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间谍-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捣巴勒斯坦,同将从俄国挥U币南下的德国部队会师的时候,截收的电报告诉他
英军原来准备在什么地方建立防线,以及他们后来改变计划的情况。
    但是,如果没有燃料,即使最勇敢的将军也不能前进。
    对他的生命线的最大威胁是马耳他。这个棘手的小岛,英国在地中海上位于西
西里与北非之间的一座堡垒,成了英国舰船和飞机袭击他的供应船只的基地。轴心
国打算日夜空袭马耳他,把它炸个稀巴烂,使它屈服;英国则要加强它的防务、使
它武装起来。虽然德国人非常清楚这个小岛的重要性,当他们听到费勒斯在四月底
发的一份报告的时候,却感到高兴。这份报告说,由于缺乏弹药,一半的高射炮不
能发射,空袭使岛上居民死伤殆尽,如果德国继续进行空袭,护航运输船队又不能
到达的话,  “马耳他的陷落指日可待。”
    一九四二年六月,英国决心进行大规模尝试,解救这个岛屿。他们计划同时从
东面和西面将护航运输船队开往这个小岛。  (那年春天早些时候,罗韦尔空中侦
察中队的西格弗里德·克内迈尔拍摄了集结在苏伊士运河的部分船‘只的照片。  )
为了消灭可能袭击这些船只的轴心国部队,英国轰炸了一个关键的海军基地,并且
计划轰炸一些空军基地,组织突击队进行袭击。六月十一日,东面的那支护航运输
船队驶出亚历山大港的那一天,费勒斯起草了他的第11119 号电报:六月十二日和
六月十三日晚上,英国破坏小分队计划使用连续投掷炸弹、对轴心国的九个机场同
时进行袭击。计划使用伞兵和远程沙漠巡逻队接近目标。
    这种袭击办法极有可能摧毁敌人目标,  同可能取得的成果相比,  所冒的风
险是较小的。如果袭击成功,  英国将准备立即动用全部皇家空军,支援陆军的协
同进攻。
    今天,英国正从叙利亚往利比亚大量调兵。
    费勒斯:他把电文译成密码,让开罗埃及电报公司发往华盛顿。
    六月十二日上午八点,劳夫截收站从空中截收了这份电报。
    九点,一位密码破译员开始对它进行破译;十点,它被破译出来;十一点三十
分,隆美尔收到这封破译的电报,他还有充足的时间通知他的机场作好戒备。
    十三日晚上,果然不出所料,突击队的飞机从东面的北非轰鸣而来,另外一些
突击队员在克里特附近下了潜艇。正在等候着的德国和意大利部队把他们消灭了。
有些飞机被摧毁,但总的说来,英国的这次行动失败了。第二天,由于得·到及时
警告而免遭摧毁的飞机,对护航运输船队疯狂轰炸,迫使它调头回窜。通往马耳他
的海道仍然被封锁。隆美尔的燃料供应线依然畅通无阻。
    两三个星期以后,德军几乎兵临亚历山大城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下令攻克该
城。又过几天,希特勒在一次晚宴之后说:  “新加坡丢了,只会使有钱阶级提心
吊胆,亚历山大城丢了,将会激怒所有的英国人,(迫使他们)起来造邱吉尔的反。
现在只希望美国驻开罗的武官,通过他那容易被破译的电报,继续乖乖地向我们报
告英国的军事计划。”
    但是,大约就在这个时候,多少已经听到轴心国破译了费勒斯电报的风声的美
国人,用一种新密码代替了“黑”密码。密码处作出了种种努力,也没有把它破译
出来。隆美尔失去了这个主要情报来源,又没有足够的补给,无法赶完到亚历山大
城的最后六十英里的路程,只好转入防御。英国开始秘密地集结部队。隆美尔由于
没有了原来的“吃香的情报”,对英军的集结一无所知,竟然跑回家休息去了。当
他正在家里休息的时候,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的上千门大炮向一个叫做阿拉曼的
铁路枢纽站开火了。这是后来邱吉尔所说的标志着盟军命运转折点的一场进攻的开
始。
    这也是密码处的转折点。同盟国加强了密码保密措施,密码处破译的美国和英
国的密码电报也就越来越少。自从三十年代初期以来,密码处从未破译过苏联的任
何高级密码。
    战争快结束的时候,它破译的情报——称作“VN”,由印在每页上端的两个
大红字母而得名,这两个字母代表“Verl—assliche  Nachri
