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游宫老中医-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授琴一时无法继续下去,通天又不爱听壁角,便转而琢磨茶水去了,还遣了白鹿满山地跑腿,取回四处不同的水过来。这茶叶子也是太清随信从南海那边捎带回来的,由得通天上手去弄,他从前也未曾好好学过这一块儿,糟蹋了不少,近日才炮制好一些。既有客人远道而来,便打算烹茶。

    炉上泉水一沸之时,通天瞥见长琴正在折一只小小的纸鹤,元凤不知在说些什么,脸上掩饰不住的倦怠神色。这折纸为鹤正是三清门下传讯的法门,见通天略略点头,那小鹤方从长琴的掌心飞起,几个振翅,凭空消失在了半空之中。

    通天倾身去取茶碾,准备调制茶膏。白鹿颠颠地拿着葫芦奔到近前,终于把要取的最后一样水从小遥峰器房前头舀得来了。

    通天带着点微微的笑意,一边搅打,一边对小童子白鹿道:“教你件事儿,以后烹茶的时候要记住,好茶须活水,不活难称佳。”

    他取过白鹿手捧的葫芦,晃得几下,接着道:“譬如小遥峰炼器池里的这种,明月中映,虽也清甜可饮,有活水源头,但用作烹茶还是免了罢。”他很是诡秘地接着道:“若不信,这就且试试。”

    白鹿呆愣愣地应了一声,在一边很是专心地看通天调制,说是这水用不得,他却还是把它倒出搁到了炉上去煮。

    待元凤随着长琴穿过一丛竹林,到得跟前的时候,通天面前的石案上已然搁了三个杯盏,其中尽数荡漾着茶汤,他先前虽是慢条斯理地一杯杯将其烹煮出来的,眼前的三盏茶汤却依旧触手温热,正是适宜入口。虽说一切皆循前世青岩谷中烹茶的手法,到底还是掺杂了些仙人手段。

    通天先前便晓得元凤身上带伤,又有外力侵入本源,但他还是强自打叠了精神过来说话,只道:“方才长琴替我传讯。我族鸿鹄、朱雀便在近前,他们扫清路障之后,很快便来接应,这之前,”他微微顿了顿,仿佛不是很适应这样的客随主便,“得叨扰府上一段时间了。”

    似三清真人这般人物,仅以自身便可立足于洪荒,虽无力正面相持,却也并不需倚靠三族成活。虽说上清真人收留了凤族嗣脉为徒,却也并不说明甚么。

    通天摆手,笑吟吟道:“并无关碍,也算得上旧相识”他顺势点了点几案上的三盏茶,一一介绍过来,也不知道一样的茶叶倒腾出来,这名字是怎生起的,“倾流、莹流、井月,好茶须得好水方可。山中寒舍别无长物,且请试试罢。”

    通天这话说得也是有趣,开天之际匆匆一晤的旧相识。

    南明山中乃至九阙,多以竹实清泉酿酒,这样烹煮出的茶水元凤却是没见过的,他便取了那盏井月,浅尝了一口。

    ——这段时日累于己身的疲惫,随着一口清茗入肠,排山倒海一般地涌了上来。

    朦胧之间,元凤听到那上清真人正在缓声解说:“就好比这茶名为井月,意取水中明月之影,取水不活难称佳,饮之使人身心疲惫。”

    就这一句话他好似也花了很长时间来琢磨,方听明白其中意思,莫约是被通天摆了一道,也不晓得有什么用——他恨恨地给通天记了一笔。又听得一声轻轻的笑声,元凤双目将合未合之际,看见视野中依稀有一墨衣人欺身近前,抬手直直向他灵台点去,那指尖犹似杨枝垂露。

    未及避开,元凤只觉一股清明之意自那人指尖相触之处直透而入,他叹息一声,似乎卸下了极重的胆子,伏于石案之上,沉沉睡去。

    通天将手拢回袖中,对白鹿道:“往玉虚峰,让阿甘取我的九针来。”

    小弟子抿着唇看他,通天想了想,顺手捞了倾流茶塞到他手中,只避繁就简地解释:“是罗睺做的手脚,没收拾好落了痕迹。正巧我有法子可解,顺手便试试。”他道,“我从前说的太素九针,你还记得第六针为何?”

