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间谍-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口巾京特·冯·克卢格。七月十七日,隆美尔乘坐的小汽车为了躲避英国飞机一
头撞在一棵树上,使他受了伤。克卢格接替他指挥集团军群B。又过了三天,在命
运攸关的七月二十日下午,元首大本营正在举行形势会议,克劳斯·冯·施陶芬贝
格把一个黄色手提皮包放在希特勒的旁边,皮包里面放了一颗炸弹。他借故要打一
个电话,走了出去,有一个军官因为皮包挡了他的道,把它挪开了。当炸弹爆炸时,
虽然别的人被炸死了,橡木会议桌的一只沉重桌脚却保护了希特勒,使他没有炸着。
他被震呆了,但没有受伤。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开始在军官团中全面清洗一切被
怀疑的反纳粹分子。被处死的人中间有伦内。比尔克林接替他。这丝毫没有改变西
线外军处的战略观点。象其他单位一样,它仍然相信盟军将在加来海峡进行另一次
进攻。
    然而,在七月下半月,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可能性小起来了。另一方面,并没
有出现相反的迹象:怀尔德和他的欺骗委员会认为没有必要让德国人抛弃错误的看
法。事实巳七月二十一日,盟军在第十五集团军防区进行了一些紧张的侦察活动,
再次吓唬了一下德国人。但是越来越多的部队参加了诺曼底的进攻,德国人很快就
发现了这些部队。其中一些部队来自西线外军处认为是留作第二次登陆时用的美国
第一集团军群的,怀尔德的双重特务聪明地暗示,德国人的顽强抵抗招来了这些增
援师。这使得德国人更加相信,遏制诺曼底的进攻,是制止盟军在加来海峡登陆的
最好办法。
    但是从美国第一集团军群撤走军队,就削弱了这个集团军群,尽管给它增加了
一些想象中的师。早在七月十日,伦内发现它“在质量上不如”在诺曼底的军队,
因此“再也不能让它承担重大任务。”但是直到七月二十七日,他才承认/(现在
恐怕不大可能让它一俟通知就去攻打一个有坚固设防的海岸防御地段”。同一天,
克卢格司令部仔细地注意到,由于新到了美国部队,盟军的兵团总数已增加到九十
二个,它第一次说“大批英美兵团将投入诺曼底的战斗。”克卢格要求从他防区里
的其他部队中调一些师到这个桥头堡。希特勒答应给两个师。他头一次同意从加来
海峡防区的第十五集团军抽出一个师。第二天他又放走两个师。其中一个也是从第
十五集团军抽调出来的。但是他仍然很不安;他命令把已经疲劳的步兵师戎装甲师
尽可能快地调去支援第十五集团军。尽管如此,诺曼底的现实开始推翻认为加来海
峡也是进攻目标的看法。八月三日,美国兵通过阿弗朗什源源而来,克卢格把第八
十一师从第十五集团军调到第七集团军。最后,在八月七日,由于他断定第二次大
规模登陆是“不大可能的”,于是下令一切可从集团军群B防区调出的部队都调到
战场上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同盟国的欺骗活动到此完结。德国刺探情报的机构失败了,
德国的情报军官和他们的指挥掉进了克劳塞维茨在一个世纪以前所预见到的那种陷
阱里。克劳塞维茨写道,如果收到的许多报告中出现的矛盾“互相抵销,留下剩余
部分以供进行严格的分析”,“那么收到这样情报的军官”是幸运的。如果情况并
非如此,而是恰恰相反;一个报告符合另一个报告,对后者加以证实、夸大、添油
加醋,直到一个情报新手不得不匆忙作出决定——但很快发现所作的决定是错误的,
如同发现报告都是谎话连篇、夸大其词,谬误百出一样,这种情况对于这个没有经
验的情报人员来说,就要糟糕得多了。”
    这就是德国人所碰到的情况。只有在他们对自己的错误缺乏认识这一点上,这
些参谋官才同克劳塞维茨所预见到的不一样,这些参谋官同世界上其他多数参谋官
比起来,在搞情报方面可以说是新手。由于德国人上当受骗很深,以致欺骗所产生
的作用早就消失了,而欺骗的内容却在他们的脑子里阴魂不散。直到十月三十一日,
西线外军处的形势图上还标着美国第一集团军群,这说明他们一直相信它确实存在。
    即使后来他们把美国第一集团军群从地图上抹掉了,地图上仍然标着三个实际
不存在的集团军司令部——英国第四集团军,美国第十四集团军和同盟国第一空降
