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间谍-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墨索里尼曾预言,盟军下一次将进犯西西里,因为打通地中海上的航线,二百
万吨的货物就可启运。希特勒反对这种论点。  “被发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命令,”
他说,  “已经加强了”他认为盟军将要进攻巴尔干的信念。他从来没有改变过这
个信念。七月九日,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又提出警告:盟军要从东西两个方向发动
进攻。第二天盟军全力进攻西西里。这次战役虽不轻松,但并不象德国人所预料的
那样难打。
    不仅纸上的标记向德国人提供情况。坦克和大炮上的记号也为德国人提供情报。
    一九四五年二月,在第六集团军驻防地区缴获的武器,泄露了俄国第四机械化
近卫军用动物来做识别符号——鹿代表第十三团,马代表第十四团,象代表第十五
团。这种标记以及其他情报帮助德国人确定出对峙的敌军数量,辨认出许多从遥远
的前线调到那里的军队的番号。分析武器编号,就可知道敌军的编制,估计到敌军
补充兵员的速度,推测出某支部队修整的时间,指明制造武器的地点和时间,计算
出大致的生产数量。有许多次,武器本身提供了一些最有价值的情报。德国人在柏
林郊区库默斯多夫的坦克试验场检查并驾驶一辆缴获的美国谢尔曼式坦克,以便弄
清这种坦克的弱点和优点,找出它的弱点,使德国军队知道从何处最能将它击毁;
找出它的优点,以便德国军工部门改进自己的装甲车辆。一九四二年,希特勒命令
用炮火检验俄国T—34型坦克。一九四三年九月西线外军处报告:“在俄国缴获了
一个迄今为止我们所不知道的显然是英国制造的地雷。”它的直径和高都是二十英
寸,呈倒立锥形,锥尖可插在地上,里面似乎有十一个较小的地雷,这些形状描述,
有助于德国军队识别它,以便回避或毁掉它。
    德国空军在获得敌军装备方面具有特别有利的条件:飞机经常坠落或降落在德
国及其占领区境内。对于严重毁坏的飞机,德国空军就在现场检查。一架俄国TB
—7 式飞机在东普鲁土以机腹着陆后一个星期,德国的一位空军将领希望根据对飞
机零件的分析,写出将会提供甚至象飞机的续航能力有多强那样详细情况的报告,
对于别的飞机,德国空军常常以极大的努力来使它们飞起来。当一架斯特林式轰炸
机在荷兰紧急降落时,德国空军把几个战壕填满,建成一个跑道,用一个新的马达
替换毁坏了的旧马达,然后把飞机开到柏林以北雷希林的一个研究站,英国这种起
着重要作用的四马达飞机连同全部设备,完整无损地落在德国人手里,这还是第一
次。德国人从坠下的轰炸机残骸中找到诺登轰炸瞄准器,把它擦洗干净,修好以后
对它进行研究。德国专家认为这些轰炸瞄准器是使美国轰炸机投弹准确的原因之一。
缴获并经过修理的同盟国的飞机被开到德国飞机场之后,德国飞行员驾驶它们飞行,
以便更好地熟悉如何驾驶这些敌机。
    这些缴获的材料,由上校工程师迪特里希·H·施文克负责处理。施文克在空
军军备头目艾哈德·米尔希元帅手下负责技术情报工作,是一个漂亮英俊、吃苦耐
劳的飞行员,学过工程学。他当过驻英国助理空军武官,在德国进攻苏联前夕,参
观过苏联的飞机工厂,拥有国外工作的丰富经验。
    一九四零年法国战役期间,他系统地收集缴获的敌机,把这些飞机送到他在雷
希林建立的战利晶中心。后来,施文克打发两百个俄国战俘拆卸飞机,以便他的专
家对它们进行洋细研究。他把研究结果写戍报告,发到部队和外国空军处,并且在
同米尔希元帅(次于戈林的另一名德国空军高级军官)
    及德国制造商开会时口头汇报这种研究结果。
    德国人看来对波音B—17飞行堡垒式飞机特别感兴趣。
    一九四二月八月,第一批波音B—17式飞机当中的一架坠落在东线,德国空军
派遣一个小队去把它取回来。但是这架坠毁的飞机离俄国战线太近,逐渐被俄国的
炮火打得支离破碎。
    这个小队尽管努力了八天,还是不能把飞机弄到手。不过,过了几个星期以后,
德国人对打下的另一架同类型的飞机作了成功的研究。这架飞机上的设备说明美国
