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梦文化象征-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载形貌部。”  痛与痒梦痛痒为心理失衡态。头为人体之天,梦头疼是谓天空气流碰撞,如同大脑血流舒张不畅(即头疼之症),其上升与下降气流、冷暖气流切变、交接均会产生强烈的天气变化(雷雨)。痒是一种心理上的骚动(尤其是性方面的),以天气论,风暴是大气的骚动,故痒主风暴。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通则痛。梦心痛表示有问题不能解决(不通)。痒与恙谐音且形义通,而恙为疾病,故痒主病至。梦手足痛痒,是谓兄弟有事(手足为兄弟)。肠胃即中医所称的脾胃,脾胃五行属土;梦肠胃象征着田地收成状况,主家业兴衰。


第三部分:梦的生老病死象征疾病和医治梦象(2)

  胃与呕吐“梦呕吐。病者梦此主病痊可治,有患难者梦之无妨,应试梦之大吉昌,衰老梦之身体康。”  梦心理学认为,梦呕吐表示梦者有许多不愉快的感情需要“倾吐”,从精神角度看,呕吐象征着摆脱恶人恶事'7'。呕吐是一种防御机制,将肠胃中有害物质排除体外,病者梦此表示体内致病因素被清除了,可望治愈;患难者梦之,则意味着患难因素被排除了,不用担忧;衰老者梦之,表示摧枯拉朽,重发新枝,回归健康。应试者梦之,呕吐则指长期积累的学识有了表现的机会。  在汉字中“胃”之容物(饱学)得以外显(谓也),“胃”之情感(胃是情绪器官,食欲受情绪左右)得以表述(喟也)。英语中的emotion(感情),e表示出来,motion为体内运动(内在感受),此谓感情是内部世界的外化;express(表达),也是从内心的压抑状态(press)下摆脱出来(ex)。  睡眠治疗关于治病的梦象,《梦林玄解》所录多有传奇色彩。比如书中记有一人,年方二十,重病在身,经多方药物治疗均无效。有一天突然梦见一人形色异常,从东方而来,说:“我今来为你治病。”言毕即以口贴近其身依次呼吸,醒后病愈。随后此年轻人出家为僧。既然世俗医药无救,说明病因特殊,而梦中奇遇,可谓神仙暗助,佛菩萨救度,故梦者彻悟而皈依佛门。  在常识看来,睡眠治疗尚可理解,这是一种天然的机体功能恢复过程,并且是一般疾病(如发烧感冒,多饮水,多睡眠即可恢复);但梦中治疗,而且是疑难杂症,则有些不可思议。我们承认这种梦象及其效用已超出通常意义上的梦的象征功能。但是从集体无意识原型的深沉影响力出发,我们也不敢否认存在一种深层象征,可以通过梦境打开另一世界(人的潜在生命力)的大门。如果我们对此“传说”超脱一些,就会发现,象征绝对不只是一种文学方法和文化现象,正如隐喻已不再是单纯的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途径,故象征也有一种有效应的实践体悟。  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难理解治病梦象中的象征力量(效用)。上述梦境的象征意味也就体现出来了:那形色异常的“救星”是梦者深层无意识生命原型的象征,贴身依次呼吸是注入生命力、脱胎换骨的象征。梦者肉体发生重大调整的同时,心灵也发生重大的变迁;表面上对神佛有谢恩之情,实际上“救身”本身唤醒了梦者心中的佛性,因而有了强烈的皈依之心。  神启药方《梦林玄解》中的神奇疗法还表现在梦中授予药理良方、提示不药而治。  “梦授药疗病,梦主积善所致也。鬼神之德,但莫不离人体。而在天无形,阴阳相隔,是以现之于寝寐之中。人为物欲所拘,而鲜能知味;病从口入,非药莫能疗。病人于病,脉息所不能辨,药力所不能及,庸医所不能治,则残伤夭折有之。天道好生,或附物授药,或借梦授方,服之即愈。此非修德行善感动神明者所能至。”  古人的鬼神信仰在荣格心理学看来,其实都是一种心理存在,当然这不是随意控制的逻辑和理性,而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原型。所谓天道好生,这里的天道也是人的集体无意识的强大而无限的原型力量(神);好生是指在生命原型支配下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统一过程,即天助我命(从宗教角度讲,这是一种积德行善的心身效应或因果报应)。这是一种内在的治疗,一种心灵的呼唤,体现为“托梦”授方。这情形与诗人梦中得佳句,发明家梦中得启发(如凯库勒梦及蛇头尾相连而悟出苯分子为环形结构)如出一辙。我们在人物象征中提及智慧原型(异人、老者)对梦者作画的启示,此梦乃神医原型(也可以看成智慧原型)对梦者治病的一种启示。  神医点化神医原型有时也启悟人找出病因所在。《梦林玄解》提到一个叫高迈的人,想作长明灯颂。有一天突然患眼病,不知其故。后梦见神人对他说,你有负于长明灯。高迈立时明白了,醒后即作长明灯颂,次日眼疾不治而愈。想作长明灯颂,这是一个象征行为,表示梦者对光明的歌颂。但梦者没有及时写出,这意味着心中的长明灯没有点亮,于是人体长明灯(眼睛的象征)发出没有点亮的警示(突然患眼病),促使梦者迅速行动,实现愿望。   不药而治的梦象也是一种“神启”象征,不过梦者对此不可盲信、不能掉以轻心。“梦人言勿药。庸医不知病原,而用药误差,以及劫药,似是而非,盖有之矣。或梦中警醒,弗药去病,必梦祖考、天神、关帝、佛菩萨、观音大帝,普度众生。若夫疫疟痨蛊皆有邪祟,假作美妆,或似神将、或似亲邻、或似豪门,驾言勿药,病中惑之,却医而死者,比比皆然。凡梦此者,必审其相貌,为何人神;又当卜筮,而卜筮者亦有虚妄,以伤其生”。  显然,“梦人言勿药” 是一种重要的原型启悟,当庸医胡乱用药时,心灵即通过诸神告知梦者弗药去病。但是犯有邪祟(古人认为疫疟痨蛊之病多系妖魔作祟之故),即邪魔侵身时,托梦勿药大凡系神怪所为,那是有意残害梦者的生命。而这种邪魔的误导又通过梦者所信赖的人物形象达到,因而更具欺骗性、危险性。如此占断均系佛教中的神与魔的观点。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梦人言勿药”是心理深处的“神性”(神医原型)在拯救自我,其形其为均有实效性象征意义。但对此须谨慎,佛教经典(如《楞严经》)针对修行者在定境中(常人则在梦中)可能出现的“形象”有详细的说明,指出各种妖魔形态是如何迷惑修行者的,梦此也有此意味。  疾病和医治梦象较有特色,前者涉及国家政治(世俗方面),后者涉及修行因果(神性方面),因而梦此暗示人的身心平衡即是出世与入世的平衡,也就是中国文人儒家(兼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与道家(独善其身的出世超脱倾向)的互补与统一。  三、死与亡者梦象


