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旷日,坐误戎机,那么尔等回到此地,按法议处,尔等还是不免一死啊!”
    上官正、宿翰由是决计深入,所至克捷。张余势渐蹴,退据嘉州。冬底,太宗
降诏再改元做至道,以次年为至道元年。正月,太宗因蜀乱渐平,求和协民心,下
诏罪己。略云:朕委任非当,烛理不明,致彼亲民之官,不以惠和为政;管榷之吏,
惟用刻削为功。挠我烝民,起为狂寇。念兹失德,是务责躬,永鉴前非,庶无二过。
    蜀民听得皇帝这等自责,莫不感悦。加之张咏知益州,又能广求民隐,改善风
俗,凡胁从为乱的人民,概不加罪,谕以恩信,使归田里,说道:“前日李顺胁迫
良民去作盗贼。今日我劝化盗贼去作良民,不很好么?”于是蜀民便不愿意从乱了。
张余势益蹴,威声锐减。二月,宿翰遂大破张余于嘉州,擒斩张余。蜀乱悉平。太
宗即召还王继恩,而以上官正、雷有终为四川招安使。
    岁月匆匆,不觉又是二年四月了。忽警报到朝,说是洛苑使白守荣奉命护送刍
米四十万赴灵州,在浦洛河地方被李继迁邀截劫去。太宗大怒道:“反复无常的贼
子,胆敢拦劫粮饷,决不可再予姑容了!”即命李继隆为环州等州都部署,领兵出
环州,丁罕出庆州,范廷召出延州,王超出夏州,张守恩出麟府:五路进讨李继迁,
直趋平夏。先是,在端拱元年诏命李继捧还镇夏州招抚李继迁,后经李继捧战败李
继迁于安泽浍,李继迁被流矢射中,转攻夏州;朝廷遣翟守素出兵援助李继捧,李
继迁不能得逞,遂于淳化二年七月拜表请降。太宗允许着他,授为银州观察使,赐
姓名做夏保吉,并把他的儿子赐官为管内蕃落使行军司马。不久,李继迁又叛命,
率领边人四十二族寇掠环州,边将多被他击败,遂转攻灵州。太宗听得李继捧有与
李继迁通谋的事情,即诏命李继隆领兵驰往征讨。李继隆至夏州,李继迁遁走,执
李继捧解入汴京。太宗赦免李继捧的罪,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宥罪侯,赐第留住
都中,即削除赵保忠的姓名。堕隳夏池州城,迁市民于银、绥两州,派兵固守着。
李继迁乃又遣使贡马谢罪。到至道元年六月,复又遣押衙张浦以良马、橐驼来献。
太宗留张浦于京师,遣使拜李继迁为鄜州节度使。李继迁不受命,七月,竟寇攻清
远军,被守将张延击败。至是又有在浦洛河劫夺粮草的事件。当下李继隆奉命,即
督诸将分道进兵,约着会师于乌白池。八月,李继隆遣弟李继和驰奏,因环州道路
迂回,想改从清冈峡直趋李继迁的巢穴。太宗怒道:“尔兄必败朕事了!朕所以命
他出兵环州,是因李继迁现在正围攻灵武。环州与灵武相近,李继迁容易听到朝廷
出兵的信息,好使他弃了灵武而驰还平夏,那么灵武的围便可以不救自解了。赶紧
回去传谕尔兄,勿得违背朕先前意旨,定要从环州进行。”李继和领旨,星速驰返。
等他到时,李继隆早合做丁罕一路,发兵从清冈峡去了。
    李继隆与丁罕行了十余日,不见一个敌兵,遂领军退回。张守恩遇着敌兵,又
不战即走。独有范廷召与王超两路进至乌白池,见贼众锐锐,亦即持重,不复再进。
范廷召、王超扎住营寨,但令部下坚守,不许妄动,持用弓弩射敌。因此,李继迁
领兵来攻击数次,均被乱箭射回,相持一昼夜,未有胜负。这时王超子王德用年十
七岁,王超命为先锋,瞧着贼众锐气渐减,入帐禀王超道:“父帅,此时可出战了,
儿请领兵乘势把贼兵杀退,然后好缓缓退兵。”王超依允。王德用即领兵冲杀过去,
与李继迁激战三日,杀得李继迁身疲兵敝,李继迁才败退而去。
    至是范廷召、王超遂收兵。王德用又禀请王超道:“归兵遇险必乱,更要整齐
队伍而行,贼兵才不敢相逼。”王超点首,传令道:“归途中如有敢乱行伍的,定
斩不赦!”令既下,一军肃然。王德用且先行领兵开路,每经险阻,侦而后进。果
然李继迁看他部伍整肃,不敢来追,所设伏兵,亦不敢出战。范廷召与王超,乃得
安然退回汛地。不过这一次,因诸将失期,徒是空劳师旅,却未曾破得李继迁。太
