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派派小说_犹太人为什么优秀-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生来就背负着亚当的原罪。基督教认为,要解脱这些原罪,就要求助于基督。只是,新约《圣经》里面没有“原罪”这个说法,它这只是后世的神学家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

  关于“罪”这个问题,辩论家们和传道士保罗都没有直接用“原罪”这个词进行过论述。基督教方面坚持认为,原罪论的理论根据是放在保罗的书简和罗马书籍里面。其实,保罗本来想主张的是:人类的祖先亚当犯了过错,失去了赦免的希望之后,罪和死亡就成了人类生活的现实;如果耶稣基督死后能够复活,人们就应该相信他,而归依他的人就可以从死亡和罪过中解脱出来,做到灵魂不死,永远地享受生命。
  保罗主张的是每个人都受到罪过和死亡的困扰,而且整个人类历史都是如此,而不是想强调是由亚当造成了原罪。
  基督教之所以有以上的说法,是为了强调要解决罪与死的问题,就要依靠基督教。为此,他们把亚当的过失搬了出来进行论证。对这种不道德的行为,犹太拉比和罗马人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为了澄清这种错误的认识,他们对“罪”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诠释,但他们并没有要求自己的同胞也去进行繁杂的讨论。
  对于犹太人,“原罪”是一个十分明确的概念,所以不需要去说明。因为新约《圣经》里面没有“原罪”的记录,所以人们也就不可能从旧约《圣经》里面找到这个充满诅咒的字眼。犹太人承认“原罪”这个基督教用语是中世纪(也可能是从公元十世纪)开始的,那时盛行犹太教和基督教在神学方面的论战。时至今日,犹太教的神学典籍也不接受任何带有“原罪”字样的记录。

犹太教义上的罪 

'日'手岛佑郎 
连载:犹太人为什么优秀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日'手岛佑郎  

  作为基督教来源的犹太教,是怎样定义“罪”的呢?
  希伯来语中有好几个词表示“罪”的意思,主要是赫特(罪)﹑俳夏(过失)﹑阿邦(不义)和拉阿(恶)。这几个词有一个共同的意思就是“脱离正道”。赫特的原意就是迷路和走错方向;俳夏表示谋反和造反;阿邦是故意歪曲事实的意思。所以,“罪”就是无视已经存在的正确道路,走向歧路或是其结果。

  保罗有句名言,“罪在有律法之前就存在了,只是有了律法罪才被明确”。法的重要作用就是明确何为善恶,何为正邪。
  即使在今天,一些热情很高的犹太教徒在他们的生活里,还是非常细致地遵从着《托拉》里的规定,把它们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命令。但说到人间的伦理道德,就不能因为法的经存在而做机械式的遵守。在西乃山上接受“十戒”以前,犹太人实质上是不是一个没有律法约束的﹑松散的群体呢?不是这样的。“社会秩序”在以前的犹太人社会中就存在了,而且一直被默默地遵守着。这对犹太社会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
  《圣经》虽然可以称为是“律法的典籍”,却不是自始至终都僵化不变的。从这一点上看,犹太人总是能发现事物的积极方面。例如,《摩西五经》就不是来于“十戒的授予”这个官方的报告。
  作为《摩西五经》的第一卷,《创世记》中有上帝和人的对话。那是一系列的叙事诗,说的是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向神问路,最后的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挪亚﹑亚伯拉罕﹑雅各﹑以撒和约瑟夫都是求得了上帝的指引,参透了人生。亚当因为偷食禁果被放逐,而他的长子在杀害了自己兄弟阿波罗后仓皇出逃。这个故事也被收录在《创世记》中。
  读了《创世记》,我们不禁会想到一些朴素的问题,如人为什么要犯罪?罪恶为什么在世间蔓延? 这种问题会引起读者在伦理道德方面上的思考。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痛心的批判,例如为什么全能的上帝不把罪恶除掉,而把它留在人间?如果《圣经》起于“十戒”,律法的细则又始终如一,上面的问题就不会存在了。那犹太人是不是已经对律法唯唯诺诺,成为一个消极民族了呢?不,他们没有粉饰现实的矛盾,没有拒绝尖锐的批判,而这,对于培养犹太人坚韧的合理主义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犹太人的道德教科书 

