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_2-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对杉的外形美着墨不浓,只借助小说家大佛次郎在《京都之恋》上的第一
段描写:“北山的杉林层层叠叠,漫空茏翠,宛如云层一般。山上还有一行
赤杉,它的树干纤细,线条清晰,整座山林像一个乐章,送来了悠长的林
声? 。”它有色、有乐、也有林声,展现了北山杉木的外形美,而作者将自
己的笔墨,浓重地表现杉树的人格美。作者写杉,是从千重子喜欢看北山杉
落笔,来诱发出这对孪生姐妹的命运与杉的关系的。苗子栖居北山杉林间,
千重子、苗子的生身父亲可能是劳动时从杉树上摔下致死,千重子甚至觉得
她爱杉,“说不定是被父亲的灵魂召唤”,乃至这对孪生姐妹的相见、相认、
相离都是与杉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们两人在杉树下躲雨的场面,更是仰赖
于杉林的衬托。可以说,作者以杉林抒发了千重子思念生父的哀切情怀,喻
示千重子和苗子的手足之情犹如杉一般优雅、纤细和微妙。更以杉木的坚挺、
秀丽与苗子的性格纯朴、正直的心灵相映衬。作者写杉,完全是为了诱起作
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的感情,与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密切关联的。因此,与其
说作者写杉,不如说是抒情,是一种独特形式的抒情的描写。杉也好,紫花
地丁也好,早已超脱物象本身,而抹上人物的感情色彩,达到了主观和客观、
物与我、景与意、形与神的完全契合。
一部小说把如此丰富的风物与如此细腻微妙的感情的完美交融,这不仅
在川端康成的其他小说中不多见,而且在日本现代小说中也确实是很稀罕
的。文艺评论家山本健吉说得好:“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古都》是地
理风土的小说。实际上,作者到底是想写美丽的女主人公,或是女主人公姐
妹俩,还是想写京都的风物,我认为作者本人也难以分清孰主孰从。”这位
文艺评论家是倾向于“这对姐妹也是为了突出京都的风物而塑造的”①。
的确,在《古都》中,风物贯穿了全部作品,它既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
契机,又为人物的塑造和感情的抒发创造了条件。但作品写人的用墨也是恰
到好处的,它成功地塑造了千重子和苗子这两个人物形象。首先,《古都》
并不像《伊豆的舞女》、《雪国》等小说那样主要人物都是有模特儿,这部
作品的所有人物都是虚构的,故事情节也是虚构的;它也没有像一般小说那
样依靠戏剧性的情节和矛盾冲突来发展人物的感情、性格,而是更多地通过
细腻微妙的感情线索,将笔触伸向人物内在的心理层次,挖掘人物的心灵美、
人情美。譬如这对孪生姐妹虽是亲眷又不相识,相识又不相聚,表现了各自
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矛盾。千重子身处优越的物质环境,但由于孤单造成性格
的软弱、精神的压抑,平时常涌起一股无以名状的哀愁。她一旦发现自己的
孪生妹妹苗子,就将长期积郁在内心底里的感伤情绪,化为一股温暖而亲昵
的感情,倾泻在苗子身上。但当苗子拒绝与她同住时,又重新落入孤寂惆怅
的深渊。她的妹妹苗子则是在艰难的环境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自食其
力,性格刚毅,心情开朗,她一直急切地盼望把失落了的自己的孪生姐姐寻
找回来。但当她认出千重子时,她的感情炽烈得像一团火,可她发现两人彼
此身分不同,又冷静下来,经过深沉思索之后,不愿再与千重子多接触,更
不愿搬到千重子家中同住,以致最后凄然地离开了千重子。她们一个由冷转
为热,由失望而有所追求;一个由热转为冷,由有所追求而失望,掀起了起
起伏伏的感情波澜。有时两者找到了接合点,有时又绝然分离,揭示了这两
① 《古都》(新潮文库本)解说,第238—39 页。
个人物的真切情意,以及矛盾而又美好的心灵。她们由于姐妹之情而结合,
