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姨娘攻略 作者:烟雨江南风沙漠北(晋江vip2012-09-05完结)-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的用了早饭,丽娘吩咐丫头们去西苑叫李妈妈带着瑚哥儿一块儿过来这边集合,等人齐了再一块儿出发。
  
  过了一会儿,人都齐全了,只见赵大家的和单大娘走在前头,丫头婆子们簇拥着丽娘和抱着瑚哥儿的李妈妈一起走了出来。
  
  庄子上的大门大开,在山顶寒峭的风中“吱嘎吱嘎”地作响,上面的铜锁尤为沉重得撞击着门板,两种声音协奏,远远的在山谷里回荡。
  
  门外已经停好了好几辆马车,领头的是一辆翠帷青绸车,几辆黑漆平头车紧随其后。翠帷青绸车边上站了一个大约三十来岁的车把式,外加两个小厮,见两位婆子出来,殷勤上前:“妈妈们好……”说着眼睛已经瞟到了后面的丽娘身上。见管事娘子三禄跟大丫头红衣搀着她,都心知肚明,这就是常听人说起的生了大爷的长子的吴姨奶奶了。于是相继的打千问好,让两个丫鬟把丽娘安安稳稳扶着踩着脚凳上了头一辆马车,随后李妈妈抱着瑚哥儿,红衣搀着吴嬷嬷也跟了上来。其它的丫头婆子们都上了后面的马车。一切都妥当了之后,得得得马蹄声,骨碌碌轮子声,车把式们的吆喝声喧阗着朝东面的驿道奔去。三禄和林旺见车走远了,才回了庄子。
  
  丽娘想到竟然已经离开了,忍不住的悄悄的撩起了帘子的一角,隔着纱窗,只见山间空荡地回想着铜锁撞击门板“吱嘎吱嘎”的声音,还有越来越远的庄子的大门,她忽然眼眶一热,收回了目光再不敢看。红衣见状忙上前,将手帕递给了她。
  
  丽娘接过帕子,低头揭了揭眼角。收回了思绪,抬头见李妈妈怀里包裹的紧紧的瑚哥儿依然在熟睡,就悄声的对她比划了一下,示意让她自己抱一会儿。李妈妈会意的递了过来,丽娘接过,调整了一下姿势,让他舒服躺在自己的怀里。丽娘望着瑚哥儿童稚无忧的粉扑扑的小脸儿,顿时笑了,一扫之前的失落。是啊,就是不为自己,为了瑚哥儿也得好好的走下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车里的人见丽娘又陷于了沉思,瑚哥儿也在睡,一时之间,都静悄悄的,无人敢大声说话。只听见马蹄“得得”声和马车“支支”声向京城的方向而去。
  
  车行了大半日,到了午饭的时间大家都有些饿了,只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没有地方打尖,一行人只好在车上简单的用了些干粮后,继续前行。
  
  刚开始的时候丽娘还觉得新鲜,想要见识一番古代的冬天的风景,偶尔撩开帘子的一角,透过纱窗看看外面的景色,但是时已隆冬,路上的雪也未化尽,到处都是一片枯黄,树也都落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树枝,连鸟雀儿也未见有出来觅食的,一路上少有人烟,颇有一股深冬的萧瑟凝重的味道。
  
  当马车行到神京,快要进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马车自西门人而入。神京是都城,类似于现代的首都城市,是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皇宫位于北面,南面是普通百姓和贫民聚居的地方,东面住着权贵和官宦人家,贾府就在这一区域,西面则是富商和乡绅人家云集的所在。自古以来,京城里就有西富东贵的说法。
  
  京城毕竟是京城,不同凡响,不仅轩阔热闹,且与旁的大城小城相比自有一派雍容华贵的气派。吃用住行,凡是天下有的,京中便一定能寻得到的。
  
  丽娘之前也听吴嬷嬷和丫头们讲过京里的繁华,此时也忍不住要好好的见识一番古代的繁华都市的盛况了。
  
  尽管对京里的繁华早有耳闻,但这一刻,当她真正进入这座城的时候,丽娘还是有些眼晕:从西城门一走进来,放眼望去就是沿着大路两侧一家挨一家的商铺,什么香料脂粉,珠宝首饰,皮毛绸缎,应有尽有。再朝里走,又是一家家的酒楼,书铺,还有卖各种古董字画的铺子等等。
  
