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可·波罗游记-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诽岬降摹ㄓ杏サ呐谱印ǎ皇导手肝皆蹑湔居门品缓G嗯疲挥殖坪G喾4伺莆残危灰蚺泼嫔现泻6嘤サ耐佳妹B砜刹蕹破湮ㄓ杏サ呐谱印ǎ环浅7纤男翁逄卣鳌:G嗯浦饕糜谑拐叱坻渫ūń艏本椋蝗缰型橙辏1262年)平定李璮之乱期间;元廷特意下令〃燕京至济南置海青驿凡八所〃;〃晋山至望云立海青驿〃;专供持海青牌使者驰报军情。海青牌颁给统领大军的将帅;供其派遣急使使用。一般达官不能享受此种权力。从上下文意思看;马可波罗所言的鹰牌的获赐者;也主要是〃那统带十万人的长官或一大军队的领袖〃。悬带海青牌的使者可享用取便道;随时更换马匹和供给食粮等待遇。还常常发生〃于过往客旅庄农百姓人等处夺要;拽车牵船;骑坐头匹〃。需要说明的是;至元七年(1270年)开始;元廷已将原海青牌上的海青图样改铸为八思巴蒙古字;并下令依数倒换。新式金、银字圆牌大约启用于至元十五年(1278年)。然至元十八年(1281年)仍有使用海青牌的零星记载。马可波罗在华期间;恰恰是海青牌更换和废止之际。他特意把海青牌这一已经废止的典制记述下来;很可能是出于新奇或对该牌的形制印象较深。
(四)马可波罗在华身份刍议
在逐项考订马可波罗有关乃颜之乱的记述之后;这里不妨作一番整体上的评论。
综观国内外史籍对乃颜之乱的记载;《元史》本纪和《史集》仅记其大事梗概;其他多半散见于参与平叛作战将士的碑传中;而且或为片言只语;或为侧重于传主事迹的局部性描述。《元史纪事本末》《北方诸王之乱》荟萃纪传相关史料于一篇;也失载较多;很不完整。相形之下;马可波罗的记述不仅篇幅数倍于《元史纪事本末》;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大部分确有其事;有些又非常翔实。诸如乃颜与海都暗中勾结;忽必烈用占星家预卜胜负;乘象舆亲征;擂鼓为进攻号令;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递次佩狮(虎)头牌、金牌、银牌;鹰牌及白伞盖赏赐使用等等;都可以和汉文及波斯文史书相对应、相印证。诸如忽必烈在二十二天内秘密调集军队;唯御前会议人员预闻;骑兵、步兵协同作战;乃颜之死及信奉基督教;军官佩牌符外另有委任状等等;又为《寰宇记》所独家载录;经考订大抵属实。而在忽必烈与乃颜的叔侄关系;忽必烈仅亲征一次;双方四十万、四十六万的军队数;虎头牌讹作狮头牌等;又是《寰宇记》错误或夸张之处。总之;《寰宇记》关于乃颜之乱的记述;大部分确有其事;有些地方又不十分准确。这也难怪;因为《寰宇记》毕竟不是正规史书;而只是一部旅行记。尽管如此;马可波罗还是提供了乃颜之乱方面的重要史料;有些价值还相当高。《寰宇记》及其对乃颜之乱的记载;绝非道听途说所能完成;其抄自于波斯等地的导游手册的说法也近于荒诞。还需要说明;马可波罗对乃颜之乱记述得如此详尽细致;生动精彩;摈除其渲染夸张的因素;人们就能得出这样的认识:马可波罗的确是身临其境而记其事;马可波罗本人极可能随从大汗忽必烈参与了征乃颜之战。这一点马可波罗虽然在《寰宇记》中没有正面提到;但前述那些可以和汉文及波斯文史书相对应、相印证的诸情节;尤其是那些为《寰宇记》所独家载录且经考订大抵属实的情节;都是颇有说服力的见证。另据陈得芝教授的考证;马可波罗奉命到杭州视察岁课时在至元二十三年或二十四年;出使印度的时间为至元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间。这两段奉使活动之间正好有一段空挡;马可波罗于至元二十四年春夏随从忽必烈亲征乃颜;在时间上也是完全可能的。
最后;谈谈马可波罗的身份问题。
