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笑逍遥录(清穿)-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绍武帝,仅仅做四十皇帝就被清军俘虏绝食而死。郑氏党羽降清。再之后继位的永历皇帝与已经被击溃的张献忠李自成残部,和郑成功联合抗清,终因内部纷争不断和将领相继降清,坚持十六年,以永历帝身死而宣告灭亡。”
  
  “没有吗?彻底没?”老者颤抖着声音问道。
  
  轻尘摇摇头,“流亡海外的最后股势力,郑成功的孙子,在永历三十七年,也就是十几年前,降清。监国宁靖王朱术桂携五妃自杀殉国,明朝,彻底没。”
  
  亭子里时陷入死般的沉寂,过许久,老者摇摇晃晃的站起来,神态萧索寂寥,仿佛下子老十岁般。缓缓向着北方跪下拜三拜,拂开沈乾意欲搀扶的手,喟然长叹:“大明,终究还是灭在明人自己手里!”
  
  
1 
                  迷雾初开
  拂开沈乾意欲搀扶的手,老者颤颤巍巍的站起身喟然长叹:“大明,终究还是灭在明人自己手里啊!”
  
  看着那双悲凉萧索的眼睛,轻尘心中也满是抑郁。对于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是科技发展上都领先清朝许多的大明为何会被人口仅仅只有两百万,甚至还处于奴隶社会的满人所灭,后世人们众纷纭,不过归根结底都倾向于是灭与明人自己手中。
  
  毕竟,如果不是朝政的腐败,皇帝昏庸,大臣贪墨,宦官当道,导致国库空虚,军纪败坏;如果不是降旱灾,李自成农民起义;如果不是吴三桂‘冲冠怒为红颜’;如果不是武将接二连三的叛变。。。。。。明朝,定然还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是世界上第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
  
  不过,灭就是灭,世上,从来都没有如果。
  
  轻尘平静的看着老者开口,“物竞择,适者生存。大明的灭亡,自有他埋藏已久的根源。但是究竟怎样,百姓们并不关心,他们更在意的是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繁衍生息。些,当今的皇上都做的很好。”
  
  “什么?”老者愣愣的看着轻尘神色有些迷茫。
  
  “姑且不论清朝入关前后的所作所为,那些都已是过去,无法改变的事实味的去揪住不放不光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自己痛苦不堪。
  
  自当今圣上登基后,开始大为重视汉学,推行‘满汉家’政策,尊儒重孔,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经文纬武,智勇锡;仁孝性成;薄赋轻税;爱民如子。虽然也有样那样的缺,但总体来,确实是自古少见的杰出皇帝。
  
  如今国土统,民生安宁,下太平。就是老百姓想要的踏实日子,实不该再多生事端,无故挑起战火,造成生灵涂炭。”
  
  老者静默良久,看看轻尘忽的笑,无限落寞,似悲似喜。“丫头想不想听听老夫的故事。”
  
  轻尘眼波微动,头。
  
  老者在沈乾的搀扶下坐下,长叹声缓缓开口:“老夫姓沈,名季礼,同样,自幼父母双亡,随师父长大。师傅自号雾隐老人,上至文,下至地理,阴阳五行,奇门遁甲,文韬武略,无所不能。只是师傅自身本事精通,却不善教导,且生性好静,更喜爱自己琢磨。因此收三个徒弟,却都不大成器。大师兄心钻研武艺,学成后就下山闯荡江湖,人称‘神拳无敌’李磬。”
  
  “什么!”轻尘忽的声站起来,震惊的看着老者,“神拳无敌”李磬?不会,不会就是小九的师傅吧?如果真是,那又怎么会藏身宫中给小九做师傅呢!
  
  “丫头听过他的名号?”老者神情立刻激动起来,眼神急迫的盯着轻尘。
  
  轻尘头,慢慢坐下,“听师傅,那是老辈江湖中响当当的人物,以身力气和精妙无比的拳法打遍大江南北,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在人前销声匿迹。至此,知道他的人已经很少。”存心藏身到皇宫大内,当然就渐渐不为人知。
  
  “那他,他可还活着?”老者把拉住轻尘的手,急切道。
  
  轻尘头,“前不久听闻在关中带出现过,必是活着。”
  
  “哈哈!”老者长笑几声,兴奋道:“太好,太好,五十多年没见,不知师兄还人不认得出!”
  
  轻尘的眼神闪闪,莫非,他们想要出山?不过看到神情直低落的老人发自内心的欢笑,还是让轻尘嘴角微微勾起来。
  
  “继续,继续!”老者打发沈乾去重新换上杯盘菜肴,乐呵呵的看着轻尘,“老夫现在高兴,咱爷俩边喝边聊!”
  
