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难为 作者:赵十一月-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大体上还比不上西班牙。佛郎机原本也不过是个小国,最早的时候也不过是几艘小船,可他们也是运气好,碰上了好时候,靠着海上贸易发了家,这才发了财。至于西班牙,最早的时候也是资助船队远航,发现美洲,赚了一大笔……”
  李清漪故意挑着说了一些吸引皇帝的兴趣、开阔他的视界。等到天色渐暗,李清漪这才收了口,转而说起更重要的来:“您瞧,我们和外头那些国家的往来海道一般是这两条——”她小心翼翼的在地图上找了一下,然后指着上头标着的两条线道,“一条是广州到马六甲的;一条是去吕宋的。”
  皇帝这会儿倒是插上话了:“我倒是记得,马六甲那里离得最近的是马来王国,现在是叫佛郎机占了。”
  李清漪点点头:“所以,我倒是觉得,这次佛郎机挑衅倒是个送上门的好机会。”她露出一点狡黠的笑容,莹润的杏眼轻轻的眨了眨,似有潋滟的波光,“若是能收复马来王国,不仅是重扬了大明这个宗主国的威风,更是能通过控制马六甲而占据到主动位置——日本、印度、吕宋就在这边上……”
  到了这个时候,时候已经不晚了,外头明月早已高悬。李清漪看着地图侃侃而谈,精神十足。
  皇帝也饶有兴致的听了一会儿,直到李清漪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微觉疲倦的用指尖揉了揉眉心,缓缓抬起头。他立刻就看见了李清漪那双明亮的惊人的杏眼。窗外的莹白月光已然洒落一地,床榻上的珠光闪烁不定,可这都比不上她那双的眼睛——仿佛,星辰和大海就藏在其间,足以令人烧起心火。
  这样一个安静的寒夜,明月悬空,大明王朝年轻的帝后对坐在床榻上彼此对视,他们的身前摆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
  有一团火,从皇后的眼里一直烧到皇帝的心里。
世界是如此的宽阔,纵是大明也不过是地图上的一角而已。倘若能够推开门往外看,那么呈现在他面前的将会是如何精彩的世界?
也许,有一日,太阳也将永远高悬于大明的领土之上,金色的辉煌永不落下。
————————————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三千左右的字,我从八点开始专心致志一直写到十二点,删删改改,总算写好了。这种速度,这段时间基本上不可能双更,不过接下来我会试着多码点。
昨天看到有读者提到“大的冲突点没有了,该怎么延续前面的精彩?”,我不禁想和大家说说这篇文。写这篇文,主要是对于这一段历史所出现的各个杰出人士的敬佩和向往,从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么多的青史留名的英才汇聚一时,争相登台,智慧交撞,我一直心向往之,写到现在也还很高兴,不过每到关键时候就疯狂查资料,然后发誓以后再也不写历史穿……
此文前一卷是谋国,主要是裕王和李清漪战战兢兢的从嘉靖手里拿到皇位,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后一卷是兴国,其实就是和那些智商卓越的名臣争斗拿权(此时的内阁权利已经膨胀),富国强民,走上世界之巅(主要是我的YY)的道路。
我自己写得也挺累的,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枯燥。不过,我觉得既然是历史穿越,那么就应该有改变历史、强盛家国的信念和美好愿望。这个时候的大明还是东方强国,许多方面并不比西班牙或者葡萄牙什么的弱。不过,我是因为地理差才不得不选理科的废材,查出来的地图看得也很头疼,所以如果这地理或者历史上面如果有错,大家一定要来敲打一下我。
    
    第89章 说服1

  李清漪和皇帝说得兴高采烈,晚上的时候两人都没睡好,结果到了第二天,皇帝头还疼着就被拉起来去上早朝了。
  虽说先帝后来几十年住西苑,拼死拼活求升天,死也不上朝,可先帝朝的时候,也曾经定了规矩:皇帝视朝“每以日出为度,或遇大风寒日暂免,著为令。”——依着《实录》所记这里头也有很多好处“一则圣躬志虑清明,二则朝廷气象严肃,三则侍从宿卫得免疲倦,可以整饬朝仪,四则文武百官不致懈弛,可以理办政务,五则钟声有节,可以一都市之听闻,六则引奏有期,可以耸外夷之瞻仰。一举而众美成具,天下必将称颂圣明”。
