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_2-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气质上与西欧的近代作家有某些相似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心中首先浮现
出的作家就是屠格涅夫。因为屠格涅夫也是一位感受性极其丰富的作家,在
新旧世界交替的节骨眼上,他发挥其伟大的才能,带着厌世主义的倾向,详
尽地描写了社会。
“《古都》是川端先生的近作,也是一部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于六年前
成书,已翻译成瑞典文。让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故事的梗概吧。被贫苦的双
亲抛弃的幼婴千重子,由商人太吉郎夫妇捡来,并按照日本古老的规矩抚养
长大。千重子是个多愁善感、人品诚实的姑娘,她常常暗自怀疑自己的身世。
按日本民间习俗的迷信说法,弃儿会受到终生不幸的折磨,千重子又是个孪
生女,所以多背负了一层耻辱的标识。一天,千重子与出身于京都郊外北山
杉的年轻貌美的姑娘邂逅,她发现这个姑娘正是她的孪生姐妹。身强力壮的
劳动者苗子,同娇生惯养的千重子,逐渐超越社会身份悬殊所带来的隔阂,
变得和睦相处了。但是,由于两人的相貌惊人地相似,惹出了错综复杂的误
会。整个故事的背景,选择在京都,描写了四季应时的节庆情景。而且从樱
花争艳斗丽的春天到白雪闪烁的冬季,时间的跨度为一年。因此,京都城本
身就成了主要的登场人物。昔日,京都是日本的首都,天皇及其臣下都住在
那里。事隔千年之后的现在,京都依然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浪漫的圣域被
保存了下来,它还是艺术与炉火纯青的工艺家和能工巧匠的发源地。另外,
今天它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川端先生以毫无夸张的感伤,
令人感动的手法,敏锐而精心的笔触,表现出神社佛阁、工匠云集的古老市
① 今日出海:《活生生的人》,《川端康成其人与艺术》,第148 页。
街、庭园、植物园等处的风景,作品中渗透着浓郁的诗情。”
其次,他总结川端康成的文学成就,突出地强调:“川端先生明显地受
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
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
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它的起源,
可以上溯到11 世纪日本的紫式部所描绘的生活与风俗的庞大画面。
“川端先生经历过日本决定性的败北,可能认识到日本要复兴,需要有
进取精神、需要发展生产力、开发劳动力等。但是,尽管处在战后强烈的全
盘美国化浪潮中,川端先生通过他的作品,以恬静的笔调呼吁:为了新的日
本,必须捍卫古老日本的美与个性中的某些成分。这无论从他描绘京都的宗
教仪式,还是挑选传统的和服腰带图案,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付出细心的观
察。作品所表现的各式各样的情景,即使作为记录,也是珍贵的。不过,或
许也有的读者愿意注意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细节:美国驻军在植物园内兴建简
易营房,长期关闭植物园。植物园一经开放,中产阶级的市民就前来观看,
看看极美的楠木林荫道是不是一如既往没有受到任何危害而被保存了下来?
直到现在还能不能使熟悉楠木夹道的人惊目而视?
