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间谍-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尔正往车站走去,突然从拐角处窜出一个人和一条狗。那条狗猛扑过来。虽然那
个人吹了一声口哨,把狗唤回去了,毛雷尔却恼羞成怒,警告那个人:下次再发生
这样的事情,他不但要开枪把狗打死,还要把人打死。几天以后,卡纳里斯把毛雷
尔介绍给一个人,这个人恰好就是那条狗的主人“海德里希先生”。海德里希说他
已经认识毛雷尔;他就是曾经想打死他的那个人。卡纳里斯立即问道,  “是吗?
什么时候?”但是这位满头白发的海军上将似乎缺乏个性力量去同魄力粗犷的海德
里希进行斗争。有一次,海德里希告诉他,一位新教牧师(卡纳里斯的一位相识)
还在继续进行反纳粹活动。卡纳里斯本当要问,这个人在集中营里怎么能进行这样
的活动?但是他却保持沉默。另有一次,海德里希表白自己一直是反对砸玻璃窗那
天晚上发生的反犹太人暴乱的,  自己参加那次行动,只不过是在执行他的命令,
他听了以后照样一声不吭。
    卡纳里斯面临的另一个紧急问题,是谍报处的机构在迅速扩大。卡纳里斯就任
后不到十一个星期,希特勒宣布恢复征兵和扩军。军区数目从七个增加到十二个,
每个军区设一个谍报站。不仅谍报站的数目在增加,每个谍报站的人数也在增加。
在二十年代,每个谍报站只有一至两名军官。在一九三七年,仅慕尼黑谍报站就有
十名军官。另外还有土兵,文职官员和雇员。
    卡纳里斯还预见到,自从一九二八年以来一直是军队的“唯一情报收集站”的
谍报处,将重新变成纯粹间谍机构。
    在他上任的头一年,这个变化过程还未开始之前,谍报处共有六个组:一组,
陆军谍报组。二组,密码中心。三组,反谍报组。四组,破坏和暴动组。五组,海
军谍报组,包括驻海军通讯情报处联络处。六组,空军谍报组。密码中心和罗韦尔
的空中侦察中队脱离谍报处,使这个机构不再起非谍报活动的作用。一九三六年的
一次改组把几个谍报组集中起来,从而加强了这个机构在谍报方面的工作。这次改
组将一,五、六组划归一组组长指挥。与此同时,六组重新编为七组,驻海军通讯
情报处联络处编为四组。二组空缺起来。
    一九三八年六月一日谍报处进行的一次新改组,使这个机构朝着专门从事谍报
活动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达到顶点,因为经过这次改组,谍报处升为谍报局——级别
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其他机构一样得到了提升,目的显然是使这个新指挥机构享
有较高威望。谍报局一处专门负责武装部队的全部间谍活动,陆、海、空军的谍报
组成为一处的组级机构。七组即破坏和少数民族暴动组成为谍报局二处。三组即反
谍报组成为谍报局三处。原来的二组取消。第四组即驻海军通讯情报处联络处,并
入纳粹党对外处,对外处在同一天划归卡纳里斯的谍报局。对外处最初处理涉及德
国武装部队的国际法和国际条约,后来它的作用逐渐加强。它主要向武装部队最高
统帅部提供有关外国政治局势的情报,只要这种情报是涉及军事问题的。它为最高
统帅部分析外国报刊,使最高统帅部同外交部保持联系,并且充当德国军队驻外武
官和外国武装部队驻柏林武官的联络处。这个处的处长,从一九三八年夏到战争结
束时为止是利奥波德·比尔克纳海军上校(后来升为海军中将)。一九三九年,卡
纳里斯在总部增设一个中心组,从而完成了机构的改组。中心组组长是奥斯特上校,
就是那个打网球时坐了一屁股泥的奥斯特,从此他成了卡纳里斯的参谋长。这个组
处理人事、财政和其他行政问题。比如,它的一个小组集中保管特务的档案,这些
档案装在大型金属桶里,桶顶有开口。每个特务都有一张档案卡,如果档案材料太
多,一张卡片填不下,就立一个档案袋。
    卡纳里斯的工作不仅仅是管理自己的机构,希特勒还利用他作私人使者和收集
情报。卡纳里斯在布加勒斯特同罗马尼亚独裁者会谈,在马德里会晤西班牙参谋长
和佛朗哥,在罗马会见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倒台后会晤意大利情报头子。
    他为了维护自己机构的利益,同其他政府机构进行斗争。法国陷落以后,意大
利人企图独霸法国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卡纳里斯敦促德国参与霸占,因为那里的港
