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间谍-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谈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戈特洛布只有十几岁,就在前线担任电报员,后来
在电子公司和其他公司任职,担任出口谈判代表,在工作中掌握了技术专长,学会
了外语,取得了对外国的第一手的了解。这样的多面手是不可多得的。党卫队了解
这个情况,因为他自从一九三七年以来就在好几个纳粹党机构担任翻译和语言教官。
    党卫队要他建立一个无线电情报站。他照办了。由于几个星期以后成立了德国保
安总局,他的情报站成了德国保安总局A组六小组,后来的登记名称是F组六小组、
F组七小组、F组二小组,但始终称为无线电观察站。戈特洛布本人从党卫队中尉
晋升为党卫队少校。
    这个单位的核心是由一批奥地利密码破译员组成的。为首的是安德烈亚斯·菲
格尔上校。他被称为奥地利密码员的鼻祖。菲格尔早在一九一一年就创建了奥匈皇
家和帝国陆军密码破译局,为该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成功发挥了关键作用,
后来又为内务部长做同样的工作。鼻祖的称号是由另一个奥地利密码破译员阿尔贝
特·朗格尔博土替他取的。朗格尔在奥地利被并吞后加入了党卫队。最后戈特洛布
的单位共有四十七名专家和助手,单位地点在柏林雅戈夫大街十八号。
    他们的截听破译材料来自宣传部设在海牙的一个监听站。一九四二年,该站每
天提供十页外国外交电报。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朗格尔在一九四一年前后离开了观察
站,调去伪造英镑。无线电观察站在破译一些小国家的密码术方面仍然取得了部分
成功,尤其是当一些截收材料难住了其他人,憋得他们只好退到后屋,抱着一壶浓
咖啡大喝起来的时候,菲格尔接过截收材料,一举将它们破译出来。但是观察站没
有取得令人难以忘却的破译成果,德国保安总局六司司长瓦尔特·舍伦贝格不得不
向其他机构乞求截收材料的破译结果。
    此外,舍伦贝格不信任戈特洛布,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人物。这些
因素,加上戈特洛布不适合当领导,导致该站在一九四三年被解散。戈特洛布前往
马德里;这些密码破译员由破译密码改为编造密码。
    九个机构中最有钱、最机密、最纳粹化、最有影响势力的是戈林的研究部,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高潮时,它有六千雇员,其中一半是纳粹党员,在柏林有专门的工
作场所,数以百计的线路向那儿提供原始截收情报。但是它在一九三三年开始活动
的时候只有五、六个人,在一个顶楼上工作。
    研究部的创立者是戈特弗里德·沙佩尔,四十多岁,小个头,红头发,精力充
沛,容易感情冲动。他早就想为德国建立一个如实反映情况的中心通讯情报机构。
他最早有这个想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他接替德国陆军无线电情报机构创
立者路德维希·福伊特、担任参谋总部无线电台及其密码破译机构的负责人的时候。
他把他的想法告诉了鲁登道夫,建议在战后办这件事,但德国在战争中遭到失败使
这一计划破产。沙佩尔本人经常失业,所有的心思用于谋生糊口,直到一九二七年
才被国防部密码中心雇用。他不喜欢密码中心多管闲事、从事政治密码分析。希特
勒上台后,他看到实现他的梦想的机会来到了。沙佩尔憎恨犹太人,一九二零年加
入纳粹党,一九二三年暴动失败后脱党,但在一九三一年又重新入党。一九三三年
二月,他同纳粹密码中心另外两个雇员一起,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认识的戈林提出
了他的建议。  他本来希望将这个机构附属于总理府,因为总理府缺乏部级的专门
机构,但希特勒担心有人垄断情报,打破了他的这个希望。戈林马上意识到这个建
议对他自己有利,接受了这个建议。他答应了沙佩尔提出的条件:使这个机构独立
