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吹向何方-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便宣布:“退朝!”

哪一边,他都不想偏袒,哪一个,都无法明白他心中真实所想。这正是他想达到的目的。他是皇帝,要权衡,要平衡,要让人琢磨不透才行。

正阳殿里的文举,莫名焦躁。

造反一事尚未完结,陈光安旧案又被翻起。虽然朝堂之上,哪天不是你弹劾我,我弹劾你的,但严哲文的奏折,还是引起了他的不安。如果罪证确凿,他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是掩盖,将错就错,还是彻查,以正视听?

他招来公公:“召刑部尚书郑禄名。”忽又改变主意:“不,还是召刑部侍郎甘凤池。”公公还未转身,他再一次改变主意:“算了,还是,速召大内密探付离!”

严哲文的奏折中提到,陈光安广布关系,安插自己人,这刑部尚书郑禄名,正是他的表兄。皇上没有疏忽到,用陈光安自己的人查他陈光安。刑部侍郎甘凤池也不能用,他与户部柳大人是儿女亲家,而柳大人,大女儿嫁到了甘家,小女儿可是他陈光安的二儿媳。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陈光安到底要干什么?他居然在自己不经意间,组成了这么庞大的一个关系网,让自己在他死后要有所动作,都处处制肘?

文举再一次翻开严哲文的奏折,细细读完,已是一身冷汗。如果奏折中提到的一切都属实的话,那陈光安,就太不简单了。难怪先帝御批“永不录用为京官”,空穴不来风啊,总是有道理的。他在无形之中,已经开始左右朝纲,而自己,竟毫无察觉!其人精明厉害的程度,可见一斑啊。

好在他已经死了,文举在庆幸之余,不由得感到后怕。

“皇上!”付离已到。

文举将奏折递过去:“十天之内查清所列之事。”

十天之后,付离回禀。

严哲文的奏折百分之八十属实,其中更有百分之三十,情形比奏折所说的还要严重。

事实印证了文举的不安,他开始为自己的轻信和急躁后悔。

“好一个魏国公!朕亲封的魏国公!”他恨恨地一拳,砸在案上!

我该怨谁?难道不是我,一意孤行调他入京?难道不是我,力排众议委他重任?始作俑者,难道不是我?!

看看我都干了些什么?!

他懊恼地抬起头,目光却停留在清扬曾经坐过的角落,是的,清扬不是提醒过他,“他们反对,必然是有理由的”,“空穴不来风,皇上还是应该继续考察他一段时间”,他还记得,大殿之上,手刃陈光安之前,清扬不是还声色俱厉地数落他“我答应你,新朝建立便封你为相,而且,现时我也没有亏待你,你的几个舅子,不都如愿掌了兵权,你的几个堂兄、表兄,不都官居要职吗?我待你不薄,你却翻脸无情!”

清扬、陈光安,他们真的是一伙吗?如果是,为何她拿不出证据?

大殿杀人,太出人意料,是什么让清扬如此急迫而决绝?

如果清扬没有杀死陈光安,照这样发展下去,难保不会重演前朝的崇艾之乱。所幸陈光安死了,他也因此顺利地避免了重蹈覆辙。

还是,清扬想借机暗示他什么?清扬到底想做什么?

等等,等等,“新朝建立便封你为相”是说陈光安有造反之心,“你的几个舅子,不都如愿掌了兵权,你的几个堂兄、表兄,不都官居要职”是说陈光安差不多已经准备就绪?是的,兵权、要职,都是自己人,剩下的,就是策反,或是兵谏了。

文举恍然大悟。

心,忽地往下一沉。

清扬,是你么?是你在帮我么?

他的心,开始尖锐地疼痛起来。不,这不是事实,不可能是这样,绝对不可能。

如果清扬是为我着想,她为何,要替文浩私造龙袍啊——

她明明,是在为文浩操持一切啊——

种种疑点,太费思量,他找不到突破口,脑子里乱成一锅粥。

风吹向何方 正文 第七十三章 无人相商还是风暗示 兄弟相争醋意为自扰

夜已经深了,皇上还是毫无睡意。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也在短短的时间内,以外放、换防,和明升暗降的手段将陈光安的关系网摧毁于无声无息之中。

