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媳妇儿,我们一起种田吧-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贾春的爹贾青石先是看着她笑了笑说:“妮儿回来了啊?”

    转眼就去瞪一眼自己儿媳妇邬氏,发火道:“你抱着满金干啥,还不赶紧把地下收拾了。真是满金都是给你惯坏了,一点儿事就呜哇着要哭,还像个男儿家么?还有,这黑瓷碗可得七文钱一个,又打翻了碗,半碗粥就这么没了,这每日家里的饭都是按着人头做的,他这半碗撒了,你就把你碗里的给他吃罢。”

    这些话坐在邬氏旁边的贾春的哥子贾贵也听到了耳朵里,不过他却没有任何帮他媳妇儿的意思,而是看向贾春咧开嘴笑起来,说:“妹子回来了啊。快进来,快进来,正好一起吃饭。”

    邬氏给公公骂得脸色晦暗,忙将自己的手从儿子嘴上拿开,带些气地顺手在他脸上掐了一把,气道:“你这不争气的东西!”

    贾满金给她这一掐,本来已经咽下的哭声却是从嗓子里冒了出来,终于哇一声哭出来了。

    这一下本来端着碗骂人的贾青石猛地将筷子在碗沿上一磕,怒道:“你打满金作甚?他再不争气也是我贾家的子孙,轮不到你出手!”

    本来他还要继续骂下去,可是坐在他身旁的贾春她娘虞氏忽地拉一拉他袖子,低声急促道:“老头子,别骂了,妮儿带了外人来……”

    虞氏这么一提醒,贾青石才忙转脸过去看向门口,就看到了站在贾春身侧后面一步的赵莲儿。不过才看了一眼,他又转回头来看着自己的碗,脸上现出一种痛心疾首的表情喊起来,“我的碗……我的碗……”

    然后拿筷子指着碗气得发抖。屋子里坐着的众人,包括站在门口还没来得及进门儿的贾春和赵莲儿俱都提起心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不了的事,顺着贾青石的筷子看过去,只见那黑瓷碗口上有一个小小的缺口。想是刚才贾春石拿筷子敲碗,把碗给敲了个缺……

    “又是七文钱,又是七文钱啊……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咱们贾家破财,破得这样厉害……”贾春石盯着自己碗上的那个缺口以一种悲痛欲绝的声气喃声说话。

    站在门口的贾春这时候脸色有些不好看了,本来满是笑意的脸这会儿也垮了下来,便冷声开口道:“爹,明儿我给你买一百个碗回来,你能不能别念叨这些了?”

    自己的爹一惯吝啬爱钱,贾春是深知的。可是今儿个带了赵莲儿来,他这样为了个几文钱的碗做出这种样子来,实在是让贾春觉得很丢面子。而站在她身后的赵莲儿觉得自己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样“节俭”的老人家。说“节俭”其实也和吝啬同意,只是她看在贾春的面子上,不好那样给她爹下断言。从前在吴县,就算隔壁的大伯母那样尖酸刻薄,可是她还不至于为了几文钱的一个碗做出不想活的样子来的。

    一开始听贾春说到她家来歇上几天,她还抱着美好的愿望的。这时候见她家里她爹这样的“节俭”,赵莲儿觉得怕是这里的日子呆得不会顺心。

    听女儿这样说,贾春石总算好过些了,便说:“好,明日镇子上赶集,你去买一百个青花瓷碗回来。记住了,要买你姐那家干货店旁边的瓷器店的碗,那家老板娘和你姐关系好,知道你是她妹子,你去了能给你少一点儿。一百个碗也能少下几十个钱下来,够买两斤猪肉了。”

    贾春闻言简直无语,她本来是随意一说的,没想到她爹真要让她去买一百个碗。这时候她娘虞氏开口说话了,“老头子,妮儿只是随意说一说罢了,再说咱家就这几个人,又不办席,买那么多碗作甚?”

    “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

    。再过七年,我就该满五十了,那时候又岂能不办席面请一下乡邻呢?这会儿早预备上了,免得到时候着急忙乱再去买。”

    虞氏听了,只能讪讪地笑一笑,说:“还是老头子有远见。”

    说了这话,就赶忙站起来去门口拉住贾春的手说:“妮儿,你快进来,正好我们吃饭呢。你……对了,你身后这位小娘子是?”

