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我是良妃-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射箭,最后康熙自己射箭,真正是箭无虚发,连发连中。

    等康熙表演完了才终于放学了,以后就不论酷暑严寒,天天如此,一年之中只有元旦、万寿节、端午节、中秋节及本人生日时才能放假一天。

    卫琳琅的胤禩和胤祐也榜上有名,成了上书房的第一批皇子,开始了悲惨的上书房生涯。

    对于每天早上三点到晚上七点的学习时间,卫琳琅心里真是深恶痛绝,她把两个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两个宝贝,没有几天小脸上就熬的没有了几两肉,肤色也苍白起来,两双眼睛显的越发显得黑亮有神了。

    卫琳琅有心让孩子们请假歇歇,可胤禩和胤祐说,“哥哥们都能坚持。”自己也不愿意落下。

    卫琳琅心里骂娘,上书房里不只胤祐和胤禩两个小的,胤祚都没有说要休息,自己就算去求了康熙也不见得会同意,挨骂还在其次,怕是要挨罚关禁闭之类的就不方便照顾两个孩子了,再说这两个孩子也不同意。

    卫琳琅只好在胤祐和胤禩的胤禩上做到营养全面,分量充足,保证两个孩子吃饱喝好,晚上督促两个孩子晚上早点休息,尽量的多睡一会儿,好在两个孩子的身体还算好,坚持了一阵子习惯了也就好多了。

    只是有时候孩子们回来后情绪有些不高,问他们又不肯说,卫琳琅私下里问了伺候的赵钱儿,原来,胤祐和胤禩的学习在皇子里算得上是最差的,在上书房已经挨过康熙几次批评了,别的皇子们也嘲笑讥讽过他们。两个孩子怕卫琳琅知道不高兴,所以商量了不告诉卫琳琅。

    卫琳琅从赵钱儿口里知道了胤禩和胤祐在上书房里受的委屈心里也很难受,让赵钱儿不要告诉胤祐和胤禩自己问过了,既然孩子们不想卫琳琅担心她也就装作不知道,以免孩子们记挂。可是对于学习上的东西她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老师,于是每天给胤祐和胤禩送饭的时候就给几位老师也多预备了一份,望他们能看在胤祐和胤禩好学的份上们对孩子多指点一二。

    康熙对几位皇子的教育自然是关注的,几个孩子自从进入上书房,每天的行为举动他都了若指掌,他把开蒙读书的地方特地选在自己理政的乾清宫最近的畅春园无逸斋,就是便于康熙随时了解皇子们的读书状况。

    一声“皇上驾到,”众皇子纷纷起立,由大皇子率领,众位皇子鱼贯而出,诸位老师也跟到书房外台阶下恭敬迎候。

    “儿子胤禵给皇阿玛请安”胤禵打头给康熙见礼,众位皇子也一一给康熙请安,随后师傅们也一起给皇上行礼。

    康熙落座之后,就开始询问皇子们的背书情况,康熙随手拿了一本《大学》随手翻了一页,抬头看胤禵一眼示意开始。

    胤禩给康熙行了一礼规规矩矩的站好,就开始朗朗背诵起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未之有也。”自然是一字不差。

    康熙继续问道:“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儿子知道,”胤禵解释道:“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康熙听完不做评论,把书扔下,又捡了一本。

    胤禵知道皇阿玛已经考完自己了,给皇上行了礼自动退后。

    胤祉又上前,给康熙行了礼就等着。

    这是一本《中庸》,康熙随手翻了几页。“君子之道费而隐,·····”

    “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胤祉张嘴就来,也没有一点儿停顿的地方,康熙自然是又考了译义,胤祉一点儿不差。

    康熙对此也不做评论,顺下来就是胤禛,胤禛背诵了《礼记》里的一段又做了解释。

    胤祺只是背了一段满文,康熙就过了。

    胤祚是《诗经》里的一段。

    和胤祐、胤禩分别背诵了一段《论语》。

    康熙对儿子们的学习进度非常清楚,一一出了题目,既不会然他们太吃力又不会让他们觉得很放松,几个皇子倒都很顺畅的答对了下来。

    康熙听完皇子们的解读静默了片刻,皇子们皆恭敬站立等着康熙训话;“朕让你们学习的时候先朗诵一百二十遍,再背诵一百二十遍,你们可是会认为朕太苛刻?”康熙问道。

    胤禵等人立即回答道:“儿子们不敢。”

    康熙听了笑道;“皇阿奶教朕的时候就是这个方法,朕小时候读书也是要朗诵一百二遍,之后还要背诵一百二十遍,等到完全熟练了,然后才再换下一段,这样一段一段地学。开始朕也是有所不满的,一旦熟读学会之后在重复又重复,是很枯燥乏味的,尤其还是一百二十遍,可是朕还是坚持下来了,朕的良苦用心你们可知晓?”

