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傲世医女-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当张氏指着那两人说给姜云浅看时,姜云浅就多瞄了两眼,还真是‘熟’人,前世在陈家也见过几次,只是他是陈家外宅的下人,与姜云浅并没有说过话,但模样还是记下了。
  果然,这些是陈家派来的人,姜云浅更加不能把黄芪卖给他们,只是这些人没收到足够的黄芪哪里甘心?知道姜家有不少黄芪,甚至要冲进院子强买。
  最后还是徐繁带了人过来,才把这些人给治服了。可治服了又如何?除了打一顿,最后还是得给放了。
  姜云浅望着那些人一瘸一拐离开的背影,深深地觉得这辈子她跟陈家结下的梁子更大了。
  可早就是不死不休的局,只是怕又能如何?还不如想想怎么扳倒陈家了。
  因姜家出的事,刘家峪的村民更加不愿把手头上的黄芪卖给这个强盗一样的收药人,有些怕夜长梦多的,干脆就将药材赶紧送到鹏程药材行。
  王北王南收药收的手软,早两日就回了县城的肖天佑倒是躲了轻闲。
  王三春边收药材边嘟囔,无非就是肖天佑赶个好时候,可累坏了他们这几个东家了。
  王北王南也不理他,总不能告诉王三春,肖天佑回县城就是因为他还要负责旱灾中百姓们的吃喝,还要防着陈家暗地里使坏。
  如今肖天佑在县城里怕是也不轻闲,只是收购黄芪这种事也不用肖天佑自己出面,只需透露一点消息,那个一心想要打探肖天佑来历的方仕衡就能把事情都办的妥妥的,甚至都不会有人将收购黄芪的人与岐王联系在一起。
  只是瞧着囤积了一天比一天多的黄芪,王北王南也发愁,虽然有姜云浅之前的提醒和陈家的异常,但这么多的黄芪用得了吗?
  好在肖天佑说了,不管陈家的阴谋得不得逞,这些黄芪都算他的,而且还是高出正常价两倍的价钱来收,王北王南虽然要去京城了,可谁跟银子有仇?反正都知道肖天佑的薰香丸已经要在京城里卖了,往后他比谁都有钱,不宰他宰谁?

  ☆、第153章 都在想法子赚钱

  王三春就是个没主意的,这些年光长年纪也没怎么长脑子,既然王北王南让收就收,在他看来这两个小叔叔,别看年纪小,做生意可是好手,既然他们让做准错不了。
  自从那些人到刘家峪以收购药材之名,其实却是想要强买之后,刘家峪的人就都防着了。
  姜方也开始发愁,虽然之前姜云浅让家里多买了不少粮,可人口也多,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
  而且,之前有人上门来卖人卖地时姜云浅就跟人哭穷,只说家里也没钱了,姜方看在眼里就记在心上,在他看来家里如今是真没什么余钱发了,之前卖薰香丸一个月能赚二十几两,可去了给下人们的工钱就不剩多少。
  而且,那些银子还让姜老太去买了地,后来的赚来的更是都被姜老太握在手里。
  如今薰香丸不卖,更没没收入了。
  虽然徐繁和张氏他们都表示,若家里真没钱了,他们的工钱先不急着给,可就是这样总坐吃山空也不是那么回事。
  思来想去,姜方都觉着自己是一家之主,不能家里的事都扔给老婆孩子去操心,他也要肩负起一家人生活的重担。
  于是,想了一夜之后,姜方起了个大早,只说去镇上找刘二伯喝酒,夏氏也没在意。
  姜方的腿已经好的差不多,不仔细看已经看不出瘸,姜云浅也说要让他没事多走走,有利于腿的恢复,平日姜方除了看书就在院子里转,既然他愿意出去走走当然最好了。
  姜方来到镇上,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他能做的事,如今还能拿到工钱的就是苦力,但他一辈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读书也就能编几个篓子,可赚来的钱还不够一个下人的月钱。
  姜方边走边叹气,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在镇上绕了一圈,还真被如今的物价给吓着了。
  原本一斗米五十文,如今都长到二百文,好在家里存米还有很多,不然光是吃饭都要吃不起了。
  相比米面涨价,肉价长的倒不快,可也比从前贵了不少,姜方转了一圈,最后也没找到事做,好在来之前带了一壶水和两张饼,中午也不怕饿着。
  随便喝了两口水,又吃了一张饼,姜方就在一家的房檐下坐着,上面有遮,天也不太热了。
  瞧着街上行色匆匆的人,姜方心情越发沉重,早知今年是这般年景,他也不买那些地了,虽说不用交税银吧,可家里的银子也都花出去了,若真遇上什么事,想要卖房卖地都来不及。
  正坐着,就听有人问道:“姜先生?怎么坐在这儿?”
