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路遥散文随笔-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现自己——奋斗又奋斗,碰壁又碰壁,挣扎又挣扎,最后,觉醒又觉醒,终于,在人生观
的高度上领略人生的真谛。但是,你没有写完,没有写到觉醒,尽管作品已露出真情和深
意,完全可以独立成篇,然而,毕竟没有写完。

    你给读者出了难题。

    读者解题的过程,就是艺术欣赏的过程。高明的作家,总是留有余地,激发读者投身其
中,死死地拽住他们,以其无比丰富的聪明才智,和作家一起共同创造自己的典型形象。

    爱情的描写异常动人。你发现了一个多么可爱的女子啊!

    我指的是巧珍。她虽土而不俗,不知书却达理,自插而不自贱。他爱高加林,如痴般地
爱着,但绝不向爱乞求,她自始至终没有失掉自己的尊严。她可以为他而死,但必须以对方
的爱情作为前提。她恨高加林,但更多的是怨而不是怒,她不像有些农村姑娘失恋之后,或
者忍气吞声,甘愿在命运面前认输;或者死去活来,一哭二闹三上吊。她反而从失恋中痛感
到文化知识对于普通农妇的重要,反而以已嫁之身暗中扶助加林而毫无报复的企图。巧珍的
可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为之升华。较之高加林,这是一个丰富而不复杂的灵魂。较之电影
《乡情》中的那位翠翠和《牧马人》中的那位秀芝,巧珍一点也不逊色,甚至更易使人动
情。

    巧珍和加林,都是你的发现,你的创造。

    归根结底,《人生》是一部在建设四化的新时期,在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为青年人探
讨“人生”道路的作品。目前,探讨“人生”的小说多了起来,大多数是不错的,但也有的
小说把“人生”引向宗教,把“人生”引向虚无,把“人生”引向自我,把“人生”引向生
存竞争。在这种纷扰的情况下,而且在目前中国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受到“挑战”和冲击的
情况下,《人生》的出世,怎么能不叫人高兴非常呢?

    当一些文艺工作者不顾生活的真实,不顾艺术典型化的方法,不顾文学艺术在精神文明
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华而不实、花里胡哨,咋咋呼呼搞那些伪文学、“隐私文学”、“性爱
文学”

    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不大为人们注意的作家闷了整整三年,几次动笔,几作作罢,终
于在一九八二年上半年默默无闻地献出了这部十二三万字的精心之作,这样认真而踏实的态
度,难道不使人高兴吗?

    我成了义务推销员,最近以来,凡有机会,都要宣传《人生》;宣传《人生》多么好,
多么适合改编电视剧和电影;宣传现实主义的不过时;宣传现实主义并非老而无用。我当然
不认为现实主义不要发展,不要扩大,不要吸收包括西方现代派在内的手法和技巧,诸如内
心的独白,意识的流动,直感和印象,象征和荒诞、迭印、时空交叉,多视角,多声部街道
等等。当然,我也不认为只有现实主义才能描绘中华民族的面貌和心理,反映中国社会主义
的革命和建设,独尊儒术。我们有过教训,我们没有那么狭隘。

    平心而论,现实主义需要充实和发展。因为时代充实了,发展了。你是坚持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的,你多年来孜孜不倦,读了不少外国作家的名篇,你假苦觉得传统的现实主
义手法不够用,想借助诸如“意识流”之类一用,我认为不但不坏,而且很好。以生活和人
民为基础和前提的艺术创造、艺术革新,都理应受到鼓励而坚决地不准横加干涉。

    革命现实主义从善如流,革命现实主义生命常青,现在还不到革命革命现实主义的命的
时候。现实主义应该和现代派展开竞赛,用理论,用创作。

    我扯得远了,请你给我以提示:你怎样写作《人生》,怎样理解《人生》才不致离题万
里?

    我刚自外地开会回来,迟复为谦。武汉太热,涿县凉爽,保定中暑,北京时热时好,西
安如何?