    贾春这时候脸色稍微和缓了一点儿,毕竟她这家里头的人终于有人在问赵莲儿了,没有把她自己喜欢的人当成虚无的不存在的人呢。

    “哦,她叫赵莲儿,是我们班子的人。”贾春转身将赵莲儿拉上前来向虞氏介绍道,也是向家里的其他人介绍。

    “哟,好俊的女孩儿。瞧这眉眼,真和画儿上的人一样。”虞氏上下打量一番赵莲儿赞道。

    “大娘谬赞了。”赵莲儿含笑向虞氏蹲身一礼。

    接下来,贾春顺理成章地向家里人介绍赵莲儿,赵莲儿也一一向贾春家里的人打招呼。虞氏就去拉两人坐下,说:“我去给你们做点儿饭,没想到今儿有人来,饭不够。”

    贾春便说:“娘,你给我炒一盘子鸡蛋来,还有蒸一条咸鱼。”

    每次贾春回来,她都要让虞氏做些好菜,这是惯例,因此她一吩咐,虞氏也就答应了去厨房忙活儿,贾春的嫂子则是把儿子贾满金打碎的碗和洒的粥都扫了,跟着去厨房帮着婆婆虞氏做饭。

    说起来贾春有将近一年没有回家了,上一次回家的时候是年过了二月份才回来的。因为戏班子里头过年的时候也是唱戏多的时候,所以基本上要过完年,戏班子才会歇上一段儿日子,她也才能回家来看望一下家里人。

    今儿却是十一月份回家,她爹贾青石自然就要问:“春儿,今儿怎么提前回来了?”

    他见女儿空手回家不说,还带了个陌生人来家里吃饭,心中就有些不快了,自然是要问是什么原因的。

    “哦,我们班子回昆山,顺道儿,我想着有许久没有来见爹娘和哥嫂,还有满金了,就回来看一看你们。”贾春微微一笑道。

    赵莲儿听了看了她一眼,她不明白为何贾春不对家里人说遇到的那些事情,以及这一路而来的坎坷和波折。

    作者有话要说:多谢:

    丷离弦闻声澈丶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8…08 01:28:11

    jc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8…07 20:14:13

     8…07 20:12:26

    ╭(╯3╰)们破费了,么么哒?

    这个文写得比较现实,比我以前的文要少些理想的色彩,但是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古代的女子活得相当不容易,波折就多。两情相悦是个抗争的过程。

第67章 贾春的家人() 
“好好的;怎么又回昆山了?上一次不是说去吴县城里头一个什么大官府上唱吗?你那时候还说在那府上得的赏钱要比外头唱堂会强些?”贾青石继续盯着贾春问

    。

    “哦;是我们班主另寻了更好的去处;听说比吴县那家还好。”贾春敷衍道。

    赵莲儿听她这样说却是渐渐蹙起了眉。不过随即心中也有所悟;想她一定是不想把外头的不如意告诉自己家中的爹娘等人,怕家里人担心;一般跟家里人说得都是好,也就是报喜不报忧。就跟从前的自己和姐姐一样;也是碰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不跟家中的爹娘说一样。或者这是家境不好的孩子共同的一点儿“孝心”;可是又让人突然觉得很苦涩。

    “哦,更好的去处?那一月可以有多少银子呢?”贾青石赶忙追问道。

    贾春就知道她爹最关心的是这个;以前在吴县俞府上唱戏,她加上赏钱在内;基本上一月可以有七八两银子的。而她回家就会把赚的银子的大部分交给爹娘,又或者是托人带回家。

    不过,她知道自己爹是个有进无出的主,一文钱看得比天大。只要银子到了他手里,再拿出来就难了。所以尽管全心帮衬着家里,但也没有把自己到底一个月挣多少银子全都跟他爹交底,就好比以前在昆山一月挣三四两银子,但跟她爹就说挣了二三两,交二两给他,自己留一小半起来。

    所以她跟贾春石说的是去吴县俞府上能挣四五两银子,每月给家里四两,余下的都是自己攒了起来。从八岁离家出去学戏唱戏,她眼里见了太多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的事情,也晓得这世道没有钱寸步难行的道理,因此私下给自己攒钱,对谁,包括她娘都没有说过。再说了,她晓得她娘是个藏不住话的人,自己要跟她说了,她一准去跟她爹说,那样,她就休想可以有点儿钱攒下来了。他爹的脾气,哪能容她有点儿私房钱,拼了老命也要弄过去的。

    只不过她学戏的头三年只是跟着吃饭,一年到年终戏班子给个几百钱。那段日子她也过得特别苦,过年了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