她们又由于环境、地位、生活道路各异而分手,这些都是阶级社会的现实阴
影在人物生活中的反照,是具有更高的客观真实性的。
作者对人物的表现,重在渲染人物的感情波澜。他通过这对孪生姐妹感
情变化的对比,剖析了两个不同人物的内在心理的演变和变化,表现出两个
不同人物的特殊精神状态,以及她们的情绪发展的节奏,使人物的感情显得
更加丰满。在这里,作者着重抓住姐妹的悲欢离合这一中心环节,写了姐妹
第一次在植物园林荫道旁邂逅,第二次在祗园节之夜相遇;也写了几次相逢
之后,千重子上北山找苗子,在杉木中遇上骤雨,雷电交加,千重子吓得脸
色煞白,握住了苗子的手。苗子让她蜷缩身子,然后趴在她身上,几乎把她
的整个身子都覆盖住。苗子为了保护千重子,她的衣服都淋透了,但她的体
温却在千重子的身上扩散开去,而且深深地渗透到千重子的心底,涌起一股
不可言状的至亲的温暖,两人都感到幸福;沉湎在骨肉之情的欢乐之中。作
家这样描写了这对孪生姐妹在杉树下躲雨的场面:
两个姑娘所在的杉林,骤然间变得昏暗起来。
“要下骤雨啦。”苗子说。
雨水积在杉树末梢的叶子上,变成大粒的珠子落了下来。
伴之而来的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雷鸣。
“可怕,太可怕了!”千重子脸色煞白,握住了苗子的手。
“千重子小姐,请你把身子蜷缩起来。”苗子说着,趴在千重子身上,几乎把她的
整个身体覆盖住了。
雷声越来越凄厉、可怕。雷电交加,不时发出天崩地裂似的巨响。
这巨响仿佛冲着这两个姑娘的头顶压将下来。
雨点敲打在杉树末梢上,沙沙作响。每次闪电,一道亮光直闪到地面上,把两个姑
娘周围的杉树干都照亮了。转眼间,美丽而笔直的树干也变得今人望而生畏。不容思索,
马上又是一阵雷呜。
“苗子,雷好像就要劈将过来啦!”千重子说着,把身子缩成一团。
“也许会劈过来。不过,不会劈到我们的头上的。”苗子加强语气说,“决不会劈
过来的!”
于是,她用自己的身子把千重子盖得更加严实了。
“小姐,你的头发有点湿了。”苗子用手巾揩拂千重子的头发,然后将手巾叠成两
半,盖在千重子的头上。
“雨点难免要透过去的。但是,小姐,雷是决不会在小姐身上或近身旁劈下来的。”
性格刚强的千重子听到苗子坚定的话声,多少恢复了平静。
“谢谢? 。实在太谢谢你了。”千重子说,“为了保护我, 瞧你都湿透了。”
“工作服嘛,湿了也没关系。”苗子说,“我很高兴啊!” “你腰上发亮的玩意儿
是什么啊?? 。”千重子问。
“噢,我倒忘了,是把镰刀。刚才我在路边剥杉树皮来着, 看见你就飞跑过来,所
以还带着镰刀。”苗子这才觉察到自己腰上的镰刀,“多危险啊!”
苗子说着,将镰刀扔到了远处。那是一把没安木柄的小镰刀。
“等回去时再捡吧。不过,我不想回去? 。”
雷声仿佛在她们头上掠过。
千重子脑子里清晰地印上了苗子用身体覆盖自己的形象。
尽管是夏天,然而山里下过这场骤雨后,还是今人感到连手指尖都有点冰凉了。但
千重子从头到脚都被苗子覆盖住,苗子的体温在千重子的身上扩散开去,而且深深地渗
透到她的心底。这是一股不可名状的至亲的温暖。千重子感到幸福,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那个时候,在母胎里,恐怕是彼此蹬来蹬去吧。”
“或许是吧。”
千重子笑了,笑声里充满了骨肉之情。
骤雨和雷鸣都过去了。
这千把字的简练描绘,不仅表现了这两个人物贫富的不同身分和特殊的
精神状态,而且通过苗子用身体为千重子挡雨的缜密构图和细腻描写,使这
两个人物的感情的发展,悲喜交集达到了高潮。同时为其后苗子自觉两人环
境、地位、生活道路各异而婉拒千重子的团圆要求埋下了伏线,以便将笔触
伸向苗子的心理深层,进一步挖掘这个人物的心灵美,以及完善她像北山杉
生灵一样健康而正直的性格。可以说,这一节描写使自然美与人情美达到完
美的契合,对体现全书的题旨和丰富人物形象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此外,川端还写了她们最后的一次相会:苗子应邀到千重子家中作家,
小住一宿,她为千重子铺床铺,并用自己的身体为千重子温暖被窝,她们两
人涌现出一生中没有尝过的、也是最后一次享受的幸福感。作者通过这两节
缜密的构思和细腻的描写,使这两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