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间谍-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华盛顿出差的负责工业供应的赫伯特·陶特次官和负责商业关系与条约的约翰·
斯特林次官,以及在伦敦的负责商业关系与条约的拉尔夫·诺埃尔次官。英文通话
的部分内容如下(德国人用B表示英国,用A表示美国,在美国讲话的显然是斯特
林);A:是我,我之所以要和你通话,是因为美国方面不出一个月,就肯定地认
为英帝国是以如下的方法来估计根据租借法案提出的援助要求的。英帝国的每个成
员国向伦敦提供一份该成员国对它的全部要求所作的估计的清单,  然后伦敦说能
不能提供那么多的东西……如果不能提供那么多,就根据租借法案提出补助要求。
你听明白了吗?
    B:听明白了。
    A:……我想请你证实一下事情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不久前的一天,我们
给你拍了一封电报,关于提供补助的第917 号电报。你收到了吗?
    B:是的,我收到了。
    A:你可以忘掉这件事。    A:917。我要说的第二点是:桑德斯在我离开前
给我一个条子,条子……讲的是物资委员会分配钢铁的办法。莱恩(?)在条子底
下附了一句话,暗示不应把这张条子的事告诉另一方。
    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不能告诉,……
    舍伦贝格在致外交部的说明信中,将此事夸张了一番。他说,  “美国方面充
满了怀疑和不满情绪,因为这些国家既要根据租借法案要求提供物资,却又不愿提
供有关它们自己产量的情报资料。”但是,即使舍伦贝格夸大其词,弄虚作假,截
收的情报很难说是非常重要的。
    高级官员的通话也没有提供比这多得多的情报。研究站截收了同盟国许多高级
官员的谈话,他们之中有邱吉尔、罗斯福、马克·克拉克将军,英国驻美国大使哈
利法克斯勋爵。
    它窃听到了艾夫里尔·哈里曼在前往莫斯科担任驻苏大使这一新的职务,途径
伦敦时与刚被任命主管对外经济事务的利奥·克劳利之间的通话。它收听到了英国
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同当时正在华盛顿、刚被任命为他的外交国务大臣的理查德·
劳讨论货币问题的谈话。但是这些窃听的收效甚微。
    一九四三年十月九日下午五点零五分,德国人窃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的最亲密顾
问哈里·霍普金斯同邱吉尔的谈话。
    (邱吉尔使用约翰·马丁的化名,但德国截听者听出了他是何人。)罗斯福总
统和邱吉尔一直在讨论意大利即将对德宣战的问题,霍普金斯与邱吉尔谈的大概就
是这件事,但是没有透露肯定的线索:B:我是约翰。
    A;什么事?
    B:你能给我一个有希望的答复吗?
    A:  可以。
    B:好。
    邱吉尔接着说某件事“可以敞开来谈,并且……”霍普金斯回答说,  “是的,”
邱吉尔又不得不重复好几次。接着sA:报告(或纪录)还未发出,但即将发出。
    B:我明白了,好。
    A:好吧,再见。
    B;再见。
    透露情况最全面的,是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三日邱吉尔同纽约一位官员的谈话。
谈话译成德文后,送给了希特勒。里面有一句最有意思:  “你们会加快作出最大
的努力。”
    这些谈话缺乏实质内容,可以肯定,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承认变频通话并不安全。
大西洋线路的话务员经常提醒通话者注意这一点。通话者多半是在需要迅速得到某
一个问题的答复,或者在需要作些讨论、但又不至于泄露任何机密的情况下迅速解
决某个问题,或者在他们有时只是想听听对方的声音的时候,才不顾安全而进行通
话。
    尽管如此,邱吉尔和罗斯福并不总是象他们应有的那样谨慎。事实上,邱吉尔
酷爱打电话,一天到晚动不动就拿起话筒叫罗斯福,而罗斯福也是言谈轻率,使德
国人感到惊讶。和较低级的官员不同,罗斯福、邱吉尔和其他几位高级官员在打电
话时,电话员并不提醒他们通话保不住秘密。对德国人来说,这是一个迹象:当没
有这样的提醒时,就是一位重要人物在打电话了。部分由于这个原因,部分由于邱
吉尔和罗斯福的重要身份,两人之间的一些通话所透露的情况,比截听到的其他通
