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子穿越来种田-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柿子还不能与红薯、菠菜同食。两者相聚后也会形成胃柿石,引起胃胀、胃痛、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胃出血等,危及生命。

    吃柿子有很多的禁忌,喝白酒不能吃,吃香蕉也不能吃,贫血者不能吃,糖尿病者不能吃,患胃炎者也不能吃。

    “呀,一个柿子这么多说道呢啊!那咱们咋卖啊!”几个妇人担心的说道,这要是将这些都对人说了,还哪里有人买柿子饼啊!

    “这点你们不必担心,柿子本身就美味,而且很有营养,只要注意些,少吃是没问题的,你们做,在这扬州城还是卖的完的。”凌筱筱完全不担心卖的问题,北宋诗人描写过柿子的美味,“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

    而且柿子营养价值真的很高,柿子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瓜氨酸、碘、钙、磷、铁、锌。

    “我们都听夫人您的,您说好就一定好。”大家现在对凌筱筱已经有了盲目的相信。

    “凌夫人,柿子摘回来了,您看都行不行。”几个汉子,各背了一筐柿子走了过来大声说道。

    “都放下我选选,这制作柿饼的时候选择的柿子一定要选好,不然做出来的柿饼就不会理想。一般来说要选择果大,含水量适中,无病虫害,不软烂的柿子。最好是无核或者少核,这样吃起来就比较爽。从外观看,最好是金黄中略带着红色,萼尖薄黄的成熟柿子最好。”凌筱筱挑着框里的柿子,都周围的人说道,这些也不是她天生都会的,而全是昨晚背好的课,看了她是很有担任老师的潜能呢。

    “呀,这么多说法呢!大家可得看好了怎么选。。。”

    “这选完了,就该进行下一项,去皮了,将果皮转圈旋削下。去皮要干净,同时旋皮要薄而均匀。”凌筱筱一边说,一边做着实验,这去柿子皮可比去苹果皮难得多了,还好她这方面天赋不错,没有当众丢人。

    指导了一会儿后,凌筱筱接着讲下去道:“削皮之后便是晒干,要选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清洁卫生的地方,用木棒或砖块搭架,架高1米,上铺秫千箔。将去皮后的柿果果顶向上,单层排在箔上曝晒,晚间用席盖好。防露水,雨天要防雨,约10天左右果肉皱缩,果顶下陷,进行第1次翻动,以后每隔3~4天翻动1次,每次翻动同时进行捏饼,第2次捏饼时柿饼外硬内软,回软后没有发汗现象,就可进行上霜,出霜才好。”

241 婚事要提前() 
“柿饼起霜的多少与堆捂时的干湿度有关。柿饼过干不易回软、出霜薄而少;柿饼过湿亦不易起霜,即使起霜也易受感染。干湿度适中的柿饼,起霜快而多,还有柿饼上霜与环境温度有关,温度越低,上霜越好,所以要将缸放在阴凉处。都知道了吗?”

    凌筱筱讲的有些口干舌燥,有些缺氧,但希望她们都听懂了,让她再讲一次的话,她觉得自己会疯掉。

    “听懂了,听懂了。。。”凌筱筱讲的每一句话她们都听得认真仔细,每一个动作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那就好,等这些风干也要十多天呢,你们先做些,等到了时日我再来验收。行了,大家先休息一会儿,一会儿还要学做冰tang葫芦呢。”凌筱筱拍了拍坐的有些僵硬的双腿,起身说道,她要去活动一下筋骨。

    凌筱筱在现代时就很喜欢吃冰tang葫芦,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但唐朝却还没有冰tang葫芦这种吃食,在历史上最早记载出现的是在宋朝,而盛行却是在民国,所以她这次前来才想将这个方子教给大家,美食更重要的是分享,她希望这种好吃的食物,能早些的传承下去。

    凌筱筱说要休息,却也不能休息太久,因为大家看她的眼神实在是太热情了,索性还是先给她们安排工作吧,“额。。。你们要是休息够了就把这些红酸果洗干净吧,洗一筐就行。现在天还不够凉,做多了也放不住。”

    凌筱筱的制作方法是现代新改良的,已经不需要特别冷的天来凝固了,安排了她们去洗山楂,她自己也去准备熬糖的材料了,这冰tang葫芦最重要的还是熬糖的技术,话说她现在还很半吊子。

    “呀,这红酸果长的可真好。个个这么大,这么圆呢!”

