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皇太子胤礽-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礽身为储君,且又监国,到处都有毓庆宫的耳目。除非是胤礽没放在心上,一旦认真,一句话吩咐下去,自有源源不断的信息禀报上来。
    这段时间,胤禛几次截住胤禌的负责医官,问询胤禌的近况。第一次获得允许去畅春园,胤禛在胤禌的房间转悠了一天,打探的都是胤禌平日里的生活习惯。第二次私自前往,胤禛直奔一处库房,在里头呆了两个时辰后,方才离开。
    “四弟,你是不是怀疑十一弟中毒?你第二次私自跑去畅春园,是不是有了眉目?”综合反馈上来的报告,胤礽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实,胤禌落水后不声不响的反应早就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也一度怀疑过中毒,只不过仔细排查胤禌的饮食起居后,找不出可疑之处。最后也就姑且认为他偷喝了酒,不胜酒力,昏昏沉沉之下溺水,故而昏迷不醒。
    “问题出在那晚的莲花灯?”
    胤礽再次发问,还不是因为胤禛去的那个库房正好是存放中元节时皇帝带领众人放的水灯。因着皇帝提倡节俭,中元节过后,负责回收的太监们会把湖上的水灯全部打捞起,制作精美且没有破损的被收回库房,而残破的就被集中焚毁。
    “十一弟的莲花灯是七妹制作,应该保留完整,你找到了吗?可有什么发现?”
    中元节时,七公主统共做了五盏灯,两盏给皇帝,一盏给德妃,一盏给胤禌,最后一盏留给自己。以七公主的手艺,这五盏灯必定完好无损,且被小心存放。
    胤禛难以置信地看向胤礽,烛光仿佛为着一袭天青锦袍的胤礽镀上一层清华,显得胤礽更加清俊无伦,周遭一切都要被压入暗色。
    胤禛垂下眼眸,神色黯淡,“太子哥哥,看来,您知道的不少。七妹做的那些灯,唯有给十一弟的那盏,没找见。守库房的太监说,兴许是当时有破损已被销毁。”
    胤礽取下拇指上的象牙扳指,摩挲把玩,“到目前来看,十一弟的日常接触没有可疑,倒是七妹的灯···难不成这几日,你神思恍惚,是因为怀疑七妹?”
    胤禛挺胸抬头,义正言辞,“我没有怀疑七妹,我相信七妹。七妹的性子,大家有目共睹,心善到踩死一只蚂蚁都会愧疚。即便她给十一弟做的灯不见了,那也说明不了什么。”
    转而,胤禛攒紧眉头,吞吞吐吐,“我只是,只是担心有人利用七妹,而七妹毫不知晓。”
    “胆敢利用七妹?”胤礽的眼梢扬了扬,“莫非,你怀疑的是自己的母妃?”
    胤禛眼神慌乱,竭力反驳,“应该不会,怎么可能,母妃她与十一弟无冤无仇,不至于这样做。”
    胤礽把扳指套回,从容平静打量着胤禛的忙乱,这样的辩驳苍白无力,显然就已是怀疑了德妃。
    “四弟,连你都怀疑德妃娘娘。如果有一天,众人皆是如此想法,也不足为奇了。”
    胤礽站起身,走到一对青花螭龙纹烛台前,目光集中于花火亮晃的烛心。忽地,胤礽吹灭一只蜡烛,一缕白烟袅袅而起,淡淡的蜜蜡味。
    “四弟,如果我没记错,你好像对我提过一种名为*醉魄的药···”
    幽幽说着,胤礽转过身,正视胤禛,“七妹先天不足,德妃娘娘对七妹呵护备至,我不相信她会利用七妹。仔细想想你何以怀疑十一弟是中毒的前因后果,暗中小心调查,需要什么就来找我。记住,一定要稳住,否则打草惊蛇,七妹就会成为替罪羊。”
    胤禛心惊肉跳,但见胤礽目光如炬,又忙不迭点头,“太子哥哥,我听你的,我不会冲动行事。”

  ☆、第83章 鹿尾事件

仲冬时节,叶落草枯,但草原天气犹暖。皇帝定下日子欲率军渡黄河,众臣忧虑,只因河水不结冰,如何过河?黄河边上停驻数日,奇迹发生了,独是附近的一段河流冻结,冰坚盈尺。
    皇帝遂令军士分三路过河,同时往冰上铺垫土层,随行辎重渡河时如履平地,全军上下安然无恙。陪驾的当地蒙古亲贵见此情景,大呼前所未见亦所未闻,纷纷感叹不愧是天子皇统,得上天庇护也!