话所透露的情况更为重要。有一次通话暗指的是为越过英吉利海峡进攻欧陆而进行
军事集结,证明登陆的日期更临近了。一九四三年七月二十九日的一次通话,使德
国人推测出同盟国一直在同墨索里尼下台后的意大利新政府打交道。虽然这仅仅是
推测,截收的这份情报更加坚定了德国人的决心;要尽快地把军队派到意大利,不
让同盟国因为意大利反戈而占便宜。德国人的这个决心坚持了三天。
    但是,这些结果充其量是勉强的旁证材料。最后,就连这样的材料也越来越少
了。窃听同盟国高级官员的无线电通话的绝技,实际上没有取得重大成果。德国人
并没有非同寻常地洞察出·同盟国的计划。正如外交部的一位官员在一捆截听材料
上大失所望地批道那样:  “一般来说,从这些材料中得不到多少东西。”
    研究站只是德国通讯情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点不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高潮时,德国从事这种活动的大型机构不下九个:1 ·研究站;2 ·赫尔曼·戈林
领导的一个独立机构——研究部,从事窃听有线电话、截收无线电报、破译整个政
治经济领域中的密码情报;3 ·破译外交电报的外交部人事行政处;4 ·武装部队
最高统帅部密码处,指导武装部队的密码工作,破译高级的军事和外交密码;5 ·
陆军无线电情报机构,6。空军无线电情报机构;7 ·海军无线电情报机构;8 ·德
国保安总局六司无线电观察站,破译外交电报,一九四三年解散;9 ·信件电报检
查机构。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机构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一个原因是情报分工;陆军破译陆
军的密码,海军破译海军的;信件电报检查需要有一个机构,这个机构不同于截听
大西洋两岸之间的无线电话的机构。另一个原因是贪权:戈林、里宾特洛甫和陆军
死死控制住各自的情报机构,其实这些机构在相当大程度上提供同样的情报。还有
一个原因,就是希特勒不愿只让一个情报机构控制他的情报,他总是宁愿不怕重复,
也要几个最好是互相竞争的不同机构为他提供情报。这样的重复工作,使通讯情报
同其他形式的情报,例如间谍情报比较起来,就更加廉价、更加不费力气,而且更
及时、更可靠。
    尽管这些机构互相竞争,有时免不了算旧帐,因而关系一直比较冷淡,但它们
在技术问题上却合作得相当好。
    这些机构中最大的机构,对德国的对外情报活动的贡献却最小。在德国和德占
区,有时有二十多个信件电报检查站从事检查工作,雇用数以千计的工作人员。信
件电报检查站先由谍报局、后由德国保安总局领导。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检查站,专
门启封检查德国和瑞士、德国和法国的德占区之间来往的信件。一九四一年十一月,
该站有九十七个军官、一百二十个文职官员和二千五百八十个雇员,每天检查的信
件达十二万至十五万封。到了一九四四年九月,每天平均检查的信件下降到不足二
万封。工作人员数目也下降了。
    对大量信件电报进行检查,从中挑选出零零碎碎的情报。信件中包括经过德国
的中立国信件,最初是抽查,到一九四二年六月改为全部检查。每个检查站将它认
为对以后有用的信件电报送给柏林的一个中心估评站,中心站将它们分为政治、军
事和经济几大类,然后把它们转给有关机构。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一日,中心站告诉
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经济情报处、卡纳里斯的对外情报处和海军情报机构:英国国
防运输国务大臣接受了法国的《多里兹舰长》号轮船。中心站还报告了下述情况;
葡萄牙向英国出口甜面包;美国并不缺水银,同盟国大麻供应面临严重困难。经济
情报处说它从每天收到的两三百封信件电报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情报。
    战争爆发之后三天,党卫队保安处对外情报组召见三十九岁的约瑟夫·戈特洛
布谈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戈特洛布只有十几岁,就在前线担任电报员,后来
在电子公司和其他公司任职,担任出口谈判代表,在工作中掌握了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