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三为人处世哲学-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真正从学校过渡到社会

  我们在这里所要讨论的最后一个例子是琳恩。威尔森。她和我们所遇到 的人都不一样。罗伯及乐娜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试图打败工作制度;史坦利则蓄意这么做;至于贝利呢?他愿意接受现有的工作制度,并做个有成就的人。 在这方面,琳恩和贝利很像。她的个案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兴趣,是因为她代表一大堆从来没有真正从学校过渡到社会阶段的男女。

  身为一个 14 岁的中学新鲜人,琳恩的智商及精力比一般同学都高,但她 却是个表现平凡的学生。像史坦利一样,她在那个时候对任何事的注意力都不能持久,但她会乖乖地按时做她的家庭作业。

  她有许多朋友,其中包括由三个女孩及一个男孩组成的死党。他们谈论 的事情既非知性上的问题,也非恶意的是非,而是对他们认识的人做一些有趣的评论。“爱咪的母亲脸上拉过皮,”琳恩向她一位同学说道,“现在只 要一张开嘴说话,她的眼睛就会闭起来。”

  也许光从她随和的举止与轻松的闲谈中,我们看不出琳恩是个有野心的 人。但她实际上却是个相当有冲劲的女人,有冲劲的程度比她自己了解的还要多。在念中学的最后两年里,我们曾分别问过她大学要主修什么科目,而 每一回她都毫不迟疑地回答:“英文。”可是在高中毕业、进大学前的那个暑假,她却因为念了两本有关社会学方面的书而深受影响。她改变主意,决 定在大学主修社会学。

  但在念大学的头两年,她却不觉得自己所修的课程有多吸引人。这点使她感到很困惑。“也许这和他们采用的教科书有关吧!”她不只一次这么解 释。真正维持她对这方面兴趣的原动力来自她课外自行找寻的读物。“我可以走进一家书店,”她在大二上学期时说,“然后找到 10 本写得比这更好的 书,”她手里拿着一本泰寇特。巴森写的书。这是教授指定的教科书,但她却弃之如敝屣。然后她又加了一句她下一年度又会重复讲的话:“有时候我 会觉得他们正试图扼杀我们对这个科目的兴趣。”

  琳恩当然不愿意让这种情况发生。虽然到目前为止,由于课程内容缺乏 吸引力,她对自己主修的科目多少感到有点失望,但课外阅读的书籍仍支撑着她朝社会学这个方向走下去。她的成绩非常好,而她也计划大学毕业后念 研究所。但到了真要申请表格的时候,她反而改变主意了。

  这使我们感到很惊讶。过去 3 年以来,我们看到琳恩一直很努力地在她 选择的这一行发展。在努力的过程中,她曾遭到很多的阻碍。夸大、内容贫乏或枯燥的社会学教科书不只一次使她感到困扰,并减弱她对这一科的热 忱。但她不但没有放弃这一行,或对它肆意嘲讽,反而想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而现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因素却突然出现,且左右着她的想法。“没有必要 念研究所,”她说,显然已做好决定。“当我念出来时,可没有什么学校的工作会等着我。”她在 6 月毕业的时候,心中已没有一丝再继续深造的念头。 在接下来的 19 个月里,琳恩替美国一家数一数二的大保险公司工作,但她却觉得自己与所做的工作有一段距离。“我并不关心自己做的事,这不是 好现象。”琳恩在工作 10 个月后,带着歉意的口吻说道。抛开个人的感受不谈,她觉得自己欺骗了她的雇主。这使她决定换到另一家公司工作。她的第 二任雇主是一家玩具制造公司。打从一开始,琳恩就立志要表现得比前一份工作更令自己满意。 她把自己完全投入工作中,做完自己份内的工作,又急匆匆地找寻别的事情来做。“在这儿有好多事情要做!”她在那里工作一年后,苦恼地说道,“我真不敢确定自己能跟得上。”她的勤快和她同事平常做事的步调成了强 烈的对比。一位同事评论道:“她做起事来像着了魔一样,总是那么忙碌。”

  琳恩以这种快速的步调连续工作了 3 年多。“我不能呆呆地坐在那儿,什么 也不做,”她不只一次说道。“我不是这样的人。”

