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间谍-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德国是不抱偏见的。但盖尔没有讲迪尔有哪些军事兴趣,赞成哪些学说,别人
对他的看法,他的前程如何等等。盖尔只是为进行泛泛的交谈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材
料,却没有帮助他的上级来判断这个人,否则也许能提供此人的对手可能采取的策
略的有关材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迪尔担任了英帝国总参谋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武官是军队最有价值的情报来源。但是,一旦战争爆发,
武官便卷起铺盖回国了。有时候德国利用他们在国外的经验。驻伦敦的空军武官向
轰炸机驾驶员讲解如何瞄准轰炸目标,伯蒂歇尔为武装部队最高统U巾部著文,谈
美国的作战目的等问题。其他武官重新参加作战部队。在诺曼底战役中,盖尔率领
着西线装甲兵团。
    德国曾经企图让留在中立国(例如瑞典、瑞士、西班牙和葡萄牙等)的武官以
及中立国驻柏林的武官来弥补因撤回许多武官而留下的空白。然而,他们始终没有
提供什么重要情报,有时他们的情报甚至是错误的。
    一九四四年春,德国部队紧张地防备着盟军的入侵,尽全力搜集这方面的情报。
武官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例如,驻斯德哥尔摩的武官只提供了一些
间接的线索。希特勒对瑞典一再征召国民军颇为不安,因为他害怕一旦盟军入侵挪
威,他的后方可能遭到袭击。在四月六日下午的形势会议上,希特勒听了驻瑞典的
武官关于瑞典再次征召部队的报告。人们可能认为这份报告预示着盟军将在挪威采
取行动。但它充其量是一份对实际情况极不了解的报告,因为盟军后来根本没有打
挪威。驻伯尔尼的武官劲头十足地提供从间谍、其他武官、瑞士的老百姓和参谋人
员那里弄来的关于盟军入侵的情报,但所有这些都无济于事。
    在盟军入侵之后,驻柏林的中立国武官所提供的情报也没有什么用处。
    一九四四年七月六日,西班牙武官马林·德贝尔纳多从信使那里收到一封信,
当天就急急忙忙跑去找德国负责武官的部门。他告坼他们,一位从英国来的旅客说,
V—1 飞行炸弹造成了巨大损失,削弱了英军的士气。另外一些旅客说,盟军入侵
部队有九十个师,其中三十个在桥头堡。他们可能立即在法国南部海岸登陆,因为
有二十五个师在非洲,五个师在马耳他,三个师在科西嘉。对法国南部登陆的估计
几乎早了六个星期,入侵部队的数字比真正的多了一倍,地中海的兵力被大大地夸
大了。这就是中立国帮的倒忙。
    一个德国武官的日记:(瑞士伯尔尼,一九四四年)。
    5 月15日;报告瑞士的动员措施。
    5 月19日:报告一个特务关于入侵问题所提供的情况和从英国收集到的情报。
    5 月20日:报告匈牙利武官关于入侵问题的讲话。
    5 月25日:关于英国的地面作战准备情况的秘密报告。
    5 月25日:报告同一些瑞士人的讨论情况(除了其他问题之外,还讨论盟军的
入侵意图:至迟在六月中旬发动)。
    5 月30日:报告遣返意大利战俘的情况。
    5 月31日:报告泰斯将军旅行讲演的情况。
    6 月2 日:报告苏维埃俄国巴列夫中校在瑞士逗留的情况。
    6 月2 日:报告波兰的拘留民想在适当时候加入德国抵抗组织的情况。
    6 月5 日;报告同参谋总部的米勒上校谈盟军可能在英吉利海峡英国彼岸登陆
的情况——盟军不会在巴尔干采取作战行动。——进一步报告东线北部敌军调动的
情况。估计盟军将对波罗的海数省发动大规模进攻。
    6 月5 日:根据芬兰武官的讲话,报告敌军兵力分布情况。
    6 月5 日:提供德国驻卢加诺领事关于提契诺发生战事,以及康斯唐军长在军
事部署方面有意创新的秘密报告。
    6 月7 日: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情报站关于瑞典空军总动员的报告拍
发电报。
    6 月7 日:报告军队识别的情况(新的战争机构以及其他情况)。
    6 月7 日:报告尚未公开的种种事项(已经动员起来的瑞士武装力量的现役力
量及其他)。
    驻华盛顿的冯·伯蒂歇尔将军是最有趣的德国武官,因为他对战争的影响比其
