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观二年-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十疑案(上)
毫无疑问,赵桓是不该来的。
赵棫看了看旁边的嘉德,轻蔑的一笑,轻轻道:“姐姐,我最讨厌女人在我面前耍弄心计。”说罢,他一闪身,从高鹰翰的手中抽出剑,顺手一抹,割断了曾夤的喉咙,血溅到嘉德的衣袖上,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左位将军,还没有一丝反应,便倒地而毙。赵棫的剑也在一瞬间“咣当”落地。这出其不意的致命一击,让在场的所有人甚至蔡鞗都为之一惊。赵桓刚走到门口,未曾看到适才那一幕场景,然而已经气绝的曾夤和吓得面无血色的嘉德,让他脑中一片空白。嘉德手中的帕子再一次飘落到地上,轻柔的像缕无助的羽毛。
“姐姐,今日要怪就怪你自己吧。”赵棫俯身拾起丝帕,擦拭着剑刃上的残血。
嘉德蹙眉凝眸下留下两行泪。
赵棫转身间注意到了门外的赵桓,随即轻声道:“曾夤不是我杀的,对吗,姐姐?”
嘉德低下头,她始终无法拯救自己的丈夫,但是她也全然没有指责赵棫的心情。
“棫,你……”赵桓抬头看着冷漠的棫,眼中泛着泪光。面前这个曾经与他亲密无间的兄弟,居然充当了这场血案的见证人。
“其实曾夤该死,谁也救不了他。”赵棫一派漠然,他把剑放回高鹰翰的剑鞘中,“姐姐,节哀顺便。”说着便向外走去。
赵桓站起身,大喊:“站住!”
赵棫止步回头,见嘉德吐了一口血,昏倒在地。
蔡鞗紧张的看了赵棫一眼,急忙上前把住嘉德的脉,道:“快,要请大夫!”
仆人们把嘉德抬入屋中,然后快马去请大夫。赵桓看着地上的血,步步逼近赵棫,呼吸沉重,突然一拳打到他的脸上。
一个趔趄,赵棫退后几步,并没有还手,血丝从嘴边微微渗出。
赵桓尽量压制住心中的怒火,保持着大宋皇太子的风度,咬着牙吼道:“是你杀了驸马?”
赵棫看了看高鹰翰,又看了看蔡鞗,除了嘉德以外,他们是当时唯一在场的证人。赵棫极其冷静的抹了抹嘴角的血:“他是自杀。”
“他为何自杀?”赵桓也在试图说服自己曾夤是自杀的事实,但是任何人都能看出其中的漏洞,因为曾夤根本不具有死亡的勇气。
赵棫看到了赵桓脸上浮现出来的犹豫,浅然一笑:“太子认为是我杀了他?我想这种事开封府会处理的。”
赵桓眼见大夫被家仆接近府,匆匆向寝室走去。他冷冷的道:“待姐姐醒了,自然会知道。”
赵棫从容的拂了一下衣袖,转身离去。他的背影对赵桓来说显得陌生而残忍,或许他们都肩负了太多的东西,或许他们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可是今天的结局又是何等的酸涩,让他不得不再次为岁月变迁而感叹。
曾夤的死对于朝廷来讲并不算一件坏事,包括赵佶都在心中暗暗庆幸,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嘉德的死讯。这个天生善良而柔弱的女子再也没有醒来,为此,大内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气氛里,同时也让曾夤之死成为了开封府内最大的疑案。
章·十一疑案(中)
其实,驸马的死因一幕了然,无论从伤口的深浅还是尺寸看,那都不可能是自杀,然而,正因为这宗案子牵扯到了皇室,所以整个参审过程中,没有一个官员提出置疑。而此时,赵棫也必须为他看似轻狂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梁师成在益王府门口宣读着赵佶的诏书,因涉嫌逼死驸马,他被软禁在王府内,不得外出半步,直到开封府审查完此案再做安排。自此,益王府内充满了酒气和器物打碎的声音,与每个失意的贵族王孙一样,赵棫疯狂的酗酒,缠绵于蓉儿和醉生梦死的优柔之间,不务正业。周瑾不止一次的发信给皇后求救,可是一切的辛苦都是徒劳,外界的消息似乎已然石沉大海。
开封府虽未结案,但任何人都清楚的知道,曾夤的死无法再追究下去。为了让嘉德死后瞑目,赵桓在矛盾的心情下,选择了向赵佶提出对此案的迷惑。正当赵佶决定家派东宫人手前去撤查的时候,圣芯信步走进文德殿。赵佶惊异的看着她:“圣芯?”
“父亲,您认为曾夤的死还有必要再查下去吗?”圣芯瞥了瞥一旁的赵桓。
赵佶走下台阶来到圣芯身边:“为何没有必要?”