    握你手!阎纲关于《人生》的对话

    王愚:《人生》发表后,引起了读者的重视,在文艺界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全国各
地报刊发表了不少评论文章。

    我读过你的三部中篇后,感到在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每一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进
展。你在构思《人生》时,窨有些什么具体设想?

    路遥:这部作品,原来我写的时候,确实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反响。我写农村题材,不是
一天两天的事了,也不是突然想起要写它,这部作品的雏形在我内心酝酿的时间比较长,大
概是一九七九年就想到写这个题材。但总觉得准备不充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想通,几次动
笔都搁了下来。然而不写出来,总觉得那些人物冲击着我,一九八一年,下了狠心把它写出
来。我只想到把这段生活尽可能地表现出来。当作品发表了以后,得到了读者的热情支持,
收到了上千封来信。我自己实在不想说什么,主要是想听听评论家的意见。

    王愚:你写《人生》,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探索“人生,搞评论的人谈起来,不免“隔
靴搔痒”,也计只有你自己更清楚这种探索的甘苦。

    路遥:根据目前发表的评论文章看,评论家们还是敏锐的,对这个作品内涵的东西,都
基本上看到了,有些地方连我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提出的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有些意
见秀有价值。即使那些反面意见,对我也很有帮助。

    王愚:你的《人生》,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对当前这个转折时期中划综复杂的生活矛
盾的把握。面对当前整个文学创作的进展来看,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然也不仅是
《人生》,你的三部中篇,在这个问题上都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最初发表,后来又得了奖的
《惊心动魄的一幕》,尽管有些地方不免精疏,但对于十年浩劫时期那虔诚混合着狂热,惶
惑交织着冲动的复杂状态的描绘,尤其是挖掘主人公内在的精神力量,使他的性格发出闪
光,内容是比较厚实的。你的《在困难的日子里》也是这样,在那样一种困难的时刻,在那
样一个年轻人身上,一种坚毅不屈、冰清玉洁的性格力量,和周围严峻的生活矛盾,互相冲
撞,回响着悲壮的基调。在《人生》中,对这个转折时期的诸种矛盾,从人物的命运,从人
物的内心活动中完整地展现出来,比前两部更为深刻、广泛。你在好几次讨论会上的发言和
你写的文章中都提到,要写交叉地带,胡采用同志也谈过这个问题,我是很同意这个观点
的。在当前这个除旧布新的转折时期,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渗
透、互相交织,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状态,作家要反映这个时代,就要从这样一个视角考虑问
题。以我个人的偏见,当前有些作品其所以单薄,或者狭窄,或者肤浅,主要的恐怕是局限
于狭小的生活范围,写农村就是农村,写城市就是城市,待业青年就是待业青年,就呈论
事。其中一些较好的作品,也有一定的生活实感,但很难通过作品看到时代的风貌,常常是
有生活而没有时代。当然,也有的作品,只有空喾的时代特点,没有具体的生活实感,那也
不行。你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我觉得你在反映矛盾冲突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

    路遥:这方面我是这样想的。生活往往表现出复杂的形态,有些现象,矛盾、冲突浮在
表面上,一眼就看得到,有些作家常常被这种表面的东西所吸引,所迷惑,不少作品就是描
写这些东西的。但生活中内在的矛盾冲突,有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看清楚的,而作家的工作
主要在于拨开生活中表面的东西,钻探到生活的深层中去,而不能满足于表现生活的表面现
象,这样,作品才能写得深一些。

    王愚:你这个见解很深刻。不少作家到生活中去,一下子被生活的表面现象吸引住了,
抑制不住自己的热情,没有经过反复的思考、消化、酝酿,常常是描写有余,思考不足,就
很难深下去了。

    路遥:像农村生产责任制,这是现行政策,在农村和农民中间有着很大的反中央委员,
从表面上看,农民富起来啦,有钱啦,有粮啦,要买东西。但作品仅仅停留在这一步描写
上,写他们有了钱,买电视机,飞翔高档商品,写他们昨样把钱拿到手,又花出去,这样写
当然不参说没有反映农村的新变化,但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