可是,造反一案,如何定论,如何处置,他还是拿不定主意。

于是,他来到了庄和宫。

母亲,很久都没有染指朝堂了,一开始,他还有点不习惯,甚至以为母亲在耍什么诡计。到后来,发现母亲真的是彻底放手,他也就甩开手脚大干一场,却没想到,将事情搞得一团糟。

教训给了他经验,也逼得他自我反省。

朝臣为什么对造反乐此不疲?不是想借淳王起事,就是巴结陈光安之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皇帝自己,为人处世太过苛责。水至清则无鱼啊,这个道理,他早就知道,可惜明白得有些晚了。

所以,对于这次事件的处置,他自己都左右为难。

是从严从重,还是从轻从宽?前者纵然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但只会让朝臣更加人人自危;后者虽显妇人之仁,却可感召天下。

他想了很久,忽然就决定,去听听母亲的意见。

“母后,您还没有歇息么?”他进了母亲的寝宫,却看见母亲穿戴整齐,还没有就寝。

太后对他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说:“老了,就睡不着了,还是多看看书罢。”

“母后,儿臣遇上了一件为难的事。”皇上说。

“哦。”太后随口应了一声,似乎兴趣不大。

“母后不想问问是什么事么?”皇上有些失望。

“让皇帝为难的,除了国事还是国事,”太后悠声道:“皇帝还是自己拿主意罢,只要想清楚了,干什么,母后都支持你。”

“母后……”皇上还想继续下去。

太后轻声打断了他:“母后老了,想法跟你们年轻人不一样了,再说了,母后总是会死的,以后你找谁去呀?”

他默然了,只好讪讪地起身。

“举儿,有些事做错了,还可以改,有些事做错了,却影响一生,所以,你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全把它想仔细了,想透彻了,再行动。”太后轻声说完,又笑自己:“呵呵,人老了,就是罗嗦。”

他回头望一眼母亲,猛然发现,母亲的额角,已有白发。

没有来由的,他忽然心里一软,母亲啊,真的老的——

怀着重重心事,一路信步走来,突然停住。

这是哪里?

我怎么,在不知不觉中,又站在了明禧宫的门口?

宫门紧闭,物是人非,灯笼里的光透出来,将皇上孤单的背影拉得老长。他静静地站在宫门外,凝神细听,那里面,是否还能隐约传来清扬的声音?灯下,是否还有清扬昨日的容颜?回廊里,是否还能闪过清扬迤俪的身影?他揣想着,雾气渐渐浮出眼底,忽然想起清扬说过的一句话“我予佛泪眼,佛予我无言”。她尚且可以寄希望于佛,那我能够去求谁呢?

清扬啊,你恨我吗?

你为什么不能爱我?你为什么不能象爱文浩那样爱我?

你可曾知道,只要你软一下口气,不要那么决绝,我是,不想杀你的——

可是,你为何,要一再惹恼我、逼迫我?

我曾经多么犹豫,想放你一条生路,可是,你却那样痛恨我,让我明白,这一生,你都不会被我感动。

我多么不愿意相信,背叛我的人是你,为什么要是你啊?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相信,你是善良的,就算你不曾被我感动,那你在天之灵,能否给我一点启示?

我,到底该怎么做?

他寂寥地站在明禧宫的门外,任夜色浓重将他淹没。

“传朕旨意,从此后明禧宫不得再赐于任何妃嫔居住,一切保留原样,不得变更,定期派人打扫,非朕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他在心里轻声说,清扬,你会回来看看么?我知道你喜欢清静,再也不会有人来打扰你了,只有我,会常来看你。

风,轻轻地掀动幔帐,丝丝缕缕,幽幽地穿过屋堂之中,带着微微的凉意,拂过他沉睡的脸庞,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带着温柔的轻飘,试图舒展他紧锁的眉头。

是她么,是她的魂魄乘风归来了么?

在浑浑噩噩中,他思绪飘飞,仿佛灵魂已然出壳,置身于一片暗灰色的水气氤氲中,他不知该往何处走,是进还是退?

犹豫间只听“铛”的一声,浑厚悠长,象是寺院里的钟声。

他摸索着往钟声的方向走去,只听脚下又是“铛”的一声,俯身定睛一看,一把剑,寒光四射。

他正要伸手去捡,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急切地说:别捡!

这个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好象以前曾在哪里听见过?

这个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