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媳妇儿,我们一起种田吧-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莲儿听了这件事便回去问了自己的娘张氏,是不是有这回事。张氏点头承认了,道:“莲儿,你要是不愿意贾班主做你的继父,娘就不嫁。”

    “娘,我觉得贾叔还是不错的。当初他和舅舅一起帮着打跑了吴奎,后面又帮咱们不少忙,就是那县令之子武涛纠缠我,也是贾叔帮着我摆脱的

    。所以,我没有不同意。”

    得了自己女儿的同意,张氏才真正放下心来。后来俞府出事,贾维让她们母女两个跟着去昆山,她们商量了一下也就同意了。除了张氏和贾维的亲事外,还有就是张诚,张氏的哥哥也在昆山。去那里便能和哥哥一家团聚,这也是张氏愿意的原因。自然这些也是赵莲儿同样愿意的理由。

    俞洪是十一月二十出的事情,贾维等人则是在十一月二十三离开吴县的。前一天,在决定了要离开吴县后,母女两个去了秦府,想见一下赵梅儿跟她说一说这事情。可是两母女去了后,门上的小厮却不让进。母女两个央求了好久,那小厮才进去帮着传了一会儿话,过了一会儿那小厮说管家秦安请她们进去。

    张氏和赵莲儿进了秦府,见了秦安便说她们要离开吴县,想见一面赵梅儿,跟她说话。谁知道秦安告诉她们,“侍梅陪着大小姐去了金陵办事,不在府里头。”

    “那还请秦管家告诉我女儿,就说我们去了昆山我哥哥那里。等安定下来,我们再来瞧她。”

    秦安看张氏一眼,神色有些古怪地点点头,“行,我会将这话带给侍梅,你们可以走了。”

    张氏和赵莲儿见他答应了,便谢了这秦安,两人随即出了府。可是她们并不知道的是,秦安早就得了秦老爷的吩咐,让他如此说,打发走张氏母女。至于秦老爷为何要让他这么说,秦安也不知道,他只是按照吩咐办事。

    见张氏母女一径去了,秦安站起来摇了摇头,负手出屋子去回秦老爷的话。并且把张氏母女两个的话也对秦达祖说了。

    秦达祖道:“这事情你不许说给任何人听。惠平回来了要是问起也不许说。”

    “是,老爷。”秦安应了退下。他其实知道大小姐前段儿日子被老爷派去杭州处理那边的买卖,听从杭州回来的管事说,仿佛是那边的买卖出了问题。因此大小姐才被派出去了。但方才老爷却叫他告诉赵莲儿母女,大小姐带着侍梅去了金陵。为什么要隐瞒张氏母女呢?他思来想去都无法明白。

    他不明白,可是秦达祖却是明白。自从上次去把秦惠平从苏州接回来开始,他就已经打算好了。让夫人装了几天病后,就以杭州的买卖出了大问题,将女儿派了出去。看她在杭州花了差不多一月处理完秦家的买卖,又去了一封信让她去金陵,因为金陵的买卖在他的授意下也出了问题。他早算好了时间,恐怕金陵的买卖处理完也得要年底了,甚至要过了年才能处理完。秦家的产业多,他可以让自己的女儿接二连三地去处理,这样一来,便可以拖着她,不让她和那叫侍梅的丫鬟见面。日子久了,自然也就淡了。

    上一次自己女儿带着那叫侍梅的丫鬟不顾秦家的名声和利益出走,已经让他和夫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对两个人的关系产生了怀疑。秦惠平自打小喜欢美貌的女子,一开始他们也都没在意。直到后来在女儿那屋子里服侍的丫鬟侍秋来偷偷的告密,说以前被赶出府的侍春和现在的侍梅都引诱秦惠平,她们之间有类似男女之情的感情存在。

    侍秋这么一说,两夫妻才回过味儿来。男子断袖,女子磨镜,这种事情他们也都晓得。想起两人只有秦惠平这么一个女儿,他们自然是不会允许秦惠平喜欢女子,不和男子成亲,行人伦,然后无法生子,绵延秦家的血脉子嗣。这种事情在他们看来是极端荒唐而且绝对不能允许的。

    杜氏甚至说赵梅儿就是个狐媚子,就是她才勾引坏了自己的女儿。要是按照她的意思,趁着自己女儿外出,将赵梅儿远远的发卖了才是

    。还是后来秦达祖劝说,这种事情不能做得让女儿狠他们,还是自然淡了的好,杜氏方才怏怏不乐地同意了。

    所以,后来秦达祖便吩咐下去,凡是和赵梅儿有关的人来求见大小姐或者找赵梅儿,都一概不许进秦府。并且让门上小厮特意记住的是,要是赵梅儿来找大小姐,更不许她进来,若是赵梅儿问关于大小姐的事情,便说大小姐已经和人定亲,就要成亲了,让她快走。