第三部分:梦的生老病死象征疾病和医治梦象(3)

  生死对立,但死亡不是单纯的结束,在传统文化中又表示新生(另一个世界),丧葬文化的主题即是着手于生的。从生物进化和生态平衡角度讲,死催动着生;常言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即是此意。现代梦学认为,梦见死亡可以代表梦者必须接受的挑战,去发现和接受另一条生活道路。梦中死亡象征着某些重要的生活阶段的结束,表示一个崭新的阶段的开始'8'。梦见死亡,在很多情形下,不一定就是要死人,而是表示失去某事某物,或者表示某人某事已失去活力,有时也表示遗忘和放弃。这都随梦境而定。  生死循环中国梦象征中有关死亡的占断,与陵墓梦象一样,多取吉义,这源自中国文化中生死循环的观念(死即回到出生地)。如:“梦身死,吉。凡梦身死,必有吉庆。”这种梦断比较绝对,一者反映了反梦倾向;二者主要针对生活中不吉、腐败现象,人性中阴暗、邪恶因素,梦身死表示这类令人厌弃的东西全然消失,故为吉庆。但具体意义还因不同场合而有不同取义,下面一个关于人死的梦断就比较典型。  “梦人死。梦抚抱死尸主财利。梦尸骸遍野主荒乱。梦帝王崩者吉昌。梦父母兄弟死者,主疾病。其亲族友人死者,细祥之,其验不一。唯梦婴死者,争讼除,邻里安,产母无恙。”  抱尸主财利有些不可思议,问题是梦抱死尸的情感如何(厌恶还是珍惜)。本梦道是“抚抱”,显然有珍爱的情愫。在此尸体表示过去的经验、文化传统,或者干脆就是家业、遗产,此为财利。但尸骸遍野梦就不同了,这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