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造自己-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九方皋行!”
  于是秦穆公请九方皋去找千里马。三个月之后,九方皋回报:“已经找到了,是在沙丘
的一匹黄色的母马!”可是派人抓来之后,却是黑色的公马。
  秦穆公很不高兴地对伯乐说:“你介绍的人真差!连马的毛色和公母都分不清,又怎能
认出马的好坏呢?”
  伯乐居然长叹一声,赞美道:“没想到九方皋相马的技术到了如此高的境界,这已经远
超过了我,因为他看的是内里的天机与精神,而完全不在外表。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要比千
里马更宝贵呀!”
  把马牵到面前,果然是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当你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觉?如果世上没有九方皋和伯乐,千里马常会被埋没,它
们夹在马群中吃草饮水、没有特别地训练,一生可能不过是匹普通的马。换个角度来想,如
果你千里马,是不是希望遇到伯乐和九方皋呢?
  你会发现,在未来人生路途中,随时可能见到识才的人,只是有些如同伯乐的孩子,有
些是伯乐,有些则是更伟大的九方臬。他们可能是从周记作文中发掘你写作才能的老师;可
能是从贺年卡几个字,发现你书法潜能的学者;也可能是由你的眼神中,见出你不同气宇的
长官;还可能是跟你具有同等才华的朋友与敌人。
  对的!朋友与敌人!
  据说剑客对阵时,即使尚未出招,由彼此眼神中,就能知道对方的功力。你会发现,一
种识才的人,他们本身并不具有与你相同的才华,他们是从客观的角度察觉。另一种人则与
你相当,他们用感觉,感觉到你的气势。他们可能成为你的劲敌,更可能英雄惜英雄地变为
你的朋友。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居然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成为好朋友,李白比杜甫大
了十一岁,杜甫考进士落榜之后,曾离开长安,流浪了八九年,而在这时认识了李白,相信
李白对杜甫这个小老弟的影响必定不小,我们也可以由杜甫《梦李白》的诗中,见出他们深
挚的友谊。
  美国著名的文学家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年)比海明威(Emest
Hemingway;1899一1981)大了十四岁,而海明威曾说“庞德是真正教我如何写作和如何不
写的人”,海明威的文章以简练著称,不是也必然受惠于庞德的指导吗?
  你会发觉一个真正“识人”的人,必定有宽大的心胸,而有较少的偏见,因为若不如
此,他就无法像九方皋一样抛弃表面,观察到内里。
  你也会发现,一个真正的人才,必然不会嫉才,因为他自己若有独到的才能与自信,又
何必去嫉妒别人的才能,反而因为发现你的不同光采,而乐于与你结交。即使他不得不与你
竞争,仿佛变成了敌人,仍然会尊重你的才能。因为你如果没有分量,又哪里配做他的对手
呢?
  谈了这许多,我只是希望你:
  在人生中找寻伯乐与九方皋,同时也做别人的伯乐与九方皋。最重要的是不必矫情,因
为九方皋不看表面;更不可偏见,因为那样就见不到整体;更不必去嫉妒人,那只会显示你
的才能有限、器量狭小!
  愿你如杜甫遇到李白,如海明威遇见庞德!


     
子女对父母何尝不能有“无怨无悔的爱”,不要在未来怨自己少年时无知,不
要在以后悔恨没有早早地报答恩情! 

  

