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可·波罗游记-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马可·波罗的确有一些夸张失实、记载错误、疏失遗漏、行文单调、路线不明之处。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马可·波罗是在身陷囹圄;手中既无资料;精神又受摧残的环境下凭记忆而讲述其故事的;因此难免有偏颇之处。再者;本书是一本〃见闻〃而非〃旅行日记〃;所以我们完全不必苛求作者必须按顺序记录事件。而且;马可·波罗作为欧洲人;在中国接触的主要是波斯人、蒙古人和色目人;而很少接触作为〃下等人〃的汉人。因此;他在地名上使用波斯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能因此就说他的游记是根据波斯的导游手册编写的。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没有提到茶;这完全和他保持着国内的习惯;不喝茶有关;再加上当时西域人大概也无饮茶的习惯。同样由于马可·波罗主要是和蒙古人、色目人等种族打交道;所以他也不必去识学汉学。同时马可·波罗是以商人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中的;文化水平也不会很高;因此完全可能不去理会印刷术等文化学术方面的事情。至于长城则完全是因为历史的原因;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时候;秦汉的长城已废弃多年;破坏风化严重;残存遗迹也无实用价值;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只字未提;也当不足为怪。诚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没有提到的中国事物还很多;但正如某位学者所说的那样: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档案中;没有哥伦布胜利进入该城的记载;在葡萄牙的国家档案中也没有阿美利加奉命航海的史料;难道我们能够因此否定这些无可置疑的事实吗?
关于马可·波罗一家的历史材料部分;杨志玖教授已在五十多前就给予了回答。这里由于篇幅所限;也就不再赘述了。
上述看法;只是本人的一些心得;权作抛砖引玉之用;望众多有识之士能多提出独特的见解;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历史;这也正是我翻译的初衷之所在。
梁生智
一九九八年八月于北京
百年来我国对《马可波罗游记》的介绍与研究(上)
(本文作者:杨志玖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马可波罗(1254—1324)是中世纪大旅行家。他1275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从意大利到达中国;遍游中国各地;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初离华。他的《游记》;不仅详细记录了元代中国的政治事件、物产风俗;对西方世界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因而在西方;关于《游记》的版本、译文和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在我国;映堂居士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在《中西闻见录》第21号上发表《元代西人入中国述》短文;是第一篇介绍马可波罗的文章。此后120余年来;我国已有《游记》汉文译本六种;蒙文译本二种;介绍及研究性专册、论文百余种。虽然比起国外研究此书的成就还有一些差距;但也有我们的特色;为这门学科的研究添砖加瓦;作出了一定贡献。
一、关于汉蒙文译本
六种汉文译本是:1。魏易:《元代客卿马哥博罗游记》;1913年北京正蒙印书局出版。
2。张星烺:《马哥孛罗游记》;1929年北美印刷局印刷;燕京大学图书馆发行。此前;张星烺曾将英人亨利·玉尔英译本附注及法人亨利·考狄修订补注本《游记》导言部分译出;以《马哥孛罗游记导言》书名于1924年由北京地学会发行。至1929年;始将所译《游记》正文第1卷30章与《导言》合并印出。
3。李季:《马可波罗游记》;1936年4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
4。冯承钧:《马可波罗行记》;1936年1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47年2月第三版;建国后中华书局曾于1954年重印。全书分上、中、下三册。
