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好你的嘴-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霸道嘴的霸道程度往往是和施以霸道者的权力成正比的,所以一个生有一张霸道嘴的官员官职越大,就越让百姓害怕。在一个公平原则受到强权者践踏的社会中,弱势群体就永远只能像被单向滑轮吊在半空中的货物,随上随下都由不得自己。而控制滑轮拉线者,正是惟我独尊的强权者。他们信奉“我就是真理”的霸道逻辑,根本容纳不了别人的意见(或建言)。他们把自己高高挂起,为所欲为地责骂下属,骂对了下属倒霉,骂错了下属也倒霉,因为他们从来就不会放下架子向下属表示歉意。他们没有这种素养,也没有这种风度。    
        个性强、性格刚毅——这也许正是霸道嘴所能给自己找得到的最好理由。但这能成为真正的理由吗?要说个性强、性格刚毅,想必没有人敢和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相争。项王一心想称霸天下,照理说,他该有资格霸道天下了吧?谁又能想像得到,就这么一个连破釜沉舟都不眨一下眼的宁死不屈者,在对自己的部下说话时也有血气性情?项羽一生打过不少胜仗但也吃过不少败仗。其中,最典型的败仗莫如败走江东,他凄然泪下。乌江亭长对项王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     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一个千年以前的王者尚且甘做性情中人,何况我们当今面对的是充满着理性的社会?然而事实并不像前人所希望的那样理想,我们实在也无法回避当今法制社会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有势者说话”的遗风这种现实。所谓“势”,决非仅仅只有权与钱才是其噱头。很多时候,就连职业也会成为滋生霸道嘴的罪魁祸首。比如一个普通的税管人员,就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一个大企业家骂骂咧咧、出口不逊。    
        更糟糕的是在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中,也常有出现拿学生出气的霸道嘴。仅2003年度,江苏、重庆、兰州等地就发生过多起学生因受不了老师的语言侮辱而自寻短见的案件。兰州一个正值花季的15岁女中学生,在服毒自杀、掩埋后的第三天,家长才从家中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封被泪水浸透的“遗书”。“遗书”在表达自己辜负了父母希望的同时,透露出自己不堪忍受教师的霸道嘴的惊人信息:“……下午老师排座位,其他的同学说和谁坐老师就允许,而我去给老师说时,他竟然说我有什么资格要求换座位,像我这个样子坐哪都一样。使得同学们都讨论起我,我听到每个同学说出的话,不由得掉眼泪,可怕的是老师说:‘你跟不上就回家,别在这丢人现眼。’不知是怎么回事,我就忍不住哭,哭了二(两)节课。我在学校的生活就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永远得不到自由。”    
        连职业都会滋生人的霸道嘴,至于那些习惯了喜怒无常、朝令夕改的有钱、有权人之嘴霸道到何种程度,那就不难想像了。    
        霸道嘴不但在中国有,即使是绅士发祥地英国这样的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据英国《每日电讯》2002年1月7日报道,英国威廉王子与父亲查尔斯王储、哈利王子等人一起去查尔斯的高树林庄园打猎。打猎归来的威廉变得“野性十足”,骑马冲到一位年逾半百的摄影师波斯尔思韦特面前,口出便是一句霸道话:“你他妈的给我滚蛋!”王子的形象因此大打折扣。波斯尔思韦特莫名其妙地受到霸道嘴之“礼遇”,怏怏地离开了王室。    
        当然,我并不是有意要在这里把“霸道”二字说得一无是处。有些时候,霸道与果断还有很相近的意思。比如作为一个管理者,对某一种决策主意已定,以“霸道”的作风力排众议,这样的霸道不但不可恶,而且还显得可爱。至少,比起关键时刻唯唯诺诺、举棋不定的人强得多。只不过,这种霸道要有适度,而且要有能把事情办成、让人钦服的足够把握,如果在没有把握的前提下动辄便使出“霸道嘴”的做派,那么这种霸道显然就“不灵”了。    
        霸道嘴之恶,恶在既违民心又违民意。故而这种嘴当属最难管的十二大坏嘴之第九大坏嘴也!    