  即使如此,皇帝也必须要天不亮就起来,换好衣服,这才前往中极殿。
  午门上有朝钟和朝鼓,宦官按时击打,待第三通鼓响,先开左掖门和右掖门,文官自左掖门而入,武官自右掖门入,侯在御道两侧。
  待得皇帝在皇极殿落座,锦衣卫鸣鞭,鸿胪寺官唱“入班”,大臣公卿都分为几班,一番折腾之后,诸位官员皆是行五拜三叩头礼,随着皇帝边上司礼监太监发出的“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无事退朝”的话声,这才到了早朝最关键的奏事时候。
  皇帝强忍着打哈欠的冲动和头疼,瞧着下头的臣子一一奏报。因着徐阶是首辅,第一个站了出来。不过徐阁老也不是个啰嗦的人,只拿了“先帝遗诏”这件最重要的事情和皇帝说道起来。
  皇帝听徐阶说的认真,也点头应了几声算是坑定,可等到徐阶说起那些落实的方法,早已按耐不住的高拱直接就站出来和徐阶唱了对台戏。
  徐阶碍着自己的身份,也不好当堂和高拱犹如泼妇骂街似的吵起来,干脆的礼了礼,开口道:“既然高大人对此事有些异议,老臣以为,不若交由陛下圣裁。”
  原本还看戏的皇帝微微一怔——在他看来,徐阶和高拱各有各的理,他现今朝事不通,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好在,他也能摆出些许模样来,端正了神色淡淡道:“此事容后再于内阁一议。”
  徐阶虽没听到皇帝的准话,可他心里也觉得这种事内阁里议清楚就好,当堂吵起来,简直丢了内阁上下的脸。
  高拱想了想,觉得如今内阁里头,自己和郭朴两人一党,未必会输给徐阶。实在不行,再去寻皇帝说个清楚——这么多年师生关系,皇帝必然更相信自己。
  于是这两人各退了一步,皆是俯首:“臣遵旨。”
  这上头两位大佬吵过之后,朝堂上就显得更加热闹了,后头的各个部门也跟着蹦了出来——给先帝守孝守了差不多一个多月,部门里的事情早就积压得数也数不清。
  皇帝只得忍着胸口那闷闷的气,看着底下兴致勃勃、精神奕奕的官员们菜市场吵架似的吵来吵去。  
  直到最后,高拱瞧着皇帝的面色越来越白,想着自家的学生确实是身子有些弱,于是看了眼底下的门生,不一会儿就有人来收场了。
  皇帝如蒙大赦,鸿胪寺官也很识趣的唱“奏事毕”,然后外头跟着鸣鞭,皇帝自个儿起身先回去了,大臣们这才能出殿门。
  内阁几个大臣则是刚刚出了殿门就叫李芳给叫了回去——
  “陛下请几位阁老去暖阁议事。”
  内阁四个阁老只得又转头,脱离了下朝的大队伍,往乾清宫的暖阁去。
  等他们随着内侍引路,到了暖阁的时候,刚刚从朝上下来的皇帝正在用早膳,很是和善的免了他们的礼,直接道:“都坐下吧,陪朕一起用膳。”这为了赶早朝,多得是人没吃早膳。
  这话一出,几个阁老都觉得暖心。真要是比较起来,这种推食食之,解衣衣之的态度可比先帝那种赐香叶冠、赐金丹要叫人受用的多。
  徐阶乃是首辅,自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应声,恭敬的应了下来:“多谢陛下厚恩。”
  高拱也跟着礼了礼,然后一众的人才缓缓依序坐了下来。
  每个人跟前都设了小案,摆了几样和皇帝一样的早膳,倒也简单朴素的很,只是一羹粥二点心三小菜,分别是:牛乳粥、如意卷、鸽子玻璃糕、什锦小菜、甜酱瓜、腌芥菜——甜、咸、酸、辣都备齐了。
  徐阶顺嘴恭维道:“陛下也太过节俭了,臣等瞧着,心里头也很不是滋味啊。”
  皇帝自个儿先喝了半碗牛乳粥垫肚子,这才笑着道:“这是皇后拟的食单,说是早膳不需要吃太多,要不然撑着了就不好了。”
  在座的几个阁老,就算是李春芳都是先帝手底下历练过来的,哪里会听不出皇帝的言外之意,自然是顺着皇帝的心思称赞了几句“皇后贤德”,上头的皇帝果然比自己被称赞了还要来的高兴。
  等到君臣和乐的用完膳,内侍又上前把碗碟收下去,然后端了碟切好的瓜果放在案上。
  皇帝吃了口果子,然后才开口说正事:“胡宗宪的折子,朕昨日里已经看过了。不知你等有什么想法?”
  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