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可·波罗游记-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部官押进奏表章、礼物……宣礼物舍人进读礼物目」等;但未提到所献何物;而马可波罗所述礼物种类则颇详细。至于礼物以九倍计;也为〈朝仪〉所漏载;但不乏旁证。如《元史.祭祀志.国俗旧礼》说「每岁驾幸上都;以六月二十四日祭祀;谓之洒马奶子。用马一;羯羊八(共九牲──引者);彩缎练绢各九匹;以白羊毛缠若穗者九」以祭天。成吉思汗赏契丹人耶律留哥之妻姚里氏「河西俘人九口;马九匹;白金九锭;币器皆以九计」。
忽必烈的打猎娱乐打猎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较崇尚的一项活动;元统一全国后;承平日久;社会安定;于是打猎就成为当时全国非常盛行的休闲娱乐活动。不仅大汗、贵族定期打猎;而且地方官、军队以及民间也在元政府允许的时间和范围内集体打猎。马可波罗在其书中记载大汗打猎的内容有四章之多。这一方面反映出马可波罗可能亲自参加了大汗的狩猎活动;对大汗的这一活动很熟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打猎之盛行。
马可波罗首先写了大汗的猎户;「猎户应行捕猎鸟以所获之鸟与大兽献于大汗」;「其数居猎物之半」;「其远道未能献肉者;则献其皮革以供君主制造军装之用」。马可波罗的记述基本上是正确的。《元史.兵志.鹰房捕猎》说:「元制自御位及诸王皆有昔宝赤;盖鹰人也;是故捕猎有户;使之致鲜食以荐宗庙;供天庖;而齿革羽毛又皆足以备用;此殆不可缺者也。」马可波罗所说的「所获之鸟」除指一般鸟类外;还应指捕猎用的鹰鹘。《元典章.兵志.打捕》之「休卖海青鹰鹘」中记载「钦依圣旨;打著海青好鹰鹘休教卖了;卖了的人罪过著」;「如有打到海青鹰鹘;如法收养本处官司相验是实;申覆本管官司承省施行」。这则史料印证了马可波罗所说的所获之鸟「献于大汗」的记述。
关于猎户的管理;马可波罗说:「大汗有两男爵为亲兄弟;一名伯颜;一名明安。」他们「各统万人」随大汗打猎。查《元史》大汗御位下有打捕鹰房官八所;大汗统领的打捕鹰房人户(包括民匠户)共一千三百零四户;分布于大都、中都、益都、泰安、卫辉、平阳等地。马可波罗对元代的典章制度所知不详;不通汉语;所以他不可能知道忽必烈大汗的猎户(打捕鹰房)的组织形式;因而对大汗猎户的记述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全准确。他说的大汗的两男爵伯颜和明安;除明安在《元史》卷一百三十五有传外;伯颜则不可考。虽然《元史》中名伯颜者不少;但都对不上号。
另外;马可波罗记述大汗的猎鹰「爪上各悬一小牌;以便认识」。(冯承钧译本)穆尔及伯希和英文本为:〃havealittletabletofsilvertiedontheirfeetforrecognition〃。据《元典章.兵志.飞放》载:「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鹰房子撒的迷失说称;俺为上位的鹰失了与诸人的鹰鹄分辨不得;上奏呵;奉圣旨百姓诸人鹰鹘脚上栓紧的牵皮使用黑色皮子者;休用红紫杂色皮子。」上述公文的时间为至元二十一年;西历一二八四年;正是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时候(一二七五─一二九一);因此应该是可信的。就是说大汗的鹰脚上系著红紫杂色的皮子而不是银牌;上面可能有文字以说明其身分。
其次;关于大汗打猎的时间、地点也是一个较重要的问题。冯承钧译本称大汗打猎之地在火奇牙几赤敦(cocciarmodun)。此地即《元史.兵志.马政》中提到的合察木敦;位置约在河套之北。穆尔及伯希和的英文本说;大汗一行来到距大都两日路程的大海洋(theOcean)开始打猎;这里有一大平原叫做CocciarModun;为大汗的打猎之地。
《元史.世祖纪》有两处记了大汗的打猎:「至元十四年八月;车驾畋于上都之北」;至元二十二年春正月「丙申;帝畋于近郊」。马可波罗所记的打猎地点显然是指前一个;其地在河套之北。此外;马可波罗在记述察罕脑儿的时候;提到大汗在此打猎。据陈德芝教授考证;察罕脑儿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沽源东北囫囵诺尔;位于上都西南约八公里的地方;与上文所述大汗夏季打猎的地方基本相符。
关于大汗打猎的时间;诸本《游记》皆认为是在阴历的三月到五月中旬;表面看来似乎不可能。因为忽必烈大汗身为一国之君;每天要处理很多军国大事;一次打猎用三个月的时间似乎不可思议。实际上是他一方面打猎;一方面可处理军国大事。
此外;马可波罗记载大汗乘象车打猎的过程生动详细;为汉文史料中所缺。
马可波罗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从一个新的角度记述了忽必烈大汗的形象;他的记述与中国史家过分注意制度和军国大事;而不注意外表形象和日常生活的记述方式不同。因此可以补充汉文史料之不足;这也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史料价值所在。