关于马可波罗在华期间的身份;目前已有枢密副使、扬州总管、斡脱商人等三种看法。枢密副使说和扬州总管说;经许多学者的反复考证;逐渐予以否定和摒弃。蔡美彪教授的斡脱商人说;摆脱了前人为解决马可波罗任官问题而纠缠不清的困境;从《寰宇记》本书的记载;结合元朝的社会情况;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新思路、新见解。受蔡教授论文的启发;结合《寰宇记》对乃颜之乱的记述;笔者认为;马可波罗的身份是宫廷侍从兼斡脱商人。主要理由如下:有元一代的斡脱商人;分属于蒙古诸王等各投下。具体到马可波罗;应是大汗御位下的斡脱商人。作为大汗御位下的斡脱商人;完全有可能同时兼任忽必烈宫廷外围侍从。联想起《寰宇记》对宫廷朝仪、大汗行猎和节庆宴饮;记述甚详;显而易见;马可波罗获取这些信息时利用了宫廷外围侍从的便利条件。前述马可波罗随从忽必烈亲征乃颜;估计也是以宫廷侍从〃后列〃角色出现的。如果马可波罗未任职宫廷而只是单纯的斡脱商人;他就不太可能随从大汗忽必烈亲征乃颜;也不可能把汉文史书上载录零散的乃颜之乱及宫廷朝仪、大汗行猎、节庆宴饮等;记述的如此详细逼真。只有其基本身份是宫廷侍从;同时又兼斡脱商人;随从大汗亲征才合乎元廷的典制。此其一。从《寰宇记》的多方面记载看;马可波罗并未进入大汗忽必烈四怯薛番直宿卫的行列;他的身份和角色只能是怯薛宿卫士以外的一般宫廷侍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忽必烈藩邸时期已有过王府一般侍从随同他出征的先例。如姚枢应召进入忽必烈藩府;被置于王府〃从卫后列〃;〃惟不直宿〃。忽必烈亲征大理时;他也扈从左右。这里的〃后列〃;应指怯薛宿卫士以外的一般侍从。估计马可波罗的身份大体相当于侍从〃后列〃。他未曾进入怯薛宿卫士;也能仿照当年姚枢的旧例;随从忽必烈亲征乃颜。此其二。蔡美彪教授曾对马可波罗出使提出质疑;认为他出使时既未被授予牌符;又无出使记录;不具备使臣的地位和资格;最多不过是随员。这一见解十分精辟。马可波罗确实不像是持有牌符的正式使臣。我们注意到;元朝时期宫廷中承担出使任务的大多是正式的怯薛宿卫士。即使马可波罗仅仅是斡脱商人;充任使臣的随员也有些勉强。如果马可波罗的身份同时又是宫廷侍从〃后列〃;充任使臣的随员;倒算是合乎典制和顺理成章的。陈得芝教授也说;蒙古贵族经常以色目商人作为近侍;马可波罗很像是忽必烈所派近侍身份的小使者。另;世祖朝也不乏其他侍从充任使臣随员的例子。如至元十六年(1279年)崔彧〃奉诏偕牙纳木至江南;访求艺术之人〃。从史传材料看;崔彧并非正式的番直宿卫士;却因〃负才气;刚直敢言〃;受到忽必烈的特别〃器重〃;旋授集贤侍读学士。估计崔彧的身份也类似于宫廷侍从〃后列〃。此其三。关于马可波罗任职扬州;亨利?玉尔指出;《寰宇记》一个较古老的版本写作〃奉大汗命居住此城中三年〃;并未提到做官。伯希和也认为;马可波罗所干的差使多半是盐税事务;他在扬州的职务可能是管理盐务的官。扬州是全国最大的两淮盐课征集地;平定南宋后不久;元廷即设都转盐使司于扬州;总辖盐课事。由于两淮盐课数额巨大;忽必烈派遣宫廷使者较长时间地驻于扬州;代表皇帝监督盐务或收取属于皇帝的盐课〃份子〃;也不是不可能的。冯承钧汉译本第一五二章载:〃叙述此事之马可波罗阁下;曾奉大汗命审察此蛮子第九部地(杭州)之收入〃。既然马可波罗能〃奉大汗命审察〃杭州地区的税收;奉命监督扬州盐课也是情理中事。就是说;马可波罗不担任正式官职;〃奉大汗命〃居扬州三年而办理或监督盐务;与笔者所言宫廷侍从〃后列〃的身份基本吻合。当我们把马可波罗在华身份诠释为宫廷侍从〃后列〃时;有关他〃奉大汗命居住此城(扬州)中三年〃而不担任正式官职的说法;也才会讲得通、立得住。此其四。澳大利亚学者罗依果教授在非常赞同蔡美彪先生的斡脱商说的同时;又指出;马可波罗在中国的主要角色就是一个中层的〃视察员〃;除了做斡脱商;皇帝还让他搜集情报;充当耳目。看来罗依果教授也觉察到马可波罗并非单纯的斡脱商人。而〃视察员〃和耳目;完全可以看作宫廷侍从〃后列〃所担负的具体任务或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的宫廷侍从兼斡脱商人说;与罗依果教授所见;又有某些相契合之处。
马可波罗眼中的忽必烈大汗
(本文作者:杨志玖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历史地位及容貌马可波罗尊崇;忽必烈大汗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他是「人类远祖阿丹(Adam)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并且认为「彼实有权被此名」。这种评价是不是有夸大失实的成分?我们首先对照一下中外史家对忽必烈大汗的评价吧!萨囊彻辰在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