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路遥散文随笔-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完工不了的宏传建筑。蜡黄的脸上,亮晶晶的汗珠,一串一串地淌下来,枯瘦而颤索的手
指揩也揩不及。此刻,他就像一个笮于收麦季节的关中农夫一般和繁忙。他用越来越运用自
如的笔,在已经勾划过了的画布上,更出色的涂抹着五颜六色的农村生活;用灵巧熟练的艺
术雕刀再一次精雕那些已经令从惊叹的人物肖像。

    原来的那一大群人物继续在蛤蟆滩、下堡村那一喧喧嚷嚷,翻天覆地;而梁生宝、郭振
山等人已经被作家引到了渭原县城——好腾出空子让二流子兵痞白占魁闹个事端吧!让梁大
借此到黄堡镇碰头耍赖吧!让冯有万发火吧!让高增福发愁吧!

    让消息传到渭原县的三干会上吧!让郭振山畅快地笑吧!然后再看梁三所称作他的“伟
人”儿子怎样平息这场纠纷……

    所有象色都被这个匠心高超、病入膏盲的“导演”拉到了另一幕大剧之中;观众在前几
幕剧中已经熟悉的人物在新一幕中陆续登场;而从没露过面的人物又耀夺目的相继出现……

    他一边喘息着,一边赂口里喷着药剂,吞着药丸,一边统帅着《创业史》里各种阶级、
各种类型的人在他为他们铺设的“道路”上喧嚣地前进着。他把蛤蟆滩上所有的这些人都带
到这个病房里来了。他强迫这些人物进入他的心灵;而他也要固执地走进这些人的心灵中
去。他同时运用戏剧导演家的热情和外科医生式的冷静来对付这群不太听话的“熟人”(他
常称《创业史》里的那些人物为“熟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后半辈子大部分时间都
是生活在这一群“熟”中间的。他能离开自己生活中的亲戚朋友,但永远也离不开他所创造
的这些人物,因为“所有这些人都是他的孩子,又都是戴着各种面具的他自己”(引号内为
卢那察尔斯基的话)。

    在这些日子里,焦急地关心着作家健康的《延河》文学月刊社的编辑们,时不时听见他
被抬进了抢救室;可他的《创业史》第二部的手稿还是一章又一章不断头的送到编辑部来
了;字里行间,犹闻他一片喘息之声!这就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创造的迹——啊!我们这些
体格健壮的人又能做出些什么呢?

    现在请来看看吧,他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境况中创造着这些奇迹的——

    在这个不到十个平方米的空间里,现在到处摆着维持和抢救生命的医疗器械:立在床头
角里的大氧气瓶,像一颗小型导弹一般矗立;床下是一个汽车轮胎,里面装的也是氧气。

    那破旧圆桌靠墙的一边,放着中国青年出版社送的夏杂的雾化喷药器;而在他自己的手
里,还一刻不停的拿着一个带嘴的橡皮囊,过不了几分钟,就要像给自行车打气一般,往中
里喷着止喘的雾剂。各种输氧和输液的皮管子,从这里那里交着伸到他的鼻孔里或者胳膊
上”有些管子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下身。在这个用皮管子把他和各处众多的器械联接在一起的
房间里,他本为简直就像一部仪器的主体部分。他就牵引着这些“绳索”生活着,工作着。
累了的时候,就蜷曲到床上,或者靠在家里拿来的那把靠背上有个窟窿的破圈破圈椅里。病
情危急时,双目紧闭,喘成一团,脸立刻变得像荞麦皮一般黑青,常常动不动就被护士们抬
进了抢救室——有几次的确过去了,后来又竟然神奇地活了过来。

    只要活过来,稍微积蓄了一点力气,他就又伏在那张破旧的圆桌旁边,握起笔,铺开稿
纸,面对着他那些可爱的和可僧的人物,全部神经都高度的集中起来了,就像不久前那个拿
着听诊器站在他面前的医一般严峻。

    要是这其间有客人出现在他面前,尽管他是多么的不痛快,但还是立刻把所有创造中的
愉快和肉体上的痛苦都一齐埋藏起来,恢复了他平时惯有的镇定、幽默和乐观的态度。他机
敏的开玩笑;庄严地创造格言和警句;孩子般笑得前伏后仰!