  然而做了 3 年多的事以后,琳恩不得不承认自己遭遇到一些问题,这和 她的婚姻无关,她很确定这一点,但她表示,“当工作不如意时,我的家庭也会受到影响,”于是她试图再继续寻找问题的根源。

  有一件事令她极端困扰,那就是她所学的和她的工作似乎没有什么关 联。刚从保险公司转到玩具公司上班的确令她感到兴奋,因为闲暇时她要读一些关于娱乐器材、玩具方面的书,这些书对她来说都十分新鲜有趣,而念 有关保险额的文章却令她感到非常无味。就这点来看,她换工作是对的。可是日积月累,她大学时代所读的与她日常的工作愈来愈缺乏关联,以致她总 觉得自己的工作缺乏意义。在 27 岁时,她仍无法与自己的工作认同,这使她 很不安。

  然后,琳恩决定去念研究所,并很欣慰自己找到了所谓的答案。她把填 好的申请表格送出去。“我只希望自己仍能进得去。我那时实在该去念研究所才对。”对获得社会学硕士与博士的人而言,这时的工作市场比 6 年前更 不景气,但这一点并没有困扰琳恩。她所要找寻的是学校本身,而非它日后所可能带给她的工作机会。

  4 个月以后,她很兴奋地进入一家离她办公室还不到 30 分钟车程的大 学。“我会全力以赴,”她由衷地说。然而,回到校园里没几个月,她的心情又有了转变。“我觉得自己好老,”她指着一群年轻的学生说。但她真正 的意思并不是指年龄,而是觉得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虽然以前念大学时,琳恩对系方安排的课程很反感,但她也明白身为这 一行的入门者,她的看法或许是错误的。“十几岁的年轻人又能知道什么?” 她在 19岁时说;很显然地,她是想抹掉自己一刻钟以前所说的那些贬损课程 的话。现在,她的态度却不大相同。经过几年社会的洗礼,当她以过来人的眼光再度衡量学校的课程时,以往的激情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自我 的一种肯定感。

  “这简直是场闹剧,”念研究所的第二学期她平静地说道,“那些教授 根本就不切实际。”什么事情是她最反对的?“他们只会不着边际的谈论一些抽象的理论,这些理论既无实质意义,也无内容。他们简直是生活在象牙 塔里,难怪他们的意见听起来这么贫乏、空洞。”但她大部分的批评仍是针对她自己,而非那些教授。“我过去一直以为自己能回到大学时代的生活,” 她在拿到社会学硕士的那一年说道。“我错了,我再也无法回去。这个地方和那家玩具公司一样,也是个商业场所——只是规模较小罢了!”

  事情到此似乎也该告一个段落。根据我们的观察,当一个人对学校或工 作世界的任一方产生反感时,会自然地去接受他认为还有救药的另一方。琳恩两方面都尝试过。在 29 岁时,她对学校的敌意已大到足以令她乐意地把注 意力再度放回到工作上。大多数我们研究过的人都是这个做法,而起码有阵时期,琳恩也这么做。可是到了她 32 岁时,以往那种不满的感觉又再度浮上 心头。尽管她把自己全副的精力都投注在工作上,她仍无法得到成就感。她虽然能在别人面前掩藏这个事实,但却欺骗不了自己。“我就像是个旁观者 那般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她说,心中对自己这个想法感到很不快乐。“也许我该做些别的事。”

  她决定攻读社会学的博士学位。这一回,她可不像上次那么兴奋,以为 自己又回到一个舒适而且令人心醉神驰的知识世界里。现在她可是完全从现实着眼,希望凭一纸博士文凭增加她在工作世界的威信。她决定不做正式的 学生,每学期仅选修 9 个学科。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距拿到学位还要多久的时间?”我们最近问她。

  “也许还要 10 年吧,”她答道。 琳恩并不是一个特例,事实上,徘徊在学校与工作之间的人不计其数。

  虽然他们之中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回到学校选课,甚至放弃工作正式回学校做 学生,但大多数人都曾想过这个问题。有些人仅是想获得另一个学位,以便利自己的升迁,或获得别人的尊敬。其他的人是因为离开学校太久,已对它 产生了不实际的幻想。他们心中想到的是一个能让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