹嘘的资本,多年来钱元瓘也曾领兵征战,有胜有负,作为钱谬的接班人,想必政事也没少参与,也只有李从璟才能将钱元瓘阅历有限这句话说的理所应当,并且旁人无法反驳。

    翌日,钱元瓘等人觐见李嗣源,献上携带的珍宝珠玩、钱塘特产,不得不说,吴越王的态度还是颇为让李嗣源满意,因为礼物很够分量,按照李嗣源私下跟李从璟的说法,够一军一年军费了。

    李嗣源免不得在宫中设宴,让百官也沾了光,第一日觐见就在宾主尽欢的氛围中过去,随后没两日,钱元瓘又再度进宫,这回才是跟李嗣源商讨要事。要事无非两件,但真正需要商讨的其实就是吴越王发兵攻打吴国而已。

    钱元瓘转达钱谬的意思,态度很明确,朝廷若是要吴越王发兵,吴越王肯定会发兵,但是有两个条件,其一是钱谬死后由钱元瓘直接承袭王位,朝廷册封他为吴越王,其二则是吴越王发兵的军费得朝廷来出,这就是跟朝廷要粮草要军械了。

    对吴越王发兵之事,李嗣源也有腹稿,在这之前他跟李从璟和诸位宰相都有过商讨。

    “钱塘地处大江之南,而我军在大江之北,故而两军只能各自为战,彼此声援,无法合军也不用合军。”李从璟彼时曾如此说道,“吴越王出兵,战术可以自行拟定,但战略必须要能配合江北战事,且兵马不能太少。”

    之所以不让吴越王增援扬州,是不想对方染指江北,免得留下后患,唐军之所以不渡江南下,原因有三,一是扬州还未攻克,二是朝廷并非完全信任吴越王,三是大唐暂无灭吴国的计划与实力。

    若是唐军没有在江北取得大势,亦或是吴越王此时没有处于新旧交替期,那么只要吴越王肯出兵,朝廷就会答应并且给予支持,但如今形势大好,朝廷也就不想再付出甚么,并且在不付出的基础上,还对吴越王的出力大小有要求。

    钱元瓘听罢李嗣源的要求,沉吟半响,缓缓开口道:“狼山一战后,钱塘与金陵不曾再有战事,两地互释仇怨,休养生息,已是十余年矣,如今军民乐享太平,人心思安。况且两地当日定有协议,约定互不侵犯,如今贸然动兵,是我背弃盟约也,国中不免多有异议,我要发兵西征,亦有诸多麻烦。。。。。。”

    钱元瓘向李嗣源大倒苦水,说吴越很为难,西征之事也不好办。

    李嗣源不冷不热道:“狼山一战,公等先胜后败,徐温火烧芦苇荡,使得吴越水师十去七八,逾万将士葬身鱼腹,尸骨无存,当日之和,乃不得已而为之,难道吴越王没有雪耻之心?”

    钱元瓘咬紧牙关,“雪耻之心常有,但盟约却早已签订,吴越王乃守信之人,怎好背弃誓约,失信于天下?”

    李嗣源脸色一变,忽的怒喝一声,“吴越王不敢背弃盟约,失信于淮南,难道就敢不遵朝廷之令,蔑视我大唐威严吗?!”

    “臣等不敢!”钱元瓘身子一颤,连忙下拜。

    李嗣源站起身,怒气不减,“身为臣子,当知君王号令,重于泰山。昔年两川孟知祥、李绍斌也曾不遵诏令,但结果如何,公等难道不知?今日朕令吴越王西征,非是与尔等商量,而是命令尔等!尔等如若不从,欲沽名钓誉于天下,而对朝廷阴奉阳违,朕倒想问问,尔等意欲何为?”

    李嗣源一席话说完,目光落在钱元瓘身上,如有千钧。

    钱元瓘趴在地上不敢起身,额头细汗密布,“陛下息怒,臣等万万不敢忤逆朝廷。。。。。。”

    李嗣源一挥手,打断钱元瓘的话,“朕治理万里江山,无暇听尔等多言,该如何回答朕,你等下去好生思量,想清楚了,再来回答朕!”言罢,拂袖而去。

    “陛下。。。。。。”钱元瓘没想到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