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王府邸占地宽广,是小一号的雍京皇宫。

吴王过了不惑之年,蓄着一把美须,见到赵致礼后,对赵致礼的一表人才应对得体还算满意。

吴王正妃已经过世,之后吴王没有再立正妃,主持吴王王府内务的是侧妃肖氏,赵致礼便也受命去拜见了她,吴王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四个儿子,是两个嫡子,两个庶子,三个女儿,嫡长女已经嫁人了,是远嫁,嫁到了陕西的一个书香望族,当年是吴王正妃主持的长女出嫁,由她嫁女可看出,她对吴王谋权不满,两夫妻是少年夫妻,感情好,吴王除了侧妃肖氏,并没纳妾,在王妃过世后,他也没将肖氏扶正,可见他对这位正妃的敬重和感情深笃。

要是王妃还在,恐怕这位嫡次女也只是嫁给一个老成持重的书香之家,赵致礼想娶,恐怕还娶不到。

赵致礼并没有见到这个将要成为他夫人的香安郡主,香安郡主的嫁妆由船先运上了京,之后赵致礼迎的就只是香安郡主这个人,还有她的陪嫁丫鬟婆子奴才们。

跟随上京的,果真还有吴王的第二子,庶出的杨钦渊,和第四子,嫡出的杨钦济。是以送姐姐为由上京。

香安郡主被接到雍京,已经是十月初了,先在吴王在雍京城的官邸住下,一直到吉日十月中旬,两人成婚。

在赵致礼的婚礼之前,杨钦渊和杨钦济受太后娘娘的懿旨和皇帝的旨意,进宫面圣。

当天季衡便没有去宫里伴读。

两人面圣之后第二日,季衡进宫去,上完了课后,两人用午膳时,周围伺候的人被皇帝遣出去了,季衡就问皇帝,“吴王家的两位殿下,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帝居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情绪,说,“钦渊堂兄比朕长了五岁,钦济堂弟只比朕小了几天。看着倒是好的。”

季衡对他笑了笑,没有再问。

皇帝知道季衡喜欢吃软糯一点的甜食,特别喜欢吃糯米类,就亲自给季衡夹了一筷子用糯米和肉做的带着一点甜味的丸子,季衡看皇帝给自己夹菜,愣了一下,才赶紧谢恩。

皇帝说,“这道菜,朕知道你爱吃,不过别吃多了,朕让做这个菜的厨子将作法记下来,给你拿回去,你让你家里弄给你吃。”

季衡有些感动,目光盈盈地看着他,说,“多谢皇上。”

这语气里已经比平常谢恩时候多了感情,皇帝哪里听不出来,他眼神变得更加温柔,又说道,“昨日里母后留了他们用膳,母后的意思是要留着杨钦济在宫里住着,等表哥的婚礼之后,他就要来勤政殿一起读书了,你到时候每日里也会见到他。”

其实这在季衡的猜测之内,太后将杨钦济留在宫里,是要将杨钦济作为人质的意思。吴王有个儿子在宫里,他其实是要顾忌一些的。

不过,吴王嫡子留在了宫里,也定然更容易在宫里安插自己的人。

季衡对上皇帝的眼睛,明白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下午在剑术课上,季衡已经能够将林师傅传的一套双剑使得十分利落,灵动而不迟滞,按照林师傅的话说,就是“翩若惊鸿”,但是力道还是不够,原因是季衡还是年岁太小了,等再长大长高一些会更好些。

皇帝对双剑剑法的领悟反而没有季衡透彻,他对单剑倒是更擅长一些,再说,皇帝习武只是为了强健身体,增强毅力,并不是为了上阵杀敌,所以并不要求剑技有多么出类拔萃;而且,最初皇帝要求学习骑射工夫,只不过是想拉拢林仪,并借此拉拢林家,大约也有男孩子想要接触兵器的热血心思,想学些防身之术也在其中。

但是此时看到季衡将那一套双剑练完,简直像是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飞一般。就让他提起了对剑术的不一般的理解。

十月十四。

这一天天气不错。

赵致礼同香安郡主在这一天完婚。

整个京城都因此热闹了几分,京城的官员,大半上赵家去祝贺了。

季衡自然也跟着季大人前往祝贺。

连太太许氏也去了,不过是跟着女眷们在一起。

许氏是白天去的,下午就回了,季衡却在那里陪着季大人待到了晚上。

在吉时拜堂之前,皇帝到来。

他穿着一身常服,被迎接进正堂里,虽然皇帝还没有掌权,但是有他参加赵致礼的婚礼,的确是十分给赵致礼面子的。

拜堂之后,新娘子被送到了新房中去。

赵致礼穿着一身大红喜服,虽然脸上带着笑容,又因为喝了酒而面带酒晕,显得喜气洋洋,但是季衡看到他,知道他并不开心。

季衡陪着季大人坐着,季大人在京城,也算是实权人物,所以座位在显眼的位置,在赵致礼过来敬酒时,季衡便也敬了他一杯,两人都只说了客套话,赵致礼离开时多看了季衡一眼,然后飞快地转身走了。