  轻尘头,暗忖,么快又成爷俩!
  
  “二师兄蔡肱明,是师傅出山采购时无意间收的徒弟,聪慧好学,对兵法阵势最有分,在师兄弟中最得师傅欢心,可惜,妒英才。二师兄心报效朝廷,在崇祯十三年中进士,路升到兵部郎中,最后,在崇祯末年城破兵败时,自杀殉国。他,就是老七的父亲,纯儿,也就是刚来时见到的那个丫头的祖父。”
  
  有投降的,自然也有英勇捐躯的。轻尘心里升起丝怅然,看看老者沉痛的面色,不觉反抓住他的手轻轻拍拍以示安慰。
  
  老者笑笑,强打起精神故作轻松的:“就是那最不争气的老三沈季礼,祖上世代匠户,本也可保温暖,无奈灾人祸不断,最终就只剩人。流落此地时无意撞上师傅,因缘巧合之下,就做他的关门弟子,专修鲁班大神传下的技艺。跟着他老人家学十年,总算在木工铸造上略有小成,出山后经二师兄疏通,入工部,渐渐的就成个小小的郎中。”
  
  老者的面上追忆中带着丝骄傲,轻尘知道,那所谓的略有小成,不过是谦虚罢,看雾隐山庄的布置,就知道老者的技艺必然不同凡响。
  
  “本以为,以们师兄弟的本事,必可以报效家国,成就段丰功伟业。可是那可恶的闯贼,趁着降横祸,犯上作乱,弄的民不聊生不,还硬生生坏大明三百年基业。更让老夫心痛的是,皇上虽然胸怀大志,果敢勤勉,可太过自负多疑。”
  
  老者像是想起什么,眼中满是悲戚,“那夜,整个虞衡清吏司的大小匠户们,为前线的战事彻夜赶工,不眠不休的赶制攻防器械。老夫身为主事郎中,更是几日都没有合过眼。老夫做梦都没想到,匆匆赶来的二师兄会告诉个晴霹雳般的消息:为防止大明的军器制造技术被满人获得,皇上亲自下令,北京城城破之日,所有器械都要全部摧毁,工部大大小小所有匠户包括直系亲属必须律殉国!”
  
  轻尘握着老者的手僵硬的不能动弹,哆嗦着嘴唇无意识的重复,“全部,殉国?”
  
  “是啊!”老者头,苦笑道:“大大小小几千口人啊,连尚在襁褓里的孩子都要为北京城陪葬。可是,大明疆域么广阔,宋朝在靖康之乱后,高宗定都南京偏安隅,不是还延续百多年嘛。只要转移些军械,留的工匠的性命,就有东山再起的资本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为啥定要全部殉国呢!老夫激愤之下想要上书皇上,可师兄劝,皇上是铁心要让鞑子根头发丝都得不到,又岂会改变主意。
  
  那时候,老夫刚刚三十出头,有妻有子,最小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怎舍得如此窝囊的死去。况且,大明最杰出的工匠倘若都死,很多技艺就要彻底失传,可怎么对得起匠神传下的技艺和造福百姓的宗旨。老夫跟师兄合计,决定倘若北京城真将不保,就瞅准时机全体逃亡。老夫召集所有工匠,定下周密计划,先将府衙里所有机密图纸,书籍,卷宗秘密运走,再分批送走老人孩子。为防皇上起疑,们照常上工,北京城破的前晚,果然有大批锦衣卫来奉旨诛杀工部所有官民,幸而有大师兄率武林朋友来援,二师兄的同僚也极力相护,终于大部逃出。连夜出城后,们就路急行赶往雾隐山庄,寻求师傅的庇佑。
  
  不曾想在途中就听到个噩耗,皇上居然在煤山自缢!宁死都不肯离宫出逃。。。。。。他,终究还是个好皇上。。。。。。”
  
  老者以手覆面,拿开时已是泪流满面,良久,才唏嘘道:“路的剔发令让们不敢进城,再加上时不时都会听到朝臣将领投降清朝的消息,更是不敢与任何人接触,不久,就听闻二师兄在四川坚持守城抗清,却被同僚出卖,城破自缢的噩耗,让们心痛之余对时事更加失望。弘光帝‘联虏平寇’的消息传出,们更是再没丝毫投效的心。
  
  枉有世上最坚韧的利器,最成熟的战术思想,却没有个可以信任托付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