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_2-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的心情”,表示他“完全忘却了打开或关闭自己的感情和感觉的门扉”。
这种触景生情的描写,的确活脱脱地反映了这位舞女“就像颗替星的尾巴,
一直在我的记忆中不停闪流”。这两篇散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无穷的
寂寞感和清凄的孤独感,真实地透露了作家对舞女眷恋的复杂而纷乱的心
情。《伊豆天城》开头写了舞女等艺人转辗伊豆各地巡回演出,结尾写了与
他一起翻山越岭的艺人同他的攀谈,也朦胧地落下舞女的面影以及淡淡的思
念舞女的余情。其他如《汤岛温泉》、《伊豆的印象》、《伊豆的回忆》等
也都或多或少飘荡着对舞女的情思。《伊豆的姑娘》除了写伊豆天城山南岭
的风光景物之外,就是写来到伊豆温泉当女佣的农村姑娘的朴实性格和纯真
感情,“姑娘们并不留恋大都市的繁华,似乎对‘去东京、去东京’也并不
太强烈”,“很少有人离乡去干女工的活计的”,就算东京每年都来了大批
游客,但她们“受到他们的影响却意外的少”。可是,一了解到她们的身世,
一想到她们的沦落,作家就仿佛第一次感受到不断地支配人们命运的力量”
所在,这几笔反映作者对姑娘们的一片同情之心,以及对姑娘们的赞美。《新
东京名胜》写了关东大地震后东京浅草的复兴,写了浅草之新不是表现在建
筑物和风景上,而是表现在人物上和新世相的市场上,即大地震后出现的大
批失业女工和破产农妇沦落浅草的人间世相上,反映了作者为她们之忧而
忧。
川端康成常常将忧郁和感伤的感情色彩,渗透在平淡而清澄的写景之
中。《南伊豆纪行》中的“南边的重嶂叠峦一层层地淡去”,“海面上的伊
豆大岛的未端消失在雾霭之中”的描绘,《温泉通信》中的“疑是白羽虫漫
天飞舞,却原来是绵绵春雨”;“本以为在下雨,谁知外面却是洒满了月光”,
“白色的雾霭腼腆地在溪流上空浮荡”等等描述,都是有意用春雨、月光、
雾霭造成朦胧的意境,把自然的色彩淡化、朦胧化,衬托出自己寂寞的心境。
因为作者昔年路过此地同舞女邂逅,在他们之间萌生的悲悯的爱,是表现在
若明若暗之间,也朦朦胧胧,如烟似雾的,从而把自己的感情溶人大自然之
中。《南伊豆纪行》写到下田港,尽管没有提及当年在此地与舞女惜别的情
形,而只描绘了“一轮盈盈皓月,在水波里荡漾”,却象征着他同舞女两人
无言分手时所激起的感情涟漪。接着记述了“除夕之夜,在惜别舞女的下田
海边,在寒风中观赏海上明月”,还说“也许会被人认为是狂人”。其实,
他不是观赏明月,更不是狂人,而是泛起了对往事的追忆,心情是苦涩的,
那种滋味就如同站在凛冽的寒风中赏月,表露了作者无法掩饰的内心沸腾的
思绪波浪。总之,川端在游记中对所有景物的描摹,都是素描淡写,寥寥几
笔,但却染上了浓淡有致的主观感情色彩,很有内在的意蕴。
作家写大自然之妙,在于清淡美和朦胧美。他写景笔调清新、淡雅,意
境朦胧、幽深,充满了梦幻般的诗情。不到五百字的《春天》通过梦幻与现
实交织,写出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森林、花、杂草、嫩叶都在“勿匆起变化”,
处在“千变万化”之中,幻化出他“理想中的故乡的春天”,从而把读者带
到梦幻般的彩色的意境。描写避暑胜地轻井泽的《神津牧场纪行》写到牛群、
羊群在吃牧草,而“牧草中混杂着秋天的花,我被牧草的色彩所吸引,仿佛
腿脚也染上了绿色的朝霞”,恍如在眼前展现了一片悠悠的绿韵,一片绚丽
的色彩。这种诗画一般的草原美景和牧歌世界,可谓“牧场的特有享受,其
美无比”。《燕子》一文用不多的笔墨写了“远方天际的富士姿容,与其说
是山,莫如说是一种天体”,简洁地把富士山的巍峨雄姿勾画出来,把复杂
的富士景象简练化,加上“它的柔和的光映现在苍穹”上的描写,形成一种
独特朦胧美,幻化出“自己的美和憧憬的形象”。《伊豆的姑娘》中,作者
