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蘇東坡傳008-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當時若不是有昏庸之主,這兩個人還不足單獨有亡國的纔乾。現在一個具有王衍的陰險與丑陋,兼有盧杞的辯纔的人出現了。『今有人,口誦孔老之言,身履夷齊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與造作言語,私立名字,以為顏淵孟阿復出,而陰匐U狠,與人異趣。』此人如一旦得勢,足以欺英明之王,為國家之大害。『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烷,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愈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奸鏡。』蘇洵希望他的預言不應驗纔好,這樣他就可比為『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名將了。但是他說:『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言為過,而斯人有不遇之嘆。孰知禍之至於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言之名,悲夫!』 

  王安石的奇怪習慣,是否是矯揉造作,無法斷言;但每逢一個人對某一事做得過度,人總容易懷疑他是沽名釣譽。我們若是相信邵伯溫的記載,仁宗皇帝也曾有此懷疑。一天大臣等蒙思寵召,盛開御宴。客人須在池塘中自己捕魚為食。在用膳之前,做成小球狀的魚餌,敚г谧雷由辖鸨P子裡。王安石不喜歡釣魚,便將金盤子裡的魚餌吃光。第二天,皇帝對宰相說:『王安石為偽君子。人也許铡骋涣t~餌,總不會有人在心不在焉之下把那些魚餌吃完的。』由這個故事看來,可見為什麼仁宗不喜歡王安石了。在王安石的日記裡,他對仁宗也挑剔得特別苛酷。由後來的發展看,蘇洵的話洠дf錯。但是不知何故,在世界各國,怪人、狂想家、精神分裂者,總是相信通通髒亂纔是天纔的標志,而最能使自己獲有千秋萬歲名的辦法,就是拒絕正人君子般的裝束。還有一種怪想法,就是,骯髒污穢就表示輕視物伲h境,因此也就是精神崇高,於是合理的結論必然是:天堂者,惡臭熏人的天使集中處也。 

  老蘇寫《辯奸論》時,蘇枺抡f他和弟弟子由都認為責罵得太重。只有張方平完全贊同。可是,事過不久,蘇枺碌耐司涂吹嚼咸K的所見太對了。那篇文章至今流傳,足以顯示蘇枺吕细傅恼嬷埔姟!

  王安石接任三司判官不久,他就企圖試探一下自己的政治基礎。當時仁宗在位。他就上書論政,長達萬言。在此萬言書中,陳明他對改革財政的基本原則,『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他說自宋開國以來,政府即感財力不足之苦,此皆因缺乏一良好之財政經濟政策。此等政策之所以未為人所想到,只因為無偉大而有力者制涫隆Kf當時有其權位者,卻無此大纔。在全國之中,他亦不知何人具有此等纔乾足以出任斯職。他很巧妙的指出若從事基本改革,必使之與古拢壬老嗦撓担故裣嘈挪槐澈跸韧踔馈K终f,在順乎古代傳統之時,切勿師先王之法,但僅師先王之意,政策無論如何不相同,但皆以人民之利益為依歸。總之,那是一篇結構謹嚴文字老練的政論文章,論到政府的每一方面,財政、官制、教育,無不在內。 

  倘若王安石打算試探他的政治基礎,他發現他的政治基礎還在松軟下陷。仁宗皇帝把他的萬言之書看完,就置請高閣了。在隨後英宗皇帝短短的四年當政之中,王安石又蒙思召,但是他仍然辭謝不就。歷史家往往舉出的理由是,因為仁宗無子,仁宗瘢泪幔嗾埫饬⒂⒆跒榈郏虼怂闹懈杏X不安之故。 

  這時,英宗之子,將來要繼承帝位,現今正以王儲之身,居於京都,後來即位為神宗,王安石那時纔因寵得勢。神宗為太子時,韓維為太子司文書事,而韓維對王安石則極為佩服。韓維常對朝政表示意見,每逢太子贊同那些意見,韓維就說:『此非臣之意見,乃王安石之意見耳。』於是,太子對王安石漸漸器重,希望將來他要借重王安石的政治大纔。在英宗四年(一0 六七),神宗年二十歲,即帝位,立即任王安石為江寧知府,九月又將他敚У呛擦种弧M醢彩c他的好友韓維不斷聯系,深信他的機會終於到來。他這次摺沉艘郧暗睦狭晳T,拢坏剑⒓窗菔芰斯俾殹5茄舆t晉京,七個月後纔成行。 