    胤禵诚惶诚恐的答道,“儿子愚钝,皇阿玛是位儿子们好,儿子们定会遵循皇阿玛的教导,儿子和弟弟们也会谨遵皇阿玛的教诲。”

    胤祉等几个阿哥也纷纷表示听从皇阿玛的教诲。

    康熙点点头,“你们明白就好,朕也是为了你们好,胤禵是兄长,自然是要以身作则,坐好弟弟们的榜样,弟弟们有什么不懂的,你也要替他们解答一二。”

    胤禵郑重的行礼;“胤禵遵旨,儿子定不会辜负了皇阿玛的期望。”

    康熙又对胤禵等众人说道:“朕特意把这上书房设在畅春园无逸斋,就是避免你们的贪玩耍闹,人要无逸,不要闲着,不要贪玩,更不要贪图享乐。”康熙说着专门盯了几个小的一眼。

    这回胤禵带着弟弟回答,其他的几个皇子都附和有声:“儿子们定会听从皇阿玛的教导。”

    康熙回头问老师们“朕的皇子阿哥们如何?”

    老师诚惶诚恐的跪下对康熙答道;“皇子们很聪敏,又都很好学,臣惶恐,恐怕耽误了皇子们的学业。”

    康熙道;“朕对你还是有信心的,朕也会经常来看看,以免他们不服从管教,”又交待了一番老师们对皇子们不能表扬,要多批评,免得他们骄傲的话。

    康熙说了声时间不早了起驾走了,胤禵又带着弟弟和老师们恭送康熙一番,康熙就处理他政事去了

 胤礽

    康熙对自己的英明举措十分的得意,当他第二天例行去看望胤礽的时候,见到他孤零零的单独坐在那里心中不忍。胤礽出生于紫禁城坤宁宫,生母皇后赫舍里氏因难产于两个时辰后的申时去世,终年二十二岁,康熙和赫舍里氏感情甚笃,特给元后谥号“仁孝皇后”。康熙万分悲痛,隆重治丧后亲自承担起抚养皇后遗孤的重任,太皇太后和朝中重臣曾有谏言,康熙曰:“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

    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日,康熙谕礼部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此时的胤礽还是个两岁的娃娃,连路都走不稳当,康熙特旨,命胤礽的乳母抱着胤礽行太子册封大礼,十二月十三日,于太和殿举行册典,授胤礽皇太子册、宝,正位东宫,由于大清从没有过册封太子的先例,礼部向康熙请示后其过程参照前明的奠仪,虽然因为乳母抱着年幼的胤礽有些不合规矩,使得仪式稍有瑕疵,但也不影响大局,十四日康熙正式颁诏昭告天下。

    胤礽年幼失母,康熙为了给胤礽增加筹码,十二月,康熙授胤礽外祖父噶布喇为一等公,世袭罔替。 十五年正月,以建储,加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徽号,全部建储仪式至此结束,十八年,康熙特命修葺紫禁城东面斋宫与奉先殿之间的明奉慈殿,赐名毓庆宫,为皇太子东宫,以示自己对胤礽特别的恩宠。

    康熙对于这个自己亲自抚养的儿子心里除了对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敬重之外,也不无自己的一颗怀慈心。

    康熙十七年十一月,胤礽高烧不退,经御医确诊乃出痘前兆。痘疮又名天花,康熙也曾经患过,当时是孝庄太后力排众议,自己坚持守护着出痘的自己才得以活命。痘疮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发疹性疾病,当时的人们几乎是谈虎色变,一旦出痘便使人无比恐慌。

    康熙爱子心切,认为自己乃有福之人,一定能够助胤礽安然无恙,特下旨从十一月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初九日止,各部院衙门奏章俱送往内阁,康熙自己全心全意的看护在儿子身边,陪伴胤礽度过病危期。

    胤礽果然是神明庇佑之人,太子胤礽虽然病势凶险,最终也痊愈无恙,康熙小时候出痘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