cht' (可靠消息)——只是些区区琐事·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可靠
消息》,可算是一个典型。它是六天前破译的美国国务院的一封电报。这封印有
“机密”(最低的保密级别)字样的电报,只不过是一道旅行命令,它告诉美国驻
突尼斯领事馆,该馆工作人员马塞尔·E·马利奇被任命为美国驻伦敦波兰流亡政
府的经济事务参赞,并且具体指示如何付给他旅行费用。如同对待所有的《可靠消
息》一样,密码处将它升级为“绝密”,命令这份情报的接受者看完后立即将它寄
回。
    虽然这封电报似乎不值得破译,其他电报却被证明比较有价值。墨西哥驻莫斯
科大使馆报告,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准备承认波兰临时政府。日本外务省将中
国新内阁的情况通知日本驻莫斯科大使馆。然而这些破译结果几乎不可能对德国的
战略方针产生影响。
    凡尔赛条约只有一处提到情报机构。它开列的德国步兵师兵力表,允许通信兵
建立截收情报的单位。德国陆军没有让这些人从事原来打算要做的低级工作,而是
把他们分配到陆军的十二个大型无线电台。一九二五年,随着德国越来越不受凡尔
赛条约的限制,陆军成立了六个专门截收站。每个截收站有三至四部接收机,大约
二十个无线电人员昼夜二十四小时在那里工作。这些截收站的地方是固定的,难以
截收外国机动的无线电情报,因此,一九二八年在边界附近架设了流动测向器,两
年以后成立了流动截收班,后来发展到流动截收连。指导这一工作的,首先是密码
中心,后来是陆军总司令部大约在一九三六年组织的一个新机构:中心截收站。  
’截收机构是通信兵的一部分,领导通信兵的是埃里希·费尔吉贝尔将军。战时他
是参谋总长的下级;他同时负责武装部队通信兵,因而也是密码处的上级军官。费
尔吉贝尔是前密码中心负责人,五十刚出头,离婚后又结了婚,戴一副眼镜,为人
和气,是一位深受喜爱的军官,博得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的高度赞扬
;  “目光远大,富有组织天才,精力充沛,是他那一行的著名领导人物……甚至
能够满足最出乎意料和最困难的要求。”但是凯特尔又说,费尔吉贝尔喜欢对纳粹
主义“乱加批评”。的确,费尔吉贝尔参与了一九四四年那一次谋杀希特勒的行动。
炸弹爆炸以后,他犹豫不决,没有封锁元首大本营的通讯联系,致使阴谋破产,包
括他本人在内的密谋者也因此丢了性命。他在通信兵和密码处的职务都由艾尔贝特·
普劳恩将军接替。普劳恩矮个头,和颜悦色,是一位极其能干的通信兵军官,曾经
率领过一个步兵师,参谋长古德里安说他是:… 个,严优秀的国家社会主义者”。
    在这两个人,尤其是费尔吉贝尔的主持下,德军通讯情报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有了显著的发展。它为情报组织如何为了响应情报接受单位的要求而得到发
展,以及在满足它们的要求方面如何取得成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事例。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集团军通讯情报工作在四个方面展开活动:设在措森的中
心截收站,向措森和各集团军群提供情报的十个固定截收站,集团军所属的七个流
动截收连,以及师内的截收排。但是,在波兰战役期间,通讯情报机构只取得了微
小的成功。费尔吉贝尔认为部分原因在于中心截收站离战场太远。但是,使通讯情
报控制离前线近一些,意味着控制将会分散,而无线电侦察的种种教训告诉人们,
高度集中对于取得成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费尔吉贝尔作了妥协。他在截收部队中
设立指挥官来处理已经准备好了要入侵法国的三个集团军群中每个集团军群的通讯
情报工作。
    在法国战役和俄国战役期间,这样的组织工作在上面几级是很奏效的。但战术
效果仍然较差。因此,在一九四二年,费尔吉贝尔将这项工作集中起来。他将各师
的截收排的人员调出来(每排只留一个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