    不论是踏破门限的约稿人,还是纷纷来探望病情的亲戚朋友,或是为了虚荣心见一名人
好出去吹牛皮的“文学界的社会活动家”们,他一律都谦虚和善意来接待。

    他病得实在说不成什么话了,但总是认真倾听别人说话。

    有时他也忍不住一边喘息,一边说了起来。在他高度文雅、遣词酌句、极有教养的谈吐
中,有时冷不丁会冒出来一句他们陕北家乡的粗鲁话。这是一些非凡人物通常都具有的性格
特征。

    不论说什么事,讨论什么问题,长期养成的思考习惯,使他对涉及到的一切都采取一种
认真态度。决不因为严重的疾病压身,或者所面对的问题和事情是属鸡毛蒜皮一类,就让自
己的精神和思想处于麻痹松懈状态。哪怕是谈论苹果树的栽培技术呢,他会立刻使自己处在
园艺专家的位置上,动员他所有这方面的知识来参予这种谈话。强烈的好胜心和自信心与严
谨的科学态度和谦恭的领教精神在他身上好并不对立,而恰当的统一起来,然后力争使自己
在讨论的这一个问题领域中,认识比别人领先,立足点比别人站的更高一些。这不是为了显
能。任何一个搞大事业的人就是时时处处这么严格的把自己训练到生活排头兵的位置上。毫
无疑问,在这个人的生活目标中,有一点是很明确的:一时一事都严格训练自己,使自己最
终能跑在同时代同行业人们的最前头。这个个性很强的人,一生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就
是眼下已经快要最后倒下去了,他手里握着氧气瓶,还继续往前跑——他觉得最好是把所有
的“文学健将”肟在他的身后!他并不伸出脚去绊倒跑在他前的人;他只是想用他自己的力
量尽量跑在前面!

    现在,这个累得喘成一团的、带着氧气筒的文学“长跑运动员”,在六十年代初显然已
经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名次”,但他仍然在拼命跑着——他自己为自己规定的“冲刺线”还
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他知道他已经永远失去了“冲刺”的机会,但他决不会因此而退下阵
来。他还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他知道他已经就远失去“冲刺”的机会,但他决不会因此而退
下阵来。他殃在正和死亡一分一秒的争夺着时间!

    社会上时刻都传递着他病危的消息。这些消息当然很快就被刚见过他的人证实了。的
确。这个人时时刻都处在生命垂危之中!

    但他一天又一天顽强地活着,不停地创造着。他雕刻《创业史》里的人物,同时也在雕
刻着他自己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对我们来说,比他所创的任何艺术典型都具有意义;因
为在祖国将面临的一个需要大量有进取心人物的时代里,他是一个具体、活生生的楷模!

    他所住的这个充满各器械的、奇特病房里,唯一的一扇户是朝南开的。在曙色或者暮色
中,他把输氧的皮管用胶布固定在鼻孔里,佝偻着身子,孤独地,若有所念地静静立在窗着
前,向的远方张望;眼前急切地穿过城市南面的一片高楼大厦,寻找云雾缭绕的终南山巅—
—终南山下,正是那熟悉的稻田与麦田交织的田园啊!他在那里的泥土中生活了十几个年
头,可是现在却不能回去了。皇甫村那个他住了十几年的家连同他亲爱的马葳同志(他的爱
人)都在文化革命中被毁灭了——现在那一切都已经成了痛苦的记忆。他现在真像《创业
史》里的单身汉高增福一样带着一种悲壮的性格和一身傲骨率领着他的几个还未成家立业的
“才娃”,在姚士杰、郭世富、郭振山们的冷眼中,不屈不挠地进行艰苦的创业。他坚信地
信仰了一生的事业不会毁灭,就像终南山和终南山下的大地田园永远不会毁灭一样——正因
为如此,他才在这个间不到十平方米的病房里,丝毫也不放弃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全然不顾
即将到来的死亡,仍然继续为已经进笔但还没有完成的一切拼命的奋斗着!

    哦,尊敬的柳青同志,面对着病危中的你,我们简直连一句安慰你的话也说不出口来;
你已经孱弱到了这个样子,但你比我们任何人都活坚强。让我们所有的人都站在你的病榻前
面吧,向你致以深深的、但绝不是最后的敬意,请你相信,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劳动者,只要
他从你的作品和你自己本身所具有顽强的进取精神中,接受过一些有益的教导,他就不会用
鼾声去回答生活的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