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钟鸣鼎食-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觉得烫。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童鞋们,我终于活着回来了,又热又累,为了庆祝安全归来,今日双更。看在双更的份上,童鞋再霸王偶是不厚道滴。嘿嘿!另外这两天会努力更文,间或修改前面的错字,童鞋们不要以为是伪更哦!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伴着规则的马蹄声,两侧悬着零星枯叶的树木急速后退,瞬间便把官道上的十几骑人马远远抛在了后面。
    谢桥的手轻轻搭在小几上,触到小几上油纸包,由觉温热,想到刚才那一番光景,竟是抑制不住砰然心跳。
    少年额头垂坠的汗珠,在寒风中仿佛带着丝丝缕缕的热气,眸光却璀璨晶亮,令谢桥不由想起了夜空中的星子,灼灼然,泻出一腔少年的情意,那样直白的不容忽视,倒是勾的自己一时感动起来,抬手用绢帕为他轻轻试去脸上细密的汗珠,却被他一把握住。
    才顿时想起,这是在城外的官道上,不说四周家下仆人,便是让过往的行人瞧了去,也甚为不妥,只轻轻抽出手,呐呐说了句异常俗气的话:来日方长,君当珍重。
    即便如此俗气的话,当时他狂喜的笑容,也瞬间灿烂起来,竟让谢桥恍惚觉得天上此时初生的朝阳也暗淡了下去。手撑着额头,谢桥不禁摇头低笑,自己果真还是万丈红尘中的小女子啊。
    巧月取出粉彩缠枝小盏,倒了一盏热茶递到她手里,轻声道:
    『难为二爷这番心意,姑娘当放在心里才是』
    说着伸手剥了几个栗子放在小几上的莲瓣小蝶中:
    『一大早,难为二爷那里弄来的这个』
    谢桥倒是破天荒的没说话,巧月一旁打量姑娘的颜色,只觉比起素日淡淡的模样,竟有明显不同,便知这一趟二爷的心思倒是没白费,终是让姑娘记在了心里,眼瞅着谢桥脸上露出倦意,打量她昨夜必没睡,便抬手把榻上的团花软枕,向后放好,扶着她侧躺下,拿出锦被搭在她身上。
    谢桥真是有些累了,不一会儿工夫就睡了过去,巧月怕她冷,把地上小熏炉里的银丝碳拨了拨,挪移到榻前,自己坐在小杌子上,俯在榻沿上,一时却也睡不着。
    心里头惦念着老太太的嘱托,原先不过提了一提,也不知有什么变数,如今姑娘远行,把自己给了姑娘服侍,巧月便知道,从今后,自己的主子便是姑娘了,以前倒是不曾想,自己能有今日的造化,还时常忧虑,老太太一旦有个好歹,恐自己也落不到好去,如今跳了出来,当感念老太太的恩典,更要处处为姑娘打点妥帖。
    想到此,嘴角不禁扬起一个轻松的笑容,抬起手拨开车窗的一角,向外望了望,一片平原阔野,倒仿佛是另一番天地了。
    再说秦思明怎么赶的这样凑巧,原是这几日一直在太子宫里商量着南边防春汛堤坝的事情。眼瞅着就开春了,去岁虽说险险过了春讯,堤坝海防却修筑的并不尽人意。
    一个是这几年连着灾涝不断,皇上免了江南几年的税负,江南又是国库税银的主要来源,故此近年国库并不充盈。
    二一个,户部发出修建堤坝防汛的银子,经过贪官污吏层层盘剥,到了地方上,不过杯水车薪,远远解不了渴,皇上虽有心整肃,然弊政已久,一时半会却也难除,只得先让太子商量出些防患之策上报。
    因此这几日,秦思明不到三更是回不了府的,谢宝树遣人送信过去,正好扑空,只得交代了大丫头入画,入画是秦思明跟前的人,自是清楚自己主子的心思,知道三姑娘这一去,说不得一年两年也是它,遂急的不行。
    偷偷出了二门,寻了个妥帖的小厮,叮嘱让在宫外候着,二爷一出来,就把信儿告诉他。说来也凑巧,偏今儿秦思明出来的比常日更晚,天将蒙蒙亮,小厮才见着二爷的影子,忙过去回话。
    秦思明一听,二话没说翻身上马飞驰而去,路过长街口的小杜栗子家,见刚生着火,忽然记得谢桥向来喜欢吃这个,往常每每和宝树路过,总是给她捎回去一包,便催命似地买了一包,怕冷了便揣在怀里,因一路上生怕赶不及,竟是没觉出烫。
    直到谢桥一行车马渐渐消失在官道上,才觉得胸前隐隐有些灼痛,也不理会,只手里紧紧攥着谢桥的那方半旧绢帕,嘴角牵起,呵呵傻笑。
