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啄木鸟 2006年第12期-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在隔壁单元的陈新华的叔叔陈历德闻声起床,急急慌慌赶过来,一看屋内的血腥场面,知道要出人命了,就想立即出门报警。
  “站住,不准动,再动就杀了你!”刚跨出大门,陈历德便被守在屋外的数名持刀男子团团围住,其中一个拿着枪对准了他的头。陈历德尽管心里害怕,但亲人生死攸关,他还是忍不住想挪动脚步跑去报案。但他刚一动脚,两把砍刀便挥将过来……
  此时,陈家屋内,陈历平晕死过去,陈新华全身血肉模糊,客厅里已经血流成河。
  “撤!”领头的“黄毛”大刀一挥,7辆摩托车载着20余名杀人狂徒扬长而去。
  “救命!救命啊——”摩托车的引擎声消失了很久很久,陈新华的母亲才像突然回过神来凄绝地呼救着。
  闻声而来的村民将已成血人的陈新华送往沙江卫生院,5小时后,身中46刀的陈新华因失血性休克死亡,陈历平昏迷不醒。

  “独眼龙”

  当“独眼龙”刘洪书被押上被告席上的时候,他平日里用来遮掩那只空洞枯竭的左眼的那绺头发已经十分凌乱,显得猥琐踉跄。比较而言,他只是这个团伙中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是侦破“6。30”案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小卒子。坐在旁听席上的原新化县公安局局长(现任娄底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娄星分局局长)张喜群,看到刘洪书的狼狈相,记忆不由得一下拉回到“6。30”案件发案的第二天。
  2004年7月1日上午,灼热的阳光烤得树上的知了一个劲地喊着“愁——愁——愁——”进行大练兵集训的张喜群正在队前做着训练示范。刑侦大队大队长刘化祥(现任新化县公安局副局长)汗水淋淋地跑到他的面前:“报告张局长,西河镇沙江村发生重大命案,要求快速出警。”
  “好,我们一起去!”张局长来不及换下训练服,放下手头的训练器械,就带着刑侦大队长刘化祥和技术人员驱车赶赴现场。
  此时,陈新华的尸体就停放在家中,陈家客厅地板上血肉模糊,哭声震天动地。
  “家里血流成河啊!儿子挣扎着向我爬来,那伙人却把我按在墙边,我急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直到看着儿子爬不动了,看到老头子晕死过去……”死者的母亲哭天喊地陈述着昨晚那悲惨的一幕。
  “认识那几个人吗?能不能说一下那几个人的模样?”张喜群安慰了老太太几句,想从这个现场目击证人身上找到一点线索。
  “我哪里还去看那些坏蛋长什么样子啊,我眼里全是我儿子和老头子,只想如何救我的儿子和老头儿啊。青天大老爷,你可要为我家做主啊!”陈新华的母亲一头跪倒在张喜群的面前。
  张喜群无言地扶起了老人。这位年轻的基层公安局长,三年前来到这个占娄底市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大县担任一把手后,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命案必破的誓言,多次受到湖南省公安厅的表彰。
  新化是一个全国有名的武术之乡,民风剽悍,每年命案居高不下,但如此惨状,作为局长,张喜群也是头一遭看到。他感到一阵揪心的疼痛。此案不破,既对不住受害者,也对不住自己头上的警徽,更对不住组织对自己的信任。
  他不厌其烦地清理现场物证,仔细询问在场的证人和左邻右舍,然而案发突然,又是深夜,人们都说不出有价值的线索,案情一时扑朔迷离。他当即与战友们辗转来到医院,在病床上找到刚刚清醒过来的陈历平。然而,陈历平也是一开头就被砍伤而晕死过去,所以,也无法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破案线索。
  “当时对方有没有受伤的人?”张喜群启发性地问道。
  “你——说,我真想起来了,其中有一个大个子,被我儿子陈新华砍伤了手,当时是出血了的。”陈新华的母亲忙不迭地补充说。
  “伍队长,这里的地形和医院你都很熟悉,你带人立马追捕这个受伤的歹徒,从这里或许可以找到突破口,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张喜群朝站在身边的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伍侣伦(现任刑侦大队队长)道。
  “行,吴兴宝、周建飞,你们几个跟我来。”在孟公镇当过外科医生的副大队长兼法医伍侣伦率几名精干力量领命而去。
  “没错,确实有一个右手受伤的人在这里清理过伤口,但仅仅清理一下后便离开了。”医生是伍侣伦当年的同事,一见警方调查,十分配合。
  “负责送受伤者来医院的人有一个明显特征,梳西式头,用长头发掩盖着瞎了的左眼,所以,我特别留心了一下。”医生提供了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
  根据这个明显的特征进行走访,当地百姓一口咬定,这“独眼龙”就是西河镇的村民刘洪书。
  “刘洪书今天正在他亲戚家喝喜酒呢!”说来也巧,刚好有人看到过刘洪书。
  事不宜迟,伍侣伦迅速与吴兴宝、周建飞等人赶到这家办喜事的人家中,刘洪书果然正在喝喜酒。
  “跟我们走一趟。”
  “我?”正醉意朦胧地在厕所里放“包袱”的刘洪书看到几个陌生人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吓得酒也醒了一半。
  “没错,是你!”
  “人不是我杀的!我没杀人!别抓我!”“独眼龙”不打自招,腿都站不直了,被两名民警押上了警车。
  刘洪书只是参与杀人案件中一个负责接送的摩托车司机角色,并不知道杀人内幕,但他提供了被他送往医院的受伤者名叫戴哲兵,是号称西河一霸的廖建伟的手下,而这起命案的主要指挥者便是村霸廖建伟和他的帮派弟兄刘永华。
  从刘洪书的初步交代看出,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杀人、放哨者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手段残忍,针对性很强。
  局长张喜群和刑侦大队的技术骨干分析后,决定以故意杀人案立案,定性为恶势力案件,对这宗案件实行内线和外线同时侦查,双管齐下。
  