“通过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日本第一次加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国家的
行列。这一决定从本质上说,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
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
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安德斯?奥斯特林最后宣读了奖状题词:
川端先生:
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
精髓。
安德斯?奥斯特林代表瑞典皇家文学院致辞以后,瑞典国王陛下亲自向
川端康成颁发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奖章、奖状和奖金证书。
当大晚上,在瑞典当局举行的盛大的诺贝尔奖纪念宴会上,川端康成致
答辞,全文如下:
国王陛下
皇家宫殿下
诺贝尔财团理事长
各位理事
瑞典科学院各位先生
女士们
先生们
这次我承蒙瑞典科学院的推荐,由国王陛下亲授1968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我一
生的光荣,由于诺贝尔奖具有最光辉灿烂的历史,它也奖给外国人,所以可以说它是博
大的世界奖,况且日本近年来已有物理学的汤川、朝永两位博士获此殊荣。这项奖赏的
创始人诺贝尔先生,曾用数国语言写过诗歌和散文,基于这种精神,诺贝尔文学奖也奖
给诸外国的文学家,东方的获奖者是1913 年印度的泰戈尔,这次获奖,实际上是此后过
了五十五年的今天才授给东方人的。由于国家语言的不同,要给外国文学授奖,是很难
评选的,尤其是我的情况,是通过翻译来加以审查的,承蒙瑞典科学院的各位先生的英
明决断,对此我深表敬意和感谢。相隔五十五年又给东方人授奖,我相信日本自不消说,
亚洲各国以及操持着不为世界广泛知道的语言的各个国家,也一定会受到强烈的铭感
吧。当我想到我获奖的幸运和获奖的喜悦,决不只是我个人的,而且恐怕也是对世界文
学具有巨大而新颖的意义的时候,我的感动就变得更加深沉。
今天晚上,诺贝尔财团为我们的获奖举行如此盛大的庆祝宴会,获此殊荣并作如上
简略致谢的我,感到这可能甚至也象征着东西方的理解和友爱、世界文学的今天和明天,
我心中就不胜感动,谢谢大家。①
12 月12 日上午,川端拜访诺贝尔基金会。回到住地之后,继续写他的
讲演稿,直到演讲会开始前一小时,他才匆匆完稿,弄得担任这次讲演翻译
的赛登斯特卡(也是川端康成小说的翻译家)几乎要哭出来了。下午2 点,
在瑞典文学院礼堂开始了题为《日本的美和我——序说)的讲演,他通过禅
宗诗僧希玄道元、明惠上人、西行、良宽、一体宗纯的诗,芥川龙之介、太
宰治的小说,《古今和歌集》、《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枕草子》、
的古典传统,以及东洋画、花道、茶道的精神,深入细致地介绍和剖析了“日
本美的传统”。他站在讲坛上越讲越精神抖擞,话声比任何时候都高昂,仿
佛疲劳困倦一扫而光,整个身心沉浸在日本传统美的享受之中。这篇讲演,
也是一篇优秀的散文,翌年3 月,改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和寨登斯特
卡的英译文一起,由讲谈社出版了单行本。晚上7 点半,川端还到日本驻瑞
典大使馆出席了由大使夫妇主持的招待会。授奖正式活动日程至此全部结
束。一回到旅馆,川端长叹了一声:“累了!”一仰脸躺下就入梦了。仿佛
10 月17 日以来积下的劳顿一下子迸发出来了。
川端康成在授奖活动结束之后,历访欧洲各国。这期间,他的家乡茨木
市授予他名誉市民称号。翌年1 月他回到了日本,马上接受日本众参两院的
祝贺。3 月,应美国夏威夷大学的聘请,作为客座教授赴美作短期讲学,并
于5 月1 日和5 月16 日两天,在夏威夷大学和它的分校分两次作了题为《美
的存在与发现》的讲演。访美期间,接受了美国文学艺术院名誉会员和夏威
夷大学名誉博士的称号。6 月回国后,他居住了三十余年的镰仓市也授予他
名誉市民的称号。9 月,作为文化使节,再次赴美参加旧金山举办的日本周
活动,并作了题为《日本文学之美》的讲演。它同《我在美丽的日本》、《美
的存在与发现》,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日本文学的传统美,成为川端康成的日
本美论、日本艺术观,构成了他的独自的美学理论体系,在川端文学中独放
异彩。
在这些成绩、荣誉和地位面前,川端康成在《夕照的原野》—文中,是
这样叙述自己的心情的:
荣誉和地位是个障碍。过分的怀才不遇,会使艺术家意志薄弱,脆弱得吃不了苦,
甚至连才能也发挥不了。反过来, 声誉又能成为影响发挥才能的根源? 。如果一辈子保
持“名誉市民”资格的话,心情就更沉重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
自由。①
① 根据川端香男里先生提供未全文发表过的川端康成手稿译出。
① 《川端康成全集》,第28 卷,第364 页。
在川端获得殊荣的背后,隐藏着难以言说的内容? 。
二 留下“无限的话”
1972 年4 月16 日,川端康成突然离开人世。在荣获诺贝尔文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