无怨无悔的爱


  今晚,当我在包画的时候,你走过来问我:“那是谁的作品?要寄回台湾裱?好几张似
乎同一个人画的!”
  我没有多答,只“嗯”了一声,因为我当时心里正不高兴,甚至可以说一边包一边在生
闷气,至于生气的道理,则要从学校的课堂说起:
  有一天我在教国画课时,偶然地提到MAGDAMIA那种好吃的夏威夷豆,学生们都喷喷地
赞美,唯有一个叫玛格丽特(Margaret kelly)的女学生,淡淡地说:“听说那种豆子很好
吃,可是太贵了,所以我没吃过!”
  MAGDAMIA,那蓝罐的豆子,不是我们家里常备的零食吗?它虽然贵,也不过几块钱美金
一瓶,甚至在台北,走过忠孝东路的食品店,我都看见成堆地摆在橱窗里,想必也已经很普
遍,可是这个学生活了将近六十岁,居然没吃过,甚至连一颗,也不曾品尝,岂不令人吃
惊?
  但是,你知道吗?今天桌上的三张画,就都是玛格丽特要裱的,那个舍不得花几块钱买
一瓶夏威夷豆给自己的妇人,居然要花几十块钱裱她的画,而且要再花一百多美金拿去配镜
框,到最后,却是为了挂在她女儿的家中。
  既然送画给你女儿,为什么不让她自己婊,哪里有奉送到底的道理?“女儿最少也得自
己配框子,表示一点诚意呀!”我当时对玛格丽特说。
  “你要知道那是女儿啊!如果我不为她裱好装好,只怕她搁个几年,也不会挂起来。”
  这三张画放在我手上两个多星期,我都没有寄,一方面因为忙,一方面因为每当我看到
它,就会为那个毕生贡献给子女,到今天还省吃俭用,对孩子继续付出的母亲感到不平。
  如同你说的“多么令人沮丧的认知!(What a sad realization!)”她使我惊讶地认
知:子女对父母,往往远不如父母对子女付出的多。
  觉得父母的付出是当然,而不知心存感激,是许多年轻人都有的毛病,这主要是因为在
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始终无条件地付出。
  “我饿了!”妈妈当然应该做好饭。“我累了!”父母自然领我去睡觉。“我衣服脏
了!”妈妈当然要为我洗。“我有舞会,一直到深夜才能回家!”父母当然该为我守门、操
心,甚至接送。
  直到已经成人,“妈妈送我画!”当然也该为我裱装好。
  问题是:照顾子女,固然是父母的责任,在这同时,子女是不是也应该表示感激与体谅
呢?
  你或许要说,子女的心里是爱父母的,也都有着感激,只是他们多半放在心里,没有表
现在外。问题是,这样的有与无,又有什么不同呢?表面说爱母亲的画,却在拿到之后束诸
高阁。嘴上说爱父母,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表面叫父亲不要太辛苦地赚钱,私底下一点也
不节省。口口声声要母亲保重,接着却要妈妈做这做那。这就好比站在岸上高喊“有人溺
水,救人那”,自己却吝于伸出援手,甚至落井下石一般。
  记得小时候,有一位幼年丧母的同学找我出去玩,当他看到你祖母追到门口,递给我一
件毛衣时,曾感慨了好半天。我当时心想,那有什么稀奇,本来妈妈就该叮嘱孩子多穿衣服
嘛!岂知,那是因为我一向“有”,所以不知有的可贵,他因为没有,所以会羡慕。
  古人曾感怀地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其实若不是父母早逝,孩子怎
可能没有侍养双亲的机会?对父母的侍养,何必非等自己成年,立业之后?幼年时代的孝
顺,何尝不是侍养?
  可惜这世上的子女,往往只有自己当上父母,辛苦地付出之后,才感觉做父母的不易,
想回头报答,却因为自己的子女更需要照顾,而行无余力。等到孩子长大,自己有了力量,
父母却已年迈逝去了。
  如此说来,孝养双亲最好的机会,不是反而在少年时吗?
  我们常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怨无悔,不怨自己付出大部分的生命,不悔自己生育许
多子女。然而,子女对父母何尝不能有“无怨无悔的爱”。不要在未来怨自己少年时无知,
不要在以后悔恨没有早早地报答恩情!
  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让我偷偷告诉你:妈妈送孩子一张裱好的大画,能给予子女的
感动,恐怕远不及孩子一张小卡片,所带给母亲的温馨!


     
你可能觉得在深夜的街头,几个同学攀肩搭背,作成仿佛喝醉酒的步履蹒跚,
肆情地唱着,叫着,不管人们已经熟睡的感觉,带有一种特殊的过瘾。 

  

肆情的夜晚


  你们排练了一个月的歌剧“咒语、秘芨、水晶球(spellsScrollsandCrystalBalls)”
总算在“到场家长们的掌声,与未到场家长们的怨声中”落幕了。我这么说的原因是:到场
欣赏的家长,都惊讶于你们精彩的演出,而不会责怪时间拖得太长,未到场的则可能焦虑地
在家等到一两点钟,才见他们的子女回来。
  至于你,天哪!居然玩到了天亮!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