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云天.风云变-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歌声凄婉苍凉,每一句都仿佛刺中自己心中最痛的地方。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可叹,和晚晴成亲后,便是聚少离多。如今,月已再不能圆!

不知不觉中,顾惜朝绕过一丛湖石花草,前方松下一人黄冠缁衣,正端坐拂琴。身旁一块奇石上放着一具酒盏,几名兰衣侍者躬身而候。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歌者唱得专注倾情,听的人也心痛不已。一曲尚未奏完,顾惜朝已经眼眶湿润,喉中郁结,魂游物外。待最后一个琴音弹毕,奏者听者都深深地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中。良久,抚琴人那头一声叹息,才令顾惜朝回过神来。正欲退出,只见抚琴人抬首,一双眼睛半醉半朦胧,正对上顾惜朝的目光。四目相对,一时间两个人都愣在那里。

抚琴之人,正是当年被自己逼下皇位的徽宗皇帝。

只两年光景,作了太上皇的徽宗已老态毕现,鬓边添了不少风霜。身边只有寥寥几名侍者,再不似先前前呼后拥的风光。令人不禁感叹世态炎凉,一朝大权旁落,便人走茶凉,哪怕这权只是落在自己的儿子手中。

“惜朝!”徽宗赵佶摇晃着站了起来,口气中听得出三份醉意,“是你吗,惜朝?”

顾惜朝的双腿像钉住了般,挪不动半步。这个能唱出如此深情感人词句的人,竟是自己从幼时起一直痛恨的薄情寡义之人。

赵佶一步一步走到顾惜朝近前,一只手颤颤巍巍伸出,又怯生生缩了回去。这个方才还借一张琴抚出花落云开,风入松林的手,此时却笨拙起来。

“惜朝,自上次一别,朕心中无一日不自责,无一日不牵挂。责自己当时年少欠虑,铸成大错,令你母子二人饱受磨难。而你母亲依兰香消玉陨,更令朕无法弥补当年的罪孽。幸而苍天有眼,让我们父子相见,却没成想,短短一聚后你便杳无音讯,朕是以日日牵挂,希冀你平安。今日终于又得一见。。。惜朝,你能原谅朕吗?”

自责?刚才那首词可是唱给母亲的思念?凭着一首词,几滴泪,便想要求得原谅,获得良心上的宁静?

顾惜朝从来就没打算原谅过这个人,这个自己和母亲悲剧命运的原创者。可迎着赵佶盈满了浊泪,充满了期待的双眼,不知为何,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惜朝,朕虽然后宫妃嫔众多,可唯有对你母亲的感情,才是出自单纯少年心;这么多年过去了,唯有和依兰的那段爱恋,才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无奈当时皇兄仙逝,朕初登基,家事国事缠身,一时疏忽,无暇顾及依兰。待想起时,为时已晚!朕那时并不知道你母亲已有身孕。。。”两行泪夺眶而出,赵佶并不擦拭,双手却握住了顾惜朝的肩头,“。。。惜朝,朕身为皇帝,看起来是无所不能;可生在皇家,也有那许多可以与外人道,和不可与外人道的身不由己。你,你明白吗?”

他怎能不明白?他从烟花柳巷一路走来,体会最深的恐怕就是“身不由己”这四个字。身在江湖,为了生计随波逐流的身不由己;追杀戚少商时,为了证明自己而受人操纵的身不由己。。。自己有什么颜面去怪罪眼前的这个男人?自己不也同样为了这个“身不由己”,害得心爱的女人自刎而去?! 

“惜朝,”赵佶握紧顾惜朝的双臂。那双细纹密布的眼睛,端详着这张年轻俊美的面庞,“你肯原谅我吗?你愿意,原谅你父亲当年的无心之失吗?”

透过那双眼睛在恳求自己的,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是那个冷漠无情的负心之人;而是一个和自己同病相怜,血脉相连的男人,是自己的熟悉又陌生的父亲,是自己在这世上最远又最近的亲人。顾惜朝望着那双期待的眼睛,不由得默默点了点头。

赵佶正自欣喜不已,顾惜朝却轻轻将他的双手推开,“殿下,时候不早,惜朝请辞了。”

笑容僵在赵佶的脸上,刚刚浮上心头的喜悦被顾惜朝随之而来的冷漠冲淡。惜朝这是原谅了自己吗?

顾惜朝决然转身离去,脚步匆匆,心事满怀,眼前怎么也摆脱不了赵佶悲喜交加的眼神。自己刚才算是原谅了赵佶吗?是原谅,还是同情?是原谅赵佶,还是原谅自己?


