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的风采-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美的指挥家,这一年法国国立交响乐团亦将他聘为客席指挥,到了1982
年,他又担任了闻名于世的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 80 
年代后期,马泽尔重返美国,接任了另一位著名指挥家安德烈·普列文留下
的空缺。担任了他家乡的匹兹堡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并在1987
年率该团到我国进行了成功的访问演出。

马泽尔的指挥生涯是异常辉煌的,当许多人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步人老年
的马泽尔指挥1994 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的精采镜头时,都不免对他那具有
传奇般色彩的艺术生涯感慨万分,他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从童年、青年、中
年到老年始终伴随着指挥事业的人,在这漫长的指挥家之路中,马泽尔是一
位走得最高最远的艺术家。当年,只身来到欧洲的马泽尔凭着自己坚韧不拔
的毅力和巨大天才,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般的业绩,1960 年,30 岁的马泽
尔在著名的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成功地指挥了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并
成为在这个重要音乐节上担任指挥的第一位美国指挥家,后来,他又在1968
年和1969 年,两次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指挥了瓦格纳那部庞大的四联剧《尼
伯龙根的指环》。与此同时,他还多次在柏林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这
样的超一流交响乐团中担任客席指挥,并且指挥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演出。
另外,他还在60 年代的末期指挥德意志歌剧院,将意大利现代作曲家达拉皮
科拉的歌剧《优利希斯》首次搬上了舞台,这一切天才而又显赫的功绩,使
得他在人们的心中牢牢地树立起了著名指挥大师的光辉形象。

马泽尔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天才的指挥家,是因为在他的身上具备着作为
一个指挥大师所应具有的全部素质。他有着极其敏锐的固定音高听觉,细致
人微的节奏感觉、准确得令人吃惊的音乐记忆力以及自然、生动和激昂的音
乐性,由于他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同时又能够演奏交响乐队中的多种乐
器,因此他对器乐的性能及其在管弦乐组合中的作用了解得十分透彻,这些
突出的特点和优越的条件,都是他能够轻松自如地驾驭管弦乐队的直接原


因。马泽尔的音乐记忆力之强是十分闻名的,据他自己来说,在百分之九十
五的情况下,他指挥时是不着总谱的,这种背谱指挥的方法,使他能有更多
的机会和余地来与乐队进行音乐上的交流,使之得到更为生动的效果,当然,
这种方法是需要超乎寻常的音乐记忆能力的,而马泽尔则恰恰在这方面是一
位天赋极高的大师。

马泽尔的指挥技艺是高超的,有的评论家甚至将他称为“专业中的大
师”。作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马泽尔有着十分谦逊的工作作风和个性强烈
的艺术家风度,他在训练乐队时有着非常有效的方法和循循善诱的特点,而
在演出时又有着强烈的激情和被人称作“魔力”的控制能力,他的指挥棒技
艺十分出色,带之以来的是极其清晰和富有韵律的节奏感觉,很多看过他指
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潇洒、自如、轻松和流畅。他那极富魅
力的指挥手势和表情,像魔术师施展的法术一般,引导着乐队奏出变化丰富
的美妙音乐,使听众不由自主地陶醉在其中而变得忘乎所以。

马泽尔是一位具有全面和高度修养的指挥大师,他精通自然科学和语言
学,会说六种不同国籍和民族的语言,同时,他还是一位通晓文学艺术的人,
其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最后一位神童》就是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例子。除此
之外,马泽尔对哲学和宗教方面的研究也是颇为深刻的,有意思的是,作为
一名西方艺术家,他却十分崇尚和迷恋东方的佛教,而正是这种古老的宗教,
使得他在人生和艺术上学会了克制与豁达,也正是这种克制和豁达,最终成
了他攀登艺术高峰时所必须具备的思想修养和重要前提。

用现今评论艺术家时的一个常用词来说,马泽尔的确是一位“全能型”
的指挥家,在当今的指挥家当中,他是一个真正精通歌剧和交响乐指挥的大
师。在指挥歌剧方面,他不但擅长指挥德国和意大利歌剧,而且也非常善于
指挥法国等其它国家的歌剧,而在指挥交响乐方面,他所涉及的范围就更加
广泛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德、奥、法、美等国家的作曲家的作品以外,
他对于俄国音乐的演释,也有着极其出色的能力。