'日'手岛佑郎 
连载:犹太人为什么优秀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日'手岛佑郎  

  前面已经说了,对于犹太人,“罪”就是脱离正道。那他们来判定“正道”的呢?
  犹太人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最先接触的就是“箴言”里的一句话,即“知识从敬畏上帝开始”。
  《箴言》是所罗门王时代,统治者为了宫廷内部的子弟的教育而编纂的。就是到了今天 
,它也被当作犹太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而倍受重视。
  《箴言》中的下一句可以作为上面一句的诠释。
  “上帝给予你智慧
  他有知识和感悟
  他为正直的人提供正确的知识
  他是诚实者的保护者
  保护公正之路,保护圣徒们的路
  最终,你将感悟到所有的正义﹑公正和公平。”
  上面话的核心意义就是:通过知道上帝的存在,人能够走上没有错误的,真正的道路。
  “上帝为所有被欺凌的人主持正义和公正。
  上帝告诉摩西自己的路,并让所有的犹太人知道自己的所做的事情。”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行使正义和公正的世人相信上帝的存在,不一定是《圣经》所教。这是因为尘世间的人即使有完全遵从正义的觉悟,这种觉悟也会有被自负心代替的危险。“自己是优秀的”这种觉悟最多只能拯救自己。这是伦理上的利己主义,和真正的正义毫不相关。
  一个人在道德上的完全主义可能会受到周围的人的指责,这不是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1950年初轰动美国的麦卡锡上院议员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
  有的人大谈所谓的正义和公正,丝毫没有在上帝面前谦虚。对这些人的论调,犹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人将自己的眼睛变的更加明澈,以便看得更清
  耶和华却可以看到人的灵魂。”(摘自《箴言》)
  《圣经》说:“对心灵实施割礼,不能强求第二次”。三千多年以来,上帝一直教育犹太人“不能强求”。
  日本人把犹太人作为“它山之石”,可他们有没有进行反省呢?看看那些蜂拥着去海外观光的日本游客和那些在路上挤来挤去的公司职员吧。一旦加入到某个集团,日本人就变得目中无人,这是他们的集团意识作祟的结果。

心灵的割礼 

'日'手岛佑郎 
连载:犹太人为什么优秀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日'手岛佑郎  

  犹太人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身上割礼的痕迹,就会想到和上帝的约定。众所周知,割礼就是为了纪念上帝和祖先亚伯拉罕的契约,将生殖器的包皮割去的宗教仪式。
  我在纽约的时候,有一次去拜访了我的同事(也是一位进修拉比的学生)弗朗克鲁。
  “你怎么认为割礼?”

  “割礼不但在生理上起到卫生保健的作用,而且,每次我看到自己身上割礼的痕迹的时候,就会非常强烈的意识到自己是犹太人。”
  弗朗克鲁所说的可能不带代表全体犹太人的见解,但是,大部分的犹太人一看到自己身上割礼的印记,就会或多或少地在本能上意识到“不应该过放纵的生活”。本能和情欲的冲动虽然十分强烈,如果能适当地控制,就能营造出有秩序的社会生活。
  重要的是,犹太人从《圣经》中学到的是“心灵的割礼”,这是一个超越本能的﹑更高层次的课题。借用先知以西结的话,“赋予他们新的灵魂,将铁石之心从血肉之躯中取出,换上一个有血有肉的心”。这样,顽石一样的人就具有了一颗新鲜灵动的心,没有偏见和偏执的谦虚的心,也就是禅里面的“顺从的心”。
  犹太人认为,律法的根源在于对上帝的依赖,所以他们强调的是我们所不具有的“心”的重要性,而这颗心就是用来感知上帝的。摩西代表全以色列接受上帝所赐予的律法。对于摩西,有“像他这样顺从上帝的人,胜过世间所有的人”这样含蓄的评价。为什么呢?律法再完善,如果人没有顺从的心,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恶的冲动 

'日'手岛佑郎 
连载:犹太人为什么优秀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日'手岛佑郎  

  如果有一颗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