  “散打冠军”

  排名老二的廖建伟被带上被告席的时候,人们看到他的脚是一跛一拐。因长期吸毒而消瘦得几乎没有肌肉的脸上似乎看不出什么表情。或许,廖建伟这一生,注定只能带着一副残疾的身子走进另一个世界。
  被押进法庭以后,廖建伟便不停地朝旁听席上观望,或许,他希望看到的是他的儿子或者女儿,然而,在黑压压的人群中,他什么也看不清。
  想起自己39年来走过的历程,站在被告席上的廖建伟此时才真正是悔恨交加。
  他出生在新化县西河镇上江村,一母同胞兄弟姐妹五个,廖建伟排行老三,大哥廖建新是村干部。廖建伟虽然生得并不高大健壮,倒也身板灵巧。他自幼不爱读书识字,一心只想成为练武奇才,所以初中毕业,便怎么也不肯再上学了。
  廖建伟练武未能成为奇才,不过在当地还是小有名气。1992年冬,西河镇鹅塘乡举办散打擂台赛,大家撺掇着他前往参赛。当时,廖建伟还有几分怯场,但经不住大家的怂恿,走上台去。在散打60公斤级中一举夺魁,在拳术套路项目里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从此声名鹊起。第二年,廖建伟又代表西河镇在新化县城参加散打比赛,也取得了很好的名次,从此,方圆数十里,都知道有一个武艺不错的廖建伟。
  刚出道时的廖建伟也算是热血青年。那一次赶集,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急得在地上打滚,一打听,原来是她卖小猪崽的钱被三个当地的“烂仔”给抢走了。廖建伟一听,二话不说,紧走几步,一顿拳脚,三下五除二便将那三个抢钱的小青年打趴在地,他们乖乖地交出了钱并跪地喊着大哥求饶。廖建伟扶起大娘,把抢回来的钱交到大娘手头的时候,大娘千恩万谢直喊廖建伟恩人,围观的群众都竖起大拇指。廖建伟的名声在当地也就越发响亮。
  但是,不久后,廖建伟便染上了毒瘾,经济上开始吃紧,靠正当的收入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正常开支。从1993年开始,廖建伟便开始伙同他人前往广东等地开赌场、组织妇女卖淫,赚取昧心钱。1996年,因为放高利贷对方没有及时归还贷款而非法拘禁了他人,公安机关前往解救时,廖建伟公开与警察对峙,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因为廖建伟的哥哥是村主任,经他多次出面,花钱了灾,才没有得到打击处理。廖建伟逃脱了法律的惩罚,不仅没有收敛,反而不思悔改变本加厉,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是和刘俊勇相识相交后,更是横行乡里,成了西河一带的乡村“毒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