    “不过看着可酸啊!我这没吃都流酸水了,这红酸果虽然开胃但也吃不了几个啊!能好卖吗?”

    人们对于新食物,事物往往都会抱有怀疑的态度,几个村妇一边洗着山楂,一边闲聊道。

    “哎,你们担心什么,凌夫人什么时候说错过,这叫冰tang葫芦肯定是要有甜的。”负责给打水的一个村汉子。摇头笑她们想太多,他原来在制糖厂打过工,这是村里要秋收了。他才回来的。他是非常相信凌夫人的,凌夫人说这能卖,就一定好卖。

    “呵呵,你们担心的对,所以这一串不能串太多,六颗就够了。来都串在竹签上。”凌筱筱让人去取她事先备好的竹签,一边笑道,一边将洗好的山楂都串了起来。

    “凌夫人,我们来,您歇着。”串串这不用学。大家都抢着上前,没一会儿就串了五十几串。

    “行了。够了,都跟我学熬糖去吧,串好的都端着,咱们进厨房。”凌筱筱阻止她们继续串下去,抬腿往村里最大的厨房走去,好在当初为了给秋收安排统一伙食,这厨房修的很大,不然怕是站不下的。

    “火生好了,凌夫人您来,我们都学着。”一村妇将火生上,又连忙让了位置。

    “好,你们看好,听好了,这糖与水要按照2:1的量倒入锅中,用猛火熬一刻钟多一些,期间可以搅拌,注意一刻钟之后水已经很少了,沸腾的非常厉害,并且,糖已经冒出了细小密集的泡沫,可用筷子蘸一下糖浆,如果能微微拉出丝来,那就表示已经好了。若时间过长,颜色就会变成棕色,能明显地拉出丝就表示糖已经焦了,便失去了原本的甜味。切记,在熬汤的时候尽量不要吹风,才能使糖色透亮。”

    凌筱筱一边说一边做着,十分认真,她也怕一失神就搞砸了,那她可就不是来教人的了,而是来丢人的了。

    “好,就是这个时候,降温!”凌筱筱一喊,马上有人上前,将火温降了下来。

    “糖已经熬好了,开始蘸糖,要将锅子倾斜,可以让山楂全部都蘸到糖。将串好的山楂贴着熬好的热糖泛起的泡沫上轻轻转动,裹上薄薄一层即可。蘸糖环节看似简单,但很需要技巧。如果糖裹得太厚,吃下去一口咬不着果,是比较失败的。糖要蘸上薄薄而均匀的一层,即算成功。”

    凌筱筱请抬锅子,将摆好的糖葫芦一串串,蘸糖,摆上案板。

    “好了,大功告成,剩下的你们来,都认真些,回想我刚刚是怎么做的。”凌筱筱在弄了二十来串后,擦了擦脸上的汗,退位让贤。

    “我来。。。”

    “我来试试。。。”

    因为人多,接下来剩的,也只够每日试做五串,不过她们依旧很满足开心,因为山上的红酸果还有很多呢,如果能个卖好价钱,她们一定会赚很多的。

    “对了,这冰tang葫芦,出锅后外面的裹糖会迅速冷却,咬起来是咯嘣脆,完全不粘牙的。要达到这种效果,熬糖是最关键的,熬的时候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发粘,吃时会沾牙;而火候太大,不仅颜色重且吃起来发苦。熬好的糖稀,肉眼可见糖浆浓稠,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泛淡黄色,用筷子挑起可见拉丝,将筷子放入冷水中,糖稀可迅速凝固,咬一下是硬的。糖稀有轻微拉丝时,就立刻关上火,将其浇在糖葫芦上即可。否则,糖稀就会变得又干又硬,无法继续制作。不能贪图方便把糖葫芦扔锅里,不然果子就酥了。”

    凌筱筱也没光站在一旁呆看着,而是不段回想方子,并做出专业的提醒。

    “这就是冰tang葫芦啊!真好看!”当红艳艳裹着亮晶晶糖浆的糖葫芦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它漂亮极了,舍不得吃。

    “哈哈,大家快尝尝,都别吃多了,两人分吃一串。”凌筱筱怕他们第一次吃不适应,所以决定一人分吃三个就够了,特别是小孩子。

    这么美的诱惑,大家自然都是不会拒绝的,分着吃了起来,“好吃,又酸又甜,还脆脆的!”

    小孩子最不会隐藏感受,他们表现的都是最真实的,他们觉得嘴里面酸酸甜甜的,比他们吃过的稻香村点心和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