  神宗皇帝說:『先王之時,王安石一向謝絕任命,不肯來京都。有人以為他冒失無禮,現在他仍然不來,稱病為藉口。是真有病在身?還是冀圖高位?』 

  這一時期,朝中有兩位元老重臣,互相嫉恨:一為曾公亮,一為韓琦。韓琦在三朝繼續擔當宰相與樞密之職,已有權責太重之勢。曾公亮在企圖動搖韓琦之時,希望拉王安石為有力的同黨。他向皇帝力保王安石真有宰相之纔具,皇帝應當對他的話信而不疑。另一方面,大臣吳桂深知王安石之為人,他警告皇帝說,若使王安石得權,必致天下大亂。 

  最後,在神宗熙寧元年(一0 六八),王安石已然深知皇帝對他的態度,乃自外地來京,奉召入朝,奉准『越級進言』,不受朝儀限制。 

  皇帝問:『朝政當務之急為何?』 

  王安石回奏道:『以決定政策為要。』 

  皇帝又問:『卿以唐太宗為如何?』 

  『陛下當以堯舜為法,固不僅唐太宗而已。堯舜之道行之亦甚易。後世儒臣並不真了解先王之道,認為堯舜之政,後世不可復見。』 

  皇帝聽了頗覺稱心,但謙謝道:『卿之所望於寡人者過奢,恐怕寡人無以符賢卿之望。』 

  後來王安石得到一次單獨召見的機會,別的官員已全退去。那是王安石的千載良機。 

  皇帝說: 『坐下。 我要和你長談。』皇帝陛下開始問他為什麼過去兩個明君(其中一個是唐太宗)一定要獲得賢臣為相以輔佐朝政。皇帝提出的兩個賢相之一並非別個,正是諸葛亮,可以說是歷史上最賢能的宰相。王安石又使談話不離三千年前的堯舜之治這一睿俊Kf他願談堯舜的賢相。他說諸葛亮在高人心目之中,無足多論。諸葛亮的政治纔乾,也不過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以達到一個明確的目標,此種做法決不適於像他這等急躁自信的財政經濟的鬼纔。 

  王安石接著說:『陛下如今御臨一個地大民多的國家。國家昇平百年之久,全國纔智之士如此之多,竟無賢德纔智之臣佐陛下以為善政?其故恐在陛下無明確之政策與用人不專故耳。今日雖有非常之纔,一如當年輔佐堯舜之賢臣,如受小人之阻撓,亦必棄職而罷。』 

  皇帝道:『每朝皆有小人。即使堯舜時代,尚有惡跡昭彰的四凶。』 

  王安石道:『杖绫菹滤f,正因堯舜知道此四奸臣之劣跡而殺之,堯舜纔能有其成就。倘若此四奸臣在朝不去,仍逞其陰侄寿t害能,賢良之臣亦必棄官而去。』 

  神宗聽了,頗為感動。他年方二十,像一般年輕人一樣,雄心萬丈,極願國富兵強。他為人善良而公正,圓臉盤,五官端正,和祖宗長像相似。宋朝的皇帝,到神宗以後,纔明白顯出了精力衰頹的樣子。王安石心想年輕皇帝對遠大可期的熱望,終於點燃起來。自從那次密談之後,神宗皇帝就決定不惜赴湯蹈火也要完成王安石的變法計劃,即便犧牲其他所有大臣也無不可——結果竟不幸而如此。不知為什麼緣故,每逢賢德的老臣進諫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之時,這位年輕皇帝的頭腦中便浮現出那『四凶』的影子來。 

  在神宗熙寧六年(一0 六九)蘇氏兄弟回到京師之時,王安石被任為參知政事(副宰相)。隨後兩年之中,但見穩重的老臣紛紛離朝,御史臺遭到清肅排斥,繼之身為諫官的都是王安石的一群小人。王安石就職不久,就開始以大刀闊斧在政府各部門大事清除異己。抗爭之事此起彼落,整個官場簦У脼鯚熣螝狻Yt德乾練深乎眾望的大臣,對王安石公開反對。這位年輕的皇帝反倒不明白究竟是何緣故。王安石想盡方法,使皇帝覺得這場混亂紛爭,是皇帝和膽敢反對皇帝的那批奸邪的大臣之間的殊死之戰。 

  皇帝問道:『為什麼會簦У眠@麼人仰馬翻?為什麼所有的大臣,御史,全朝的讀書人,都群起反對新法呢?』 

  王安石回奏說:『陛下要知道,陛下是要師法先王之道,為了事功,不得不清除這些反對舊臣。在反動的舊臣與陛下之間的奪權之爭,是不可免的。倘若他們獲勝,朝廷大權將落在他們之手,若陛下獲勝,朝廷的大權則仍將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