宗原想再举征伐,因圣躬不豫,只得暂从缓议。
    先是,朝臣因太宗在位许久,储贰还未立定,不免忧人之忧,冯拯遂上疏请立
储君,以定国本。太宗见奏,勃然大怒,呵斥冯拯为多事,贬置冯拯于岭南。由是
建储的事,内外无有复敢奏请的。到淳化五年九月,太宗从青州召回寇准为左谏议
大夫,见了太宗,即陈请建储。太宗因问:“卿看朕诸子当中,哪一个可付托大位
呢?”寇准奏答道:“陛下为天下择君,不当问于近臣及妇人中臣,唯陛下自择能
够符天下之望的,宸衷独断就是。”太宗俯首思索良久,屏左右复问寇准:“那么
襄王好么?”寇准又奏答道:“知子莫若父,圣意既以为可以,愿即决定。”于是
太宗的意思遂决,即诏命襄王赵元侃为开封尹,进封寿王。到去年八月,明诏立寿
王赵元侃为皇太子,更名做恒,并且大赦天下。自唐朝天祐年间以来,中原多故,
立储的典礼,废止已及百年了,至是举行,朝野大悦。故当太子庙见还宫,都人士
女,遮道喜跃,又见太子仪容俊秀,益加欢呼道:“真是个少年天子啊!”太宗听
得,意却不怿,召见寇准道:“人心归向太子,将置朕于何地呢?”寇准再拜称贺
道:“这正是社稷的幸福啊!”太宗乃悟,即入宫告诉皇后嫔妃,宫中亦都像寇准
一般的称贺。太宗大喜,复出宫赐寇准宴。君臣直饮至尽欢才罢。太宗遂命李至、
李沆为太子宾客,并谕太子以师傅礼数敬事二人。太子领着父皇旨意,对待李至、
李沆,礼数十分崇隆,每见必先下拜。李至、李沆倒觉太子礼重了,上表辞不敢当。
太宗览表,即手诏赐答。诏云: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
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予之心。
    李至、李沆得诏,复相偕入谢。太宗又面谕道:“太子贤明仁厚,国本是已巩
固的了。但卿等宜尽心规诲的:太子举动如不合礼,必须赞使合礼;太子作事若欠
妥当,必须劝使妥当。
    至若礼乐诗书的义理,凡属有裨益的,这乃是卿等素所熟习,无用朕再絮嘱。
“李至、李沆叩首而退,悉心辅导太子。太子生禀慧质,每受书史,教读一过,便
能背诵。讲寻经义,亦能举一反三。李至因谓李沆道:”太子他日,定是个贤明的
主子哩!“三年二月,太宗寝疾,医药罔效,渐即弥留。宦者王继恩,深知道太子
英明,恐怕太子一接位,自己的这个额外荣宠的宣政使便保不住,因与参知政事李
昌龄、知制诰胡旦等,密谋拥立已废楚王赵元佐。胡旦设策道:”而今朝里朝外,
谁不知楚王是奉明诏废了,而寿王是奉明诏立定的?你我要想推翻两重成案,实是
桩大难的事体。然而只要得娘娘作主,就也容易办了。但娘娘也是个很贤明的,必
得寻出个大道理来,才能煽得动她。喜得楚王恰是居长,我们就拿立嗣以长为顺的
道理,去说娘娘吧。“王继恩道:”不错,不错。准照你的意思,启奏娘娘。“计
议已定,王继恩便乘机密奏与李后。李后听王继恩所奏议的层层有理,很像是一片
忠诚谋国,便也有三分意动;只是她素来不肯轻与国政,故当时只含糊听着,不置
可否。三月,太宗驾崩。王继恩即请李后召楚王入继。李后道:”这等大事,岂可
不先咨询大臣吗?“即谕王继思道:”速去召吕端进来,我自有主张。“王继恩领
命匆匆往召吕端。吕端早风闻得王继恩有拥立楚王的密谋,至是见王继恩传李后懿
旨召他,心知有变,即把王继恩绐进书阁,锁闭他在里面,然后趋见李后。李后见
了吕端,即问:”现在宫车已经晏驾了。自古立嗣以长为顺,而今应该怎样传位呢?
“吕端奏答道:”先帝所以立定太子,就是为的今日,岂容更有异议吗?“李后意
遂定,立传谕召太子入宫,奉至福宁殿即位,垂帘引见群臣。吕端不遽下拜,先升
殿请侍臣卷帘审视明白,然后降陛导群臣,舞拜、呼万岁。是为真宗皇帝。总计太
宗在位二十五年,改元五次,享寿五十九岁,不失是个英明之主;惟一生心事,有
些难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