口,为同北非和世界其他地方进行联系提供了最优良的交通便利条件,他的这场斗
争失败了,但是却赢得了另外一场斗争的胜利。在一次部际会议上,有人认为谍报
局特务不应该扮作商人渗入北非,因为这种做法促使法国更加抵制德国的经济活动。
卡纳里斯提出异议,他说收集盟军在德国以南地区活动的情报无比重要,外交部终
于让步了。
    在谍报局内部,那些并非从事收集情报的单位所承担的任务,使他不能专心致
力于谍报工作。他同耶路撒冷大穆夫提⑩磋商如何进行破坏。他亲自承担谍报局对
外处在武装部队和外交部之间执行联络的任务,向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报告一位高
级美国外交官访问罗马和柏林的情况。看起来,他提供间谍情报,的确还没有他做
其他事情来得经常。他向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高级军官频繁递交的报告,很少涉及
间谍情报。他时常向哈尔德报告总的形势,他会见希特勒有几十次。他参加过讨论
如何攻打比利时要塞,例如“坚不可摧的”埃本·埃马尔要塞的历时两个半小时的
会议。他向执行破坏任务的部队介绍了荷兰军服是什么样子。在波兰战役期间,希
特勒问西线有什么情况,卡纳里斯说法国正在准备进攻萨尔布吕肯,希特勒不相信
这个消息。  “我不相信法军正好要进攻萨尔布吕肯地区,因为我们在那儿的阵地
最坚固。”
    希特勒猜对了。另有一次,卡纳里斯把一件不该泄露的事情,泄露给意大利人,
被希特勒臭骂了一通。
    卡纳里斯反倒觉得“同希特勒可以谈论问题,他是讲道理的,如果你说得得当,
他是能够理解你的观点的。”这是因为,在一九三八年以前,卡纳里斯一直是拥护
希特勒的。
    卡纳里斯在那一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半带自传体地写道:“正如战前军官必
然是君主制度的拥护者一样……今天他成为国家社会主义者……自然就可以理解了
……德国军队将成为国家社会主义意志的发展工具。”希特勒并吞奥地利之前一个
月,卡纳里斯亲自导演了一些欺骗活动,给人造成德国正在为这次入侵进行认真的
军事准备的印象。几个星期以后,他对一群情报参谋官说,他希望他们按照纳粹方
式行动,他还老老实实地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脱离纳粹党,将会受到惩罚。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抛弃纳粹主义。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是反对污辱犹
太人的。他批评党卫队审问有同性恋嫌疑的陆军总司令的“卑劣作法”。后来他大
概发现,迫使这位总司令辞职的上述指控,实际上是纳粹党的一次卑鄙陷害,目的
是要让一个比较亲纳粹的人来代替他。最决定性的因素,或许是两个强烈反对纳粹
党的军官(奥斯特是其中的一位)来到他身边,担任他的四名直接下级中的两名下
级。
    在英国对德宣战的那天晚上,卡纳里斯和三位下级正在访问一位负责反谍报的
盖世太保官员的家庭。那位官员及其妻子担心战争将旷日持久;他的三位下级认为
德国能很快赢得胜利。卡纳里斯没有说话。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他的同事明显看
到他对战争深切地表示悲观,或许是因为他认为德国没有作好准备,注定要失败。
这显然使他更加坚定地反对这场大规模破坏战争的制造者。不久人们就把他当成反
希特勒抵抗运动的成员。
    但是,他并没有做反对希特勒的事情。原因在于虽然他憎恶希特勒,却热爱德
国。然而为德国效力也就意味着在帮助元首。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在折磨着他。他
本来和蔼可亲,讨人喜欢,现在却变得郁郁寡欢,神色紧张,越来越向他的那对小
狗寻求寄托,喝酒也比平常多起来了。他的绝望,如同他的处事方式一样,有时以
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
    每当他的下级向他汇报情况,他非常仔细地进行询问,弄得下级开始怀疑自己
的消息是否可靠的时候,他总是说:  “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