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皇太子胤礽-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百里之外。
    皇帝吩咐御前侍卫军集合,起驾继续北进,以方便其近前指挥作战。
    胤礽与胤祉自是不能再留下,皇帝离开行宫的那天,兄弟俩也启程回京。
    父子此去南辕北辙,分手在即,御马上的皇帝一身明黄色缎绣彩云金龙纹绵盔甲,神采奕奕。
    “儿臣恭祝汗阿玛旗开得胜!”胤礽、胤祉行礼躬身,声气朗朗。
    胤礽在大营的表现在他回到行宫前就以两种方式先行一步到达皇帝手中,一是正常奏报,二是裕亲王的亲笔书信。皇帝阅后,圣心欢悦,所以胤礽回来后,皇帝一直和颜悦色。
    该叮嘱的都已嘱托,皇帝也不再废话。瞧着站于胤礽身侧的胤祉,个头已越过胤礽肩头,皇帝也没多想,心情舒畅之下脱口而出:“胤祉,回去多跟着你太子哥哥磨练,再来征战,朕可就要把你派到前线去了。”
    胤祉兴奋地点头应“是”,没察觉自己口误的皇帝扬鞭打马而去,随行侍卫军也浩浩荡荡紧随其后。
    胤礽与胤祉上马南行,回过味的胤祉诧异地问过来:“二哥,方才汗阿玛说再来征战,难不成灭了噶尔丹还有别的?”
    天青日丽,染上一层浅黄的草叶在清凉的秋风中摇曳,远处的牛羊成群结队追逐最后的美味,为入冬储存能量。
    眺目远望的胤礽不知该如何回答胤祉,他当然不希望汗阿玛兴致盎然的话一语成谶。既然计划周全,噶尔丹应当是有来无回。战争,劳民伤财,自然是能少一次就少一次。
    此次回京,胤礽不用再择道赶路,且程圆带来的毓庆宫队伍也合并跟随,一行人官道上正常行进即可。
    到达古北口行宫时,行宫总管算是等来了皇太子。从古北口到行宫的所见所闻,程圆意识到了主子选择绕道的用心。转回古北口前,程圆自觉地维护起自家主子,早已提前暗示总管低调接待太子食宿。上次配合皇长子大肆张扬后,总管被降级留职罚了俸禄,所以这次皇太子亲临,总管的安排极为小心谨慎。
    大战即发,物资紧缺,所幸正逢秋收,正是瓜果丰产的时候,行宫安排的饮食虽不是山珍海错,但口口皆时下的鲜货。
    清甜的秋梨,白净的莲子,柔软的雪耳,红润的枸杞,如此一盅雪耳莲子羹可谓是抚平秋燥的良品。胤礽放下羹勺,一盅甜品已尽收腹中。前些日子时刻提着的紧张此番松懈下,不料,身子反倒矫情,偶感风寒,嗓子就冒火,又痒又疼。
    胤祉倒还好,身体康健,红光满面。
    “二哥,听说威远将军炮到了,你是不是要过去看看?我也想去,带我去吗?”
    胤礽嗓子不适,点点头,一概应了。
    年初,景山内铸造的第一门子母炮试炮成功后,康熙皇帝赐名“威远将军炮”。随即,建造厂日夜兼程,铸出四十门。大战一触即发,这四十门炮也火速离京,被送往前线,助前方将士一臂之力。
    八旗子弟打小就练习骑射,既强身健体,又可保家卫国。但自从鸟枪与火炮出现后,其杀伤力成为战场上如虎添翼的绝对助力。不过,直到康熙二十九年,鸟枪与火炮并未单独分出归属,仍是散入各旗营。
    景山御制的威远将军炮由御前一等侍卫海青监造,此番也由海青率护卫军押送火炮经古北口运往前线。
    胤礽带着胤祉、耀格及随行侍卫出行宫准备去往海青等人暂驻的驿站,上马出发时,扭头看见门口不远处,程圆领着两名行宫的守卫架住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孩子,阻止其靠近胤礽一行。
    胤礽心里惦着威远将军炮,再者嗓子不舒服,也就没有过问。眼神示意耀格发令,胤礽扬鞭打马前行,侍卫们紧随在后。
    待胤礽的队伍完全不见踪影,程圆才让守卫放开孩子。看着孩子,程圆摇了摇头,不解地说道:“瞧着是个孩子,可怎么气性还挺大。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该说的也说了,怎么就是油盐不进呢?”
