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注聊斋志异 中册-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者也。董恩白之后'17',仅有一孙,今亦不得奉其祭祀,亦朝士之责也, 
悲夫!” 
                                                     据 《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出■:方言,谓出嫁。■,通“阁”。 
     '2'北兵:与下则“大兵”,均指清兵。此言明末事,因称清乒为“北兵”; 
下言清初事:故以“大乓”称之。 
     '3'细弱:妻子儿女,泛指家属。 
     '4'牛录:牛录章京。满语。后金武官名。清太祖时始编三百人为一牛录, 
官长称“牛录额真”。太宗天聪八年(1634)定为官名,改称额真为章京。 
     '5'仪采都雅:仪容风采,漂亮而闲雅。都,漂亮。《诗·郑风·有女同 
车》:“洵美且都。” 
     '6'继统绪:意为继承家世。一脉相承谓之“统”,前人开创而未竟之事 
谓之“绪”;统绪谓宗族的延续。 
     '7'盐秩:盐官。清代设盐政、都转运盐使司运使、盐法道、驿盐道等督 
理盐务。秩,职位。 
     '8'姜■:陕西榆林人,明河北宣化镇总兵。李自成义军至居庸关,姜■ 
迎降。后李自成义军为清兵所逼撤离北京,姜■即入大同降清,任大同总兵。 
清顺治五年 (1648)十一月,又据城叛清,自称大将军,易明冠服,为清兵 
所围困,第二年八月被部下杀死,城遂陷。但其他各处仍继续抗清,直到顺 
治十二年始平息。清兵在山、陕一带,前后七八年,烧杀掳掠,害民甚惨。 
 “姜■之变”系指其据大同抗清事。 
     '9'盗薮 (soǔ叟):盗贼聚集之处。 
     '10'复命:回朝复命,即向朝廷述职。 

… Page 155…

     '11'班役:服侍官员的差役。 
     '12'赍 (lài赖):赐给。金:此据山东博物馆本及铸雪斋抄本,原作 
 “命”。 
     '13'标:标记。旧时掠卖人口,或因穷困自卖,均在被卖者头上插草为 
标。 
     '14'少艾:少女。 
     '15'风范:风度容仪。 
     '16'“炎昆”二句:炎,焚烧。昆,■冈,山名,传说山上出玉石。《尚 
书·胤征》:“火炎■冈,玉石俱焚。”此以“玉石俱焚”喻指清兵镇压抗 
清军民,祸及拥清的汉族地主官僚,如盐宫亲属,亦遭掳掠。 
     '17'董思白:即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 (1555—1636),字玄宰,号思 
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官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生 
平详 《明史·文苑传》。 

… Page 156…

                                   豢蛇 

     泗水山中'1',旧有禅院'2',四无村落,人迹罕及,有道士栖止其中'3'。 
或言内多大蛇,故游人益远之。一少年入山罗鹰。入既深,无所归宿;遥见 
兰若'4',趋投之。道士惊曰:“居士何来'5'?幸不为儿辈所见!”即命坐, 
具■粥。食未已,一巨蛇入,粗十余围,昂首向客,怒目电■'6'。客大惧。 
道士以掌击其额,呵曰:“去!”蛇乃俯首入东室。婉蜒移时,其躯始尽; 
盘伏其中,一室尽满。客大惧,摇战。道士曰:“此平时所豢养。有我在, 
不妨;所患者,客自遇之耳。”客甫坐,又一蛇入,较前略小,约可五六围。 
见客遽止,■■吐舌如前状'7'。道士又叱之,亦入室去。室无卧处,半绕梁 
间,壁上土摇落有声。客益惧,终夜不寝。早起欲归,道士送之。出屋门, 
见墙上阶下,大如盎盏者,行卧不一。见生人,皆有吞噬状。客惧,依道士 
时腋而行,使送出谷口,乃归。 
     余乡有客中州者'8',寄居蛇佛寺。寺僧具晚餐,肉汤甚美,而段段皆圆, 
类鸡项。疑,问寺僧:“杀鸡几何遂得多项?”僧曰:“此蛇段耳。”客大 
惊,有出门而哇者'9'。既寝,觉胸上蠕蠕;摸之,则蛇也。顿起骇呼。僧起 
曰:“此常事,乌足骇怪'10'!”因以火照壁间,大小满墙,塌上下皆是也。 
次日,僧引入佛殿。佛座下有巨井,井中有蛇,粗如巨瓮,探首井边而不出。 
■火下视,则蛇子蛇孙以数百万计,族居其中。僧云,“昔蛇出为害,佛坐 
其上以镇之,其患始平”云。 
                                                     据 《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泗水:县名。今属山东省。 
     '2'禅 (chán蝉)院:佛教寺院。禅,梵文音译“禅那”的略称。 
     '3'道士:此指僧徒。宗密《盂兰盆经疏》下:“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 
道士。” 
     '4'兰若:梵语“阿兰若”音译,简称兰若。佛教僧徒静修处,因泛指一 
般佛寺。此指上文所云“禅院”。 
     '5'居士:佛教称居家信佛的人为唇士,也作为对普遍人的敬称。 
     '6'怒目电■ (cōng■):愤怒的目光象闪电一样。语出张协《七命》。 
电■,如电光闪烁。■,目光。 
     '7'■■(shǎnshǎn闪闪):闪闪,闪烁。 
     '8'中州:指令河南一带。古时分中国全境为九州(见《尚书·禹贡》), 
而豫州 (今河南一带)居中,因称。 
     '9'哇:呕吐。 
     '10'乌:何。 