于政府各部,隶属不是作为部长而是作为个人的戈林本人领导。戈林喜欢沙佩尔将
这个机构取名为“研究部”的建议,因为“你们确实是研究真实情况”。沙佩尔唯
一感到失望的,是戈林要他提名一位负责人:他不好意思提自己,只好提汉斯·席
姆夫海军少校。席姆夫性情开朗,讨人喜欢,曾经担任海军密码机构驻谍报局的联
络官和所有德国情报机构的中心联络官,同戈林是老相识。戈林接受了沙佩尔的提
名,席姆夫于是立即退出海军,加入纳粹党。
    一九三三年四月十日,研究部开始在戈林的空军大楼的顶楼上工作。到了七月,
它吸引了大约二十个电报员、电话技师、密码破译员和情报分析员。它开始使用一
个邮局无线电台监听无线电广播,它从国防部那儿把窃听有线电话的那一摊工作抢
了过来,国防部至少从一九二五年就开始从事这项活动。到了一九三三年底,它不
得不搬到一个前饭店里,一九三四年和一九三五年又搬到一组经过改建的住宅建筑
物——席勒柱廊,这组房屋座落在席勒街一百一十六至一百二十四号,但离街面有
一段距离。以前的房屋变成了办公室,地下室里摆满了一排排电传打字电报机和充
气管花彩。研究部一直呆在那儿,直到空袭摧毁了其中的许多建筑物,它又被迫向
一些分散的地点作了一连串的搬迁。
    研究部有六个处,到一九四一年,处升为局:一局,行政;二局,人事;三局,
分发收到的请求信件和精选收到的报告;四局,密码破译;五局,情报估价;六局,
技术设备研制和保管。研究部部长席姆夫在一九三五年因为一起恋爱事件自杀,继
任人是克里斯托夫·冯·黑森亲王,他是戈林的一个老朋友的弟弟,基督教徒一个
最老家族的成员。一九三九年他自愿服役,行政局局长沙佩尔担任代理部长。当克
里斯托夫于一九四三年在意大利上空被击落后,沙佩尔终于实现了他的野心,在一
九四四年二月担任了研究部部长。
    研究部的情报完全来自电讯。(短期冒险从事间谍活动,在遭到了可耻失败后,
就没有作进一步的尝试了。  )有些方面,比如新闻或外交无线电报,研究部尽可
能多地收集,但在例如电话通话这样一些提供的情报的数量非常巨大的领域里,它
只是挑选其他机构请求提供的那些情报。有时这样的请求指名要有关某个人或某个
组织的情报,于是研究部就监听这个人或这个组织的通话。有时这样的请求比较笼
统,比如,一九四四年六月二日,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战时经济部情报处要求提供
与经济有关的政治军事情报。其他机构请求提供窃听电话的情报时,需要得到戈林
的批准。通常他在一天之内就批准了,在情报材料上写上他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
“G,”,有时候,他不批准提供这些材料,在材料上写上“不能提供”。研究部
搜集情报的机构有一部分在柏林,但有许多分散在全国各地,以便获得较好的无线
电接收效果,或者窃听地方上各组织之间的通话。
    研究部的电话窃听机构是它的A号研究站。在战争中期,这样的研究站,在大
德意志的城市有十五个,在德占区的城市也有十五个。仅在德国,他们就有一千个
搭线窃听器,一半在柏林,一半在外地。电线把各邮局的电话线同这些研究站联结
起来,多数研究站设在租借的房屋里,但有一部分就设在邮局建筑物里。在柏林,
A号研究站设在席勒街,在科隆,设在康斯坦丁街一号;在杜塞尔多夫,设在邮局
大楼的第二层。在但泽,设在警察局的三层。在有些被德国占领的国家,研究部干
脆接管现成的监听机构,在巴黎和哥本哈根就是如此。
    每个A号研究站有若干监听站,每个监听站负责窃听的搭线最多达二十条。当
电话通过搭线时,电灯泡一闪,监听员(被称作Z员)戴上耳机窃听,并把通话记
录下来。如果通话太快,他就录音。如果通话用外文,或者他太忙,他可让另一个
Z员来监听。监听完毕,他将记录整理成Z员报告,通常使用间接引语,但特别重
要或有疑问的部分就用直接引语。这些报告通过电传打字电报机发往柏林的选报中
心,选报中心再将报告送给合适的估价情报的单位。在晚上、星期日和假日,所有
通话都被录下来,等工作人员上班时再放录音。
    B号研究站是无线电接收站,归研究部租借的邮局所有,并由邮局管理。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