    虽摸不着头脑,长琴还是捧着茶乖乖答道:“调阴阳,为六律之针,员利针。”

    通天从匣中,择出长一寸六分的那根,捏在指尖转了转,颇意味深长地笑着续道:“主取痈痹也。”

    心魔之引这玩意儿,罗睺用了第一次既然奈何不得通天,现下再见到它,那自是依旧能解。

    自得了青萍剑以来,他可是,当真许久都未动九针了。

第31章 星弈十二子() 
此番意外相见,通天并无与元凤攀扯关系的意思,这并不是惧怕所谓因缘果报之类——上清首徒究其来历,无论哪边都是麻烦。就这他都有胆儿收徒弟,还敢放出去让认亲,用玉央的话来说,压根儿他就找不到通天会怕些甚么。

    ……通天会怕些甚么?

    这就得从头来细细地分说一番了,有唐一代,开元天宝之间,盛世霓裳舞破,山河焚于兵燹。逢于其时,英雄美人、豪侠异士,种种风流俊彦,几乎都伴随着逝去的狼烟烽火,葬入青史册外静默的尘埃之下。

    有唐一代的江湖,其实极为特异,它与朝堂之间的分野,十分模糊。

    在青岩游医恰正年少,天下升平之时,距太宗皇帝治下相去不远,朝堂宫廷之中,从龙的武林势力所留存的影响力已然逐渐消退,而国朝加诸于江湖中的控制,消减得更为缓慢,平素官府治下,捕快缉查,种种须得拔刀之事,多有武林侠士代劳。犹记得他行于江湖的那数十年中,在帝京两都,乃至后来的军塞重镇,皆有九州风云牌大张其中,隐元会之势,遍于朝野。

    恰其时,江湖势力混杂,所谓一教两盟三魔,四家五剑六派。天策府兵与玄甲苍云军,皆领命于上,自不必言。至于嵩山寺中方丈便是天家中人,而吕纯阳于京畿立下山门,本就是顺应其时朝中博弈,至后来门下生变,亦多数因此而起。而七秀忆盈楼的扬州乐坊,更为御赐。

    六派之中,唯青岩万花与君山丐帮,算是与朝堂之事离得较远的。

    万花门人为隐逸之士,又多聚天下能人异客,俨然一处云集风雅之地,与七秀、长歌并举。谷中七圣,有历经朝堂之事、忧患不得张者,亦有为权势所迫、流离无所定者。若非狼烟兵燹、天下乱离,多数同门,亦包括他自己,终其一生都不会涉足局中。

    恰逢乱时,秉万花谷嗣脉心传的二代三代弟子,多多少少都带了忧国忧民忧天下的一颗文人心肠。是以他会选择孑然一身举赴兴亡之事,几乎为这时代的潮头打得粉身碎骨。然而——甚至可以说,通天秉性其实颇为厌恶弄权之事,更绝不甘愿成为被人摆布的卒子。

    既已立下上清一脉,预备传下道统,那么“身在桃源隐,心怀天下先。”这一句入谷训词,亦被他存留至此,述与门下弟子。

    这蚩莽洪荒,而今三族尤且煊赫,却不过罗睺与一气不动声色摆布的局中卒子。道与魔,不论何方成为胜者,掌控天道,都将是开天三族从这历史舞台的最中央,谢幕退场的时候了。大树将倾。

    与这两人未必不能结个善缘,然则通天既不愿在下一场量劫中成为局中卒子,眼瞧着又将定终局,便少不得要插手其中,搅一搅浑水、为门下筹谋一二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

    但九针太素轮着往元凤身上招呼一遍、还一样样细细分说过来这样的事,虽说原主是被放倒了不晓得……还是不要挂个授课的名头,在刚刚认了亲的小徒弟面前做比较好罢?

    通天指间转着最初被他取将出来的利针,主用作调阴阳、取痈痹的那根,摆了一脸若有所思的神色地对长琴道:“为师夜观天象,估算着,你将要当兄长了。”

    闯入元凤本源中的,却是利针难调的天地阴阳两息,是罗睺做下的手脚还好说,于此他却除了做个诊断之外,就别无他法了。

    而小弟子低头收拾针匣,没答话,直接把利针从通天手里拿走了。

    通天嗤得一笑,随手揉了揉算是安抚,将剩下那盏一直没人去碰的莹流茶饮尽,略缓了缓,便将元凤挪去玉虚峰他自家院中的客房不提。

    ……

    元凤先前的话里头是说,他的族人便在近前,扫清路障之后,很快便来接应。然而他直于玉虚峰滞留了两日后,方才告辞,想是那路障难扫,这也是为了不留首尾、免得反将麻烦引到三清这边。玉央好不容易从器房出来一趟,闻说这事,连句胡闹都懒再提,转头提溜了师侄又钻了回去,差点就赶不及作别。

    对此通天解释道:“这孩子大约是有些怕这器房里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