    孩子哆嗦着瘦弱的身子,双眼却是狠狠盯着胤礽走远的方向,“我就是要找到我姐姐,那时带走姐姐的人说的就是这里,要把姐姐送给太子爷。”
    孩子嘴里刚说完“太子爷”三字,一名守卫二话不说就是一耳光扇了过去,“兔崽子,你再敢提一句太子爷,信不信老子真下狠手把你往死里打。”
    另一名守卫拦住同伴,面相和善些,口气也好多了,“孩子,老哥我也是穷苦人家出身,不想为难你,否则就冲你第一天来到这儿瞎嚷嚷,早把你揍个半死扔到乱葬岗去了。这可是皇家行宫,怎么可能平白无故随随便便弄个民家女子进来,这里没有你要找的姐姐,更别大不敬提及太子爷了,你这不是找死吗?”
    打人的守卫轻蔑地哼一声,“异想天开,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程圆上下打量着这孩子,五官倒也是清秀,就是性子还挺倔。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刚才被一耳光掀翻在地的孩子已挣扎着爬起来,眼里包着泪,袖子一抹,硬气地答道:“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乔木头,十岁。”
    打人的护卫掏掏耳朵,撇撇嘴,瞪圆双眼警告道:“乳毛都没褪干净,还老子呢。得了,得了,赶快滚蛋,没有下一次,再来,你就死定了。”
    好歹是皇太子东宫的负责太监,程圆提出要私下问乔木头两句话,两名护卫也就回归当值位置,不好干涉了。
    木头的姐姐名叫桂姐儿,今年十七岁,姐弟俩相继失去父母后相依为命。去年木头得了病,桂姐儿为了给弟弟治病,答应嫁一久病卧床的男子冲喜。孰料,进门不到半年,男人去世,公婆气怨桂姐儿丧门星,把姐弟俩扫地出门。从此,姐弟俩的生活就靠桂姐儿做些绣活儿艰难度日。
    半个多月前,木头陪桂姐儿送绣活儿换钱回家的路上,遇上几名骑着高头大马的满人骑兵。领头的看中桂姐儿后,当场撂了银子给木头,说是桂姐儿有福了,把太子爷伺候满意了,擎等着日后吃香的喝辣的吧。
    木头眼睁睁看着姐姐就这样被带走,心急如焚。天天东奔西跑打听,终于听说皇太子要在古北口行宫驻跸,这就跑了过来,在行宫门口傻乎乎地嚷着要姐姐。在遇见程圆之前,木头已来过两次,每回都是被打得遍体鳞伤扔到一旁,可他就是不气馁,身子好些就又跑来了。
    听过木头的讲述,程圆握了握拳头,又放开。程圆自己也是家境堪怜才净身入宫当了太监,正好差不多也是这个年纪。小时候的日子艰难,入了宫的岁月也不轻松,但程圆不怨天尤人,是非心里掂量着,差使努力当着,自己日子过得去,心也还不至于歪曲。
    “木头,我是皇太子跟前的公公。说句实话,我家太子爷断不会需要桂姐儿伺候的,这其中必定是有误会。莫说你这样闹无济于事,就算告到官府也不会有结果。”
    木头也是吃软不吃硬的,见程圆还算和气,心里的委屈嚎啕了出来,“我不信,就在我跟前把姐姐抢走,这不是土匪吗?谁稀罕银子,我就要姐姐,她可是我唯一的亲人。”
    程圆叹了口气,掏出自己的汗巾子递过去,“你要真打听,就打听清楚了,你姐姐被带走的时候,太子爷可没来古北口行宫,昨儿个才将将到的这儿。”
    木头看着那洁白的巾子,没敢接过手,吸溜一下鼻涕,撸一把眼泪,“真的?真是昨儿才来的?”
    随即摇摇头,“你是太子爷的人,你蒙人,我不信。”
    程圆仰天望去,几朵白花花的小绵羊游移在水洗的碧蓝天空,自在,又飘零。
    “傻小子,亲眼所见亲耳听到可不一定就是对的。这世道,是要用心去体会的。别再来了,先自个儿想法子活下去,男子汉迟早要当家,早一天晚一天而已。别再等着姐姐照顾你,她是死是活,那是她的命,你要不要活,你自己说了算。你要活好了,没准还能见上姐姐,要是当下就没命了,铁定是见不上你姐姐了。”
    木头呆头呆脑地看着程圆,这些话倒是牢牢记在了心上,只是似懂非懂。
    “公公是多大的官儿?在太子爷身边做的什么?”木头脑筋一转,问了出来。
    程圆苦笑,“我是太子爷的奴才,当牛做马的奴才。”
    木头诧异地左看右看程圆,有这么白白净净的奴才?连行宫门口这些五大三粗的守卫都对他恭敬着呢。
    “我也想做公公,您看行吗?我要怎么做才能当公公?”也不知是如何想的,木头认为就算太子爷没有带走自家姐姐,但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