    本来这是个想要让赵梅儿死心的借口,但是不曾想,很快还真得成了真。

    就在贾维带着张氏母女离开吴县去昆山的第二天,秦府来了一个官媒人,是来替新任苏州知府周廷安的三公子周松提亲的。不用说,秦达祖只有一个女儿秦惠平,来的媒人替人说亲求娶的正是他的独女。

    秦达祖亲自见了这官媒,听她说了这位知府的三公子只有十八岁,文采风流,相貌堂堂,因为仰慕秦家大小姐,所以特意求了他爹,苏州新任知府周廷安让官媒来秦府求亲。在这之前,秦达祖和夫人杜氏商定,是不愿意将秦惠平嫁出去的,想要招赘一个女婿上门。可是如今天不遂人愿,偏偏有苏州知府为其三公子提亲,这亲事对于商户人家来说已经是极大的体面了。尽管从这媒人的嘴巴里头,秦达祖知道这位叫周松的三公子并不是知府的嫡出儿子,只不过是他的一房妾室生的庶子,可即便是这样,对于秦家来说也算是高攀了。

    怎么办?秦达祖犹豫了,很明显这苏州知府可不是个小官,又是现管着他们的,秦家岂敢拒亲?就算是知道这门儿亲事来得有些奇怪,或者这位知府的三公子周松就是为了秦家的家产来的,他也无法回绝。

    想了想,秦达祖并未一口答应。毕竟这位未来的女婿到底是什么样的,他还想打听一下,并且想要亲自见一见。要是这叫周松的知府三公子是个聋子哑巴,又或者是瘸子驼背,身体有残疾,面相丑陋。那他宁愿得罪知府大人,也不能将自己的独女配给这样的人。

    于是接下来,秦达祖委婉的把自己的这个意思对那官媒人说了。

    官媒人听完二话没说就答应替他去把这意思转告给三公子,并且说:“秦老爷放心,我见过三公子,的确是好相貌,配得起你家女儿。不过,你想见一见未来的姑爷也是人之常情。老婆子这就回去替你传话。”

    秦达祖遂谢了她,又给了十两银子的谢仪,送她出去。等这官媒人一走,秦达祖便回后宅去把这门儿亲事告诉了杜氏。

    杜氏听后也跟他一样,有些疑惑和吃惊。不过,她同秦达祖的意见一样,要是那知府三公子看得过眼,人还不错,就把他们的女儿许给他。一来是这亲家苏州知府的来头大,他们这样的商户人家得罪不起。二来是早日给秦惠平定下婆家,断了她和侍梅的那种不正常的关以及磨镜之好,让她嫁人生子,这一辈子才能安稳的过一个女人该有的日子,是两口子的心愿。就算秦惠平生下的孩子不姓秦,也比她跟女子在一起,这一世无后没有孩子强。

    夫妻两个达成意见,到晚上吃饭的时候,从周姨娘那边院子里传来了个消息,说刘招弟怀上了,大夫已经来瞧了,并且确认了。

    秦达祖和杜氏一听,连饭也顾不上吃完,就一起去了周姨娘的院子,在东厢房里见了刘招弟,还有来诊脉的大夫。

    那大夫说刘招弟肚中的孩子已经有两月了,脉象有力,定然是个男胎。秦达祖一听高兴坏了,万万不曾想到自己这把年纪,竟然有了儿子,秦家有了后。杜氏闻言先是酸涩,不过后来也高兴了。因为刘招弟只要生下儿子,那这儿子她就会抱到自己跟前养,孩子长大了也只会认她,跟她自己生的也没什么两样

    。这刘招弟只不过是帮着秦家传宗接代的工具,顶多生了儿子抬个姨娘,还不是要看她的眼色讨生活,要是惹得自己不高兴了,就把她打发出秦府去。

    秦达祖和杜氏高兴,周姨娘等其她的三个姨娘自然是非常不高兴。这刘招弟要是给秦达祖生了儿子,以后在姨娘里面她的身份可就是最高了。按照刘招弟的性子,定然是要狠狠地把她们踩在脚下的。特别是周姨娘,以前可是和刘招弟结下了仇的,她尤其担心将来刘招弟报复她。所以内心里暗暗的谋划一定要让刘招弟无法顺利的生下这个孩子,爬到自己头上去。

    “好,好,招弟,你果然为我家惠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