人正在改夜间轰炸为白天轰炸。施文克亲自驾驶着一架,发现它飞起来“特别轻松。
你可以在飞机座舱里和同机飞行员正常地交谈。”
    把B—17F式同以前的B—17C式飞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后者能多载一吨半
重的装甲。这一点,以及德国战斗机长时间射击这些飞机而不产生明显效果的事实,
导致在一次空军军备会议上就如何最有效地击落这种和其他种轰炸机的问题进行了
讨论。在这方面,施文克的仔细研究获得了应有的名望。
    “如果我可以把研究结果拿出来的话,”他说:  “这就是我对六架目前英国
和美国使用的四引擎飞机和一种俄国飞机里的(燃料)箱的各种装置所作的研究的
结果。”米尔希把这份研究报告拿了起来,说道,有一种很有成功希望的打飞机的
办法,就是看飞机的“油箱在哪里?现在可以说:在四个引擎的飞机中,油箱是在
两个引擎之间。只有(美国的B—24)解放者式飞机的两个引擎之间没有油箱。”
    米尔希还想知道,哪种枪弹能打穿B一17式飞机的装甲。施文克解释说:  
“根据迄今为止的经验,枪弹的直径越大,射击惯性就越大,偏斜的可能性就越小。
枪弹的直径越大,就越不会弹跳回来,击穿的可能性就越大。”
    “多大的直径才好呢?”米尔希追问到底。“两公分(一英寸)能打穿吗?”
    “不是都能打穿,但是两公分直径的枪弹效果很好。”
    “我想三公分(一又二分之一英寸)的直径总是比较有把握、比较好。”米尔
希说。  “我将提议,当我们有足够的装甲的时候,我们将邀请战斗机将领以及他
提名的飞行员到雷希林战利品中心来,用各种枪弹从不同角度射击飞机的装甲。我
们将从英国人和美国人那里得到原始装甲板。”   
      11。公开因素
    报刊一向是所有情报来源中最便宜、最充分的一个来源。因此战前谁都使用它。
参谋总部外军处的军官们,整上午整上午地阅读目标国家的一般报刊和技术报刊。
威廉街的外交官们,仔细翻看伦敦的《泰晤土报》和巴黎的《时报》。
    纳粹党的机构也浏览外国报纸,寻找对上级有用的点滴情报。专门从事报刊情
报工作的机构纷纷建立起来。
    直到战争爆发的时候,他们在获取所需的报纸和收听所需的电台广播方面,没
有碰到什么困难。满腹才华、样子却象老鼠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博士,自从
一九三六年以来拥有禁止德国进口外国报纸、并且命令盖世太保没收这些报纸的权
力。战争开始以后,他更经常地行使这个权力。与此同时,德国政府禁止公众收听
外国电台的广播。《泰晤士报》停止输往柏林,法国陷落以后,英国禁止向大陆出
口任何报纸。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外国报刊情报的官方机构,不得不作出特殊努力,利用特
殊机构来获取这些情报。设在科隆施托尔克街二十五号的外国报纸公司就是这样一
个机构,它拥有进口外国报纸的垄断权。进口中立国家的报纸从来构成多大问题。
比如,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拥有九种报纸,共五十一份,包括十七份《新苏黎世报
》,十份《国民日报》,六份《巴塞尔新闻》,都是从瑞士进口的。
    敌对国家的报纸虽然比较有趣,却难于弄到手。为了得到这些报纸,政府机关
经常不得不依靠非正式的渠道。许多英美报纸是从葡萄牙和荷兰渔民那儿买来的。
他们在海上从英国渔民那里把这些报纸买下,回到大陆后转卖出去,从中捞一大笔
外快。一份《纽约时报》的最高索价达一百德国马克(四十美元),不过比较通常
的价格是一点一零英镑(七点五美元)。德国驻葡萄牙大使馆设立一个专门机构,
购买这些报纸。通过这个以及其他的渠道,英国报纸出版后一个星期能到达柏林,
美国报纸需要四至六个星期。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保罗·K·施密特博士,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他把新
闻司办成了一个消息总汇机构。他发现了一个能够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