… Page 157…

                                    雷公 

     毫州民主从简'1',其母坐室中,值小雨冥晦,见雷公持锤'2',振翼而 
入。大骇,急以器中便溺倾注之。雷公沾秽,若中刀斧,返身疾逃;极力展 
腾,不得去。颠倒庭际,嗥声如牛。天上云渐低,渐与檐齐。云中萧萧如马 
鸣'3',与雷公相应。少时,雨暴澍'4',身上恶浊尽洗,乃作霹雳而去。 
                                                      据 《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毫 (bó泊)州:州名,治所在今安徽省毫县。 
     '2'雷公:古代神话中的司雷之神,也称“雷祖”、“雷师”。《山海经·海 
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论衡·雷 
虚》:“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 
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持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 
连鼓相扣击之意也。” 
     '3'云中萧萧如马鸣:指施雨之龙。古人喻称龙为”天神上帝之马”。见 
 《艺文类聚》九六引刘碗《神龙赋》。 
     '4'澍 (zhù注):通“注”,浇灌。 

… Page 158…

                                    菱角 

     胡大成,楚人。其母素奉佛。成从塾师读,道由观音祠'1',母嘱过必入 
叩。一日至祠,有少女挽儿遨戏其中,发裁掩颈,而风致娟然'2'。时成年十 
四,心好之。问其姓氏,女笑云:“我祠西焦画工女菱角也。问将何为?” 
成又问:“有婿家无?”女酡然曰'3':“无也。”成言:“我为若婿,好否?” 
女惭云'4':“我不能自主。”而眉目澄澄'5',上下睨成,意似欣属焉。成 
乃出。女追而遥告曰:“崔尔诚,吾父所善,用为媒,无不谐。”成曰:“诺。” 
因念其慧而多情,益倾慕之。归,向母实白心愿。母止此儿,常恐拂之,即 
浼崔作冰'6'。焦责聘财奢,事已不就。崔极言成清族美才'7',焦始许之。 
     成有伯父,老而无子,授教职于湖北'8'。妻卒任所,母遣成往奔其丧。 
数月将归,伯又病,亦卒。淹留既久,适大寇据湖南,家耗遂隔。成窜民间, 
吊影孤惶而已'9'。一日,有媪年四十八九,萦回村中[10],日昃不去'11'。 
自言:“离乱罔归,将以自鬻。”或问其价,言:“不屑为人奴,亦不愿为 
人妇,但有母我者'12',则从之,不较直'13'。”闻者皆笑。成往视之,面 
目间有一二颇肖其母'14',触于怀而大悲。自念只身无缝纫者,遂邀归,执 
子礼焉。媪喜,便为炊饭织屡,劬劳若母。拂意辄谴之;而少有疾苦,则濡 
煦过于所生'15'。忽谓曰:“此处太平,幸可无虞。然儿长矣,虽在羁旅, 
大伦不可废'16'。三两日,当为儿娶之。”成泣曰:“儿自有妇,但间阻南 
北耳。”媪曰:“大乱时,人事翻覆,何可株待'17'?”成又泣曰:“无论 
结发之盟不可背'18',且谁以娇女付萍梗人'19'?”媪不答,但为治帘幌衾 
枕'20',甚周备。亦不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