顾惜朝回到住处时,赵构已经候了多时了。 

“多日不见,顾爱卿不改往日风神俊朗,更添了不少威武之气啊。”赵构这番话发自内心。顾惜朝步入门来,身影从夕阳溶入烛光,气定神闲,比之当年的锋芒必露,又多了几分淡定从容。“一别两年,朕为了寻你可谓煞费苦心。”赵构一边说,一边围着顾惜朝踱了几步。

赵构背对着烛光,令人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但听刚才的口气,似乎是话中有话。顾惜朝沉声道:“陛下,当日臣一时不慎,受了苦毒之伤,远去秦州寻觅解药。情况危急,是以不告而别,望陛下恕罪。”

赵构轻轻一笑道:“哪里有什么罪,朕只是遗憾寻不到爱卿,无法论功行赏。不过,朕听说,你后来去了西夏,还在西夏当上了将军?”赵构一双微微带笑的眼睛盯着顾惜朝,似乎真的是要向顾惜朝求证。




回想起在晚晴墓前,铁手的口气略带焦急,似乎对这次自己进宫颇为担心。如果没有猜错的话,铁手是在暗示自己,赵构有可能已经知道了自己是皇子。

现在看来赵构对自己在西夏的经历也颇为了解。难道赵构是要拿自己的西夏之行做文章?说什么论功行赏,怕不是另有目的。不过即便自己在西夏领兵作战,也是讨伐辽国,与大宋利益无损。想到此,顾惜朝道:“回陛下,确有其事。”

赵构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渐渐绽放开来,最终爆出一串朗声大笑,“好!敢做敢当,英雄胆识!”静了一下,收起笑容道:“朕知道,你胸怀大略,一心想要施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本也没错。只可惜你一番雄才伟略,怕不是卖错了人家?”

“皇上,臣在西夏所为,虽算不上报效大宋,但自问也并无愧对大宋之举——”

不等顾惜朝说完,赵构便拍了拍顾惜朝的肩膀,笑道:“呵呵,朕相信你。”赵构一边慢慢来回踱着步,一边道,“朕还知道,你曾经带西夏兵马,解过大宋兵围。爱卿对朕,对大宋衷心一片,朕当然不会怀疑。”

“况且,你此番在西夏领兵打仗,熟知西夏人用兵布阵之法。现下回到我大宋,实在是朕的福分。”赵构说到此,停住了脚步,一脸肃然道:“你可知道‘平夏城’?”

顾惜朝道:“陛下是指那建在好水川北,为了扼制西夏而建的‘平夏城’?”这平夏城建于自徽宗年间,自建城以来,一直战火不休,在刀光血影中不断更迭着主人。顾惜朝在西夏时也听到过平夏城一带逃亡的夏人所作歌谣,哭诉背井离乡的悲愤和苦楚。

赵构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是。西夏与我大宋征战连年,屡屡犯我边境,实在可恶之极。西夏原本依附于辽,这回宋金联手灭了辽,西夏又弃辽投金,趁机得了不少城池,疆土向东南扩张,成了我大宋更大的祸患。”

“更为可恨的是,这个至关重要的平夏城,现在落入西夏人手中。朕为此事寝食难安,打算派兵将平夏城夺回,以此城为据,对西夏蛮夷大张挞伐。”赵构望着顾惜朝道:“若是顾爱卿出马,以爱卿的智谋和对夏人用兵的熟悉,此城必定唾手可得。”

顾惜朝心中一紧,略加思忖道:“平夏城确实应该收回。但依臣之见,现在与西夏开战,时机不合。”

赵构脸色沉了下来。“你倒说说看,怎么个时机不合?”

顾惜朝无视赵构脸上的不悦:“恕臣直言,如今天下新三分之势初定,金在宋之正北,宋金之交,地广平,利驰突;而宋夏边界高山突兀,道路险阻,夏又远在西北一线。依臣看,金之野心,不止于吞辽,是以大宋现在最大威胁是金而非夏;臣以为,金国兵力不容小视,唯今之计,与夏结盟,实为上策。金兵虽强悍,仍会忌惮宋夏合力。”

赵构的脸渐渐堆起了阴霾,“这么说,你是要朕把父皇一手建起的平夏城拱手让与西夏了?还要朕与西夏结盟?哼!西夏小小蛮夷之邦,个个都是骑在马上的粗鄙之人,怎么配和我天国上朝联手?西夏的李乾顺本应向朕俯首称臣,他竟还自称皇帝,妄想和朕平起平坐!”

赵构每说一句,顾惜朝的心就沉下去一分。看来李乾顺当日所说非虚,并非西夏不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