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力量-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与建筑业的终生缘分,就从这份每天收入1元4角5分的小工开始。


第一部分 时间开始了第3节 走出旧约

    到1976年,当时没有人能够再像胡风那样恰如其分地描述当年的中国。不过,“抉心自食,欲知本味”的鲁迅先生已经在51年前的《野草·墓碣文》中,早为我们准备好了——    
    于浩歌狂热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    
    是的,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已经接近崩溃边缘的中国必须“疾走”,看见过太多血迹、听见过太多呻吟的中国人更是“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1976:终结就是开始    
    1976年,是一个不好定义的年份★。新年刚开始,邓小平就再次被打倒。这年中国各地有太多突然而恐怖的天灾,农村地区有很多恐怖的流言在传播,百姓心里非常恐慌,不过新中国的历史总算在这一年翻开了新的一页。    
    曾经说“时间开始了”的胡风,这时候还侥幸活着,不过他的案子似乎还没有了结,而他仍然在服刑。在此之前,陈寅恪离开了,顾准也离开了,遇罗克和张志新也走了。    
    敢于说话的中国人,在这时不是去世了,就是都沉默了。沉默当然不是无言,而是无声的言说。这种言说,人是听得见的,不是“聪者听于无声”吗?这种言说,天也是听得见的。不是“天听自我民听”吗?    
    1976年3月18日15时,一场覆盖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的陨石雨,降落在吉林省吉林市郊区。据说那是目前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陨石雨。最大的一块陨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陨石。5月29日,云南龙陵发生7。5级地震。7月28日,唐山、丰南地区发生7。8级地震。8月16日四川松潘发生7。2级地震。11月7日,四川盐源发生6。7级地震。这一年还是中国历史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年份之一。这些天灾给当年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亡。     
    人祸加上天灾,令这时的中国经济更加雪上加霜。工农业总产值完成情况大大低于计划要求,低于5年前的水平。很多地方发生了巨大的经济困难,浙江这个第一个成为粮食上“纲要”的省份,也在这年变成需要大量吃返销粮的省份。天府四川,也由粮食调出变成调进。这年中国农民平均收入62。8元。外出乞讨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年,还有一个不留姓名的人在天安门广场上写了几句大白话: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太阳下山了,时间终结了。    
    而终结就是开始。    
    散沙里面有黄金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普通百姓的心情带点迷茫的激动,但是中国人的需求和思想意识都一样地单纯。吃饱饭和养家糊口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尤其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就更是如此★。    
    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楼忠福也不例外,外出打工无非求得自己温饱兼剩一点钱回去养活老婆孩子。不过这个粗短结实、长着一颗硕大脑袋的家伙,因为精力过剩而脑力也过剩,所以在应付一个小工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四下张望,琢磨着如何可以过上比一个小工更好的生活。    
    别的小工每天都在安分地干着一个小工应该做的事时,楼忠福却经常跟他的师傅蒋立天半开玩笑地说:“蒋师傅啊,我这个徒弟,你要特殊一点,不能总叫我做下手活,多分配点技术活给我,让我早点成为大工。”    
    但是建筑队虽然也是力气活,可跟农村生产队大不一样,小工没有四五年的时间历练,是不会有可能升大工的。楼忠福当时还没有干满一年就想做大工,自然是非分之想。不过蒋立天并没有嫌弃这个徒弟,虽然不可能满足他的要求,但觉得这家伙确实乖巧灵活、聪明好学。    
    精力和脑力过人的家伙总是乐观而且情绪轻松,这类人的视野和心胸都比较开阔,比较能够与人愉快地相处。因此在建筑队中,虽然大家都干着一样粗重的活,睡一样简陋的工棚地铺,吃一样的简单饭菜,但是楼忠福显然属于那种跟谁都认识,跟谁都能够相处得很融洽的一个。加上他为人大方豪爽、乖巧灵活、做事干脆利落,所以大家都愿意跟他成为朋友,公司领导、队长和师傅们对他也印象不错。    
    一个夏天的晚上,建筑公司的领导和辛苦了整整一天的建筑工人聚集在一起吃饭喝啤酒。夏夜的凉风,像温柔的玉手,轻轻抚摸着这群赤裸着上身的汉子健美的肌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说笑笑。从家乡的旧事到工地的新闻,从新近的国家大事到白天见过的某个女人,都成了这批东阳汉子们的话题。    
    聊着聊着,领导又把话题带回到建筑公司的事务上来了。那是一个物资极度短缺的年代,从木材到沙石、水泥、红砖等等物资,都得通过物资局的计划指标来调配。而这些物资的短缺常常是导致工程进度拖延的主要原因,所以领导一直盘算着应该从小工中提拔一个比较能干的人来专门负责材料购买的事情。虽然他心中已经暗暗感觉到楼忠福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但他还没有完全决定,所以今晚既然大家都在这里,为什么不把这个事情定下来呢?想到这里,建筑公司的领导就对大家说:“公司决定从小工中选择一个人来当材料科长,我现在出一个题目考考小工们。”大家听了领导的话,都安静下来了,很多人以为是领导在开玩笑,只是逗大家乐一乐罢了。但领导脸上认真的表情又让大家觉得不像是开玩笑,所以有一部分也很认真地思考着领导到底要出什么问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楼忠福。    
    “我的问题是,如果公司缺少木材,而只知道什么地方有木材,你们需要公司给什么条件,才能把木材弄回来?”    
    “那肯定需要请领导去跟物资局做工作要指标才可以。”一个小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领导不做工作也行,但必须有东西给我们去做这个工作,否则谁能够拿到物资局的指标批文呢?”另一个小工也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什么条件都不要,只要知道哪里有木材就可以了,因为其余的工作都是负责这个工作的人必须完成的。”楼忠福冷静地回答。    
    领导见楼忠福说得这么干净利落,也就立即干净利落地宣布:“好,既然楼忠福能这么痛快地完成工作,那这个科长就让你做了,从明天起你就不用做小工了,你就是我们公司的材料科长了。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我去东阳水库边拆一个老祠堂,那个祠堂现在已经荒废很久了,有很多砖和木材都可以拿来做我们的建筑材料。你明天就出发!”    
    大家一听,都觉得好笑,以为这下楼忠福可有好看的了。祠堂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是供奉祖宗“神主牌”的地方,虽然解放后中国人早已经破除了封建习俗,但这种地方多少还有点神秘、有点骇人的。那个祠堂原本是属于一个村子的,但因为修建水库,村子搬走了而祠堂还留在那里。从来没有人再去过问过它,可关于它的鬼鬼怪怪传说不少。但楼忠福并没有犹豫,第二天他就出发去拆祠堂了。几天后,就顺利地把砖瓦和木材都运了回来。    
    这一段故事很类似于《致加西亚的信》★中所说的道理,但是那个年代能够翻译成中文的美国书籍还很少,更不要说这个完全属于商业社会畅销书的《致加西亚的信》了。很多东西虽然没有在中国形成文字和书本,但是这种宝贵的精神品质却仍然在中国人身上存在。童年时代给父亲送饭和青年时代追求爱情的经历,都十分明显地显示了楼忠福身上这种与生俱来的卓绝精神品质。这种卓绝的品质,在一般社会大众已经是很罕见的了。而在当时已经实行了30年计划经济、人们早已经习惯了按上级指示来行动的中国,这种天生的精神品质更是稀缺得如同漫漫黄沙中的金子。    
    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的中国,被宣传成英雄的人物都是一些一心想着为集体、服从领导、忠心耿耿地执行命令而不需要自己开动脑筋的人物。没有人把个人的能动性和冒险精神看作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当然那时候的楼忠福,也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