马泽尔指挥曲目的广泛是非常令人惊讶的,从这方面来看,无论是贝多
芬时代的古典主义作品,还是柏辽兹、马勒时期的前后浪漫主义作品及斯特
拉文斯基时代的现代主义作品,他几乎没有什么不善于涉猎的,当然其中最
为精湛的,还是要数柏辽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威尔弟、西贝柳斯、马
勒、普罗科非耶夫以及格什温等人的作品。

马泽尔从一个指挥神童走向一个指挥大师,确实是一条极其不平凡的道
路,这里面固然集中了他在这方面的巨大天才,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为了追求
崇高的艺术目标而进行的刻苦努力,今天,当人们感叹这位从神童到大师的
杰出人物的辉煌生涯中,感受最深的还是他那对艺术执着追求的伟大精神,
而这种伟大的精神,就是他为所有后代指挥家们树立的最为光辉的榜样。{ewc 
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246_1。bmp} 


前苏联指挥界中的一代英才——罗杰斯特文斯墓

(Gennady Rozhestvensky,1931 一)

如果说在前苏联的指挥界中,姆拉文斯基是20 世纪早期最具国际影响的
人物,康德拉申是20 世纪中期的国际指挥巨星的话,那么在20 世纪的中后
期,前苏联在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活跃的指挥大师,就要首推罗杰斯特文斯基
了。确实,在当今的世界音乐舞台上,这位精力充沛而又性格豪爽的指挥家,
曾在许多的方面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他在国际音乐界中所获得的
众多殊荣,已经充分证明了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多么的显赫和富有意义,
正因为有了这种显赫的成就和重要的意义,他的名字才被作为20 世纪世界著
名的指挥大师而堂堂正正地书写进世界指挥艺术的史册中。

金纳迪·尼古拉那维奇·罗杰斯特文斯基是于1931 年出生的前苏联指挥
家,他的家庭是莫斯科的一个音乐家的家庭,父亲阿诺索夫是前苏联著名的
指挥家和指挥教育家,母亲娜达丽娅·罗杰斯特文斯基是一位著名的女高音
歌唱家,有意思的是,小罗杰斯特文斯基并不是像以往的人那样随父姓,而
是沿用的他母亲的姓氏。罗杰斯特文斯基出生在这样一个音乐气氛极为浓厚
的家庭里,从小受到了非常出色的艺术熏陶,并同时接受了极其严格的音乐
培养和训练,在他只有八岁时,父母便把他送到了莫斯科的格涅辛音乐学校
里学习钢琴,十岁时又进入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中随他的父亲学习指挥,同时
还继续跟随伊格姆诺夫学习钢琴。从这以后,他在学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很
大的进步,在学生时代时,他已作为一个少年指挥家而活跃在舞台上了。
1955 年,罗杰斯特文斯基从莫斯科音乐学院学成毕业,当年便以指挥普罗科
菲耶夫的舞剧《灰姑娘》大获成功而获得了极大的声誉,第二年,声名显赫
的前苏联大剧院便聘请他担任了该院的舞剧指挥。 1961 年到1973 年,罗
杰斯特文斯基担任了长达12 年之久的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和常
任指挥,在这期间,他曾多次率团在欧、美、亚等各国进行广泛的旅行演出,
为该团在世界上赢得了十分响亮的名声,而这时的罗杰斯特文斯基,也已经
是一位颇露锋芒的著名指挥家了,就在这段时期中,他还于1965 年至1970
年兼任了五年前苏联大剧院的首席指挥,同时开展了他的交响乐、歌剧和舞
剧三位一体的指挥生涯。 1974 年,罗杰斯特文斯基首次在国外担任了职
务,这一年,他受聘担任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 1978 年,
他又兼任了在世界上负有盛名的英国BBC 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于此同时,
美国的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和英国的伦敦爱乐乐团,也纷纷将他聘为首席客座
指挥。随着他在国际上参与的活动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乐团认识到了他
的杰出才能,一时间,他一下成为国际上最为繁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