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马可波罗重归中国》电视记录片解说词
第一集传奇故事
公元1254年;马可波罗出生於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古拉波罗和叔叔马非奥波罗到过远东经商;自称带着忽必烈大汗的使命回到欧洲晋见教皇。
公元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旅行;他们从地中海出发;经大小亚美尼亚;穿过了波斯和帕米尔高原;走过〃丝绸之路〃上的茫茫沙漠;最终在蒙古草原的元上都见到了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忽必烈。此后的17年间;马可波罗居住在当时的元大都;在中国经商;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直到1295年;马可波罗才回到了故乡。由於他经常向人们提起那个繁荣强大的东方帝国;动辄以百万之巨的形容词来描述它的富足;所以威尼斯人戏称他是〃百万先生〃。
今天人们关於马可波罗的所有记忆几乎都来自於他的游记本身;据说在马可波罗回到家乡的第二年;威尼斯与热那亚爆发了一场贸易战争;在海战中被俘的马可波罗进了热那亚监狱;在监狱中他结识了一个名叫鲁斯蒂切诺的作家;为了打发狱中的无聊时光;马可波罗将自己在东方游历的见闻口述给后者笔录;两年后成书;最初的名字叫《寰宇记》。1299年;马可被释放;这本书也随之风靡了整个欧洲;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种译本;中国有关《马可波罗游记》的最早译本出现在1913年;《游记》共分四卷229章;主要是一部关於中国的旅行记;同时也涉及了往返中国的途中所经过的中亚、西亚和中南亚的情况;这本书第一次让欧洲人认识了东方世界;文字中蕴含着历史文献般的朴实和不可思议的传奇魅力。然而从《游记》诞生之日起;这部作品的真正性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当时的欧洲人根本不相信东方有那样繁华的城市;发达的经济和昌明的文化;世界上怎么会有可以燃烧的石块呢?一张印刷过的纸就能买到贵重的商品吗?很多人都把《游记》当做是一部天方夜谭式的作品;马可波罗被看作是一个骗子;喜欢吹牛的人;甚至有人在舞台以小丑的形象来扮演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的相信者也大有人在;他们彻底摆脱了欧洲就是世界中心的宗教谬论;许多探险者为了寻求东方的财富开始了远航;哥伦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西班牙基维利亚市的哥伦布图书馆还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马可波罗游记》;上面写满了哥伦布的注释与批语;这本书伴随哥伦布走完了地理大发现的全过程。因此马可波罗和他《游记》也被认为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今天;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马可波罗游记》也被誉为意大利13世纪最宏伟的作品。
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弗朗西斯。伍德出版了一部专著书名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对《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提出了全面的质疑;由此引发了马可波罗学界的巨大反响;马可波罗之所以成为七百多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恰恰是因为在《游记》充满了种种真实与传奇色彩的奇妙组合;书中的许多悬疑至今仍为后世史学家所无法破解;这部由口述形成的奇书至今已有100多种传抄本和译本;但是那部由中古时代的法意混合语书写的原稿再也找不到了;手稿究竟到哪儿去了;《游记》中的旅行线路时断时续;甚至常常不合逻辑;是马可波罗的记忆出了问题吗;还是因为他根本没有走过这条路;还是抄袭了别人的文字;或者是道听途说呢;在《游记》中;马可波罗的遗产登记以及他叔父的遗嘱中都提到了。
蒙古大汗赐给的那块金牌可是对於金牌的数目和描述各不相同;真的有这样一块金牌吗?马可波罗说自己见过忽必烈深受器重;可是在《游记》中他竟然搞错了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