    谢宝树瞧见他这个光景,不禁摇摇头,拍了他两下打趣道:
    『恭喜恭喜,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话说你这招够高的,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
    秦思明不理会他的调侃,小心的收起绢帕道:
    『我这是情之所至,你那里会懂』
    脸色忽又一黯叹道:
    『这一别,也不知多久才能再见着面』
    翻身上马,回头望了望远处扬起的烟尘,忽觉情之一字,甚为玄妙难解,刚下眉头 却上心头,刚分开,自己已经开始思念了。带住马缰一夹马腹,策马而去。
    回过头再说谢桥一行,晓行夜宿,竟是走了一月余,才望见云州城,走时还是冬末,到时已是早春。一路行来,竟是仿佛跨越了两季。
    越南行,天越发暖和,近云州,已是山明水秀,繁花似锦的迤逦春景,若不是心里惦念父亲的病情,一路上俱是难得的好风景,倒是勾起了谢桥的些许思乡之情。
    谢桥小时候在云南生活过一段时日,后来搬到了北方的城市,还时常想起家乡的温婉清丽,山水如画,如今看来,竟恍如回了家一般亲切。
    谢桥掀开帘子向外望去,远处的青山隐在一片绿水之后,显得尤为飘渺挺秀,远远望去,半山中仿似建有飞檐楼阁,不知是个什么所在。忽闻咚咚的钟声响起,隔着幽幽江水传在耳中,令人身心不觉一片沉静,遂开口询道:
    『林伯,那边是个什么地方』
    林伯便是这次回来传信的家人,也是谢宜岳身边的大管事,听了姑娘的问忙道:
    『那边是云州最大的寺庙普济寺,和京郊的普济寺同出一源,更要大一倍之多,是云州最大的寺庙,因里头供奉了七尊大佛,百姓们都称大佛寺,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蜂拥而至,香火鼎盛』
    说到此,顿了顿才又道:
    『还有一个因由,就是镇南王颇喜佛法,一年中总有几月在寺庙禅堂里持斋,因此更是引得众多官员商贾们前去凑热闹』
    林伯说话风趣,举凡什么话到他嘴里再说出来,就仿佛故事一般,林伯又说了些云州附近的风土人情,倒是引得巧兰巧月都听的甚为入神,谢桥不禁摇头失笑。
    过了晌午,才进了云州城,进了城便换了小轿,城里更是热闹,隔着车窗谢桥向外瞧,只觉风土人情均大异京城,除了平常的衣裳款式,有许多男女穿的仿佛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听林伯说这里比邻南丰国,南丰国却是个另外的民族,谢桥猜,会不会与书上说的大理国相似。
    且街上来往的也多有年轻女子,有些衣着打扮还是贵族的少女,没有帷貌遮掩,落落大方,自由来去,也无人侧目,可见这云州风气习俗开放。
    一路上听林伯略略提过,这云州不与京城相同,在镇南王的治理下颇为富庶繁华,且风气甚为自由宽松,不比京城礼教森严,在云州,女子可自由出外行走,若是赶上踏春时节,便更热闹了。
    说的谢桥心向往之,心里不禁对这位镇南王好奇起来,能把这偏远的云州治理成这个样子,又岂是寻常人,忽的想起旧年的趣事,镇南王进京贺万寿节,府里的小丫头们都去街上凑热闹,回来说镇南王俊美夺人,世所罕见,不禁暗暗失笑,若这样说起来,镇南王岂非完人了。
    转个弯,忽见那边一条宽阔长街上,有一处占地颇广的气派府邸,远远可见门口兵士林立,不知道是什么衙门,需这样严兵把守,林伯在外轻声解惑:
    『那里便是云州的镇南王府』
    谢桥不禁点点头,藩王有封地有兵权,虽说表面上受朝廷辖制,其实俨然已自成一国,想来父亲这个云州知府,也是个甚为尴尬的存在。
    行了百米之远,拐上一条小街,便见前面一个端正的府衙大门,虽说一州府衙,门前却有些过于冷清,早有得了信的婆子迎上来,扶着谢桥的轿子,从角门进到里头,到了仪门落轿。
    巧月巧兰上前来一左一右扶着谢桥出了轿子,谢桥一抬头,便见站立一边的周姨娘,面容有几分憔悴,遂微微点头:
    『姨娘大安』
    周姨娘忙道:
    『劳动姑娘惦念了,姑娘一路辛苦,先上后面歇息吧,已经备好了热水』
    谢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