  姜方望去,就见几步远之外站了个中年男子,虽是一身粗布衣,却有几分气度,但袖子高高挽起,倒像个做活的人。
  见姜方转过头,大喜道:“还真是姜先生。”
  姜方不知这人唤自己何事,见这人言语间倒不乏尊敬之意,也有礼地道:“不知这位仁兄是……”
  那人紧走几步,上前拉住姜方的手,“正想去先生家里寻人,刚好在这里遇上了,咱们边走边说。”
  姜方见这人神色间有几分焦急,想是真有事要用着自己,也不推脱,紧走几走跟上那人步伐,好在他的腿好的差不多,再针灸几次,虽不能像常人一样,却也没有大碍。
  那人边走边介绍道:“这不是旱情严重,眼看就要到了雨时,上头怕大旱之后再有水患,派了人过来督导沿河的百姓都先搬到临时安置处,因安置处还未建成,还要招些工来,我姓何,就住在镇北,因平日能说几句,就被委派做了这次搭建临时驻地的一个小工头,还望姜先生不要推辞。”
  姜方听了点头,“都是为了百姓,姜某自当尽心皆力。”
  姜方被带到镇外五里的一处高坡,比镇子里地势高了不少,即使涨水也涨不到这里。
  过来时见这里已经是热火朝天的场面,很多人都在用木头搭建临时避难住。
  何工头带姜方直接到了一个已经搭好的棚子下面,里面还有几个人正对着一张图纸比划,见到姜方就客气地把人请进去。
  因这些人都是些工匠,就是来督工的官员也是武将出身,看个图纸还行,对写写画画都不在行,即使能写那手字也拿不出手,这才让何工头去请姜方。
  见人请来了,也不多客套,姜方问明一些细节就拿了纸笔开始写。
  招工告示写了几十张,写完就让人都贴到各村各处去。又写了十几张让百姓搬到避难安置处的告示,安置处还未建好,倒不急着张贴。
  等姜方写完所有告示看天色也近傍晚,便要起身告辞。何工头拿了一两银子过来,送到姜方手上,姜方原本是不想要的,他来帮着写告示只是想出些力,也没打算要银子。
  但挨不过何工头说这是规矩,姜方也就将银子收下,心里还有点激动,这可是他赚过最多的一次银子了。
  又与何工头寒暄了几句,问了些工地上的事,何工头此时也正是闲着,便与姜方多聊了些。
  姜方瞧工地上也有不少人在编竹席,等安置处建好,编好的竹席不管是搭在棚子上面,还是铺在身下都是不可缺少。
  听何工头说在这里编竹席每天有一百文钱,若是自己在家编了工地也收,姜方就动了心,但瞧着天色已晚,便没再提起此事。
  回到家,将一两银子拿给夏氏,夏氏将银子收下,不管手上还有多少银子,这是姜方赚来的,她也理解姜方做为一家之主想要为家里做些事儿的心情,自然也明白他心里为何难受。
  只是听了镇外要建安置处的消息心里也不安起来,“老爷,你说真会发大水吗?”
  姜方沉默片刻,“但愿只是我想多了。”
  听了姜方的话,再看姜方的神色,夏氏不但没李代轻松,心情反而更沉重了。
  想到之前母女几人聊天时,姜云浅不只一次提过要搬到京城去,夏氏未免心动。
  如果说之前要搬去京城是为了长子以及姜方科举,这回动了要搬走的心思,完全就是为了躲避有可能到来的洪水。
  镇上虽然传出大旱之后或许会有大涝的消息,但百姓都没怎么放在心上,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
  虽然只是下了几点雨水,但瞧着天色随时可能来场好雨,家家户户都在备种。只盼着赶紧下一场雨,还来得及种一茬土豆、红薯,对于镇外修建的避难安置处,大多是以看笑话的态度来看。
  往年也不是没旱过,可真发大水的时候也不多,更不要说今年这般旱了,能下来雨就不错,还能真下个不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