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心农家乐[重生]-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切别切。”老黑和杜凯丰的族叔看他要切那个大西瓜,急忙拦住他。这西瓜运出去能卖个稀奇,肯定能卖很多钱,给他们吃了多不划算。

    “西瓜种来就是吃的,这么好的西瓜,就该留着咱们自己吃。”

    西瓜太大,不太好切。好在西瓜已经熟透了,杜凯丰的刀在上面轻轻一碰,就裂开了一个口子,他顺着口子划了一圈,然后跟杜恺裕一人抱着一半拉开。

    这个西瓜长的时间比较长,瓜肉看起来红艳艳的,格外引人食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里作用,大家觉得这西瓜的香味也比平时吃的西瓜浓郁。

    杜凯丰跟杜恺裕费了好大功夫,才把西瓜切成几十个小块。中间切下了两圈瓜肉,不然没办法下嘴。

    饶敏把杜伟伟带来的女眷迎到房间里,把中间切下的两大块瓜肉拿到房间里,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给她们吃。

    村民们吃完西瓜,都夸这西瓜好,让杜凯丰留点种子,明年他们就种这种西瓜。

    不过在吃西瓜方面,村民们还很在意。一人吃一片就不肯再吃。这西瓜好,大家都知道,能吃上一片,算是沾了不小的光,再吃可就不像话。

    杜凯丰把剩下的西瓜收拾起来,竟然也剩了几十片。杜伟伟就没那么客气,一个人就吃了三四片西瓜,而且还在继续。

    大毛跟二毛很郁闷,刚刚在田里吃太多西瓜,现在小肚子鼓的厉害,吃不下。

    三毛慢悠悠的啃着自己盆里的西瓜,五十多斤的大西瓜,中间的瓜肉不少,切成小块,西瓜籽也容易挑出来。它现在吃的就是杜凯丰给它留的瓜肉,切成小块还无籽,吃起来特别爽。

16。勾 引郑立() 
送走了村民,杜凯丰把杜伟伟拉到旁边,问他怎么回事。om要带人到这里也要提前跟他说一声,杜伟伟竟然完全没提。

    “都是我的错。”杜伟伟往自己头上狠狠拍了一巴掌:“我跟你打电话的时候声音太大,被我妈听到,然后我姥姥她们就都知道了。”

    “那些全都是你家的?”十几个女人,杜凯丰有些不太相信,没算上男人杜伟伟家里就有一大群人,这全家该有多少人。

    “嗯,都是我家的。” 杜伟伟很无奈的点点头,杜凯丰不是第一次这么问他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么一大群也并不是他们家里全部的女孩子,有些忙没过来。

    说起来杜伟伟的姥姥是个很彪悍的女人,不止有才华,生孩子也比别人能生,足足生了八个孩子,前两个是男孩,后面六个都是女孩。

    杜伟伟的姥姥荀文华,以前是著名大学里的教授,现在退休在家。自小出生诗书世家,才华很高,但是一点也不文气,是个很彪悍的女人。她教育孩子,不论男女,都是一样的方法,男孩子要早起练字背书,女孩子也一样,据说他最小的阿姨两岁的时候就要跟着哥哥姐姐们背三字经。

    或许是受家里影响太深,荀文华觉的教师是最好的职业,所以她的孩子,除了他六姨在外面上班,其它的都在做教师。荀文华给家里孩子找对象找的也都是教师,所以他家现在算是教师世家,有教高中的有教大学的。如果他们家开一所培训所,完全不用从外面请教师,自己家就能凑齐所有的科目的教师。

    荀文华在教育界威望很高,这也导致了她在家里的地位高,几乎是一呼百应,他姥爷都比不了。因为姥姥的超然地位,杜伟伟在外面都偷偷的喊她家主,他大姨卓青雪,脾气性格跟老太太都很像,简直像是她的接班人。

    杜伟伟的妈妈排行第六,名叫卓青露,性格有些弱,而且没什么主见,有什么事情总要跟荀文华商量。

    “下次来提前说一声。”杜凯丰不善跟女人打交道,对着这么一大群女人更是没有办法。只是进门打了个招呼,就跟着杜恺裕在厨房准备饭菜。

    他平时自己也做饭,味道只能算一般,勉强能过得去,但是打打下手还是足够的。

    没多久杜伟伟也跑过来,说在客厅待不下去,也过来帮忙。om杜伟伟小时候经常被阿姨们压着学习,心里有阴影。

    吃过午饭,饶敏出来让杜凯丰带着杜伟伟去村里买黑芝麻糊。原本打算买一百斤,但是老黑没有准备那么多货,只有二十多斤。

    杜伟伟跟老黑约好,过几天来拿货,到时候让他准备一百斤黑芝麻糊,他带回家,不然他妈肯定又要念叨他。

    荀文华她们虽然人多,但是给人的感觉很安静。尤其是荀文华,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给杜凯丰的感觉,很有大家闺秀的样子。