在写了自己了解到伊豆姑娘的身世、环境和命运之后,添了“我的心情就有
点迷惘,犹如站在黄昏笼罩下的山上”一笔,抹上了黄昏似的朦胧的色彩,
以表现作者迷惘与忧伤的情怀,笔触清淡,感情却是浓烈的,与他抒发对伊
豆姑娘的同情的主题是浑然相融的。其他如《伊豆序说》、《伊豆温六月》、
《伊豆天城》、《伊豆温泉记》等游记主要写景写物,写伊豆的资源物产,
写伊豆的人情世故,乃至写伊豆的山、海、花草和树木,展现出一幅幅纤细
而优雅的水彩画。这些游记又不限于简单地记述耳闻目睹的醉人风物,而且
渗人一些历史的追忆、一些山川名胜的来龙去脉,介绍了伊豆半岛的历史变
迁和发展轨迹,从比较广阔的范围,作为一种烘托、一种渲染,这样就大大
地丰富了游记的内容,开拓了散文作品的深度。川端康成将其二十余篇伊豆
游记结集出版,冠以《伊豆之旅》的书名,可以说,这是一幅充满日本色彩
的风景画卷。
川端康成有的游记在写景写情的同时,又有意识地把笔触伸向社会世
态,把自己对社会的杂感,通过艺术细节,展示于世,让人们感受到特定时
代的现实气氛。《南伊豆纪行》中写了客人对艺妓的歧视,连艺妓坐了坐垫,
也被斥责为“你们有权利坐坐垫吗!”而艺妓后来佯装肚子痛,作了“很有
意思的报复”。这虽说是简略的插笔,但艺妓在社会上受损害的形象以及她
们的抗争情绪却赫然活现了。此外轮船不靠码头、大年夜街道也是冷冷清清
等平凡小节,无一不摄人作者的笔下,留下了当时的不景气的投影。《新东
京名胜》写了关东大地震后,东京的新建筑“不伦不类”,连古寺院建筑也
现代化了,“实在是沉郁而丑陋,一点也不协调”。他不禁慨叹“这是盲目
引进美国式的玩意儿,这不正反映了现时的东京面貌吗?西方人的东方趣
味、殖民地的情景? 。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于是他尖锐地提出:“难道
不会修建纯日本式的建筑物了吗?!”他在这篇散文里一方面写了东京“复
兴的雄伟步伐”,另一方面又写了“东京记忆犹新的伤痕,掩盖不住的疲惫,
打肿脸充胖子的虚假繁荣”,隐约地抒发了对时世的嗟叹。《上野之春》在
描写上野公园的明媚春色的同时,也议论了上野动物园小卖部价贵质次,和
上野图书馆不方便读者的“官商作风”。他以辛辣的讽刺笔调,抨击了“莫
非动物园官员,只考虑动物食物而不考虑人的食品”;“图书馆官员大概只
考虑书籍而不考虑人的问题?”这些都是“官商垄断的结果!”这种侧记,
只是三言两语,或百来字,所写的只不过是一两件常见小事,却记述了作者
对现实生活的见闻,有时还道出一两句愤慨之词,把他的游记点缀得更加多
姿多采。
可以说,川端康成的游记既有风景风俗的速写,再现了自然美;又有社
会生活的写生,留下了普通人物命运的侧记。既有对社会陋习的感慨和喟叹,
也有作者生活失意所流露的哀伤和忧郁,当然,更多的是作者的孤寂与哀愁。
川端的游记,文字幻丽却朴实无华,意境朦胧却细节真实,将虚与实浑然一
体,表现了作家不同凡响、独具功力的艺术描写手段。
二 谱写艺术与人生的篇章
川端康成的散文文学中描写人物的篇章,主要对象是艺术家。他笔下的
人物中有画家、作家、诗人、女明星、女舞蹈家,还有高贵的美智子妃殿下,
以至低贱的伊豆的小女佣等等。这类散文作品所占数量虽然不大,但在他的
散文园地里却发出浓郁的芬芳。川端写文艺人物,并不太多勾勒其外貌肖像,
而常常浓缩人物的生平和性格特征,并主要品评其艺术创作和艺术思想,议
论其人生的道路,并由此探讨传统的日本美。《东山魁夷》一组文章,包括
了作家从1964 年至1972 年为日本名画家东山魁夷的画集所作的序文和评论
其美术作品的文章。作家既写东山画家的为人,学识和思想感情,也写东山
的画继承日本的传统美学,探索美的精神和揭示美的根源,尤其写了东山热
爱乡土,“心怀故国之情”,使他的艺术成为“喷涌着生命之泉”。这组文
章既有议论、随想,也描绘景物,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