没过一会儿,一个小太监过来找季衡,说,“季公子,皇上请您过去。”

季衡于是禀明了季大人,这才离了席随小太监走。

季大人同桌的大人们,都不是泛泛之辈,以前宫宴上就见过季衡的,此时也愿意再赞季衡两句,例如,“季大人家的公子,的确是一表人才,这越长越大,稳妥从容倒是不必说了,身上的风华,却是越来越难得,亏得就是没有生成女儿家。”

季大人知道他们都是揶揄自己,说送季衡进宫,是以相貌博宠。

季大人有时候也会想一想这个问题,不过,他现在又有了璎哥儿之后,他自己已经有了另外的打算,对于季衡随着长大越发容貌出众这一点,他既觉得有些不如意,又有了另一番心思。

季衡随着小太监到了正厅,正厅很大,此时皇帝正坐在主位上,同桌的,就是赵致礼的父亲定国侯赵化淳和永昌侯赵化岱,还有两个季衡不认识的少年,一猜测,就知道是吴王的两个儿子,杨钦渊和杨钦济。

李阁老有来,坐在贵客那一桌,平国公却没来,让儿子来的,还有另外的公侯贵卿在,也都是另外安排了桌子。

看来皇帝这一桌,按照国舅的安排,是坐的家人。

皇帝也算是赵家的亲戚。

季衡过去,对着一席人行礼,然后皇帝就对定国侯说,“舅父,咱们晚辈自己吃些东西,说些话玩,你们不用作陪的,不然咱们反而拘谨。”

于是定国侯和永昌侯就告退了,去招待另外的贵客去了。

季衡心想,皇帝叫他过来,原来是想让自己来当个借口,好让他叫离赵致礼的父亲和叔父。

不过看定国侯和永昌侯,都是一脸严肃,比他的父亲还要难以面对的样子,有他们陪着,皇帝恐怕的确是难以下咽。

看两个大人走了,杨钦济就看向季衡,说,“你就是季衡?孤在杭州就听说过你。”

季衡道,“小人惶恐。”

皇帝对季衡说,“季卿,你到朕身边来坐。”

季衡推辞了两句之后才谢恩过去坐了。

杨钦济盯着季衡看,又和他二哥说了一句悄悄话,然后才对皇帝说,“皇兄,我也有伴读,就没有他来得好看。我以后进宫读书后,他可以做我的伴读吗。”

他这话其实很无礼,他自己进宫就是给皇帝做伴读的,哪里还有自己再要伴读的道理。

季衡还没说话,皇帝已经说道,“恐怕不成,堂弟你想要伴读,可以自己再选一个。”

皇帝的神色已经有点不好看,杨钦济便被他说得讪讪的,犹疑了一下才转移了话题。

皇帝没有在赵府待太久,很快他就要离开了,主人家和一众客人都起身来恭送他离开,赵致礼同定国侯更是将皇帝送上了龙辇。

皇帝离开后,季衡也要去找季大人,准备回府了。

杨钦济却不知道从哪里突然窜过来,抓住了季衡的胳膊。

杨钦济比季衡大了三岁,高了有大半个头,力气也比季衡大不少,季衡触不及防之下被他拉得一趔趄,等站稳后看向他,问,“郡王殿下,请问有何事。”

61、第四十四章

杨钦济目光炯炯地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少年的狂妄和一种天真的恶意,让季衡心里很戒备。

杨钦济凑到他的耳边,问,“你要陪皇上睡觉吗?”

季衡心里对他充满了厌恶,不过面上却什么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淡漠地看着他,说,“有时候会在宫里午睡,如果殿下是想问您进宫后睡觉问题,我想,这是不用担心的,太后娘娘会安排好。”

他这话一说,将杨钦济说得好没趣,他于是将季衡攘开了,说,“没劲。”

季衡便躬身对他行了一礼,道,“若殿下无事,小人要去父亲处,就告退了,父亲说不得要找我了。”

杨钦济还没回答,季衡就已经转身走了,走到了檐下一处暗处,他又回头看杨钦济,杨钦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