    她们过来买了不少东西,杜凯丰手里成熟的西瓜几乎全部被买完。在饶敏的介绍下,也从村子里买了不少东西,回去的时候车里装的满满当当。

    “这当老师的果然不一样。”饶敏把人送出村,回来不停的跟杜凯丰说荀文华她们有多厉害。

    杜凯丰没接声,凡事都有两面性。荀文华对外人态度好,对家里人要求就很严,据杜伟伟说,他们家里的孩子,几乎全部都在荀文华身边长大。每个人都从小开始学毛笔字,再长大点就学乐器,什么琵琶古筝古琴什么的,他们家里的人都会。

    这固然很好,但是不符合杜凯丰的想法。他觉得每天种种田,跟村里人说说话就挺好。去学那些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太浪费时间。

    饶敏在这里也没多留,她想把杜凯丰留给她的几个西瓜给娘家送过去。杜凯丰今天卖西瓜又收了好几千块钱。他算了一下卖西瓜钱,比他一开始预算的还要多了好几万,这批西瓜来钱可真快。

    而且西瓜产量高,成熟度给的也多,他现在几乎不缺肥料用。山坡上的果树全部都浇过一遍肥料,还能剩下足够多的肥料给小麦用。

    明年一定要找个人帮忙,多种西瓜。

    收过西瓜,杜凯丰也没闲几天,田里的玉米成熟了。他的嫩玉米卖的很好,杜恺裕店里也用了不少,所以能需要收的也就两亩左右的玉米。

    需要收的玉米不多,杜凯丰也就没那么忙,他还有空闲先把田里的红豆收了再去收玉米。村里挺多人喜欢在玉米田里套种红豆,当然不是大片大片的撒,那样玉米受影响。套种的红豆隔几米才有一颗,种的不多。

    杜凯丰不用半天时间就把红豆收拾干净,差不多有七八十斤的样子。一亩多地的玉米不算多,一天之内收完,剩下的时间他就每天在田里跑,看到谁家需要帮忙,就上千帮一把。

    收完玉米就是中秋,杜恺裕招呼杜凯丰倒县城里去过中秋,兄弟两个好好喝一杯。

    杜凯丰从早晨开始,就收到不少人家送来的东西。刚摘下来的葡萄和苹果梨,咸鸭蛋鸡蛋之类的也送的很多,还有些人家做了应景的零食,各种当地的小吃杜凯丰也收了一大堆。村民大部分都很淳朴,他们这段时间没少吃杜凯丰家西瓜,玉米杆和青草之类的,家里的牲口也没少吃,他们都记着呢。

    杜凯丰左边的邻居,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杜满,女的叫于明利,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今年七十八岁。杜满身体不太好,不能干重活,而且没学历,在外面基本上找不到工作,跟老婆在家里种田养猪,平时日子也过的去。

    中秋节算是比较大的节日,这时候肉能卖上好价钱,杜满家里的十几头猪长的特别好,也能卖的上价钱。他也就大方了一回,找人帮忙杀了一头猪,就在村子里卖。杜凯丰原本也打算买几斤,下午带到杜恺裕家里,让他做红烧肉吃。

    但是杜满死活不肯跟他要钱,给他切了五斤五花肉,还切了几斤里脊,筒骨也送了两大根,说是给大毛二毛吃。这么多肉,能卖两三百块钱,对杜满来说不算小数目,但是杜满却执意不收。喊来老婆跟家里的老太太,硬把杜凯丰赶回家。

    作为邻居,杜凯丰对他家的照顾不是一点两点,平时家里有点什么好吃的,都会给他们送点。三块多钱一斤的西瓜,他们这段时间没少吃。还有杜凯丰平时拔的青草、玉米杆、红薯藤,他家的猪也吃了挺多。

    往年养猪,家里的猪可从来没有长这么快过,关键猪的体型还好,来买猪的人看到他们家的猪,一点价都没砍,直接拉走。村里不少养了牛羊猪之类的都有这个感觉,今年这些动物长得特别好,大家都偷偷的讨论,可能是因为吃了杜凯丰家里的东西,没看见杜凯丰田里种的西瓜吗?长了五十多斤呢,谁见过长这么大的。

    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