集团军。确实,欺骗的主要概念——第二次登陆——一直盘旋在德国人的脑海里,
直至希特勒在准备最后一次反攻(后来的隆起地带战役)时,他们还有这种想法。
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三时三十分,在柏林第三帝国总理府举行的一次形势会议上,
邓尼茨还提出了盟军在荷兰登陆的可能性。他承认在那儿登陆的条件是很差的。但
他脑子里想着根本就不存在的军队,说道:正在泰晤士河以南集结的盟军部队,一
俟斯凯尔特河被盟军打通,就能迅速开赴前线。希特勒听信了历史上最大一次欺骗
活动的最后这一声鼓声,这次欺骗活动,使希特勒输掉了西线的战争。
    注:  1 、加来海峡是法国的一个省,该省与英国之间的海峡是多佛海峡,也
叫加来海峡。   
      27。狂妄自大,光荣,感召力,元首
    德国就这样在情报战中打了败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每一个战略转折点,她
的情报工作都失败了。它低估了俄国,事前对盟军进攻北非一无所知,袖手等待着
盟军在巴尔干半岛的西西里登陆,误认为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是佯攻。尽管在考虑作
战和战术形势时,它常常预料到了敌人的进攻,但它有时候却犯了严重的估计错误,
譬如,它没有预料到俄军在斯大林格勒和对中部集团军群发动的进攻。
    看起来,德国情报工作成绩差得无比。但对它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最好成绩
了。每一个情报机构都在竭力实现使徒路加说过的话:  “没有不暴露的事情,也
没有不被人所知的事情。”谁也没有做到这一点。军队部三处第一任谍报头目弗里
德里希·格姆普将军写道:  “甚至最好的成果也满足不了当事人的愿望,这永远
是每一个情报机构的必然悲剧。”这样说来,是不是对德国情报机构的要求太多了?
它在调查别人脑海深处的秘密时,如果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实践上是否达到了极
限?或者别的情报机构做得更好?
    别的情报机构确实做得比较好。虽然日本的情报工作同德国的一样糟糕,虽然
对俄国的情报工作了解得不够多,不能作出恰当的评价,英美的情报工作却远远胜
过德国。英美两国估计敌人的实力比较准确。譬如说,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同盟国对驻法德军兵力的了解通常能深入到一个师的内部。当同盟国在一九四二年
华盛顿会议和一九四三年卡萨布兰卡会议上作出重大决定时,它们对德军兵力的估
计数字相当准确。在进攻诺曼底以前,它们的估计只差一个师——它们说有五十八
个师,事实上有五十九个师。误差不过百分之二。而德国对同盟国在英国的师的数
目的估计,误差竟高达百分之四十。同盟国情报机构预料敌人的意图也比较准确。
它察觉出希特勒放弃了进攻英国的计划,发现他转而打算进攻俄国。它充分了解到
德国的火箭和原子弹研制的情况,使同盟国能够发动空袭,推迟或破坏了德国的这
两项试验。在许多个别活动中,它都预报了敌人的动向。在茫茫的大西洋上进行海
战的德国潜水艇,发现同盟国的飞机突然从地平线起飞,用深水炸弹进行攻击。在
安齐奥的两个美国师,由于得到一份截收情报,得知希特勒正从希腊派遣九个师去
增援防御部队,因而避免了过份分散自己的兵力和可能被切断而全军覆没的危险。
    同盟国的情报工作也不是完好无缺的。它们在挪威、阿纳姆和隆起地带战役中
犯了估计错误。他们对德国飞机生产的估计,要么过高,高出百分之七十九,要么
过低,低了百分之三十三——高低的差距超过百分之一百。战略情报处给罗斯福总
统提供的情报,就象卡纳里斯给希特勒提供的报告那样,常常缺乏关于敌人及其意
图的内部情报。但是,尽管如此,同盟国的情报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原因
主要是因为它们破译密码的能力比德国强得多,因此它们的口头情报占优势。相比
之下,德国人就显然差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