他任何武官都大。他的报告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然而,希特勒不但喜欢阅读他的报
告,还信以为真,照它去做。
    伯蒂歇尔中等身材,淡黄色的头发,体格粗壮,圆头大鼻子,性格却很温和。
当一九三九年九月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只差一个月就五十八岁了。他同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的许多将军不同,象冯·克莱斯特、冯·施蒂尔普纳格尔、冯·曼陀菲尔
这样一些将军,几乎都是将门后代,而伯蒂歇尔既非将门子弟,也非贵族后裔。他
的父亲是个内科医生,只是到了一九零三年,当弗里德里希已经二十二岁的时候,
他才享有贵族特权。现在他们可以在叫白蒂歇尔”前面加上那个“冯”字,或许有
些人后来认为、弗里德里希是令人敬畏的俾斯麦所信赖的副手卡尔一海因里希·冯·
伯蒂歇尔的堂兄弟或侄子,以致他名气越来越大。实际上两家毫无关系。弗里德里
希一九零零参军,一九一三年当参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负责处理保加利亚
的流放问题,并且担任一个师的作战参谋。在国外服役了一段时期以后,担任外国
军队局局长。他十分爱慕美国军官,以致被邀请访问美国。他在访问期间,想了解
美国是如何建立起象一九一八年那样一支了不起的军队的。他在西点军校、国民警
卫队和预备役军官训练团里找到了秘密。伯蒂歇尔回到德国后调动了工作,先到部
队,接着在国联,后来担任炮兵学校校长,写过关于前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康特·
冯·施利芬和关于法国以及关于腓特烈大帝的书。他之所以被任命为驻华盛顿武官,
部分是因为他认识冯·兴登堡总统。伯蒂歇尔认为他当武官的那段时期是“我一生
中最愉快的时期”,他说他感到最自豪的时刻是美国历史协会邀请他讲演的时候。
但是他也痛恨美国的许多事情。
    在华盛顿,他利用报纸、访问部队和同官员进行接触这样一些普通的渠道。他
所接触的官员里面包括三届陆军参谋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马林·克雷格将
军(他在一九二二年曾会见过他)、乔治·马歇尔将军以及陆军部长亨利·伍德林。
他还通过与查尔斯·A·林德伯格接近的航空事务记者以及一个奉行孤立主义的军
官团的成员,同军官团的各种情报渠道接上了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伯
蒂歇尔把他收集情报的活动范围扩大到英联邦,就从报刊上搜集情报来说,他是能
够做到这一点的。
    他每隔三、四天送一份军事情报。报告的内容包括:从纽约、新奥尔良、莫比
尔和博芒特开出的船只的目的地;澳大利亚运送的军队已到达埃及;空军元帅休·
道丁爵士在渥太华说,飞机上安装一个可以发现敌机的“探测器”,不久就可以克
服夜间袭击的危险;以及美国反德宣传的情况。他根据美国官方统计资料,报告了
一九四零年十一月美国出口飞机的数字。他不时地提供有关兵力的相当具体的数字。
譬如,一九四一年七月十二日,他拍了这样一个电报:  “到七月一日,美国军队,
包括空军在内,有一百四十万人,包括四个集团军,九个军,二十七个步兵口币
(其中有一个摩托化师),两个骑兵师,四个装甲师(在不久的将来将增加到六个),
由一个装甲兵司令员指挥……目前的装备仍然不充足。只有两个师算得上是装备齐
全的。”这些消息大多数来自参谋长马歇尔的《双年度报告》,因为《双年度报告
》是前几天报刊上的头号新闻。
    但是,希特勒欣赏他,并拍电报嘉奖他,并不是因为他提供了准确的数字,而
是因为他的观点同他的元首的观点一样。
    同希特勒一样,伯蒂歇尔认为犹太人统治着美国。一封封的电报里不乏这样的
词句:“犹太人致命地决定美国的政策。”
    长老会教徒亨利·L·史汀生被任命为陆军部长、公理会教友弗兰克·诺克斯
被任命为海军部长,使他相信“犹太人现在控制着美国武装部队的关键岗位。”富
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是“维护犹太人的”,而且是“按照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