  即使已经是隆冬了,但是因近年关,到处行人如织,一片繁华,热闹不已,丽娘只觉得自己的两只眼都不够看。
  
  瑚哥儿这会儿也是醒着的,对这热闹的盛况也是惊叹不已。前回他因病被送到庄子上的时候,一直是迷迷糊糊的躺在丽娘的怀里的,根本没有机会看这些热闹。瑚哥儿睁大眼睛不停的东看看,西瞅瞅,还不停的问丽娘她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丽娘也答不上来,只好求救似的看着吴嬷嬷和李妈妈她们。
  
  吴嬷嬷她们见状也禁不住的笑了起来,便对着外面的铺子一一的解释起来。多宝轩的钗环首饰,霓裳坊的布匹成衣,及墨斋的文房四宝……吴嬷嬷一一细细说着,一会儿是多宝轩的朱钗金簪如何精致繁丽,蝶恋花样式的点翠簪子,祥云飞凤的衔珠钗,又一会儿说及墨斋的书极多,除却一些珍本善本,竟是无所不收的。等看到丽娘和她怀里的瑚哥儿还有李妈妈和红衣都听得入迷了,她便提起夜市里的热闹,小吃细点,杂耍奇物,种种样样都极为不同,什么酸辣萝卜,碎末肉馒头,锦带酥、白果酥饼等等,不一而足。
  
  当吴嬷嬷说的口干舌燥的时候,已经过了西城,马上就要进入东城了,也就是说即将要进入贾府了。这是那些热闹喧哗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马车越往前行,越是安静。有一种肃穆庄重气氛扑面而来,车里的人都不禁住了话头,丽娘也收了笑脸,紧紧的揽着瑚哥儿,正襟危坐的。
  
  又行了小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丽娘想道:“这就东府宁国府了,这会儿不知道贾代化死了没有?贾敬应该还没有去城外的道观里和那些道士们胡乱鬼混吧。”
  
  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丽娘他们在此下车,丽娘抱着瑚哥儿换上了四个婆子抬的轿子,其他的人也都下了车随轿子步行。一行人却不走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丽娘想想也是像她这种妾室估计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走正门了,更何况平时这正门也是没有正事不开的,除非是皇帝或皇子龙孙亲临,迎送圣旨,年节祭祀,娶妻嫁女,家中丧事。
  
  行至一垂花门前落下,那抬轿的婆子们俱肃然退出,吴嬷嬷上前打起轿帘,扶着丽娘下了轿,李妈妈上前抱起瑚哥儿紧随其后。丽娘扶着吴嬷嬷的手进了垂花门。垂花门前又来了几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拉过一辆翠幄清油车来,吴嬷嬷扶着丽娘坐了上去,李妈妈又递过瑚哥儿给丽娘抱着,众老婆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驾上驯骡,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入一黑油漆大门内,至仪门前方下了车。可见因着贾代善还未去世,贾赦还未承爵,也就住不了正房。只是不知后来,贾赦承袭了爵位,为啥也没能住进正房,这算不算红楼的未解之谜啊?
  
  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房、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好。及进入正室,早有许多艳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赵大家的也走在前面引着丽娘和抱着瑚哥儿的李妈妈径直走了进去,看也未看周围的那些人一眼。
  
  丽娘也没心思注意这些小细节,只顾着跟着赵大家的步伐,心想这回该见到传说中的大奶奶,也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张氏了。
  
                          
作者有话要说:收藏过的亲们,都给撒点花儿吧,谢谢了。




☆、第 17 章

  第十七章
  
  丽娘只见到处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还有几个未留头的小丫头也在一旁玩耍,一见他们来了,都笑迎了上来道:“刚才大奶奶还念诵呢!说晚饭之前怎么着也该到了的。可巧就来了。”于是其中一个穿着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年轻丫环一面打起帘子,一面对里面通报说:“瑚哥儿和吴姨奶奶到了。”
  
  丽娘低着头跟着丫头的步子进了房,只见地上铺的是光滑如镜的大理石砖,承尘上绘着色彩鲜艳的绘饰,挂着联三聚五羊角宫灯。中间堂上挂着一幅唐伯虎的美人图,长案正中摆着个掐丝珐琅的三足香炉,檀香的味道正从那香炉中袅袅散开。长案的左边供着个尺高的紫檀木座青玉浮雕福寿如意,右边供着个汝窑天青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