    这般神奇的经历,依着皇帝的习惯,又该提笔展开絮叨模式给太后、太子讲述一番了。
    御帐内的案桌前,胤祉往松花石龙马砚上滴入少许清水,拿起墨锭,开始在砚上垂直打圈儿。想要把墨磨得浓淡适中,可是有讲究,力道要匀,且还要持久,还得细致。
    换做胤禔,他就没这个耐性。不过,这个难不倒胤祉。写得一手好字的他本就对书画爱不释手,为方便自己尽情挥毫,还专门练就左手磨墨,让右手节省气力专注写字作画。
    另则,胤祉的福晋刚给他生了个胖小子,皇帝赐名弘晴。心情愉悦,胤祉磨起墨来自然也特别带劲儿。
    皇帝身上穿着太后送来的裘袄,身心暖融融,写给太后的信也是尽情表达对母后的感念。轮至给胤礽写信,皇帝提起笔好一会儿,就是落不下去,眉头也是越拧越紧。
    皇帝每次出巡,总喜欢把自己觉得有趣的所见所闻写入信中,与大家分享。以往胤礽收到信后,都会回复,先对父皇的见多识广称颂、感叹,再把自己的学业成绩、理政情况汇报一番,父子俩你来我往好似说不完的话。
    可自打上次皇帝去信,不同意胤礽带弟弟们过来,胤礽的态度在皇帝看来变得急转直下,冷淡许多。因为此后送过来的基本就是政务奏折,胤礽顶多添上一句,“宫中一切安好,父皇勿念,父皇保重。”
    换做是别的儿子,皇帝或许不会这么较汁儿。但是胤礽,就不行。尤其是在皇帝正考虑放手的时刻,更不行,经不住丁点儿风吹草动,受不得任何霜飞天寒。
    这些年胤礽的成长给皇帝带来了压力,可胤礽对索额图的态度让皇帝看到了希望。他能看出,胤礽对索额图的关系,不再是依赖,而是驾驭。这一点,让皇帝紧张,但更让皇帝放心。
    胤礽一直是皇帝认定的接班人,皇帝唯一的担心就是胤礽能否具备光大基业的能力。此番监国,胤礽在周遭都不是索额图亲信的情况下仍旧夷然自若地打理朝政,这就说明,他自身已然具备君王的气度,索额图的存在不会成为他们父子的障碍。
    故而,索额图之后在毓庆宫颐指气使,明珠私下叫苦,佟国维到皇帝跟前诉苦,皇帝都充耳不闻。因为胤礽对明珠、佟国维等人并没有刻意打压,与皇帝理政时并无相差。
    皇帝对惠妃说的那番话,并非试探,而是真诚以待。毕竟惠妃掌管后宫,胤禔又是皇长子,皇帝始终希望胤禔如福全支持自己一样襄助胤礽。
    如今,胤礽还有了子嗣,且还是嫡子,这样的结果已经美好到无可挑剔,皇帝想“歇一歇”,绝非冲动。
    唯独让皇帝放不下的,就是噶尔丹父子。既是他御驾亲征,他就一定要亲自为征讨划上终结,一定要把开疆扩土的辉煌留在自己的记录上。
    如此,把一个拥有前所未有广袤疆域的大清交到胤礽手中,他也算功德圆满了。
    嘴上不说,皇帝心里已是反复地演练:保成啊,朕把政事托付给你,朕就选一处山清水秀之地颐养去。从此,只要听到你为君圣贤的美名,朕也就朝夕而悠游矣!
    这般特殊的心境下,皇帝对胤礽一举一动的在意与挑剔可想而知。
    正磨着墨的胤祉抬头,注意到父皇面上的威严渐渐厉害得迫人,不是该给二哥写信了吗?莫非不是?胤祉赶紧放下墨锭,请示道:“汗阿玛,是否需要儿臣回避?”
    胤祉的声音打断了皇帝的臆想,皇帝放下笔,如磐石稳坐,棱角分明的双唇吐露诘问。
    “胤祉,就属你与你太子哥哥最亲近。你说说看,朕总是把出行的愉快点滴讲给你太子哥哥,他是不是嫌朕啰嗦了?朕以为,朕若什么都不写,他只怕会过于思念朕。可这段时间,来了这些多奏折,却没有他对朕的关怀询问,他怎么能对朕连点担忧都没有?罢罢罢,往后朕再也不给他写这些了。”
    摆的是庄重严肃的表情,说的却是撒气耍性的话,胤祉想笑又不敢笑,眉梢悦色浮动。
    “汗阿玛,您消消气,兴许是太子哥哥太忙了。您想,监国这样的重担,也就是太子哥哥才能担。可太子哥哥刚接手,他肯定要全心全意才是,一桩桩一件件,那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哪敢轻忽懈怠?”
    “忙到给朕多写几句话都写不了?难道朕之前都是轻慢了国事给他写的信?”皇帝这是逮住胤祉发泄了。
    谁让自己与二哥亲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