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6年日记《逃离时间》)。

    的确,一位画家不停地画下去,不顾一切地画下去,单是这样

…… 29

    艺术中的基本信赖或基本不信赖12

    一个事实就能成为一种最终坚持基本信赖的表达。 哪怕这是一种冒险,梵。 高(Van

    Gogh)

    、蒙克(Munch)

    A C    、恩索AD……已表现出这种令人崇敬的精疲力竭,这与兰波(Rimbald)

    A E    、尼采的情形一样。 不管怎样,无论艺术家自己对实在性持何态度,仅仅是他个人的事,毕竟是他自己的一桩事!因为谁要是对这一基本决断不作抉择,或者是选择了不作抉择——在这一面对实在性的表决中,弃权就意味着拒绝信赖——它事实上已是一种不信赖的抉择了。艺术是游戏,但不只是游戏。 我在此将基本信赖视为对人、对艺术家们的最终基点,它丝毫不意味着逃遁到一个福祉世界的田园牧歌的情调中去,仿佛艺术得虚构出一个理想的幻象世界。 毋宁说,正如艺术判断也具有决断的特性,我指的基本信赖,肯定不是经由非理性而得到证实的,但也并非是非理性不可审视的,它应是理性地承担责任。对实在性的基本信赖,因面对着实在的深渊般的诱惑,既要求批判,也要求改变不公正的社会关系:一种艺术正因为它是从对实在的基本肯定出发,才能从更高的艺术调度——这自然是前提——富有穿透力地来描绘,展呈出卑鄙的、丑陋的、破碎的、废墟般的实在。乔治。 格罗兹(Geoge

    Grosz)

    A F    曾带着愤怒和绝望说道:“无论是吹大牛,还是彼特拉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或是里尔克的十四行诗,无论是给统靴的鞋跟镀金,还是将圣母像撕成碎片,反正都无所谓。 还可以吃枪子、挨饿、扯谎,为什么要完整的艺术?”我知道,在今天,许多艺术家竭力勉强凑合着对生活,对一向充满了深深疑惑的现实去表达

…… 30

    2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某种批判性的肯定。“我们极力追求的是创造一个所有人都能相互理解的精神基础”

    ,达达派在1919年的宣言中这样写道。在今天仍有许多艺术家将他们自己的创作看作是批判性的建设,看作是对我们置身于中的现实的真义的洞明、理解、诠释、塑造和把握。 可是,一旦他们无法回避与挤逼着他们的现实打交道时,他就反复问自己:这种批判的肯定真的有根据吗?我对生活的价值,艺术的价值,以至世界的价值和意义的感受肯定持久吗?我为何劳作,为何忍受?我的艺术乃至所有艺术难道不会最终只是一场空?那些如此强烈感受到的疾病、罪恶、死亡、虚无——正像当今艺术在经常是有意识的“反常”中所表现出的那样——会不会占上风?我们的生活由何而来,又去往何处?一个“事物的过程”难道如此没有根基,没有可把持的目的,甚至只是在一个圈子里兜绕?

    艺术家的信赖危机——对艺术信赖的危机——时常是一种普遍信赖危机的结果。 当然,谁想对这些最终极的,同时也是最原初的问题有答案;谁想不只是靠一般的模糊的信赖,而是靠有根基的、稳固的、校正了的信赖从根本上克服虚无主义;谁想要解答不断被质询的实在性的基本之谜——我在此,事物和人在此,世界在此,毕竟总有某些东西在此;谁就会被激励说出对实在的肯定。 这不仅仅是对实在的一般性的肯定,而同时也是对实在的基本意义的肯定,这基本意义即是那冥冥中为我们的生命、为我们的实在世界奠基并支撑它、引导它的原初根基、原初持存的原初意义。 对实在的意义根基的肯定与对实在本身的肯定一样,是根本无法证明的,也是无法反驳的,但它可以在理性上负责。 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几

…… 31

    艺术中的基本信赖或基本不信赖32

    千年来通过无数的绘画作品已证明过对基本意义的肯定,以致于人们确实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宗教,艺术会成什么样?