    


第二部分 最难管的十二大坏嘴!第20节 屡测屡误

    所谓乌鸦嘴,主要是指为证明自己比他人有更多的先见之明而对某种事物发展的预期进行猜测,并将猜测的结果在事前通过语言的形式向众人宣布,以博众人之信的一种唯心主义的说话方式。    
        不可否认,好预测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发展结果,这是人的天性。但如果依仗自己的某种权威和他人对自己权威的膜拜,把自己对某种事物的未来所做的预测四处传扬,并因此影响了他人对事情的认识,那么预测者就必须对他人负以道义上的责任。    
        一般人大多有根据对未来的展望,来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制定时间表的意图。从主观上说,这种意图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但从客观上说,意图再进步、再理想也存在着风险。理性的人在自己的意图的战略构想中,都必须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而适时“改道行车”。那么在对未来预测的乌鸦嘴算什么呢?应该说,什么也算不上。18世纪末,法国人诺查丹玛斯的一张乌鸦嘴颇是风光了一下,他根据人类共同的一种弱点,炮制了1999年人类要面临大劫难的“大预言”,他的名声一“炮”走响,并曾一度造成全世界人的恐慌,事实结果证明他的预测纯属子虚乌有。诺查丹玛斯因此也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乌鸦嘴。    
        有了诺查丹玛斯的教训,现在人对乌鸦嘴无不痛恨之。乌鸦嘴大多是因为愚弄了人们对他们权威的钦慕,以致人们一提起他们就惟恐躲避不及。比方号称先知先觉的巫师,总会向人标榜自己料事如神,结果所料之事连个鬼都不是。无疑,在天底下最难扮演的角色中;惯于信口开河的巫师恐怕是数一数二了——既要为人做出大胆的预言;又要不至于穿帮、误人子弟——岂不是难上加难?    
        巫师尚且因为难当而屡被人们骂做乌鸦嘴,何况既无天助又无神携的凡夫俗子?可是我们仍有不少股市预测家、楼市预测家、车行预测家屡屡在一些可视媒体上登堂入室,他们的预测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然而靠预测吃饭的人就是靠预测吃饭,你预测准了,人们说你是巫师,若预测不准,人家就要骂你是乌鸦嘴了。    
        也许你在某种领域卓有成就,也许你对某件事的发展规律了然于胸,也许丰富的生活阅历足以积淀出你非凡的分析问题能力,也许你能通过非正常渠道早已得知某件事的发展结果……这些都可能成为支持你张扬自己预知和预测能力的资本。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嘴,有心测云,谁也拦不住你欲表现自己的冲动,但谁都有权利在对你的“屡测屡误”嗤之以鼻之余,再冠予你“乌鸦嘴”之“尊称”。一旦你得了这种尊称,你的话还有人听吗?    
        现在乌鸦嘴最盛行的莫过于体育界。准确地说是足球界。自从足球彩票发行以来,世界各地乌鸦嘴风声鹤起。在形形色色的乌鸦嘴中,不少球迷曾经还很迷信足坛的“足金”人物——贝利。比如2002年韩日世界杯开打之际,在全世界都不看好巴西队的前提下,素有“乌鸦嘴”之“美誉”的球王贝利却又做出了大胆的预测:巴西队将肯定会赢得本届世界杯冠军。    
        据说,贝利的预言传到巴西队后,罗纳尔多等众多巴西将士都很着急,纷纷要求他闭嘴,因为他们深知贝利“乌鸦嘴”的厉害。这么多年的时间里,贝利的球技人们早就没了感觉,但是他老人家却始终在足球圈里有很大知名度,主要因素之一是他在每次世界足球大赛之前的预测离谱得像个巫师,被他预测成为热门的球队,往往连小组赛都出不了线。难怪韩日世界杯之前“乌鸦嘴”预言让巴西人如此恐惧!幸好,这次“乌鸦嘴”还真蒙对了一回——巴西队如愿以偿。    
        2004年初,这个传奇式的“乌鸦嘴”又辗转亚洲杯,尽管此次在中国举行的亚洲杯的影响力和观赏价值都远不及欧洲杯和美洲杯,但贝利仍然津津有味地看了几场东道主以及日本和韩国队的比赛。在他看来,亚洲足球的崛起势头非常迅猛,亚洲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