“难道曾夤不该死吗?”圣芯继续问。
赵佶皱了皱眉。
“他在父亲的庆宴上调戏蓉姐姐,不仅使得宴会不欢而散,还令蓉姐姐失去了孩子,这一切早就构成了亵渎皇权和皇亲的罪名。”圣芯口中振振有辞,毫不留情,“父亲不认为他应该被赐死吗?”
“可他毕竟是你姐姐的驸马。”赵佶有些疑惑平日从不涉足闲事的圣芯为何突然这样认真。
圣芯道:“姐姐若是还活着,他就是驸马。如今芮姐姐已经过世了,他就算真的被棫哥哥杀死了,又怎样?父亲不会想为这样一个人而给棫哥哥定罪吧?”
“圣芯!”赵桓略带怒意的看着圣芯,“这是国家的法律制度,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圣芯丝毫不被赵桓的气势吓退,并质问道:“桓哥哥当初在比武场刺伤棫哥哥的时候怎么不说这种话?”
赵桓顿时语塞,脸色黯然的避开圣芯直视的目光。
赵佶似乎对于这一大段争吵全无兴趣,他若有所思的对圣芯微笑道:“小丫头,你今天说话为何这么一本正经,看来真的是长大了。”
圣芯紧张的表情渐渐放松下来,露出俏皮的笑容。
赵佶当即对赵桓说:“你这个做太子的还说不过一个小丫头。”说着,他又从桌上拿起一本折子,递给赵桓,“告诉开封府的人,朕对他们的看法没什么意见,让他们尽早结案吧。”
赵桓正想说些什么,却见赵佶已经拉着圣芯的手走进侧殿。
夕阳下,赵桓突然感受到一股横亘在亲情和正义之间的利刃。
圣芯是个把感情当作生命全部的人,正因为宫内有一个如此支持赵棫的妹妹,他才敢于对曾夤下手。高鹰翰在得知了赵棫内心深处真实的谋算后,突然发现了这个人的可怕。
“如果嘉德帝姬当时醒来指证你,你岂不是百口莫辩?”高鹰翰站在益王府后的树林内。
赵棫摇摇头,他的身上还带着酒气,这些日子,他几乎泡在了酒缸内,但实际上他的意识比任何时都清醒:“芮姐姐是那种温和的女子,她之所以维护曾夤,只因为曾夤是她的丈夫。如今曾夤既已死了,她决不会为了报仇而追究下去,毕竟是曾夤有罪在先。况且……你和蔡鞗都在作证曾夤是自杀。”赵棫的语气如同往日一样自信。曾夤的死只是赵棫一手策划的小阴谋,这一切只为那紧随其后的一幕精彩大戏。
章·十二疑案(下)
日子静静的过了半个月,嘉德和曾夤的丧事已经办完,宫内好不容易又恢复了平静,可是东宫那一声石破惊天的喊叫声撕破了万籁俱寂的夜空。谁也不会想到,赵棫的计划便在这时悄然上演。
东宫的深夜,一道黑夜快速穿过熏阳殿后的长廊。
“啊!”当守夜的侍女询查入赵桓的房间并点燃蜡烛时,回头见到纱帘后的床上缓缓留下红色血液,不禁大叫起来。
侍卫连忙跑进来,床上的人已经气绝,在那人的心口准确的插着一把匕首,拔出后,在刃上刻有“益”字,众人愕然。
此事非同小可,立刻惊动了朝野上下。
文德殿的早朝上,群臣议论纷纷,各持己见,似乎都在争相担忧着太子的安危。
政治与假面戏一样,想要登台的人都必须携带面具,这不是虚伪,而是规矩。
赵桓注视着那些大臣此刻的嘴脸,突然有一种企图解开他们面具的冲动,那下面,必然藏着他无法想象的真实面孔。
这时,郑居中的话将赵桓的思绪打乱:“陛下,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应该尽快拘捕益王赵棫。”
“郑大人,一个‘益’字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益王现正被软禁于府内,如何行刺?”童贯上前冷语反驳。
“宿元景,你是负责彻查此案的人,你有什么看法?”赵佶阴着脸问。
“禀陛下,臣现在并无实证,不敢断言,但据臣多年的经验看,此事并非是行刺这样简单。”宿元景严肃的回答,“从尸体看来,作案者应为一个高手,一刀致命,毫不犹豫,想来目标一定是要取太子殿下的性命。可是,一个如此高明的人,怎么会在作案之后将一个刻了字的凶器留在现场?”
“宿大人此话差矣,所谓百密一疏。任何高手在行刺时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况且还是在东宫,刺客难免慌张,所以犯些小错,并不奇怪。再说,前几日太子曾因嘉德帝姬之事与益王有过争执,益王为此行刺太子并非全无缘由。”郑居中极力去干扰宿元景的推理。他的目的很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