    自从阿尔塔米拉(Altamira)的洞穴绘画,古埃及沙漠中的金字塔和两河流域的大型庙宇,以及印度与赫拉斯(Helas)

    的寺院艺术以来,艺术一直是从宗教中耸立起来的。1950年,斯图加特的一位画家——这位画家的画在193年被作为堕落艺术而被逐出博物馆,有些画还被焚毁——针对塞特墨尔(Sedlmayr)

    A G    ,豪森斯泰因(Hausenstein)和韦利。 鲍麦斯特说:“我反抗这样一种浅薄的主张,以为现代艺术不应带伦理价值,不应有维系——Re-ligon(宗教)。”也许在过去二十年里,人们对某种事物过分置若罔闻,以致于在现代艺术的大突破中,那些深层的问题——关于艺术的意义问题,绘画的色彩与形式的意义问题,甚至生活和人的意义问题都被忽略了。 我们可以提到印象主义的危机,以及象征主义对印象主义的实证主义论证和缺乏精神内涵的批评。我们还可以提到梵高和塞尚的书信,高更的日记,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和《论青骑士》,甚至达达主义宣言,建筑家宣言,未来派宣言及超现实主义宣言……。 关于艺术中的重大意义问题,将在下一章中就某些方面作一总的论述。

    注 释:① “Re-ligon”

    :德语,意为宗教。② 《罗亨格林》: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著名歌剧。③ 尼采(184-190)

    :德国哲学家。

…… 32

    42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④ 波德莱尔(1821-1867)

    :法国诗人,艺术批评家、散文家。⑤ 加缪(1913-1960)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⑥ 阿多尔诺(1903-1969)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⑦ 奥斯维辛:德国第二次大战期间设在波兰的最大集中营。⑧ 德。 契里柯(18-1978)

    :意大利超现主义画家。⑨ 汉斯。 柏尔莫(1902-1975)

    :德国超现实主义画家。弗朗西斯。 培根(1910-191)

    :英国超现实主义画家。 A B蒙克(1863-194)

    :挪威画家、表现主义先驱人物。 A C恩索(1860-1949)

    :比利时画家,表现主义先驱人物。 A D兰波(1856-1891)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 A E乔治。 格罗兹(1893-1959)

    :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社会批评A F家。塞特墨尔(1896-1984)

    :奥地利艺术史家。 A G

…… 33

    五、艺术是意义的继承、预识和朗显

    当然,我们不会食言:对艺术不能过份要求,不能将它与宗教混同以致成为艺术宗教。 如今,艺术不能,也不愿直接创造生活的意义。 但您们现在不妨想一想对位法:即使对艺术也不能过份要求,但对艺术却可以提出挑战!每一位伟大的画家都以他的方式超越了可见的东西,使不可见的成为可见的。 如果艺术已效力于自我表现的世界经验,效力于揭示、澄清、释述我们置身于其中的实在的话,那么,它是否在涉及与实在相关的问题时就该保持沉默呢?难道它不应该恰恰是明确地介入生活的意义和无意义这一重大问题,甚至保持一种以批判为中介的生活方向?难道它不应该恰恰是以一种更强有力肯定姿态介入意义问题:不仅仅要有勇气表现消极的经验、表现丑陋的东西、表现无意义的东西,而且还要有勇气表现对积极意义的把持,表现富有价值的、富有温情的以及所有美好的事物——这种美当然不应该是一种无负作用的镇静剂,而是富于挑战性地为直观到的仁爱招魂。我绝无意认为艺术应该再重新宗教化,我也并不认为艺术应首先表现宗教主题。 使用那些传统样式去表达超验的象征,从自律反回到它律和依附是不可能的。 但是,未来的艺

…… 34

    62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术难道就不可能重新对宗教开放吗?难道未来的艺术就不可能在所有自律和独立不依中向前再跨一步,成为一种新的植根,一种新的基本确信,一种新的可栖泊的基本信赖吗?这意味着它不再是那种意识形态也俗化的艺术,不再是那种总是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