5。张星烺:《马哥孛罗游记》;1937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6。陈开俊等合译:《马可波罗游记》;1981年11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从1913年到1981年68年间;出了6种译本;数量可谓不少。至于各译本质量;已有人撰文论及〔1〕;无需赘述。笔者的印象是;就译者所据版本而论;张星烺先生前后所译《马哥孛罗游记》较好。因为前者是英、法两国对马可波罗书深有研究的学者的英译本;其中附有丰富而有学术价值的注释;对理解马可波罗书的记载极有帮助;可惜所译正文仅30章;仅及全书七分之一;后一译本是根据一种较新的《游记》版本;即称为《Z写本》的拉丁文写本;由意大利的拜内戴拖教授译为意大利文;又经人译为英文;张先生即据英译本译出。这一版本有许多记载为其它版本所无;弥足珍贵。不足之处是没有注解;因原英译本即无注解;又因〃力求忠实;所有语句;类皆照译〃(原书例言);使行文有欠简练流畅;但作为史料;仍极有价值。
冯承钧先生所译《马可波罗行纪》是据法国人沙海昂(后入华籍)的法译本译出的;沙氏译本则系将法人颇节(一译鲍梯)的旧法文体转为新法文体;同时又将玉尔·考狄本注释摘要附录;颇节本所无而见于剌木学(一译赖麦锡)本者亦为补入。据冯先生说;沙海昂译此书仅出于业余爱好;非专家之作;其个人注解不免有误;冯译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加之冯先生对元代历史颇有造诣;故所译本书较前译诸书在译文及注释方面具有独到之处。魏、李译本皆遭指责;张译本一则不全(旧本);一则无注(新本);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陈译虽系较近出版;理应后来居上;但其所据译本并非新版;译文虽较通顺;仍有一些错误;有些涉及专业知识的地方;错误更明显〔2〕。因此;就目前而论;仍以张、冯译本为佳。
现在好的英译本《游记》;当以1938年穆尔(A。C。Moule;一译牟里或慕阿德)与伯希和(P。Pelliot)合译的《马可波罗寰宇记》(MarcoPolo:TheDescriptionoftheworld)为最。此书综合各种版本为一书;并于正文旁注明版本的缩写;可称为百衲本的马可波罗书。注释本除玉尔·考狄本尚有价值外;则以伯希和的《马可波罗游记诠释》(NotesonMarcoPolo)为精细深刻〔3〕。伯希和这两部书在国内都人在翻译;但出版尚遥遥无期。我们希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这两部书能早日问世。
翻译马可波罗的《游记》;这是研究马可波罗的起步或基础工作;非常重要。前述六种汉文译本虽各有短长;难以尽如人意;但译书本身就是一项值得肯定的劳作;我国绝大多数学者和读者都是凭借汉译本这个阶梯才知有马可波罗其人并走上研究之路的。可是;由于《游记》中涉及的事物极其广泛;仅就他在中国所见所闻的事件;所游历的地方;要将其和中国史籍一一对照和解释;就是一件细致复杂的工作。兹举一例;略作说明。
元世祖时期;有一个大臣阿合马;由于善于理财;得到元世祖的宠信;却引起汉人臣僚的嫉视和不满;阿合马也恃权做了一些不法行为。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以汉人益都千户王著为首的一伙人设计把阿合马杀死。此事《元史本纪》和《阿合马传》及其它有关人列传中记之颇详。马可波罗其时正在大都(今北京;元首都);也记载了这一事件;正可以印证、补充《元史》的不足。他也提到王著的名字;但现今的汉译本都把这一为首者的名字译错了。如首译此书的魏易译为:〃有契丹人名陈国者Chen…ku;军官也;所部有六千人……欲谋举事杀阿马克。其至友中有名王国者Van…ku;亦为军官;率众万人。〃(译本卷二;第16页)李季译本说:〃有一契丹人名张易;系一千夫长……他满怀忿怒;遂与另一契丹人王著——此人系一万夫长(按《元史》载王著为益都千户)——密谋毁灭阿氏〃(译本第155页;括号内按语为李季原加)。
冯承钧译本说:〃其中有一契丹人名陈著(Tchen…tchou)者;身为千户……遂与别一契丹人身为万户称王著(Wang…tchou)者同谋杀之。〃(中册第341页)
张星烺新译本说:〃有一个契丹人;名叫张库(Chencu;音译)是一个千户军官……他盛怒之下;对另一个万户军官契丹人王著(Vancu)谋杀阿合马。〃(译本第163页)
最后;陈开俊等译本是:〃有个契丹人;名叫张易(Chenchu);是个千户……他满怀悲愤;和另一个契丹人;万户王著(Vanchu)密谋杀害阿合马。〃译者在〃王著〃名下附脚注说:〃按《元史》;王著为益都千户。〃(译本第113页)
按;《元史·世祖纪》和《阿合马传》;王著是益都千户;不是万户;译者也已指出;和王著同谋的人是高和尚;此人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二月由枢密副使张易推荐;说他〃有秘术;能役鬼为兵;遥制敌人〃;受命与大臣和礼霍孙将兵赴北边;其后无验逃回;是否封为万户;史无明文;但其人绝非张易。张易确有其人;但并未参与杀害阿合马的现场;当时他任枢密副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